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卫星 商业航天企业批量研制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央视网· 2025-08-05 14:22
央视网消息:8月4日18点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 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7次飞行。 成明告诉记者,这条卫星生产线正在实现像批产汽车一样批产卫星,可以实现年产百颗1000公斤级卫星。目前,他们正在将AI技术融入卫星制造。 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负责人 成明:我们积极部署AI生产管理系统,推进生产进度、资源调度的快速精准协同,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通过 数字化装配、自动化测试、智能化物流等多维优化手段相互融合,构建敏捷高效的生产体系。 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负责人 成明: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的"智慧大脑"与"柔顺灵巧手臂"增强了产线柔性生产和数字化制造能力,将卫星研制周期 缩短80%,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可控,产品质量得到全流程保障。 智慧工厂批量生产卫星 可年产百颗 此次发射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是由银河航天研制的。这是我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批量研制该类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据介绍,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生产线采用了面向批产的模块化设计,并且大量应用了智 ...
梁军出任CEO,昉擎科技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21投融资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4:09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过去一周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22起融资事件 其中21笔披露金额 总规模达38 73亿元人民币 [1] - 科技与制造行业仍是融资重点领域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笔数显著增加 [2] - 江苏省(6笔) 北京市(5笔) 上海市(4笔)为融资最活跃地区 [3] - 华泰紫金 雅惠投资 临港科创投各完成2笔投资 聚焦医疗健康与科技制造领域 [4] 科技与制造行业融资亮点 - 半导体/芯片赛道完成4笔融资 披露金额近5亿元人民币 [2] - 机器人赛道完成4笔融资 披露金额近4亿元人民币 包括零次方机器人(亿元级) RoboScience(近2亿元)等 [2][21][24] - 上海昉擎科技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AI计算领域NPU芯片研发 获小米 蔚来等战略投资 [16] - 燕芯微获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基于北京大学ReRAM技术研发新型存储器 [17] - 云塔科技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 专注5G/6G射频芯片国产化替代 [27]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动态 - 医疗器械赛道披露融资超6亿元人民币 包括百赛飞 普丽妍(近5000万美元) 普立蒙(近3亿元)等 [2][10][11][12] - 橙帆医药完成超6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 推进FIC/BIC创新药研发 [9] - 引航生物获超亿元融资 加速合成生物技术产品商业化 [8] - 普丽妍与普立蒙均聚焦医用高分子材料 分别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和近3亿元C轮融资 [11][12] 新兴技术领域突破性融资 - 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 研发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反应堆 创国内核聚变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29][30] - 绿洲清能获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推动电化学合成氨技术工程化应用 [26] - 睿思智联获数千万元融资 强化GPU资源池化技术研发 [13] - 环视智能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攻克机器人视觉感知低算力难题 [14][15] 消费与智能化应用融资 - 星联未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开发智能宠物穿戴设备 [7] - 驯鹿AI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提供全机器人替代的销售客服方案 [20] - 小际云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助力中小微商家智能化营销 [19] - 堂上堂完成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 打造品质包子连锁品牌 [5][6]
商业航天行业更新:低轨卫星发射提速,可回收火箭推动降本增效
2025-08-05 11:16
商业航天行业及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产业链经历显著变化,低成本运载火箭批量生产降低运力成本,如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将每公斤运输成本降至2万元以内[1] - 液体可回收火箭是未来运力降本主要方向,航天科技集团及多家民营火箭公司计划进行液体可回收火箭首发或试验[1][10] - 中美商业航天差距扩大,美国猎鹰9号成熟后年发射量增速30%-40%,中国年发射量徘徊在60左右[3][14] - 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发射占比接近50%,2021年不到13%,民营企业发射速度明显加快[15] 卫星互联网发展 - 2024年卫星互联网板块受原信G60融资和头部公司IPO推动出现节奏性行情[7] - 星网一代增强型卫星获经费支持,二代新技术方案预计2026年定型招标[8] - 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2019年明确为新基建方向,递交13,000颗平普申请方案[19] - 国网星座计划2024年进入组网期,截至2025年7月共发射47颗组网卫星[20] - 海南超级卫星工厂采用"1+1+8"布局,规划年产能1,000颗卫星[21] 火箭技术进展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近地轨道运力10-15吨,每公斤成本降至2万元以内[3] - 2025年重要火箭发射计划:长征十二号可回收版、中科宇航利剑二号、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等[16] - 可回收技术显著降本,猎鹰9号通过回收利用单次发射成本降至1,850万美元[13] - 液体火箭结构复杂但可靠性高,是未来发展主要方向[12]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 - 华为计划2025年下半年进行手机直连低轨卫星重测,新款旗舰机将搭载该功能[1][9] - 手机直联低轨道卫星技术有三种接入方案,中国倾向于5G NTN技术方案[23] - 美国Starlink已部署650颗手机直联卫星,T-Mobile和AT&T推出相关服务[24] 资本市场表现 - 资本市场尚未充分反映商业航天产业链变化[1] - 预计2026年将有5-6家头部商业航天公司上市,包括中科宇航、蓝箭航天等[5] - 2025年商业航天指数涨幅不到10%,落后于中证军工13.6%涨幅[11] 国际竞争格局 - Starlink已部署7,556颗卫星,总通信容量500TB,覆盖300万用户[3][17] - Starlink估值3,500亿美元,准备推出容量大幅增长的V3.0卫星[17][18] - SpaceX推动"Starshield"军事应用计划,预计部署超1.5万颗卫星[18] 产业链结构 - 低轨道通信产业链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三个环节[25] - 卫星制造核心企业包括电科13所、55所、54所及航天772所[25] - 火箭制造涉及超捷股份、铂力特、四新材及高华科技等企业[27] 其他重要信息 - 云信G60计划2026年松江区商业卫星年产能达300颗,产业规模超100亿元[22] - SpaceX星舰成熟后可一次携带60颗卫星,总容量增加60TB[18] - 中国商业航天面临日益扩大的国际竞争压力[14]
卫星互联网板块爆发!航天智装20CM涨停,行业独角兽批量冲刺IPO板块闻风起舞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59
卫星互联网板块市场表现 - 航天智装现价17.54元 单日涨幅19.97% [1][2] - 天箭科技现价42.12元 单日涨幅7.099% [1][2] - 华力创通现价22.72元 单日涨幅5.77% [1][2] - 航天环宇现价24.63元 单日涨幅5.30% [1][2] 卫星互联网技术突破 -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低轨07组卫星 银河航天实现民营公司首次批量研制 [2] - 卫星核心单机产品实现自主研制 智能装配机器人将研制周期缩短80% [2] - 银河航天智慧工厂可实现年产百颗以上1000kg级卫星 [2] - 7月30日成功发射低轨06组卫星 显示建设加速推进 [2] 政策与资本支持 - 海南省发布行动方案 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2025-2027年)[3] - 蓝箭航天办理科创板IPO备案 为首家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商业航天企业 [3] - 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已实现入轨 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计划2025年首飞 [3] - 技术路径对标SpaceX 屹信航天等企业亦传出A股IPO消息 [3] 产业链发展机遇 - 卫星制造环节受益 包括卫星本体、核心部件及关键设备制造商 [3] - 批量化生产推动智能制造与自动化生产线设备需求增长 [3] - 卫星发射与运营服务需求旺盛 涵盖火箭制造/发射服务/网络运营维护 [3] - 终端设备市场扩容 卫星通信终端/天线/接收机需求提升 [3] -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获得广阔市场空间 [3]
五天两捷报!商业航天强势爆发,航天智装20CM涨停,国防军工ETF(512810)上探1.59%创近3年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05 10:13
国防军工板块表现 - 8月5日早盘国防军工板块强势上涨,航天智装20CM涨停,航天科技10%涨停,长城军工4天3板创历史新高 [1] - 国防军工ETF(512810)场内价格最高上涨1.59%,创2022年8月11日以来新高,成交额突破5100万元 [1] - 国防军工ETF盘中价0.702元,涨幅1.30%,成交量4366手,换手率5.32%,量比3.78 [2] 行业驱动因素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7月30日和8月4日分别完成长征八号甲和长征十二号火箭发射任务,验证高密度发射能力 [2] - 国防军工板块业绩从一季报开始回暖,半年报预报显示趋势延续,预计"十四五"后期订单将逐步落实 [3] -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受商业火箭发射等事件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3] 投资主线与标的 - 投资主线一:AI赋能的智能化作战体系 [3] - 投资主线二: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和无人系统 [3] - 投资主线三:军贸出口占比较高的公司 [3] - 国防军工ETF(512810)覆盖商业航天、深海科技、军用AI、低空经济等热门题材,是融资融券和互联互通标的 [3] 个股表现 - 航天智装现价17.54元,涨幅19.97%,成交额24.61亿元 [2] - 航天科技现价14.63元,涨停10.00%,成交额6.68亿元 [2] - 长城军工现价42.71元,涨停9.99%,成交额22.12亿元 [2] - 理设工业现价43.33元,涨幅7.57%,成交额26.55亿元 [2]
又一发!低轨07组卫星成功发射,卫星ETF(159206)走强,成分股航天智装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11
卫星互联网板块市场表现 - 8月5日早盘卫星互联网和商业航天板块活跃 卫星ETF(159206)上涨1.52% 成分股航天智装涨停 佳缘科技涨10.25% 七一二涨8.90% 华力创通涨5.68% 亚光科技涨4.45% 中科星图涨4.37% [1] - 卫星互联网概念指数单日涨幅达2.61% 位列Wind热门概念第三 商业航天概念指数同步上涨2.18% [2] - 板块成交活跃 航天电子成交额达17.78亿元 海格通信成交额7.32亿元 航天智装成交额6.60亿元 [2] 行业催化事件 - 8月4日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进入预定轨道 [2] - 7月27日至30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5、06组星相继发射 创3天最短发射间隔记录 高密度组网快速推进 [3] - 海南发布产业行动方案 提出到2027年文昌国际航天城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推动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 [3] 产业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政策面迎催化 产业层面迎拐点 下半年可回收火箭试验将密集进行 火箭端成本降低助力卫星发展 [3] - 卫星互联网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 通信容量增大且时延降低 手机宽带直连卫星与低轨卫星网联智能驾驶应用快速落地 [3] - 卫星通信是6G技术基础底座 为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物联网提供基础支持 [5] 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 - 全球卫星通信需求旺盛 星链全球用户数突破600万 手机和汽车直连卫星支持远期需求扩张 [4][5] - 商业航天具备军工行业β属性 军事航天等新质新域作战力量发展前景广阔 [4] - 卫星板块在本轮军工行情中相对滞涨 有望走出α行情 [5] 产品信息 - 卫星ETF(159206)跟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 65%权重聚焦卫星制造 是市场首支卫星ETF [5]
政策支持不断+行业独角兽批量IPO,2.8万亿商业航天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05 08:51
海南省商业航天产业政策 - 海南省发布《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明确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1] 蓝箭航天IPO进展 - 蓝箭航天办理科创板辅导备案登记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1] - 公司成为首家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商业航天企业 [1] - 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已实现入轨发射 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计划2025年首飞 [1] 商业航天行业动态 - 屹信航天等企业近期传出A股IPO计划 [1] - 全球商业航天呈现"中美双极"格局:SpaceX星链用户超540万覆盖130余国家 中国规划部署3.7万颗低轨卫星 [1] - 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2.8万亿元 [1] - 产业链生态已步入成长期 预计"十五五"末或"十六五"进入成熟期 [1] 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 商业航天组网进度加速 火箭发射与卫星制造两端将共振发力 [2] - 关注火箭发射与卫星制造相关环节的龙头企业 [2]
五天两捷报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
央视新闻· 2025-08-05 08:49
发射场能力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短期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了高密度发射能力 [1] - 发射场工作人员在7月30日完成一号工位发射后,7月31日即完成二号工位长征十二号火箭转运工作 [1] - 发射场设计之初就瞄准高密度目标,一号工位发射后2至3天可切换至二号工位状态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两个发射工位分别于2024年11月30日、2025年3月12日完成首发任务 [2] - 发射场正在建设两个新工位,建成后将形成"两期四工位"格局,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 [2] 发射技术细节 - 一号工位使用液氢推进剂,二号工位使用不同推进剂,需进行管路清洗以避免燃料混杂 [2] - 五天内发射两发火箭对发射场是首次尝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攻克 [2] 卫星制造技术 - 银河航天首次批量研制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3] - 卫星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系统 [3] - 生产线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集成和测试,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 [3] - 智慧工厂通过"智慧大脑"与"柔顺灵巧手臂"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 [3] - 生产线可实现年产100颗1000公斤级卫星,正在将AI技术融入制造流程 [3] - 部署AI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生产进度、资源调度,构建敏捷高效生产体系 [3]
干了14年,被裁只因“说了实话”?SpaceX前主管怒告公司:连上20天班、还得带伤作业,索赔近600万美元
36氪· 2025-08-05 08:28
核心观点 - SpaceX面临前员工诉讼,指控公司在安全管理、员工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包括超负荷工作、培训缺失、管理层漠视安全隐患等 [1][3] - 前员工Robert Markert因多次提出安全警告遭解雇,索赔近600万美元,指控公司打击报复 [1][6][7] - SpaceX回应称Markert为"可随时解雇的员工",否认存在过错,但近期已有多起类似诉讼 [8][10] - 公司内部文化被质疑以进度为核心,忽视员工健康与安全,伴随火箭发射频率上升,工作负荷加剧 [8][9] 员工指控 - 火箭回收流程存在"极度不安全"设计,管理层以成本为由拒绝改进 [3] - 任务密集期强制员工连续工作15-20天不休,海上回收任务人手配置不达标导致超负荷 [3] - 员工因担心报复不敢上报工伤,管理层强调"以排期为先" [3][4] - Markert提出轮休、增员建议被斥为"阻碍进度",替代方案屡遭否决 [4] 解雇争议 - Markert于2025年4月被无预警解雇,公司未提供具体理由 [5] - 解雇关联其参与下属歧视调查,但Markert称自己未涉歧视且配合调查 [5] - 公司HR暗中阻止其他团队录用Markert,同时告知其"仍有资格申请内部岗位" [5] 诉讼细节 - 索赔包括:离职损失工资福利122万美元、未来六年股权350万美元、未来股权损失117万美元 [10] - SpaceX辩称解雇合法,赔偿要求"主观且缺乏法律依据",否认需承担惩罚性赔偿 [10] 公司背景与行业影响 - SpaceX为全球估值最高航天公司之一,引领商业太空竞赛 [9] - 2025年已发生四起火箭爆炸事故,发射频率上升加剧一线团队负荷 [8] - 近期多起诉讼暴露"硅谷极限文化",包括限制病患员工如厕时间、种族歧视指控等 [8]
宁波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全球每3部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就有1部的光学镜头来自浙江宁波;全球90%以上的缝纫机整机厂,使 用宁波生产的旋梭;全球高精度机床制造精密模具和精密零部件所用的切割丝,40%来自宁波……锚 定"专"与"精",宁波一大批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站稳脚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引导和支 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 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宁波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 能级持续提升。 锻造"单项冠军",深耕细分赛道。 "订单已经排到2027年。"一见面,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诸梦醒就亮出了成绩 单: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0%,预计全年将增长220%。 从大尺寸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到民用航天发动机组件,再到为航天关键结构件减重42%……中科祥龙坚持 创新,深耕商业航天轻量化制造。仅2024年,中科祥龙就承接了27项商业航天项目,市场占有率居全国 前列。 潜力企业、重点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