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
搜索文档
沪深300化工指数报2064.0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藏格矿业等
金融界· 2025-04-29 16:23
指数表现 - 沪深300化工指数报2064.08点 近一个月下跌7.57% 近三个月下跌6.98% 年至今下跌6.77%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沪深300化工指数十大权重股为万华化学(23.08%) 盐湖股份(13.6%) 宝丰能源(7.79%) 巨化股份(7.6%) 恒力石化(7.22%) 卫星化学(6.88%) 华鲁恒升(6.64%) 藏格矿业(6.38%) 龙佰集团(6.1%) 荣盛石化(5.49%) [1] - 指数样本按行业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 200余个四级行业 [1] 市场分布 - 沪深300化工指数持仓中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6.49%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3.51% [1] - 行业分布为其他化学原料(39.09%) 聚氨酯(23.08%) 钾肥(19.98%) 氟化工(7.6%) 钛白粉(6.1%) 有机硅(4.15%) [2] 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遇沪深300指数调整或样本公司行业变更等特殊情况时进行相应调整 [2]
中核钛白: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84%
快讯· 2025-04-29 15:57
公司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0.39亿元,同比增长41.3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1.84% [1]
惠云钛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布局产业链延伸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0:4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08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19.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5.64万元,单季度净利润超过去年全年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5084.35万元,同比增长1.12%,新增4项发明专利 [1] - 公司围绕扩产、提质、降本、安全、环保开展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效 [1] 产能与技改项目 - 8万吨/年塑料级金红石型钛白粉后处理改扩建项目二期产能5万吨已完成环保验收 [2] - 50kt/年改80kt/年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粉初品技改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在2024年进行调试 [2] - 硫铁矿制酸低温余热回收项目、硫磺制酸低温余热回收项目、一体化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已结项,降低能耗并提升绿色低碳能力 [2] 产业链延伸 - 公司以自有资金竞得新疆青河县阿克瓦纳钒钛磁铁矿普查探矿权,取得《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 [2] - 积极推进勘探工作,未来有望掌握钛白粉产业链原材料供应环节主动权,降低成本并增强业绩稳定性 [2] 行业观点 - 钛白粉价格或持稳,具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市场拓展及环保应对能力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1] - 公司围绕上述方面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 [1]
金浦钛业:2024年报净利润-2.44亿 同比下降39.4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01:2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77元,同比下降39.86% [1] - 每股净资产为1.16元,同比下降16.55% [1] - 每股公积金为-0.16元,同比上升30.43%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31元,同比下降49.18% [1] - 营业收入为21.33亿元,同比下降5.87% [1] - 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下降39.43% [1] - 净资产收益率为-18.29%,同比下降87.78个百分点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34206.79万股,占流通股比34.72%,较上期减少4680.16万股 [2] - 金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470万股,占比25.85%,减持8340.14万股 [3] - 浙江新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新进持股3000万股,占比3.04% [3] - 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373.69万股,占比1.39%,持股不变 [3] - 张秀持股1158.52万股,占比1.18%,增持453.39万股 [3] - 胡国华新进持股773.61万股,占比0.79% [3] - 肖国文持股737.67万股,占比0.75%,增持28.97万股 [3] - 吴孟杰新进持股561万股,占比0.57% [3] - 刘绍持股420.31万股,占比0.43%,增持20万股 [3] - 宋鸿翔持股362.41万股,占比0.37%,增持44.93万股 [3] - 管平持股349.58万股,占比0.35%,增持5.39万股 [3] - Barclays Bank PLC、俞慧军、UBS AG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无相关内容 [4]
金浦钛业: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538.38万元
快讯· 2025-04-28 22:2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下降3.62% [1] - 净亏损1538.38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357.27万元,亏损幅度扩大 [1]
总投资逾300亿布局磷碳产业 中核钛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0:4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2024年度实现营收68 75亿元(同比增长38 98%)和净利双增长后 加大资本开支力度 旨在打造钛白粉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与贵州磷化集团等合作 投资建设"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 总投资超300亿元 分三期建设 预计年产值632亿元 [4][5][8] - 项目将形成2万吨六氟磷酸锂 40万吨钛白粉 60万吨磷酸铁锂 10万吨铜等最终产品年产能 强化新能源材料领域布局 [16] 项目具体规划 - 一期子项目包括年产140万吨硫酸亚铁联产40万吨钛白粉 年产20万吨黄磷及尾气综合利用 [4] - 项目配套设立两家合资公司 分别持股65%和52% 申请配置不低于8700万吨磷矿资源 实现资源自给自足 [4] - 全球最大单体黄磷生产基地(9万吨)已投产 采用DCS系统和尾气净化技术 升级为绿色循环模式 [14] 业务协同效应 - 公司首创"硫-磷-铁-钛-锂-钒"循环耦合发展模式 通过三层面协同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3] - 2024年新增磷矿及黄磷业务 黄磷销售收入达3 91亿元(同比增长近百倍) 磷矿收入2 06亿元 [11]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硫酸法钛白粉和黄磷制造企业 强化产业链控制力 [8] 区域资源优势 - 贵州磷矿资源丰富 近50种矿产储量全国前十 项目实践"富矿精开"战略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8] - 合作方磷化集团由贵州省国资委控股 项目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5][8] 产能与技术优势 - 公司现有钛白粉年产能55万吨(国内第二) 黄磷产能12万吨(含技改新增9万吨) [11][14] - 项目整合磷硫钛铜铁锂氟多元素 形成新能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1][16]
龙佰集团(002601):非经常性项目短期影响有限 海外布局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4-25 22: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75 39亿元 同比增长3% 归母净利润21 69亿元 同比减少33%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人民币现金股利6元(含税)[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 60亿元 同比减少3% 归母净利润6 86亿元 同比减少28%[1] - 钛白粉业务营收190亿元 同比增长7% 毛利率31% 同比提升2 8个百分点 销量125万吨 同比增长8% 均价同比下降1%[2] - 海绵钛业务营收27亿元 同比增长17% 毛利率3% 同比下降14 8个百分点 销量7万吨 同比增长42% 均价同比下降18%[2] 业务运营 - 钛白粉和海绵钛产销量创新高 出口重心转向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2] - 2025年一季度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粉价格同比下降10% 环比下降1% 氯化法钛白粉价格同比下降11% 环比下降1% 海绵钛价格同比下降3% 环比上升11%[2] - 1-3月钛白粉出口50万吨 同比增长2% 环比增长8%[2] - 生产钛精矿149万吨 同比增长1% 全部内部使用[2] 战略布局 - 加强上游原材料保障 推进"红格北矿区两矿联合开发"与"徐家沟铁矿开发"两大核心项目 取得云南省武定县长冲钛矿探矿权[3] - 加快推进禄丰钛业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项目的产能释放 筹划后续产能 扩大规模[3] - 拟以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佰利联香港增资1亿美元 支持对外投资和业务拓展 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建立海外生产基地[3] - 积极应对欧盟、巴西、印度等地反倾销调查 推动全流程国际化[3]
龙佰集团高分红“迷局” :“赚多少分多少" 借款规模却同步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19:03
公司分红表现 - 2024年现金分红21.44亿元,2025年一季度计划再分红11.86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当期股利支付率高达172.88% [2] - 2024年股利支付率98.89%,期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仅0.22亿元 [2] - 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250.3亿元,累计现金分红193.9亿元,分红总额超过股权募资总额,派息融资比141.97% [5] 分红政策背景 - 2016年并购龙蟒钛业后分红比例显著提升,此前最高64.21%,此后最低超过55%,多个年份超过80% [6] - 公司股权结构特殊,包含创始人家族、创业元老、被收购方龙蟒钛业等多方资本 [3][7][8][9] - 前十大股东中包括龙蟒集团关键人员(李玲、范先国)、创始人家族(许冉、许某某)、创业元老(谭瑞清)等 [7][8][9] 业务发展情况 - 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均居全球第一 [3] - 已形成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1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及部分石墨化与石墨负极产能 [10] - 2024年磷酸铁产能利用率56.7%,新能源材料产品毛利率-5.93%,连续两年亏损 [11] - 利润来源仍以钛白粉为主,新能源业务尚未达到预期收益 [11] 财务状况 - 2020年末短期借款41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增至97亿元 [3][12] - 长期借款从2020年末34.7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129.8亿元 [1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61.04%,连续三年超过60% [13] - 2020-2022年在建工程从16.5亿元增至近58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仍达38.44亿元 [12] 分红可持续性 - 2024年二季度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新进前十大股东并增持,基金持股回升至2亿股以上(占非限售流通股9%) [10] - 股东回报规划规定:若母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或未来12个月有重大资金支出,可不分红或降低分红比例 [14]
钛白粉概念涨1.62%,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7:57
钛白粉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4月25日收盘,钛白粉概念上涨1.62%,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3 [1] - 板块内11股上涨,天原股份涨停,振华股份、坤彩科技、国城矿业分别上涨7.31%、4.03%、3.62% [1] - 跌幅居前的有道恩股份、鲁北化工、东华科技等,分别下跌2.97%、2.80%、1.76%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生物质能发电以1.92%涨幅居首,钛白粉概念与F5G概念并列第二,涨幅均为1.62% [2] - 跌幅最大的是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1.94% [2] 资金流向 - 钛白粉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4亿元 [2] - 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振华股份净流入1.22亿元居首,天原股份、坤彩科技、国城矿业分别净流入5142.34万元、2102.98万元、628.75万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坤彩科技、振华股份、天原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7.37%、16.29%、9.97% [3] 个股资金数据 - 振华股份今日涨7.31%,换手率6.65%,主力资金净流入1.22亿元 [3] - 天原股份涨停,换手率8.44%,主力资金净流入5142.34万元 [3] - 鲁北化工主力资金净流出2685.67万元,净流出比率达11.24% [4]
跳水!盘面为何突变?
格隆汇APP· 2025-04-25 16:5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跌0.07%,创业板指上涨0.59%,市场成交额再次突破万亿元[3] - 市场在九连涨后出现调整,下午两点指数突然跳水[2] - 4月A股成交金额数据显示,4月11日成交金额达到13,906.85亿元,市值换手率为3.59%,而4月25日成交金额为11,370.11亿元,换手率降至2.89%,显示交投情绪逐渐降温[14] 板块表现分化 - 电力板块尾盘发力,湖南发展等多股涨停;钛白粉板块走高,天原股份逼近涨停;旅游酒店板块震荡上行,三峡旅游、天府文旅涨停;CPO、云计算、AI医疗板块涨幅居前[3] - 贵金属板块回落,西部黄金领跌;乳业股走低,贝因美尾盘跌停;跨境支付、创新药、宠物经济、猪肉股跌幅居前[3] - 港A房地产板块集体大涨,A股南国置业、世联行、渝开发、天府文旅、天保基建、大龙地产盘中一度涨停,港股金辉控股一度飙升66%[8][9] 关税政策变化影响 - 网上流传的"豁免清单"提到部分科技产品的125%对等关税暂时取消,涉及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年进口量87亿)、血液类制品(67亿)、半导体制造设备(42亿)等,合计豁免总额接近450亿,占从美国进口总额的30%[5] - 国产替代概念股出现回调,特别是国产自给率较低的模拟芯片,晶丰明源下跌11.62%,圣邦股份下跌8.27%,纳芯微下跌8.01%[6][7] - 若美国取消单边关税,出口链会上涨,同时减少市场对国产替代和关税反制概念的炒作;如果关税政策不变,市场焦点将转向内需刺激,特别是房地产和消费领域[23] 房地产板块驱动因素 - 花旗分析师表示未来两年是布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好时机,资产周转率和定价将持续改善,ROE也将随之提高[11] - 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0.9%,较前值-5.1%有所改善;销售金额同比增速为-1.6%,较前值-2.6%改善;部分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转涨[11] - 各地出台的提振消费政策将稳楼市纳入政策框架,机构预计全国性政策将在4-5月出台,具备较强产品力的开发企业和持有优质运营资产的企业具备投资价值[13] 政策预期与市场博弈 - 高层会议定调重视消费,稳定市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5] - 政策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国际大行吹风可能提前执行2万亿刺激方案或增加5-6万亿元支出对冲出口冲击[17] - 市场参与者一边防守,一边埋伏可能随关税形势变化出现转机的板块,风险偏好时高时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