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搜索文档
浦东首支镇级引导基金成立
FOFWEEKLY· 2025-07-08 12:21
浦创澧乐基金成立 - 上海浦创澧溪乐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浦东周浦镇揭牌成立 总规模2亿元 [1] - 由浦东创投集团联合周浦镇 乐纯生物共同组建设立 是浦东新区首只国资与镇域合作的产业基金 [1] - 采用"政府引导+国资主导+科创型项目"联动发展模式 构建科技产业招商与国资创投合力 [1] - 基金将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和空间优势 围绕地方主导产业 为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园区服务 [1] 基金投资方向 - 投资聚焦周浦镇及拟落地周浦镇的相关企业和产业 [2] - 围绕周浦镇已有优势产业 包括高端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等 [2] - 重点关注生物制药相关的技术工艺 设备 解决方案等方向 如上游细胞培养 下游分离等细分领域 [2] 基金发展目标 - 集聚优质资源 挖掘和培育潜力项目 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2] - 提升浦东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 吸引优质企业共同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 构筑健康产业生态 [1] - 做强镇域科创产业投资 形成相互赋能的招商稳商格局 [1]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0.78%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攀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2: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78%至24073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29% 早盘成交1172亿港元 [1] - 稳定币概念股表现强劲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涨16%成交超74亿港元 多点数智(02586)和OSL集团(00863)均涨8% [1] - 金涌投资(01328)暴涨150% 与AnchorX合作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 [2] 个股异动 - 快手-W(01024)涨3% 机构预计二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可灵产品持续迭代 [2] - 汇通达网络(09878)涨超7% 申请H股全流通以增强流动性和吸引力 [3] - 基石药业-B(02616)涨超4% 授予Gentili舒格利单抗西欧及英国商业化权利 [4] - 协鑫科技(03800)涨超9% 多晶硅环节或受益反内卷政策 有望扭亏为盈 [5] - 中国罕王(03788)涨超7% 澳洲金矿出售交易终止 拟分拆业务上市 [6] - 鸿腾精密(06088)涨8.8% AI服务器和iPhone业务推动鸿海稳健增长 [7] - 昭衍新药(06127)涨超10% 助力正大天晴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获批 [8]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涨11% 钢铁行业供需改善预期升温 [9] 行业动态 - 香港稳定币牌照预计年内发放 产业或迎爆发期 [1] - 特朗普新关税引发避险情绪 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黄金股反弹 潼关黄金(00340)涨6% 中国黄金国际(02099)涨3.82% [2]
亚盛医药(06855)任命Veet Misra博士为首席财务官 任命黄智为全球企业发展&财务高级副总裁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1:58
高管任命 - 亚盛医药任命Veet Misra博士为首席财务官,黄智为全球企业发展&财务高级副总裁,两人均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博士直接汇报 [1] - 公司表示两位资深高管的加入将为全球化征途增添战略引擎,助力全球资本市场开拓与企业管理提升 [1] - 公司强调Misra博士的复合背景将提升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力,黄智的跨国企业管理经验契合长期发展需求 [1] 新任高管背景 - Misra博士拥有20多年投行经验,曾任Cantor Fitzgerald医疗健康投行部董事总经理,专注生物制药领域咨询 [2] - Misra博士曾就职于华利安国际投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生命科学投行部,擅长股权/债务交易及并购咨询 [2] - 黄智曾担任百济神州大中华区和亚太区首席财务官,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改善财务状况,此前任职诺华制药多国财务负责人 [3] 公司战略定位 - 亚盛医药强调其作为港股和纳斯达克双重主要上市的全球创新药企,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 - 公司定位为全球细胞凋亡靶向治疗领域领导者,港美双重上市获得国际资本市场认可 [1] - 黄智指出公司在血液肿瘤领域已构筑全球竞争优势,与武田的合作开创中国生物医药国际化新范式 [2]
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
环球时报· 2025-07-08 11:3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 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期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该市积极培育六大产业集群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强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1] - 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202.5亿元 占全市工业比重约7.9% [3] 技术创新突破 - 全球首个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智能化制造项目成功落地 年产800万头份宠物疫苗智能制造生产线通过GMP静态验收 [1] - 金宇生物攻克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和千倍纯化浓缩工艺 牵头制定国家口蹄疫疫苗质量检测标准 [1] - 科拓生物开发高活性深冷颗粒发酵剂包装技术 全程在-40℃超低温环境下完成高效连续封装 [2] - 华希生物自主研发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活疫苗通过检验 投入规模化生产 [2] 产业链布局 - 上游:培育动物血清培养基生产企业 发展疫苗佐剂填料等关键原辅料配套产业 [2] - 中游:聚焦非洲猪瘟 mRNA 基因工程等前沿疫苗技术攻关 引入AI技术赋能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 - 下游:优化疫苗流通与存储环节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3] 产业生态建设 - 呼和浩特集聚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 拥有创新平台载体143个 研发机构117个 [3] - 持有各类药品注册批件602个 有效发明专利1123件 [3] - 创建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 [4] - 金宇生物与院士团队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 在疫苗靶点开发 mRNA及AI赋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联合攻关 [4] - 科拓生物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建全球最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 筛选5株高价值功能性乳酸菌 实现2000万元技术转化 [4] 政策支持 - 出台《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专项政策 [5] - 累计发放1400万元创新平台配套及疫苗落地奖励资金 [5] 战略目标 - 锚定建设"中国北方绿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 [6] - 持续发挥产业优势 加速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 [6]
Dow Dips 1%; Mustang Bio Shares Spike Higher
Benzinga· 2025-07-08 00:30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400点至44379 69点 跌幅1% [1] -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 85%至20426 99点 [1] - 标普500指数下跌0 39%至6255 16点 [1] 行业板块表现 - 工业股上涨0 1% [1] - 非必需消费品股下跌1 1% [1] 生物医药公司动态 - Cogent Biosciences公布SUMMIT试验第二部分顶线结果 显示bezuclastinib在非晚期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中取得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改善 [2] - Mustang Bio股价暴涨319%至4 99美元 因MB-101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9] - Artelo Biosciences股价飙升79%至17 98美元 因ART12 11在应激诱导抑郁模型中显示临床前疗效 [9] - Jasper Therapeutics股价下跌51%至3 2964美元 因荨麻疹研究显示89%应答率但决定终止项目 [9] - Apogee Therapeutics股价下跌16%至40 03美元 因公布APG777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16周数据 [9] 大宗商品市场 - 原油价格上涨0 7%至67 44美元/桶 [5] - 黄金价格下跌0 5%至3325 80美元/盎司 [5] - 白银价格下跌0 8%至36 795美元/盎司 [5] - 铜价下跌2 7%至5 0025美元/磅 [5] 欧洲股市表现 - 欧元区STOXX 600指数上涨0 43% [6] - 德国DAX 40指数上涨1% [6] - 法国CAC 40指数上涨0 39% [6] - 英国富时100指数微涨0 01% [6] 亚太市场表现 - 日经225指数下跌0 56% [7]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 12% [7] - 上证综指微涨0 02% [7] - 印度Sensex指数微涨0 01% [7] 其他公司动态 - LogProstyle股价上涨155%至2 08美元 因报告FY25财务业绩同比增长 [9] - Core Scientific股价下跌21%至14 21美元 因CoreWeave宣布计划通过全股票交易收购该公司 [9]
美国“药谷”陷入困境,IPO遇冷企业贱卖,哈佛大学:“中国拥有最有可能超越美国的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7-07 23:32
美国波士顿生物科技行业困境 - 美国波士顿地区作为全球生物科技高地,创新药重要诞生地,但当前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行业陷入困境 [1] - 特朗普政府政策包括降低药品价格、加强FDA常规药品审批、冻结哈佛大学研究经费,对制药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1] -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生物制药公司运营调整,IPO市场萎缩:往年至少12家生物科技公司IPO,2023年上半年数量跌至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1] - 风投退出困难导致部分公司倒闭或低价出售,例如蓝鸟生物从百亿美元市值跌至不足1亿美元出售 [2][3] 代表性公司案例 - Moderna股价年内下跌近30%,市值不足120亿美元,持续削减成本 [2] - 基因编辑公司Verve Therapeutics因FDA官员辞职导致审批不确定性,被礼来以13亿美元收购 [3] - Vor Biopharma大规模裁员后与中国荣昌生物达成合作,后者有望获得其23%股权 [3] - 哈佛孵化的Beam Therapeutics因研究经费冻结,CEO公开表达对美国科研资金稳定性的担忧 [3] 中国生物科技行业崛起 - 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报告认为中国最可能超越美国,将改变全球生物技术力量平衡 [4] - 中国优势包括:人才数量超过美国、审批流程更高效灵活、临床试验数量已超美国、专利显著增长、生命科学建设活动全球最多 [4] - 高盛预计中国头部生物科技公司将在2025/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标志产业里程碑 [4]
挣中国人的钱给外国人分,科兴这是想干啥?
搜狐财经· 2025-07-07 22:46
科兴生物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计划于7月7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进行清仓式分红,先在7日派发现金股息每股55美元,8日追加每股19美元额外分红,后续还计划从未来盈余中再派每股20-50美元,直至总分红上限达到124美元/股 [2] - 此次分红折合人民币高达534亿元,是公司停牌时3.89亿美元市值的近20倍 [2] - 为此次分红,科兴可能要掏出账上超70%的资金 [2] 公司股权结构 - 科兴生物是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持股15.07%的外资机构赛富亚洲基金,加上鼎晖投资、永恩集团等外资,合计持股约25% [4] - 创始人尹卫东的持股比例仅为8.85% [4] 公司盈利情况 - 2021年科兴生物狂赚145亿美元 [4] - 盈利主要来源于行政推动下的全民接种,一度让医保基金承压 [4] - 当年全民接种的疫苗效果至今没有明确结论 [4] 舆论反应 - 网友批评"国人打针、外人分钱"的操作,质疑其损害国家利益 [4] - 舆论对公司利润来源的正当性提出质疑,认为其盈利方式存在争议 [8] - 公众对公司以科技名义获取利益但效果不明的情况表示不满 [8]
美国“药谷”陷入困境,IPO遇冷企业贱价变卖
第一财经· 2025-07-07 21:04
美国生物制药行业困境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出现重大动荡并被迫进行运营调整 [1] - 特朗普政府要求降低药品价格并加强FDA对常规药品的审批 同时冻结哈佛大学研究经费 [1][4] - 投资者对生物技术公司IPO缺乏兴趣 导致许多等待上市的公司大门关闭 [1][3] 生物科技IPO与资本市场表现 - 往年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每年至少有12家公司IPO 但2023年上半年IPO数量跌至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3] - 风投资本退出困难导致部分公司面临倒闭或低价出售 例如蓝鸟生物从百亿美元市值跌至不足1亿美元出售 [3] - Moderna股价年内下跌近30% 市值不足120亿美元 该公司持续削减成本 [3] 企业并购与监管影响 - 基因编辑疗法公司Verve Therapeutics被礼来以13亿美元收购 部分原因是FDA高级官员辞职带来的审批不确定性 [4] - FDA疫苗负责人彼得·马克斯被免职导致Verve Therapeutics股价暴跌 公司称监管环境恶化使融资更困难 [4] - Vor Biopharma大规模裁员后与中国荣昌生物达成合作 荣昌生物有望获得其23%股权 [4] 科研生态与人才流失 - 哈佛大学孵化的Beam Therapeutics CEO公开表达对美国科研资金流向和科学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长期担忧 [4] - 特朗普政府冻结哈佛大学研究经费 影响波士顿地区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发展 [1][4] 中国生物科技崛起 - 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报告指出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最有可能超越美国 可能改变全球生物技术力量平衡 [5] - 中国拥有比美国更多的人才 药品审批制度更高效灵活 政府推进能力更强 [5] - 中国临床试验数量已超美国 专利数量显著增长 生命科学建设活动全球最多 [5] - 高盛预计中国头部生物科技公司将在2025/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这一拐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6]
康方生物(09926):全球双抗龙头,依沃西引领二代IO新时代
东吴证券· 2025-07-07 20: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康方生物,给予“买入”评级 [1][1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康方生物以双抗为基石,引领肿瘤免疫 2.0 时代,核心产品 AK104 和 AK112 未来销售收入及利润将快速增长,两款产品可支撑 1600 亿港元市值 [8] - 采用 FCFF 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目标价为 163.33 元人民币,高于 2025 年 7 月 7 日收盘价 [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康方生物:以双抗为基石,引领肿瘤免疫 2.0 时代 - 康方生物是创新抗体新药研发企业,建立 ACE 平台和 20 个以上创新药物产品管线,2022 年首个肿瘤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上市 [13] - 公司成立于 2012 年,通过自有平台和技术快速开发新药并开展临床试验,多个产品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 [14]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控制约 25%股份投票权,管理层研发能力强,核心人员经验丰富 [15][18] - 公司管线丰富,有 5 款基于 PD - 1 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药物,11 个候选药物开展临床试验,11 项适应症临床研究处 III 期阶段 [19][21]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商业化产品销售和授权费,2024 年总营收 21.24 亿元,产品销售收入 20.02 亿元,毛利率 86.39%,研发费用投入大,现金流充足 [24][25][29] 核心管线 AK104 适应症不断扩展 - AK104 是全球唯一上市的 PD - 1/CTLA - 4 双抗,2017 年首次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 3 项适应症,5 项注册临床推进中 [33] - 研发进度全球领先,技术和安全性优于对手,分子设计与阿斯利康不同,降低不良反应 [34][36] - 2025 年 5 月 1L 宫颈癌适应症获批,已被多项临床指南推荐,获批源于 COMPASSION - 16 临床数据,疗效更优,安全性接近原方案 [41][46][50] - 胃癌适应症有放量潜力,联合化疗治疗 1L 胃癌 mOS 和 mPFS 高于对照组 [54] - 肝癌和肺癌两大癌种 III 期临床推进中,海外临床即将开展,有望填补临床需求,AK104 有出海 BD 潜力 [55][63] - 预测 AK104 总体风险调整后销售峰值达 48.35 亿元,基于上市时间、价格、渗透率和风险调整系数等假设 [64][65] 依沃西单抗:挑战药王的下一代 IO 基石,看好全球潜力 - 非小细胞肺癌贡献 K 药约 41%销售额,依沃西单抗有望抢占 K 药市场,突破其开发失败的适应症 [67][68] - 预测依沃西国内销售额 2035 年达峰 101 亿元,海外仅 NSCLC 适应症销售峰值 2035 年达 98 亿美元,海外收入预计 70 亿元 [72] - 依沃西实现肺癌适应症全布局,开展 8 项 III 期临床,有望攻克 PD - (L)1 无效的冷肿瘤 [73][75] - 单药 NSCLC 1L 头对头击败 K 药,PFS 接近翻倍,OS HR 0.777,不同患者亚组均有显著获益,安全性良好 [77][82][84] - 联用化疗 NSCLC 1L 战胜 PD - 1 联合化疗,获显著阳性,突破贝伐珠单抗应用瓶颈 [88][94] - 2L + EGFRm NSCLC 海外临床完美复现国内数据,验证跨区域临床疗效一致性,增强 1L NSCLC 海外临床信心 [101][103] - IO 经治 NSCLC 市场潜力大,已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看好成药潜力 [104] - NSCLC 围术期依沃西单抗突破 pCR 率瓶颈,MPR 率和 pCR 率表现优异 [106] - 多个后期临床试验开展中,泛癌种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全球已启动超 12 项 III 期临床和 20 多项 II 期临床 [110] 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 - 康方生物处于商业化放量初期,采用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法估值,考虑未来快速增长收入 [112] - 预测 25 - 27 年总营收 36.72/53.42/72.40 亿元,归母净利润 - 10.29/-10.60/6.64 亿元,2027 年扭亏为盈 [114] - FCFF 估值基于多项假设,目标价 163.33 元人民币,178.93 港元,高于 2025 年 7 月 7 日收盘价 [115] - AK104 和 AK112 未来销售峰值可支持 1600 亿港元市值,对不同产品销售峰值估值贡献拆分 [118]
甘李药业后市展望:创新管线与出海成果获市场关注
全景网· 2025-07-07 20:52
核心观点 - 公司在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上展示自主研发的GLP-1RA博凡格鲁肽和胰岛素周制剂GZR4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获得全球代谢病学界广泛关注 [1] - 多家机构维持"买入"或"推荐"评级,认可公司业绩表现及长期价值 [1][2] - 公司凭借集采续约量价双升、创新管线突破及国际化布局加速,进入业绩释放期 [2][3] - 公司胰岛素产品通过欧盟GMP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欧盟商业化生产条件的胰岛素企业 [2] - 公司创新药博凡格鲁肽若上市,有望进入全球200亿美元的肥胖治疗市场 [2] 资本视角下的估值重构逻辑 - 公司业绩突飞猛进重塑投资者积极预期,多家主流机构发布深度报告 [2] - 高盛给予目标价67元,较当前股价存在20%-30%上行空间 [2] - 资本市场更关注创新药发展和国际化突破 [2] - 公司甘精、赖脯、门冬胰岛素通过EMA GMP检查,具备欧盟商业化生产条件 [2] 国际化布局进展 - 公司在马来西亚三款胰岛素接连获批,实现基础、速效、预混三代胰岛素制剂全系列覆盖 [3] - 在阿根廷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获批上市,配合客户通过本地灌装强化供应链能力 [3] - 2024年国际收入达5.28亿元,同比增长23.89% [5] - 马来西亚、阿根廷市场获批验证公司国际注册与质量管理能力 [5] 业绩增长的三大核心动力 - 胰岛素专项接续集采中6款产品全部中选,协议量整体提升32.6%,三代胰岛素协议量占比达30% [4] - 核心产品甘精胰岛素价格回调34%至65.3元/支,带动销售额大幅增长 [4] - 国内市场覆盖达4.1万家医疗机构,形成"以价换量、以量稳价"良性循环 [4] - 2024年研发投入6.46亿元,占营收21.2%,重点聚焦代谢领域 [4] - 胰岛素周制剂GZR4在II期研究中HbA1c降幅显著优于德谷胰岛素 [4] - GLP-1RA博凡格鲁肽在降低HbA1c、减轻体重等方面优于司美格鲁肽 [4] 国产替代新阶段的竞争策略转变 - 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三年,外资份额从68%降至55%,公司市占率从19%提升至37% [6] - 公司胰岛素价格仅为诺和诺德的70%-80%,但通过等效性研究证明与原研药效果相同 [6] - 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适应症持续发力,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7] - 公司自主研发的博凡格鲁肽进入Ⅲ期临床,II期数据显示降糖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HbA1c降低2.28% vs 1.6%),减重效果显著(体重下降5.42 kg vs 3.25 kg) [7] - 博凡格鲁肽有望成为全球首款每两周给药一次的GLP-1药物,潜在市场空间超百亿元 [7] 长期价值与行业地位 - 公司作为中国创新药全球化"标杆"具有稀缺性 [8] - 未来十年医药投资胜负手取决于抢占技术制高点与全球化先机,公司已抢占先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