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汶川:甜樱桃缀满枝 果香引客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5:57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3日电(伍排勇 刘毅)进入五月,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的甜樱桃又迎来了成熟丰收 季,岷江河谷漫山遍野的樱桃树硕果累累,红红的甜樱桃如玛瑙般缀满枝头,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 来,开启甜蜜的采摘之旅。 汶川甜樱桃。汶川县委 宣传部 供图 "今年我们的甜桃已经成熟了,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朋友来我们家果园采摘,享受这里的田园风光。今 年我们还是准备接入园采摘和快递发货,把果园的甜樱桃销售出去,预计甜樱桃的收入可能在10万元左 右。"5月22日,走进汶川县威州镇雁门村,果农朱文清家的果园已经正式开园,50多名游客正在入园采 摘,他表示,开园三天来共接待游客300余人。 汶川县威州镇是全县甜樱桃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到了8500余亩,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发展甜樱 桃种植。走进樱桃果园,一棵棵樱桃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诱人。开园三天,今 天又迎来了来自四川乐山一家旅行社的50多名游客。 "我们是峨眉万锋国旅的,今天带着我们的53名客人,到汶川这个地方来摘甜樱桃,这边的甜樱桃味道 好,果子也大,很甜美,希望大家以后多多跟着我们万锋国旅到这边来摘甜樱桃。"来自乐山市峨眉万 锋国旅的刘蓉表示。 看 ...
2025年中国西瓜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搜狐财经· 2025-05-23 12:28
本文约2500+字,含8图表,阅读时间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内容节选自《农小蜂:2025年中国西瓜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原文约30000字,含31图表。 如需获取报告,欢迎点击《农小蜂:2025年中国西瓜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核心观点 1.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国西瓜生产规模小幅缩减,2014年至2023年,中国西瓜种植面积下降了176.7万亩,降幅约为7.21%。产量 虽然从2013年的6473.0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6513.5万吨,增长了40.46万吨,增幅约为0.63%,但长期来看,随着种植面积的缩减,中国西瓜产量 整体仍然维持在6300万吨附近呈下降趋势波动。随着生产规模的缩减,中国西瓜种植面积及产量在全球西瓜种植面积及产量中所占的比重长期也 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其中,种植面积占比下降了0.39个百分点、产量占比下降了1.15个百分点。 2.在国家产业规划和市场因素的共同调整下,中国西瓜生产逐渐向黄淮海和长江流域集中,两区域合计生产全国70%左右的西瓜。2023年,河 南、山东、江苏、湖南、安徽、湖北、甘肃、广西、新疆、河北、宁夏、江西、浙江、陕西、辽宁、四川、内蒙古17个省域生产的 ...
仁和用小枇杷催生大产业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41
枇杷产业发展现状 - 余杭仁和街道枇杷种植面积达2400余亩,目前进入成熟收获期 [1] - 当地枇杷种植历史长达1400多年,现存近百年的"枇杷王"古树 [1] - 独特的水乡土壤环境培育出皮薄多汁、肉质细腻的优质枇杷 [1] 新品种培育与商业化 - 引进五大新品种包括"迎霜""迎雪""冰蜜""冰泰""漫山虹",抗寒能力从-6℃提升至-9℃ [1] - 新品种单果重30-50克售价25元/公斤,超过50克达40元/公斤,溢价显著 [2] - 辰语家庭农场已培育6万株新品种苗,"冰蜜"枇杷获长三角地区精品评比金奖 [2]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形成枇杷果、枇杷蜜等多元产品组合,为农户创造可观收益 [1] - 统一设计文化特色礼盒包装,建立冷链物流网络销往新疆、内蒙古等地 [2] - 规划开发枇杷膏、枇杷花茶等深加工产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2] 行业活动与成果展示 - 举办"金果争锋·链动未来"评选活动,蜂晶源农场"软条白沙"以88.8分获金奖 [1] - 蜜蜂授粉技术提升坐果率,使枇杷具备抗裂性,亩产可达上千斤 [1] - 成立枇杷产业农合联,整合资源提升"余杭仁和水乡鲜枇杷"品牌影响力 [2]
抢“鲜”上市 果园忙——广西灵山早荔上市见闻
新华社· 2025-05-23 10:30
荔枝产业概况 - 灵山县是全国重要荔枝主产区 种植面积达42万亩 拥有"三月红""妃子笑""白糖罂""桂味"等多个品种 形成早中晚熟梯次结构 [1] - 凤凰果场种植面积约200亩 今年总产量预计接近20万公斤 当前用工高峰期每天需雇用三十多名周边村民参与采摘 [1] - 当地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推广绿色种植 完善冷链设施 推动荔枝产业提质增效 [1] 生产与销售情况 - 早熟"三月红"荔枝已上市 果场每天采摘五六千斤 主要销往北京和上海等地 [1] - 电商渠道助力销售 农户反映"卖果不用愁" 部分果农种植的"桂味"荔枝挂果比往年多 [1] - 京东物流开通绿色通道 引进自动化分拣设备 组建百人客服团队 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 [2] - 采用冷链干线 高铁专列 航空直发等多种运输模式 实现省内"次晨达" 重点区域"翌日达"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推进荔枝产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智慧果园"体系 实现病虫害可视可控 果园施肥精准可调 [2] - 采用水肥一体机 虫情测报灯 孢子仪等设备 大幅提升种植管理效率 [2] - 面对持续干旱 通过人工增雨 物资支援 技术指导等措施保障稳产增收 [2] 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 - 开发荔枝干 荔枝酒 荔枝醋等系列产品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 - 构建以荔枝为核心的农业 加工 物流 文旅一体化发展格局 [3] - 计划6月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 推出"沉浸式夜游""体育+旅游"等文旅新业态 [3] - 通过节庆活动打造"魅荔灵山"品牌 激活荔枝产业带动效应 [3]
我在定安有棵荔枝树
海南日报· 2025-05-23 09:14
公司业务模式 - 推出"包树"销售模式 按树冠宽度分为1088元 1288元 1588元三档 顾客包树后可获得该树全年果实 [3] - 提供5斤装精美礼盒包装服务 实现从枝头直达餐桌的配送 每棵树设有保底斤数保障顾客收益 [3] - 为包树顾客提供铭牌挂牌服务 并定期发送施肥 养护 开花 结果等生长过程视频 [3] - 2023年有17位顾客提前预订 2024年已吸引23位全国顾客参与包树业务 [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采用生态种植体系 地下施用牛羊粪肥及鱼肥 地上采用生物菌防控和捕虫灯等绿色防治手段 [5] - 每年使用24吨自制天然鱼肥 通过次品渔获发酵制成生态肥料 [4] - 妃子笑荔枝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5] 行业现状 - 定安县龙门镇荔枝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2024年产值9400多万元 预计2024年全镇产值近1亿元 [5] - 全县荔枝种植面积4.26万亩 妃子笑为主打品种 2023年产值达3.58亿元 [5] - 推广种植桂花香 仙桃荔等新品种近2000亩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5] 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举办荔枝采摘节等活动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强化品牌效应 [5] - 龙门镇即将举办荔枝采摘节 持续放大定安荔枝品牌影响力 [5]
西藏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面向南亚贸易显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02:24
中新社拉萨5月22日电(记者江飞波)"西藏现在的道路条件很好,我们出口的苹果从林芝装车,24小时左 右就可以到达日喀则吉隆口岸,加上海关通关便利化政策,48小时左右可以到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 都。"西藏一出口商负责人李隆景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西藏面向南亚出口市场前景广阔。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平台……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立足"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 道"区位优势,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拉萨海关公布,今年一季度,日喀则市各口岸进出口货物5.43万吨,占西藏全区95%,为充分发挥"面 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推动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成为国内国际双向辐射的国际班列运营中心, 海关部门通过"一次申报、口岸直通"的高效通关机制,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口岸查验压力,提升班列运 行效能和通关效率,为区域贸易便利化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国内集货+拉萨中转+海外仓直通"的三级物流网络也有助于提高物流时效、降低货物损耗。基 于该物流网络,本月上旬正式揭牌运营的拉萨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其尼泊尔海外仓配送时效由传统海 运的60天缩至20天。该产业园未来将重点发展面向南亚国家的跨境电商业务。(完) (文章来源 ...
外眼看云南孟连:触摸“中国牛油果之乡”的发展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9:12
牛油果产业发展概况 - 孟连县被誉为"中国牛油果之乡",牛油果酸奶、奶昔、咖啡等成为当地特色美食 [1] - 孟连县地处北纬22度,气候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乌拉邦市相似,适宜牛油果种植 [1] - 2007年开始引种牛油果,2017年建成3000亩核心示范基地,此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 2024年种植面积达12.07万亩,成为中国最大牛油果种植基地 [3] - 鲜果产量占国产牛油果80%以上,成功替代15%的进口牛油果份额 [3] 产业链建设 - 形成从种子到餐桌、从农业到文旅的牛油果全产业链 [3] - 建立中国孟连牛油果集配中心,通过冷链物流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2] - 在芒信村打造牛油果小镇,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康养等功能于一体 [3] - 县城内牛油果罐装饮料、咖啡、宴席等产品随处可见,"万物皆可牛油果"概念逐步实现 [3] 品牌与认证 - 2020年"孟连牛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3] - 2023年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3] 产业带动效应 - "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模式成为产业富民、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3] - 产业发展带动边境幸福村建设,村民通过种植牛油果过上幸福生活 [2]
从无市弃树到日发货量突破3万斤!三代传承里的高州荔枝产业缩影丨荔乡三代人
南方农村报· 2025-05-22 15:33
高州荔枝产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高州根子镇开始大规模种植荔枝,柏桥村率先通过荔枝种植致富,高峰期收购价达每斤百元[19] - 90年代后期因种植面积扩大导致市场过剩,荔枝收购价跌至每斤几毛钱,产业一度萧条[21][22] - 2008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后,妃子笑、白糖罂等新品种因品质优良逐渐受市场青睐[31] - 2015年前荔枝销售依赖外地采购商定价,市场渠道不畅[33] - 2019年广东启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荔农议价能力[61] 钟家三代产业转型 - 第一代钟培江通过嫁接改良品种(妃子笑、白糖罂)和修剪树冠提升品质,成为村里最早尝试新品种嫁接的荔农之一[29][32] - 第二代钟伟略2016年引入电商模式,日发货量从几百斤增长至2023年的3万斤,客单价始终比市场高1-2元[41][45] - 第三代钟明轩2023年试水直播销售,通过"现摘现发""私人定制"等模式吸引年轻消费者[71][72] - 根子镇荔枝电商渗透率超98%,"荔枝季家家户户做电商"[78] 商业模式创新 - 建立三重选果体系:树上淘汰青果、分拣台筛瑕疵果、打包前人工复检,确保品质[49][50] - 采用"高价高质"循环策略,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2元,带动南邦村收购价常年领跑茂名地区[44][50] - 通过微信私域流量维护近万客户,形成稳定客源和价格护城河[43][46] - 利用顺丰冷链解决物流瓶颈,实现荔枝全国配送[46][51] - 直播销售通过展示荔枝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和家族故事建立情感连接[67][76]
从“新农人”成“兴农人” “90后”返乡走出致富“振兴路”
央视网· 2025-05-22 15:29
公司经营发展 - 公司由"90后"新农人邬凯波接手父亲承包的20亩葡萄园起步,现经营面积已扩张至80亩 [7][11] - 公司主营高端品种"阳光玫瑰"葡萄,亩产达2000-2500公斤,年经营收入约150万元 [11] - 公司成功开拓澳大利亚市场,产品进入当地超市货架,并与国际客商签订合作协议 [1][15] 行业技术升级 - 公司主动淘汰传统巨峰葡萄品种,转型种植高附加值阳光玫瑰品种 [7] - 公司通过持续参加种植培训、实地实践优化技术,适应不同土地和小气候条件 [9] - 当地政府搭建扶持平台,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全链条服务支持新农人发展 [9] 市场拓展战略 - 公司通过疏果、施肥等精细化田间管理提升葡萄品质,筛选精品出口澳洲 [3] - 行业面临阳光玫瑰种植普及导致价格下行压力,公司转向国际市场寻求增量 [13] - 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出口业务 [15]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京报· 2025-05-22 14:34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情况 - 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增六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占三处(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1]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达95处,中国以25处位居全球首位[1][2] - 新增遗产地覆盖巴西、墨西哥、西班牙三国,巴西增至2处,墨西哥达3处,西班牙为6处[2] 中国新增农业文化遗产详情 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 位于浙江德清县,传承800年,基于鱼蚌互利共生原理,涵盖珍珠、水稻、丝绸等多元产品[3][4] - 系统改善水体环境:氨、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4] - 年产值超70亿元,占全国珍珠深加工总量约10%,带动2.2万居民就业,形成"产学研游"一体化产业链[4]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 位于福建福鼎市,以自然萎凋工艺为核心,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遗[5][6] - 保存18个茶树品种及120多个农业物种(含41种蔬菜、14种水果、11种家畜等)[6] - 白茶为当地支柱产业,传统工艺融合生态智慧,支撑农村生计[5] 甘肃什川古梨园系统 - 现存600年历史,拥有9000多株百年古梨树,面积超1万亩,为世界最大连片古梨园[7][8] - 年产梨超200万公斤,加工梨干等特产,平均树龄280年,最长达400年[7][8] - 传统种植模式减少化学投入,保存软儿梨、冬果梨等古老品种[8] 国外新增农业文化遗产 - 巴西巴拉那州马黛茶:整合粮食作物与森林产品,保护濒危南洋杉森林(现存原始森林仅1%)[9] - 墨西哥特拉斯卡拉梅塔潘特尔体系:3000年历史的梯田农业,保存140个本地物种(含40种玉米)[9] - 西班牙兰萨罗特岛体系:利用火山沙与海沙种植葡萄、红薯等,覆盖1.2万公顷干旱土地[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