资本市场

搜索文档
管涛:低利率时代更加呼唤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 2025-10-01 10:38
货币政策与融资环境 - 中国货币政策处于支持性且总量宽松的状态,主要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预计低利率环境将持续一段时间[1] - 货币宽松政策对于治理物价低迷效果欠佳,因涉及结构性问题需结构性政策解决[2] - 中国融资结构存在“负债多本金少”的失衡现象,金融体制改革目标是提高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比重[2] - 现阶段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下降但信用债发行少,企业融资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银行信贷渠道面临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和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的传导“梗阻”[5] 资本市场功能与政策支持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能促进产业—科技—资本的良性循环,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3] - 监管部门近期出台“科创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3] - 从“新国九条”到“1+N”政策体系落地,以及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态,均释放了优化融资结构、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的清晰政策信号[2] - 政策体系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分红、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及强化投资者保护推出系列举措,旨在从投融资两端优化市场生态[4] 居民财富与资产配置 - 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需增加居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居民四大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政策层面持续强调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4] - 中国居民财富配置中不动产多动产少,动产中存款多(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非存款少,资产配置正从不动产向动产转移,并在动产内部从存款向非存款转移[4] - 资本市场改革旨在为居民通过市场分享经济增长红利创造条件,并推动机构投资者行为更理性、长期化,努力创造持续稳定回报[4] 融资结构与国际比较 - 美国金融市场结构为八成直接融资、两成间接融资,低利率能通过股债市场传导产生巨大财富效应,拉动投资和消费[5] - 日本与欧元区直接与间接融资各占一半,中国融资结构为三七开,因居民财富中股票占比过低,股市上涨的正财富效应不明显[5] - 亚洲地区资本市场存在“重股市轻债市”问题,债务融资以银行信贷为主,银行体系出问题可能令社会融资体系瘫痪,需大力发展债券市场[5] - 大力发展包括股票和债券融资在内的直接融资,丰富多层次、分散化融资结构,可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6] 金融强国与市场开放 - 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是经济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强大的货币”位列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首,其内涵是人民币国际化[6] - 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需实现计价结算、投融资和储备功能,后者有赖于金融高水平开放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开放[6] - 制度型开放强调“边境开放”(准入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和“边境后开放”(国内规则、规制、标准与管理与国际接轨)[7] - 通过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完善基础制度,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更好支持吸引境外主体进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7]
管涛:低利率时代更加呼唤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国庆大咖谈
第一财经· 2025-10-01 10:21
货币政策与利率环境 - 中国货币政策处于支持性状态,总量宽松,主要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 [1] - 预计未来低利率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1] - 货币宽松对于治理物价低迷的效果欠佳,因后者通常涉及结构性问题 [2] 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作用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 - 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2]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有助于促进产业—科技—资本的良性循环 [3] - 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3] - “科创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 [3] 融资结构改革 - “负债多本金少”是中国融资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 [2] - 提高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比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2]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2] - 现阶段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下降,但企业信用债发得少,企业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 [5] - 大力发展包括股票和债券融资在内的直接融资,才能增强金融体系韧性,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6] 居民财富与资本市场 - 扩大内需尤其是提振最终消费需求是必由之路,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财产性收入是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4] - 中国居民财富中不动产多动产少,动产中存款多非存款少 [4] - 居民资产配置正从不动产向动产转移,动产内部也从存款向非存款转移 [4] - “新国九条”及其1+N政策体系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分红、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推出举措,旨在优化资本市场生态 [4] 政策传导效率与国际比较 - 美国八成直接融资、两成间接融资的金融市场结构使其低利率政策能通过股市债市传导,产生巨大财富效应 [5] - 中国因居民财富中股票占比过低,即便股市上涨,正财富效应也不明显 [5] - 亚洲地区存在“重股市轻债市”问题,债务融资以银行信贷为主,银行体系出问题可能令社会融资体系瘫痪 [5] - “企业惜贷、银行慎贷”问题需通过发展直接融资来解决,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6] 金融强国建设与市场开放 - 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6] - “强大的货币”位列金融强国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首,其内涵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 [6] - 金融高水平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投融资和储备功能的关键 [6] - 制度型开放强调“边境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边境后开放” [7] - 通过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支持境外主体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 [7]
吴清: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1:26
资本市场规划方向 - 高质量谋划和实施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1]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1] -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1] 市场参与主体要求 - 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需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 [1] - 市场参与主体需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1] - 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1]
吴清发声!谈了这些!
IPO日报· 2025-09-30 21:18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2]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2] 上市公司发展重点 -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2] -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需要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3] 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发展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 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需要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3] 市场产品与服务创新 - 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2]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2]
吴清最新发声!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9:53
会议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主持“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座谈会,强调六个“坚持”以高质量推进规划制定与实施 [1] - 会议明确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与竞争力 [1] - 会议对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及中介机构提出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等新期望 [1] 与会代表建议 - 建议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1] - 建议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加大分红回购,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 - 建议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打造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推动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1] - 建议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体系,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推进制度型开放 [1] 市场发展回顾 - 与会代表认为“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提升 [2] - 新“国九条”及“1+N”政策体系实施以来,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逻辑得到系统性重构,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2]
吴清最新发声
财联社· 2025-09-30 18:06
据证监会网站,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9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高质量做好"十五 五"资本市场规划思路和举措谋划工作,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与部分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代表、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质齐升,特别是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发布实施以来,资本 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市场韧性明显增强,市场生态持续净化。会 上,大家围绕如何做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 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上市公司加大 分红回购力度,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 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推动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 ...
今日视点: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备三大支撑
证券日报· 2025-09-30 06:36
■ 邢萌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 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今年以来,A股三大主要指数集体走高,总市值超百万亿元,单日成交额一度破3万亿元,交投活跃,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愈发显著。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既是投资者信心回暖的鲜明体现,也印证了深 化改革的成效,展现出资本市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从根本上看,我国经济稳中有进、制度持续完善、资金生态优化,这三大支撑协同发力,共同筑牢资本 市场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市场行稳致远注入不竭动力。 其次,我国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各部门精准施策形成监管合力,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夯实制度根 基。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向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 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在此形势下,金融监管部门协同发力、系统谋划,合力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 行:中国人民银行优化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 ...
Is this the end of quarterly reporting by public companies?
Invezz· 2025-09-29 20:05
Public markets run on rhythm, and if the beat changes, prices move differently. That is what is at stake as the administration pushes to loosen US reporting rules and the SEC is hinting towards a change. ...
陈茂波:港股新股集资总额至今接近1500亿港元,全球排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9-28 15:02
来源:格隆汇APP 他续指,新股活跃、资金汇聚以及交投畅旺,也利好了A股的表现,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出现良好的联 动效应。据港交所的统计,自去年9月以来,14家H股在港上市后,其在内地相关的A股日均成交额,整 体涨了28%,其A股股价亦平均上升了15%。可见,更多优质、计划出海的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不但有 助加快其国际业务的布局、增加营收、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可见度,更可让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更好的相 互成就。 格隆汇9月28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表示,今年以来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亮眼。例如,新股集 资(IPO)总额至今接近1500亿港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国际长线资金参与度明显增加。港股气氛畅旺, 恒生指数今年来累计上升超过30%;交投创历史新高,每日平均成交额超过2500亿港元。今年首8个 月,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更为IPO集资额的接近3倍,反映香港市场的深度与活跃度。 ...
刘世锦:中国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来源,或已发生转折性变化
券商中国· 2025-09-27 15:52
资本市场增量资金转折性变化 - 中国已积累大规模社会净财富,银行储蓄利率很低,净财富增长需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增量资金来源发生转折性变化 [1] - 房地产增长峰值期已过,银行利率走低,社会净资产存量调整和增量上升将主要进入资本市场,GDP与社会净资产比例为1:5至1:6 [7] - 资本市场很可能进入新发展阶段,需培育全球创新领先的大型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投资市场 [8] 十五五期间经济挑战与消费不足 - 需求约束、消费不足是十五五期间最紧迫且严峻的挑战,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 [2] - 消费占GDP比重与国际平均水平及典型经济体相同阶段相比存在大幅偏离,主要由于服务消费增长不足 [2] - 消费不足形成原因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且差距大、城市化滞后、收入差距较大、政府资产占比高、重投资轻消费政策导向 [2] 消费结构性偏差的具体表现 - 消费不足主要是服务消费不足,重点是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发展型消费不足 [3] - 从人群看,缺口最大的是近三亿农民工和近两亿进城农民工,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3] - 房地产下跌和基建减速使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水落石出,成为终端需求中卡脖子的短板,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滑落 [3] 扩大消费的结构性改革重点 - 扩大消费需解决终端需求中消费比重结构性偏低这一源头性问题,而非派生性问题如价格低迷、地方债务等 [4] - 补贴消费等短期举措有效性不足,精准性不够,无法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根本问题 [4][5] - 应推进结构性改革,使低收入阶层明显增加消费能力,重点发展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等制度性安排 [5] 三个领域结构性改革具体措施 - 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新市民刚性住房问题,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收购滞销住房转为保障性住房,或新建项目 [6] - 深化农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划拨20万亿元国有资本进入社保基金,将农村居民养老金由200多元提高到1000元 [6] - 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带动第二轮城市化,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6] 消费与金融强国的联动关系 - 消费方面,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巨大市场,更有潜力的是9亿中低收入阶层转为中等收入群体 [7] - 消费强国和制造强国需金融强国作依托,要建立强大的货币和资本市场 [7] - 实施进出口平衡战略,进口商品用人民币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替代以往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积累方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