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政策支持不断+行业独角兽批量IPO,2.8万亿商业航天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05 08:51
海南省商业航天产业政策 - 海南省发布《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明确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1] 蓝箭航天IPO进展 - 蓝箭航天办理科创板辅导备案登记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1] - 公司成为首家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商业航天企业 [1] - 朱雀二号液氧甲烷火箭已实现入轨发射 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计划2025年首飞 [1] 商业航天行业动态 - 屹信航天等企业近期传出A股IPO计划 [1] - 全球商业航天呈现"中美双极"格局:SpaceX星链用户超540万覆盖130余国家 中国规划部署3.7万颗低轨卫星 [1] - 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2.8万亿元 [1] - 产业链生态已步入成长期 预计"十五五"末或"十六五"进入成熟期 [1] 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 商业航天组网进度加速 火箭发射与卫星制造两端将共振发力 [2] - 关注火箭发射与卫星制造相关环节的龙头企业 [2]
五天两捷报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
央视新闻· 2025-08-05 08:49
发射场能力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短期内实现双工位连续发射,验证了高密度发射能力 [1] - 发射场工作人员在7月30日完成一号工位发射后,7月31日即完成二号工位长征十二号火箭转运工作 [1] - 发射场设计之初就瞄准高密度目标,一号工位发射后2至3天可切换至二号工位状态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两个发射工位分别于2024年11月30日、2025年3月12日完成首发任务 [2] - 发射场正在建设两个新工位,建成后将形成"两期四工位"格局,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 [2] 发射技术细节 - 一号工位使用液氢推进剂,二号工位使用不同推进剂,需进行管路清洗以避免燃料混杂 [2] - 五天内发射两发火箭对发射场是首次尝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攻克 [2] 卫星制造技术 - 银河航天首次批量研制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并承担国家重大发射任务 [3] - 卫星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系统 [3] - 生产线支持多模块并行总装、集成和测试,实现批量化并行测试 [3] - 智慧工厂通过"智慧大脑"与"柔顺灵巧手臂"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 [3] - 生产线可实现年产100颗1000公斤级卫星,正在将AI技术融入制造流程 [3] - 部署AI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生产进度、资源调度,构建敏捷高效生产体系 [3]
干了14年,被裁只因“说了实话”?SpaceX前主管怒告公司:连上20天班、还得带伤作业,索赔近600万美元
36氪· 2025-08-05 08:28
核心观点 - SpaceX面临前员工诉讼,指控公司在安全管理、员工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包括超负荷工作、培训缺失、管理层漠视安全隐患等 [1][3] - 前员工Robert Markert因多次提出安全警告遭解雇,索赔近600万美元,指控公司打击报复 [1][6][7] - SpaceX回应称Markert为"可随时解雇的员工",否认存在过错,但近期已有多起类似诉讼 [8][10] - 公司内部文化被质疑以进度为核心,忽视员工健康与安全,伴随火箭发射频率上升,工作负荷加剧 [8][9] 员工指控 - 火箭回收流程存在"极度不安全"设计,管理层以成本为由拒绝改进 [3] - 任务密集期强制员工连续工作15-20天不休,海上回收任务人手配置不达标导致超负荷 [3] - 员工因担心报复不敢上报工伤,管理层强调"以排期为先" [3][4] - Markert提出轮休、增员建议被斥为"阻碍进度",替代方案屡遭否决 [4] 解雇争议 - Markert于2025年4月被无预警解雇,公司未提供具体理由 [5] - 解雇关联其参与下属歧视调查,但Markert称自己未涉歧视且配合调查 [5] - 公司HR暗中阻止其他团队录用Markert,同时告知其"仍有资格申请内部岗位" [5] 诉讼细节 - 索赔包括:离职损失工资福利122万美元、未来六年股权350万美元、未来股权损失117万美元 [10] - SpaceX辩称解雇合法,赔偿要求"主观且缺乏法律依据",否认需承担惩罚性赔偿 [10] 公司背景与行业影响 - SpaceX为全球估值最高航天公司之一,引领商业太空竞赛 [9] - 2025年已发生四起火箭爆炸事故,发射频率上升加剧一线团队负荷 [8] - 近期多起诉讼暴露"硅谷极限文化",包括限制病患员工如厕时间、种族歧视指控等 [8]
宁波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全球每3部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就有1部的光学镜头来自浙江宁波;全球90%以上的缝纫机整机厂,使 用宁波生产的旋梭;全球高精度机床制造精密模具和精密零部件所用的切割丝,40%来自宁波……锚 定"专"与"精",宁波一大批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站稳脚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引导和支 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 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宁波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 能级持续提升。 锻造"单项冠军",深耕细分赛道。 "订单已经排到2027年。"一见面,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诸梦醒就亮出了成绩 单: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0%,预计全年将增长220%。 从大尺寸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到民用航天发动机组件,再到为航天关键结构件减重42%……中科祥龙坚持 创新,深耕商业航天轻量化制造。仅2024年,中科祥龙就承接了27项商业航天项目,市场占有率居全国 前列。 潜力企业、重点企业、 ...
锻造“单项冠军”、链群协同提质、数绿深度融合 宁波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29
全球产业链地位 - 全球每3部安卓手机有1部使用宁波生产的光学镜头 [1] - 全球90%以上缝纫机整机厂采用宁波旋梭 [1] - 全球40%高精度机床切割丝产自宁波 [1] 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 - 中科祥龙2024年承接27项商业航天项目 市场占有率全国前列 [2] -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0% 全年预计增长220% [2] - 宁波已培育10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宁波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 [2] - 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 装备制造业增长6.5% [2] - 高新技术企业达8800余家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超60%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2024年上半年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10.7万辆 同比增275% [3] - 本地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约5000家 供应链半径50公里 [3] - 比亚迪华东基地本地配套率半年内从35%提升至68% [3] 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 - 比依电器屋顶光伏+能效改造年节省成本170万元 [4] - 2024年宁波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超2700个 [4] - 新增国家级5G工厂11家 省级未来工厂试点6家 [4]
商业航天再迎政策利好 产业生态构建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8-05 00:07
政策布局与产业目标 - 海南省提出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目标为2027年文昌国际航天城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100亿元 [1] - 四川省聚焦商业航天产业建圈强链 通过大会深化企业合作并加快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1] - 广东省将商业航天列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在省级经济会议中明确支持其发展 [1] 产业发展现状 - 上半年完成35次航天发射且全部成功 较2023年同期的30次增长16.7% [2] - 卫星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电信运营商与卫星服务商纷纷推出通信服务及消费级产品 [2] - 投融资活动显著活跃 年内发生32起投融资事件(超去年全年31起) 总金额达21.73亿元 [2] 产业链与生态建设 - 已形成覆盖火箭研制、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及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 [1] - 耐心资本持续涌入并成为产业生态建设催化剂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 - 专家建议通过技术自主化、应用规模化等五大方向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 [3] 挑战与改进方向 - 面临高性能元器件研发滞后、质量标准体系不统一及规模化生产难题 [2] - 需由国家牵头制定元器件通用标准 建立专业质量管理体系并强化质量监督 [3] - 统一标准体系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及实现规模化运作 [3]
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功发射 银河航天持续助力太空新基建
环球网资讯· 2025-08-04 23:43
卫星发射成功 - 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1]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 - 卫星由银河航天承担研制 这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首次批量研制此类卫星 [1] 卫星制造能力 - 卫星由银河航天卫星智慧工厂出厂 工厂应用智能装配机器人等装备 [1] - 采用数字化制造系统 自动综合测试系统等先进软件平台"智慧大脑" [1] - 增强产线柔性生产和数字化制造能力 将卫星研制周期缩短80% [1] - 实现像批产汽车一样批产卫星 年产百颗以上的1000千克级卫星 [1] 公司技术积累 - 银河航天已累计成功发射三十余颗自主研制的卫星 [3] - 包括我国首次批量生产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 [3] - 我国首颗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堆叠卫星 [3] - 国际上首个分布式多星编队SAR卫星 [3] 未来技术规划 - 加速相控阵天线 星座组网 星上大能源 数字处理载荷等核心技术攻关 [3] - 加速卫星及各类关键设备的低成本批量生产 [3] - 不断突破技术边界 为建设自主可控的太空基础设施贡献力量 [3]
又一商业航天企业冲刺IPO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22:08
辅导文件显示,屹信航天成立于2018年,控股股东为孙谦,直接持股比例为48.32%,并通过担任无锡 屹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68.12%。 资料显示,2021年屹信航天总部落地无锡高新区至今,累计交付宇航电子产品已超500台套。公司卫星 物联网载荷已应用于国内多个卫星物联网星座,每年采集、传输报文数量超百亿条。首批载荷在轨运行 时间已超7年,在轨工作稳定可靠,用户反馈良好。仅2024年,屹信航天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 载荷。 日前,商业航天独角兽蓝箭航天也启动了IPO辅导,该公司在北京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拟在科创板上 市。据介绍,蓝箭航天是全国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继蓝箭航天之后,又一商业航天企业冲刺A股IPO! 证监会官网显示,8月1日,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上市 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屹信航天由行业内顶尖的微波通信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和高校团队联合创立,致力于研发生产微小卫星通 信载荷及测控、数传产品,满足各类商业卫星互联网、物联网需求。 政策层面,今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 ...
两家启动上市辅导!商业航天企业IPO“加速跑”,资本风口已至?
北京商报· 2025-08-04 21:40
| | | | |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 | | | 公开发行辅导公示 | | 辅导对象 | | | | 北京 | | 天津 | 易事达光电(广东) 股份有限 公司 | 兴业证券 | | | 河北 | 10 | 山西 | | | | | 内蒙古 | | 辽宁 | 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 民生证券] | | | 吉林 | | 黑龙江 | 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华安证券服 | | | 11 | 上海 | | 江苏 | | | | | 浙江 | | 安徽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 ロ | 中国国际 | 头部企业冲击IPO 自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后,人工智能企业IPO不断,与此同时 赶来上市辅导的还有商业航天企业。证监会官网显示,近日,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屹信航天")均启动上市辅导,将向A股发起冲击 ...
利好来了!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04 21:10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7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20条具体举措,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 [1][2][8] - 重点发展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7][9][10][11][13] - 强化重点园区支撑作用,培育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创新投融资机制 [18][19] 特色产业培育 - 种业:加快建设"南繁硅谷",打造生物技术、AI、大数据科研平台,目标2027年崖州湾种业集群营收突破200亿元 [3][9] - 深海:推进油气增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发展海上风电制氢,目标2027年三亚深海科技集群营收超60亿元 [3][10] - 航天:建设文昌航天产业集群,推进卫星超级工厂等项目,目标2027年营收达100亿元 [3][11] - 热带农业:推动芒果、凤梨等特色产业链,目标2027年海口食品加工集群和定安食品集群产值合计240亿元 [11][12] 优势产业提升 - 旅游:发展航天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目标2027年三亚海棠湾集群营收破500亿元,入境游客230万人次 [13] - 临港产业:建设洋浦国际枢纽港,目标2027年洋浦港航集群营收800亿元,集装箱吞吐量600万标箱 [4][14] - 金融:推动EF账户扩容,目标2027年三亚金融集群资管规模近6000亿元 [5][14] - 石化新材料:延伸烯烃、芳烃产业链,目标2027年产值突破1600亿元 [15] - 数字经济:布局算力、半导体等产业,目标2027年核心产业营收2200亿元 [16][17] 重点园区发展 - 培育海上风电、低空经济等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8] - 探索设立省级产业园区投资公司,支持发行REITs等金融产品 [5][18] - 强化"链主"招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总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