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精彩视听共赴上合之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9 05:11
行业动态 - 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于7月15日至17日在西安举行,主题为"汇文明·创视听·共未来",聚焦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文明交流与视听合作 [10][1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支持百余部视听作品译制为多国语言并在上合组织国家播出,包括《三体》《舌尖上的中国》等电视剧、纪录片和动画片 [12] - "视听融情 和合共行"节目展播活动于5月至8月开展,70多部上合组织国家视听作品在中国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 [14] 内容出海 - 哈萨克斯坦7频道自2024年起持续译制《好事成双》《幸福草》等中国电视剧并在黄金时段播出,其中《我的阿勒泰》哈萨克语版反响热烈 [12] - 新丽传媒的《玫瑰的故事》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播出,并通过发行商授权至吉尔吉斯斯坦等四国 [13] - 上海五岸传播与俄罗斯SPB TV合作的"白玉兰时间"专区覆盖1.5亿用户,上线1年半累计播出近300小时中国视听内容 [13] 国际合作制作 - 中巴合拍纪录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历时4年制作,行程超6万公里,采访百余名亲历者,第二季正在拍摄中 [14][15] - 中哈合拍纪录片《中国·考古》第二季记录中哈联合考古队发现伊塞克王庭墓葬的过程 [15] - 央视动漫国际合拍动画《熊猫和开心球》发行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入选俄罗斯年度最受欢迎动画前20 [15][16] 技术创新与新模式 - 印度KUKU TV下载量超1亿,活跃用户超900万,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联合制作短剧 [21][22] - 简视科技利用AI技术打造智能传播平台,覆盖俄语、阿拉伯语等语种,与国家广电总局成立"智能国际传播实验室" [22] - 第四届中俄视听周将举办中俄短视频大赛和青年歌会,推动青年文化交流 [22]
今年前5月河南影视节目制作营收同比增近九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0:28
河南省上半年经济表现 - 河南省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83 80亿元 同比增长5 7%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17242 27亿元 增长6 0% [1] 服务业及影视节目制作行业 - 1至5月河南省规上服务业中影视节目制作企业营收增长近90% 较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 [1] - 郑州构建了从剧本创作到海外发行的完整微短剧产业链 [1] - 截至2024年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达23亿元 制作企业820多家 从业人员超3万人 [2]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郑州市2024年10月出台政策 提出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1] - 2024年5月发布实施方案 进一步明确"微短剧创作之都"目标 [1] - 郑州多地提供最高50万元奖补 提升微短剧产业竞争力 [1] 基础设施与资源利用 - 郑州改造老建筑、旧厂房、闲置楼宇为微短剧拍摄基地 吸引外地专业演员 [1] - 郑州及河南拥有少林功夫、黄河等文化IP资源 为微短剧产业提供支撑 [2] 其他服务业表现 - 1至5月河南省规上服务业中艺术表演场馆营收增长96 6% 较一季度加快23 2个百分点 [2]
古装剧兴起“考据热”:读懂何以中华的兴趣“入口”
新华社· 2025-07-18 17:14
古装剧考据热现象 - 近年来古装剧在服饰妆容、场景道具、礼仪制度等方面呈现更加考究真实的历史细节,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与活化 [1] - 考据热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服饰妆容(如《清平乐》还原宋代皇后凤冠)、场景道具(如《唐朝诡事录》复刻博物馆文物)、礼仪制度(如《风起洛阳》遵循武周婚礼规制) [2][4] -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指出,明确朝代设定的作品需追求历史真实性,即使架空背景也需把握历史精神(如《琅琊榜》参考南梁礼仪) [4][6] 行业制作标准升级 - 近10年业界运用新技术还原历史氛围,成为高品质古装剧核心标尺,如《繁城之下》通过市井细节还原明代江南风貌 [6] - 互联网激发公众考据热情,倒逼创作者提高严谨度,例如观众指出南北朝剧集中出现后世火龙果等穿帮细节 [9] - 专业团队(考古专家、非遗传人等)加入制作,打通典籍实物与影视化呈现的最后一环,如中国丝绸博物馆参与《长安的荔枝》服饰特展 [9][14] 文化消费与产业联动 - 考据热带动"观看剧集—探索知识—实地寻访"的文旅链条,如《长安十二时辰》推动西安旅游,《风起洛阳》开发IP衍生业态 [13] - 博物馆与影视联动案例频现:武汉博物馆认领《藏海传》道具原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借剧集热度发布"长安舆图"吸引打卡 [14] - 非遗技艺通过剧集获得新生,如《藏海传》展示泰顺药发木偶戏后,传承人接到多地演出邀约 [11] 受众行为与审美趋势 - 年轻观众以"列文虎克"式考据参与互动,如比对《大宋少年志2》发冠与首都博物馆藏品 [7] - 传统文化契合Z世代审美追求,观众通过《长安的荔枝》品色衣制度思考当代着装文化表达 [10] - 剧集成为历史兴趣入口,推动青少年从影视转向典籍阅读,建立系统历史认知框架 [13]
港股收评:恒指涨1.33%,恒科指刷新4月以来新高,稳定币、影视大涨
格隆汇· 2025-07-18 16:36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33%至24825.66点,涨幅326.71点 [2][3] - 国企指数上涨1.51%至8986.47点,涨幅133.37点 [2][3]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65%至5538.83点,涨幅89.98点,创4月以来新高 [2][3] - 南向资金净买入59.3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6.43亿港元 [12] 行业及个股表现 科技与金融板块 - 大型科技股普涨:京东集团-SW涨2.97%至128.2港元,阿里巴巴-W涨2.93%至115.8港元 [3][5] - 金融股表现强劲:招商证券涨4.21%至16.34港元,中国光大控股涨6.52%至8.49港元 [5][6] - 稳定币概念股领涨:耀才证券金融涨16.93%至16.44港元,云锋金融涨15%至4.37港元 [5][6] 新能源与有色金属 - 风电股大涨:东方电气涨8.75%至14.92港元,金风科技涨6.06%至7.52港元 [7] - 有色金属板块走强:灵宝黄金涨6.24%至9.88港元,天齐锂业涨5.82%至32.75港元 [8][9] 医药与影视娱乐 - 生物医药股活跃:华检医疗涨20.41%至2.95港元 [6] - 影视股连续大涨:欢喜传媒涨12.5%至0.45港元,稻草熊娱乐涨5.17%至0.61港元 [6][7] 弱势板块 - 博彩股多数下跌:澳博控股跌3.3%至2.93港元,新濠国际发展跌3.14%至4.93港元 [9][10] - 光伏股走弱:信义光能跌3.41%至2.83港元,协鑫科技跌2.42%至1.21港元 [10][11] - 钢铁股收绿:中国罕王跌2.71%至2.51港元,马鞍山钢铁股份跌2.44%至2港元 [11][12] 市场展望 - 申万宏源看好港股及A股市场,认为香港将在全球金融秩序重构中扮演重要角色,港股优质资产繁荣度预计持续提升 [14]
“因为我也是‘无名之辈’”
人民日报· 2025-07-18 06:02
电影创作与导演风格 - 导演饶晓志时隔7年再次推出"无名之辈"系列新作《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延续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故事外壳更荒诞但精神内核更紧密 [1] - 新片主角为外贸小老板陈三金,通过真人秀式骗局展现困境与选择,旨在引发观众思考而非仅追求视听刺激 [1] - 创作团队受全球变化和普通人逆境选择启发决定延续该系列,原班人马包括任素汐、章宇等多次讨论续作 [1] 作品题材与艺术手法 - 导演擅长用荒诞形式包装现实命题,黑色幽默反衬现实坚守,如《万里归途》以撤侨事件展现外交人员复杂内心而非口号化叙事 [4] - 戏剧舞台经验滋养电影创作,常从契诃夫作品获取灵感,坚持现实主义但突破表达形式 [4] - "无名之辈"系列新作《意义非凡》将小人物命运置于国际背景,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地球村隐喻 [4] 导演背景与行业影响 - 导演拥有戏剧与电影双领域成就,话剧《你好疯子》获金狮奖最佳导演,电影《万里归途》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 [2] - 从县城青年到导演的成长经历使其持续关注无名小人物,新作《长夜将尽》首次担任男主角并获上海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4] - 创作理念强调独立思考价值,反对网络时代将判断外包给评论区的现象 [2]
《哪吒2》的153天,中国动画电影的近十年|年中观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20:47
中国经济与文化消费市场 - 上半年消费市场热度攀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文化创意产业催生新消费模式和业态 [1] - 《哪吒2》以超150亿元票房成为上半年票房冠军,带动相关城市酒店预订量增长,潮玩IP LABUBU成为全球顶流 [1] - 国家统计局提及悦己消费、情绪消费成为趋势,消费者更注重发展和享受型消费 [1] 《哪吒2》票房表现 - 上映首日打破中国影史动画片单日票房纪录(4.87亿元),第五天单日票房突破8亿元 [6] - 上映第九天打破中国影史累积票房纪录,第十二天打破累积人次纪录,第十七天票房破100亿元 [7] - 最终票房定格在154.46亿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Top5 [12][15] 资本市场反应 - 光线传媒股价在《哪吒2》上映后8个交易日内涨幅超200%,市值一度冲破千亿元 [10] - 票房破百亿后光线传媒股价上演天地板,振幅近40%,开启震荡下行行情 [12] 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格局 -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呈"T"字型结构,少数头部影片占据绝大部分票房 [15] -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以50.35亿元票房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断层第一 [18] - 《熊出没》系列11部大电影累计票房突破80亿元,2024年《熊出没·逆转时空》位居国产动画电影TOP3 [19] 行业工业化与IP商业化挑战 - 《哪吒2》特效师转行事件反映基层从业者待遇问题,行业依赖"为爱发电"模式不可持续 [20] - 中国电影对票房依赖度超95%,100元票房中投资方仅分到33元,难以维持行业投入 [22] - 《哪吒2》衍生品市场潜力或超2000亿元,但盗版和产能不足制约发展 [22] - 中国神话宇宙计划涵盖50部电影,预计需20-30年构建初步框架 [23] 国际比较与行业启示 - 《哪吒2》海外票房创纪录,但相较154亿元本土票房,IP全球化能力待验证 [22] - 参考《星球大战》衍生品商业史,中国需建立高效高质的IP衍生工业体系 [23]
完美世界教育COO出席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开园仪式,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
中国经济网· 2025-07-16 20:48
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开园 - 博采AI虚拟影视基地在浙江德清开园 占地10万平方米 配备5个LED虚拟影棚 2个实时预览棚及全流程配套设施 多项核心技术指标打破亚洲及全球行业纪录 成为中国影视工业化重要里程碑[1] - 开园仪式同期举办"影视数字资产产教研融合发展"圆桌论坛 汇聚影视行业 高等院校及科技企业专家学者 探讨数字资产时代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1] 影视数字资产发展趋势 - 虚拟制片技术普及和AI生成内容爆发式增长推动影视数字资产成为行业核心生产资料 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需兼具技术功底与行业流程理解[2] - 完美世界教育致力于搭建"企业-院校-学生"三位一体价值桥梁 通过精准对标行业需求帮助年轻人掌握数字内容创作技能 实现高质量就业[2] 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 完美世界教育与博采传媒合作推进三阶段人才培养:基础认知-仿真项目-真实项目实训体系 快速提升实战能力[5] - UB平台提供碎片化任务承接机会 采用"阿米巴+项目计件制"模式 帮助学员提前积累行业经验[5] - 联合举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影视制作虚拟制片大赛" 为优秀学员创造直通头部企业机会[5] - 计划通过技术共享 课程共建 赛事联动等方式推动产教研深度融合 助力数字内容行业人才储备与生态繁荣[5]
中国移动咪咕非遗微短剧《我家后厨通古今》开机,战火与传承交织的动人故事即将上演
环球网· 2025-07-16 17:34
微短剧《我家后厨通古今》内容与创新 - 该剧融合抗战、非遗"荥经砂器"与美食元素,采用双线叙事通过一只带有弹痕的黑砂锅连接1940年与2013年两个时空,展现非遗技艺的传承[1][3] - 创作上运用方言增添地域特色,川军战士说四川话或带四川口音,现代线融入方言梗,并设置历史彩蛋,真实历史人物曾庆红出现在故事中[3] - 故事最后荥经黑砂得以修复,女主领悟先辈奉献精神,展现非遗技艺与爱国精神的代代传承[3] 咪咕数媒的微短剧战略与行业趋势 - 该剧是咪咕数媒"微短剧+"战略的力作,以创新形式展现非遗魅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展现公司在剧本创作与内容创新的能力[5] - 微短剧市场正从"下沉"向"精品化"转型,该剧具有示范意义[5] - 公司探索微短剧与其他领域融合,如《南枝向东暖》诠释女性成长新范式,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双赢[5] - 在"微短剧+文旅"领域,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剧目[5] 咪咕数媒的题材创新与社会合作 - 公司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出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如即将上线的《郑和下西洋:沧海新途》献礼中国航海节暨郑和下西洋620周年[8] - 题材上不断推陈出新,如即将开机的《楼外枪声》以抗争时期伪满政权为背景,展现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人性、信仰与牺牲[8] - 以"微短剧+"为支点,公司通过创新为观众带来兼具社会价值与观赏价值的优质作品,借短剧讲好中国故事[9]
天府文旅: 关于接受间接控股股东担保并支付担保费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18:26
担保交易概述 - 公司接受间接控股股东成都文旅集团提供的全额保证担保 向大连银行成都分行申请1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1] - 贷款期限3年 年利率固定为3.8% 资金用途包括日常流动资金周转、置换金融机构借款及子公司影视项目制作款项 [1][4] - 成都文旅集团对超股比担保部分(担保余额70.1%)按年化0.701%费率收取担保费 [1][4] 贷款协议条款 - 利率计算方式为1年期LPR加80基点 合同期内利率保持不变 [2] - 按季结息 结息日为每季度末月20日 利息以单利方式按实际使用天数计收 [2] - 日利率计算基准为年利率/360 [2] 担保协议安排 - 保证范围涵盖主合同项下全部债务 包括本金/利息/罚息及实现债权的相关费用 [3] - 担保费从银行贷款到账日开始计收 日担保费率为年担保费率/360 [4] - 担保费支付与银行付息方式同步 需在结息日当日18点前付清 [4] 关联方关系 - 担保方成都文旅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成都体育产业投资集团持有公司29.9%股份 [3][4] - 逾期未清偿担保责任时 公司需按未清偿金额每日万分之3支付违约金 [5] 协议签署进展 - 公司与大连银行签署《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与成都文旅集团签署《融资担保协议》 [2][5] - 成都文旅集团与大连银行同步签署《保证合同》 [3][5] - 相关协议已于2025年7月完成签署 [2][3][5]
在S+古偶剧组干了180天后,一个追星女火速逃离内娱
虎嗅· 2025-07-15 10:48
行业现状与结构 - 娱乐行业竞争激烈,宣传岗位收到三千多份应届生简历,反映行业吸引力与高门槛[2] - 横店剧组呈现明显阶级分层:顶层为艺人及团队,中层为制片与导演,基层90%为场务、摄影等普通工作者[11][12] - 行业存在熟人社会固化现象,新人因缺乏人脉易被淘汰,资源集中在少数"老人"手中[13] 工作内容与压力 - 剧组宣传需负责全链路工作,包括预热物料、花絮拍摄及后期短视频制作,时间紧凑且常需连续12小时高强度作业[3][6][7] - 基层工作者面临严苛环境,如灯光学徒双手老茧、场务扛数十公斤道具,部分因健康问题被劝退[12] - 工作压力来自多方:场务、制片等现场责骂,公司领导及粉丝远程施压[8][9] 行业运作逻辑 - 流量至上主导项目决策,艺人热度优先于剧本质量,制片方倾向选择"听话"的编剧而非实力派[15] - "炒CP"成为核心宣传手段,宣传人员需刻意捕捉艺人互动细节以制造话题[14][15] - 利益链稳定但内容质量下滑,编剧缺乏生活经验仍主导爱情剧创作,导致观众审美降级[15][16] 从业者生存状态 - 部分工作者通过高强度连轴转获取高收入,如剧照师半年收入可支撑全年生活[13] - 行业吸引力的另一面是"油水"机会,如餐饮供应商年收入可购车,但分配不均[13] - 从业者易陷入职业倦怠,原热爱追剧的受访者因工作机械化最终离职[18][19] 国内外对比与反思 - 韩国娱乐业强调创作情怀,从业者以作品为精神动力,与内娱流量逻辑形成反差[17] - 内娱被描述为"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标准扭曲导致努力易被磨灭,虚浮氛围蔓延[21][22] - 行业缩影当代职场恶劣风气,但表现更为尖锐,促使部分从业者选择退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