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被美国耍了!日本要求纠正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0:27
日美贸易协议关税争议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指出美国8月7日关税公告与协议不一致 将使日本面临更高关税 要求美方纠正 [1] - 日美7月22日协议规定日本适用"对等关税"税率为15% 包含10%基准关税 8月起税率从10%提高到15% [1] - 赤泽亮正表示协议约定现有税率低于15%商品在8月税率提高后总税率应为15% 但美国公告显示需在现有税率上加15% [1] - 日美已就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至15%达成一致 但具体时间未定 日本汽车及零部件目前被征27.5%关税 [1] 日本对美投资承诺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随意使用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 赤泽亮正回应称若对日本企业和经济无好处则无法合作 [2]
非洲内部贸易额突破2200 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08-07 00:03
非洲内部贸易总体表现 - 2024年非洲国家间贸易总额达到2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1] - 增长主要得益于南非、尼日利亚和摩洛哥等非洲重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对生产和消费的促进 [1] 主要国家贸易排名与份额 - 南非在非洲内部贸易中保持主导地位,贸易额为420亿美元,占总份额的19.3% [1] - 尼日利亚超越刚果民主共和国位居第二,贸易额为184亿美元,占比8.3% [1] - 刚果民主共和国以114亿美元的贸易额排名第三 [1] 东非地区国家贸易表现 - 乌干达在非洲内部贸易中排名第九,贸易额为76亿美元 [1] - 肯尼亚排名第十四,贸易额为57亿美元 [1]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 整体税率升至50%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3:4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白宫宣布对来自印度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25%关税 使印度商品在美整体关税税率升至50% [1] - 新关税将在21天后生效 此前宣布的25%关税本周四开始执行 [1] - 印度商品在美所受整体关税税率达50% 成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中最高的关税之一 [1] 政策背景与原因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认定印度政府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 [1] - 行政命令指示对其他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调查 可能采取相应行动 [1] - 特朗普此前表示印度进口俄罗斯军事装备和能源产品将受到25%关税和额外"惩罚性"措施 [1] 印度方面的反应 - 印度外交部声明称印度因进口俄罗斯石油被美国和欧盟"刻意针对" [1] - 印度外交部指出批评印度的国家自己也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 [1] 行业影响与全球贸易格局 -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俄乌冲突后持续以折扣价格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2] - 美国打压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加剧美印贸易与外交紧张关系 [2] -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举可能扰乱全球贸易格局 影响美国与印太战略盟友合作 [2]
近六成德企担忧欧美贸易协议将加重企业负担
新华社· 2025-08-06 22:15
欧美贸易协议对德国企业影响 - 近六成受访德国企业担忧欧美贸易协议将加重企业负担 其中与美国有直接业务往来的企业担忧比例高达74% [1] - 约四分之三受访企业表示已受到美国贸易政策负面影响 持续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水平上升是主要压力来源 [1] - 在有直接对美业务的企业中 九成企业已受到负面影响 超过一半企业计划减少对美贸易 26%企业将减少或暂停在美投资 [1] 企业成本转嫁与通胀影响 - 84%受关税影响企业表示会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客户 [1] - 成本转嫁行为可能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通胀水平 [1] 协议评价与未来展望 - 德国工商大会总经理评价协议为"苦药" 认为其未能减轻反而增加企业负担 [1] - 更高关税和更繁琐行政程序将削弱企业竞争力 [1] - 协议长期维持仍不确定 欧盟委员会需在后续谈判中推动实现真正经济改善 [1]
深观察丨“美国在为自身的孤立和边缘化埋下种子”
央视新闻· 2025-08-06 09:33
美印关税争端与贸易谈判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对印度输美产品的关税,并计划在25%的"对等关税"基础上额外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施压印度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1]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对等关税"的生效日期从8月1日被推迟至8月7日[1] - 印度是美国"对等关税"威胁后最早与美国展开关税谈判的贸易伙伴之一,但多轮谈判因美国试图推动印度开放农业市场而陷入僵局[3] 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立场 - 印度政府表示其购买俄罗斯石油的立场未变,因印俄石油贸易多基于长期合同,"不是说停就能停的"[2] -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俄罗斯是其主要石油供应国,约占其总供应量的35%[3] - 印度日均进口俄油从2022年1月的6.8万桶大幅上升至2022年6月的112万桶,并在2023年5月达到215万桶的峰值[3] - 印度外交部声明称,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由于俄乌冲突后传统能源供应转向欧洲,且美国当时"积极鼓励"印度进行此类进口以稳定全球能源市场[3] 美印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 美印关系出现"结构性裂痕",从"主要战略伙伴"关系转变为特朗普扬言"即使印度经济崩溃我也不在乎"[3] - 印度奉行多极外交政策并强调经济主权,并非美国条约盟友,但被视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关键战略伙伴"[4] - 印度拒绝在美国压力下开放农产品市场,因农业及相关产业贡献印度经济近20%,且近一半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该行业[4] 美国关税政策的国际反应 - 美国对日本和欧盟等重要传统盟友也实施关税政策,迫使它们接受不平等协议以换取较低税率[5] - 欧盟委员会主席称15%的关税水平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但法国媒体批评此协议凸显欧盟的受制和软弱[5] - 日本媒体反思接受不平等协议是"纵容了美国的蛮横作风"[5] - 美国《时代》杂志文章指出关税政策基于"矛盾、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对经济学的肤浅理解",给美国带来的是"海市蜃楼"[6] - 经济学家认为美国设立极高关税壁垒严重损害世界贸易体系,可能导致美国把世界其他地区推得更远,为自身孤立埋下种子[6]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在南京挂牌信长星许昆林袁晓明孙炜东共同挂牌
新华日报· 2025-08-06 07:33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挂牌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达成重要共识,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建立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1] -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于8月5日在南京举行挂牌仪式,由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等共同为合作平台挂牌 [1] - 合作平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设有平台展馆、中亚五国国家馆、商品展示馆和中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代表处等 [1] 平台功能定位 - 平台按照"推动贸易合作、促进产业协作、助力产教出海、加强传播交流"的功能定位建设 [1] - 平台是促进中国与中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 [1] - 平台依托苏豪控股集团去年建成的"江苏中亚中心",高水平打造中国面向中亚地区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平台 [1] 各方表态 - 许昆林表示将高质量建设运营好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加快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 [2] - 袁晓明表示商务部将与江苏一道,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举办更多经贸活动,助力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2] - 孙炜东表示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将支持江苏拓展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提升平台服务功能 [2] 背景信息 - 中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 [1] -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往来持续深化,贸易额创新高 [1] - 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在国家部委指导下建设该平台 [1]
全球大关税时代降临!美国新关税创90年新高,会把世界拖入大萧条吗?
搜狐财经· 2025-08-06 07:17
美国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税率普遍提升至15%,仅少数盟友享受10%税率 [1] - 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等主要贸易伙伴被排除在90天缓冲期外,成为第一批承受全面冲击的经济体 [3] - 政策推行时美国经济疲软,新增就业岗位仅7.5万个,远低于预期的10万个,且5月和6月数据被大幅下调总计25.8万个 [3] 经济影响预测 - 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并将美国2025年陷入衰退概率从27%上调至40% [7] - 高盛预测美国有效关税税率提高约15个百分点将导致2025年美国GDP增速从2024年的2.5%降至0.5% [7] - 耶鲁大学研究显示美国家庭每年将增加2400美元支出,服装类商品价格可能暴涨38%,到2026年底失业率将上升0.7个百分点 [7] 全球反应 - 中国将对美商品加征关税提高至125%,并寻求内部产业链调整与升级 [8] - 欧盟制定报复性关税计划,目标直指美国科技巨头,并寻求深化对华合作 [8] - 西班牙在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直接挑战美元霸权 [8] - 柬埔寨、越南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将受到"最严重打击",可能引发大范围工厂倒闭和失业潮 [10] 供应链与金融市场 - 全球供应链重组,更多国家强化与中国合作,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主导地位可能进一步巩固 [11] - 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挫,总市值蒸发超过1万亿美元,法国股市跌幅接近3%,现货黄金突破3360美元 [13] - 比特币从83,500美元跌至74,500美元,以太坊跌幅更大,小型加密货币总市值下跌超过40% [13] 历史对比与少数乐观观点 - 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1929-1934年间国际贸易萎缩近三分之二,美国出口额暴跌70% [15] - 方舟投资创始人Cathie Wood认为美国经济处于"滚动式衰退"尾声,整体库存与销售比率已从疫情期间高位回落至约6.33% [16] - Wood预测在关税收入增加支持下,库存销售比有望在2026年达到财政部设定的3%目标 [16]
美国欠债36万亿还不起!特朗普急了:直接“弄死”大债主,最后还自曝家丑
搜狐财经· 2025-08-06 06:29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规模达36 2万亿美元 相当于多个发达国家全年GDP总和 [1] - 2024年底国债为33万亿美元 半年内激增3万亿美元 预计2026年将突破38万亿美元 [1] - 国债利息支出占政府总开支17% 相当于加拿大全年GDP规模 [1] 特朗普政府应对措施 节流措施 - 成立"政府效率委员会"试图削减开支 但受军工集团 民生福利和金主利益阻碍 仅能削减办公用品等次要支出 [3] - 委员会主导者马斯克因成效不彰辞职 [3] 开源措施 - 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但遭中国反制 对大豆 牛肉 汽车等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5] - 中国企业将工厂迁往越南 马来西亚 并拓展非美市场 美国贸易逆差不降反升 [5] - 印度拒绝降关税 加拿大坚持数字服务税 全球贸易秩序混乱 [5] 施压美联储 - 美联储持有7 5万亿美元国债 特朗普要求降息以降低借贷成本 遭拒 [6] - 特朗普公开指控劳工统计局伪造就业数据 解雇局长并修正数据 显示5-6月新增就业岗位原数据80%存在水分 [6] 最终解决方案 - 通过《大而美法案》将国债上限从36万亿提高至40万亿美元 同时继续减税 [9] - 减税政策导致政府年收入减少5000亿美元 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 [9] 国际反应 - 中国连续18个月减持美债 持有量从1 3万亿降至7572亿美元 [9] - 英国 日本等国加速抛售美债 美元信用面临挑战 [9] 经济影响 - 美国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 利息负担持续加重 [9] - 中国采取产业转移 多边贸易和核心技术研发等策略应对 长期或增强经济韧性 [9]
平均18.3%,1934年来最高水平!美国高关税的代价是?
搜狐财经· 2025-08-06 05:35
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已确定对多国加征新一轮关税,包括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关税、对巴西征收50%关税、对印度征收25%关税、对瑞士征收39%关税,将于8月7日实施 [1]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目前已达到18.3%,是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 [3] 高关税对美国的影响 - 将直接降低美国的贸易量,因为提高了关税成本,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口会相应减少,但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4] - 会增加美国国内相关商品价格,提高通胀水平,但具体幅度难以确定,因为商品对价格的反应有一定弹性 [4] - 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因为高贸易壁垒会减少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4] - 总体表现为美国的新孤立主义倾向 [4] 高关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 对出口美国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将影响其整体出口贸易 [4] - 对美元依赖度较高的国家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4] 美国贸易政策演变 - 一百多年前美国曾是贸易保护主义国家,过去九十多年倡导贸易自由化,现在又回到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5] - 政策调整基于美国自身利益和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变化 [5] - 最初作为发达国家后起之秀,成为世界强国后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 [5] - 当前因面临各方面挑战,执政者认为贸易保护政策符合国家利益 [5] 对全球经济的长期影响 -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是向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美国做法是开历史倒车 [5] - 这种逆历史潮流的做法对美国不利,对世界经济也不利 [5]
信息量大!特朗普最新采访曝光!暂停对美关税反制后 欧盟称仍“保留重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23:29
印度输美商品关税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未来24小时内"大幅"提高印度输美商品关税 目前税率为25% [2] - 提高关税的原因是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将大部分石油在公开市场出售牟取暴利 [4] - 特朗普未明确提及新关税的具体税率 [2] 进口药品关税 - 美国将首先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 并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将税率提高至150% 之后升至250% [5] - 特朗普表示提高关税的目的是希望药品在美国本土生产 [5] - 初始关税税率未透露 [5] 半导体和芯片关税 - 特朗普表示将在"下周左右"宣布对半导体和芯片征收关税 但未提供详细说明 [6] 美联储主席任命 - 特朗普表示可能很快宣布美联储新任主席 [7] - 潜在候选人名单已缩小至四人 不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8] 欧盟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 欧盟决定暂停原定于8月7日生效的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但仍保留重启选项 [9] - 欧盟正在与美国接触以落实上月达成的贸易协议 [9] - 欧盟成员国对协议表示不满 认为欧盟表现过于软弱 [9] - 此前欧盟已准备对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清单 包括大豆、飞机、汽车、威士忌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