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重磅!吉利出售吉利欣旺达70%股权!
起点锂电· 2025-05-07 18:20
吉利汽车电池业务整合 - 公司附属公司浙江吉润及关联方吉利汽车集团出售吉利欣旺达41 5%和28 5%股权 对应代价为4980万元和3420万元人民币 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不再持有吉利欣旺达任何权益 [1] - 交易完成后吉利欣旺达由浙江吉曜持股70% 欣旺达子公司欣旺达动力持股30% 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双方均由李书福最终控制 [2] - 吉利欣旺达成立于2021年9月 原股东为浙江吉润 欣旺达动力 吉利汽车集团 分别持股41 5% 30% 28 5% 合资公司山东吉利欣旺达落户枣庄市高新区 总投资50亿元 建设年产能8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 [2] - 2022年1月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开工 2023年4月实现HEV 5 2Ah产品下线 具备HEV BEV产品量产供货能力 目前单日电芯产能突破10万支 为吉利 沃尔沃等品牌提供电池支持 [2][3] 吉利欣旺达业绩及出售原因 - 吉利欣旺达2024年税后净利润1 65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2389万元 [4] - 出售原因为吉利欣旺达主要向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其他品牌供货 集团旗下品牌使用较少 协同效果弱 出售有助于公司剥离非核心业务 专注核心汽车业务及优化现金流 [4] 吉利电池业务战略整合 - 公司已完成对耀宁新能源 衢州极电 赣州耀能等电池业务的整合 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整合金砖电池 神盾短刀电池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4] - 浙江吉曜由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济底科技有限公司以50 50比例共同持有 李书福直接持有吉利控股集团82 2330%股权 李星星持股8 0583% 浙江济底科技由李书福和李星星共同持有 持股比例分别为91 00% 9 00% [4][5] - 金砖电池由衢州极电工厂生产 主要用于极氪 领克等高端品牌 神盾短刀电池由盐城耀宁生产 主要供应吉利银河品牌 [5] - 整合完成后浙江吉曜将成为公司电池业务唯一主体 提升供应链安全性和协同效率 2024年极电新能源 耀宁新能源电池装车量合计8 24GWh 超过LG 位列国内第十 [6] 吉利与其他电池厂商的合资项目 -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时代吉利 宁德时代持股51% 极氪汽车持股49% 计划投资80亿元建设年产15GWh宜宾项目 一期10GWh扩建项目已获节能审查 2024年9-10月法定代表人由安聪慧变更为朱云峰 后者为宁德时代高管 [8][9][10] - 公司与孚能科技合资成立耀能新能源 规划产能42GWh 分两期建设 一期12GWh 二期30GWh 2022年5月重庆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开工 执行方为合资公司驰航新能源 公司通过浙江新迈捷间接持有孚能科技2 62%股权 [11][12] 吉曜通行的资产整合进展 - 吉曜通行已获得衢州极电新能源100%股权 耀能新能源95%股权 吉利欣旺达70%股权 进一步巩固电池业务整合成果 [12]
孚能科技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 广州工控收购助力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4:15
财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实现营收116.8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2亿元,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主要因综合毛利率提升和降本增效措施 [1] - 广州工控完成控股权收购后,公司将利用其国资背景优化融资成本、治理结构,并融入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及低空经济产业链 [1][7][8]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公司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坚持"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研发思路,已量产第一代半固态电池(330Wh/kg第二代量产在即,400Wh/kg第三代进入产业化冲刺) [2] - 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突破,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战略定位为长期研发目标 [2][4] - SPS大软包电池获广汽、东风(三元)、吉利、江铃(磷酸铁锂)等客户定点,2025年将成磷酸铁锂大规模出货元年 [3][4] 客户拓展与市场验证 - 深化与奔驰、Siro、广汽等战略客户合作,SPS产品覆盖皮卡、SUV、轿跑等多车型,适配性获市场验证 [3] - 固态电池领域获东风、广汽、三一、一汽解放定点,并与美国eVTOL头部客户及国内低空经济企业(如沃飞长空)深度合作 [3][6]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2024年动力电池出口销量全国第三,海外营收占比过半,客户包括奔驰、TOGG、MahindraGroup等 [5][6] - 土耳其合资公司Siro建成6GWh产线,产能爬坡完成,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市场 [6] - 海外本土化产能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SPS产品获国际头部客户认可 [5][6] 国资协同与产业赋能 - 广州工控(世界500强)入主后,通过资金、管理经验及产业链资源(如广汽、小鹏、天海电子等)提升公司竞争力 [7][8] - 计划推动孚能科技与亿航智能等低空经济企业合作,抢占技术商业化先机 [7][8] 未来规划与产能释放 - 2025年聚焦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加速释放30GWh SPS新增产能,替换老旧产品 [8] - 2026年后增量来自土耳其等海外布局及SPS、低空经济、半固态/全固态电池产业化 [8]
宁德时代冲刺“A+H”,重要进展!
天天基金网· 2025-05-07 13:19
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领 98 元券包 ,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量发放!先到先得! 3月25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 上市备案通知书》。4月10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举行上市聆讯,审议了公司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 请。 宁德时代表示,根据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安排,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本次发行聆讯后 资料集,该聆讯后资料集为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要求而刊发。同 时,该聆讯后资料集为草拟版本,其所载资料可能会适时作出更新和变动。 宁德时代表示,公司本次发行并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监管 机构、证券交易所的最终批准,该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 5月6日晚,宁德时代披露了公司股份回购最新进展,自4月7日宣布推出40亿元至80亿元的回购计划以 来, 截至4月30日,累计回购金额已达15.5亿元。 同日, 宁德时代发布关于刊发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 ) 发行聆讯后资料集的公告。 港交所网站发布了 宁德时代聆讯后的资料集。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惯例通过港股聆讯后的公 ...
“A+H”再添双巨头!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相继通过港交所聆讯
搜狐财经· 2025-05-07 10:28
宁德时代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即将实现A+H双重上市 成为近4年来香港最大规模IPO [1] - 截至发稿公司A股市值达1 02万亿元人民币 股价231 63元 [1] - 动力电池连续8年全球市占率第一(2024年37 9%) 储能电池连续4年第一(2024年37%) [1] - 全球布局包括6大研发中心 13个生产基地 服务覆盖64个国家地区 [1] -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超1700万辆 全球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使用其电池 [1] - 储能电池应用于全球超1700个项目 [1] 宁德时代客户与财务表现 - 客户涵盖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名中的九家 包括BMW 奔驰 大众 丰田等知名车企 [2] - 储能合作方包括NextEra 国家能源集团 中石油等能源巨头 [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285 94亿 4009 17亿 3620 13亿元人民币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34 57亿 473 42亿 552 95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30 5% [2] 恒瑞医药上市及业务概况 - 通过港交所聆讯 从递表到获批用时不足半年 将实现A+H上市 [2] - 当前A股市值约3253亿元人民币 [3] - 专注肿瘤 代谢心血管 免疫呼吸系统 神经科学领域 [3] - 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 含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 [3] - 管线含90+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 30+处于关键临床阶段 [4] 恒瑞医药研发与国际布局 - 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达29 4% [3] - 建立14个全球研发中心 覆盖创新药全流程技术平台 [3] - 在美 欧 日 韩等地区启动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 [4] - 产品商业化覆盖40+国家 [4] - 2018年以来完成14笔对外许可交易 涉及17个分子实体 总金额140亿美元 [4]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行业:公司动力电池市占率持续领先 绑定全球主流车企 [1][2] - 医药行业:国际化成为国内药企发展关键路径 公司实施"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 [4] - 两家公司通过港股上市加速全球化进程 迈向A+H双重上市新阶段 [5]
苏奥传感:中创新航将取得公司控制权 为双方协同发展蓄力
中证网· 2025-05-07 09:1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苏奥传感控股股东李宏庆与中创新航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协议》,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 - 中创新航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头部企业,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四、国内第三方市场第二,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 [1]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苏奥传感产品矩阵涵盖传感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新能源部件、汽车内饰件四大板块,子公司博耐尔专注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1] - 中创新航拥有全球首创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在新能源车、储能、船舶市场表现强劲 [1] - 苏奥传感采取"燃油车+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燃油车零部件市占率高但增速放缓,新能源部件2024年收入同比增102.84%,占总营收超15% [2][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务院提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此次交易符合政策导向 [2] - 汽车产业链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双碳"政策推动市场竞争重心转向新能源汽车 [2] 交易动因与预期效益 - 苏奥传感新能源转型面临客户资源不足等挑战,自身并购可能带来不可控风险 [3] - 合作可发挥中创新航在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为苏奥传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提供战略缓冲期 [3] - 双方业务在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存在协同空间,中创新航看好苏奥传感主营业务价值与发展前景 [3]
“H吃A”!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5-07 08:25
交易概述 - 苏奥传感公告中创新航将取得公司控制权 成为控股股东和实控人 公司自5月7日开市起复牌 [2] - 中创新航此前在港股上市 拟通过控股苏奥传感掌控A股平台 形成"A+H"双上市架构 [3] - 宁德时代港股IPO申请已获港交所批准 国内动力电池三强将全部实现"A+H"平台布局 [4] 交易结构 - 中创新航与李宏庆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受让苏奥传感11%股份 [5] - 李宏庆放弃19.55%股份表决权 期限60个月 [5] - 中创新航认购苏奥传感定向发行1.19亿股 发行价5.63元/股 募资总额不超过6.73亿元 [5] - 交易完成后中创新航将直接持有22.61%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 [5] - 中创新航承诺60个月内保持实控人地位 李宏庆承诺配合稳固控制权 [7] 业务协同 - 中创新航看好苏奥传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价值 将发挥新能源产业链资源优势 [8] - 苏奥传感产品涵盖传感器 燃油系统附件 内饰件和新能源部件 与比亚迪 蔚来等车企合作 [8] - 苏奥传感AMB覆铜陶瓷基板项目2024年通线 与全球卡钳制造商开展底盘创新项目 [8] - 定增募资6.73亿元将全部投入AMB覆铜基板建设项目 用于生产氮化硅和氮化铝基板 [9] - AMB覆铜基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 具有优异导热和绝缘性能 [11] 行业格局 - 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三:宁德时代42.38% 比亚迪24.52% 中创新航5.16% [15] - 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存在11起知识产权诉讼 合计金额12.23亿元 [13] - 诉讼主要发生在2021-2024年 其中8起集中在2024年 10起处于一审或二审阶段 [13] - 2023年一起诉讼一审判决中创新航赔偿4157.60万元 [13]
香港股票市场重返繁荣:约150家公司排队香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07 00:07
港股IPO市场回暖 - 香港股市回暖,约150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市场信心回升[1] - 今年一季度港股新增51家上市申请,其中近四分之一为A股上市公司[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剔除失效、撤回、被拒绝和被发回的拟上市公司后,还有149家公司在港交所排队IPO,内地企业超100家[3] - 2023年港股IPO上市企业72家,融资规模创下10年来新低,市场预测今年有望迎来反弹[5] A+H上市趋势 - 截至2025年3月底,已有10多家A股上市公司递表申请在香港上市,包括蓝思科技、江波龙、先导智能等[3] - 赛力斯、兆威机电、三只松鼠等也已公告拟在香港上市[3] -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已经于4月10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计划募资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将成为自2021年快手上市以来香港最大IPO[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境外上市新规2023年3月31日开始施行,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7] - 香港交易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最低市值门槛,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7] - 香港特区政府在海外招商引资,鼓励海外企业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7] - 2023年香港有71宗新股上市,集资额870亿港元,新股上市集资额重回世界第四位[7] 行业分布与特点 - 今年有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在港上市,包括脑动极光、海螺材料科技、布鲁可、赛目科技、Global X等[8] - 内地新经济行业业绩表现较好,在香港市场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些企业在港上市能获得良好的估值[8] - 去年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在港上市后表现不俗,认购量超预期,增强企业对香港市场的信心[8] 市场表现 - 本周截至1月17日,港股连升4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累计升2.73%[8] - 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升5.13%,国企指数累计升3.05%[8] - 港股大市仍然有逾2000亿港元的成交额,反映长期资金在持续流入港股[4] 企业案例 - "果链巨头蓝思科技赴港上市"[3] - "遇见小面冲击港交所中式面馆第一股"[3] - "'卡牌界泡泡玛特'卡游二次冲击港股IPO"[3] - "手握'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的鸣鸣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3]
港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宁德时代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22:13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 -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联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允许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1] - 该举措将巩固香港作为新兴及创新公司首选上市平台的地位,增强市场活力,特别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1] - 表明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不断提升监管透明度,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香港市场的活力、竞争力和韧性 [1] 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A股新能源龙头公司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2] - 公司动力电池连续8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市场占有率达37.9%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3286亿元、4009亿元和3620亿元,年度利润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及553亿元 [2] - 此次上市标志着其国际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2] 太古股份公司拟分拆泰南饮品公司 - 太古股份公司A建议将其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泰南饮品公司分拆并于泰国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 [3] - TCPCL集团主要在泰国77个府中的63个府及老挝从事配制、包装、分销及出售无酒精即饮饮料的业务 [3] - 该分拆表明太古股份正在优化其业务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有望增强泰南饮品公司的市场地位 [3] 山东墨龙H股股价大幅上涨 - 港股山东墨龙5月6日午后涨幅一路走高,最大涨幅超200%,收盘涨幅达188.51% [4] - 因山东墨龙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被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被调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4] 南山铝业国际一季度业绩 - 2025年一季度海外氧化铝价格整体呈现下跌态势,市场呈现供强需弱局面 [5] - 2025年一季度海外氧化铝市场均价为518美元/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上涨约40.88%,较2024年度均价下降2.98% [5] 港股行情 - 5月6日恒生指数报22662.71点,涨0.70%,恒生科技指数报5239.50点,涨0.09%,国企指数报8261.61点,涨0.37% [6]
宁德时代们的高利润剧本,今年要被极氪终结?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06 19:13
电池供应商与整车车企利润倒挂现象 - 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3620亿元同比下降9.7% 但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日均净赚超1亿元 [2] - 极氪品牌2024年净亏损57.9亿元 较2023年82.64亿元收窄 但累计亏损达260亿元 [2] - 电池采购成本占整车成本40% 行业存在"整车车企亏损而电池供应商暴利"的利润倒挂现象 [2][3] 极氪科技集团战略调整 品牌整合与成本优化 - 极氪斥资93.67亿元收购领克51%股权 形成"极氪向上(30万+市场)、领克向宽(20万+市场)"双品牌战略 [3][7] - 合并后预计研发协同效率提升15% 制造管理效率提升20% 整体运营效率提升20% [7] - 2025年1-4月集团销量155,327台(极氪占35.4%/55,000台 领克占64.6%/110,400台) 但全年71万台目标完成率仅23.28% [11] 人事架构重组 - 林杰统管极氪与领克国内营销 实现双品牌独立运营与协同发展 [8][10] - 林金文转岗负责用户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向林杰汇报 [8] 动力电池自主化突围 - 吉利成立吉曜通行电池集团 整合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技术 注册资本10亿元 [12][13] - 自研电池可使极氪单车成本降低2-3万元 按年销30万辆测算可节省60亿元 [13] - 业务覆盖电芯研发/电池包集成/储能换电/回收利用 对标比亚迪弗迪电池模式 [13] - 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34%)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2.31% 验证垂直整合有效性 [13] 行业格局预判 - 宁德时代高利润模式面临挑战 行业利润分配格局或将迎来转折 [15] - 整车车企通过垂直整合与自研电池 正在打破电池供应商的利润垄断 [13][15]
孚能科技:技术突围与战略重构驱动亏损收窄 固态电池开辟第二增长极
全景网· 2025-05-06 10:0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6.80亿元,同比下降28.94%,归母净利润亏损3.32亿元,同比减亏82.22%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2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52亿元,同比减亏29.82% [1] 技术研发 - SPS大软包产品实现量产,标志着高端动力电池产品取得突破 [1] - 超级快充铁锂体系实现LFP电池超过6C快充能力,已通过国标认证并应用于部分项目 [1] -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装车,第二代能量密度达330Wh/kg预计2025年量产,第三代达400Wh/kg正在推进认证 [2] - 全固态电池布局多条技术路线,能量密度400-500Wh/kg,已通过多项安全测试 [2] 客户合作 - 固态电池产品获得东风、广汽、三一、一汽解放等项目定点 [3] - 与美国头部eVTOL公司、国内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沃飞长空、零重力等达成深度合作 [3] - 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积极对接,2025年有望取得重要合作进展 [3] 产能布局 - 国内赣州30GWh和广州30GWh项目部分产线已投产,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达产 [4] - 土耳其合资公司Siro的6GWh产能已爬坡完成进入稳定生产 [4] 市场前景 - 凭借固态电池技术优势积极把握eVTOL等新兴领域发展机遇 [4] - 国内外产能同步推进为持续增长提供支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