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平台表态“卷没意义”,高温下的外卖价格战应回归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7-18 21:06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自7月5日开始,涉及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要求规范促销行为[1] - 补贴活动包括"0元购"、"20-18"等大额优惠券,导致周末订单量创新高,但伴随浪费现象和商家收益问题[1] - 京东表示未参与"0元购"、"18-18"等恶性补贴,认为这是严重内卷的表现[2]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称补贴行为是对竞争对手非理性冲击的反击,认为即时零售行业"绝大多数是泡沫"[2] 商家受影响情况 - 连锁餐饮品牌嘉和一品总经理刘京京表示商家承担补贴成本的大头(每10元补贴中商家出7元),面临赔本经营和员工超负荷问题[4] - 外卖商家陈晨担心补贴停止后订单会快速下滑,认为短期刺激难以持续[4] - 中小商家面临"爆单"现象,原材料消耗激增(珍珠、茶叶用量达平时3-4倍)和人力不足导致出餐延迟、品质下降[5] - 长期看行业将加速整合,市场集中度向供应链效率高、品牌力强的头部企业倾斜[5] 行业影响与趋势 - 补贴大战打破长期建立的价格心智,影响堂食正常经营秩序,不可持续[4] - 美团、阿里单量破纪录显示补贴有效拉动流量,但"冲单"后的流量承接更为关键[5] - 竞争格局正从"资金战"转向"效率战",平台需平衡用户低价需求、骑手权益保障与商家可持续盈利[5] - 平台需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6] 监管与行业自律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要求平台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1] - 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倡议书,要求杜绝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2] - 监管介入倒逼平台优化补贴结构,减少商家负担[5]
饿了么、美团、京东,被约谈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20:56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目标是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 平台企业监管重点 - 监管重点包括促销行为规范、竞争秩序维护、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 [1] - 强调平台企业需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 [1]
平台表态"卷没意义",高温下的外卖价格战应回归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7-18 20:44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自7月5日开始,涉及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平台多方参与,出现"0元购""20-18"等大额优惠券,订单量创下新高[2] -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2] - 京东表示未参与"0元购""18-18"等恶性补贴,称这是严重内卷的表现[3]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称补贴大战是"被迫反击",认为行业里"绝大多数是泡沫"[3] 补贴大战对商家的影响 - 连锁餐饮品牌嘉和一品表示每10元补贴中商家需承担7元,导致餐厅赔本经营[6] - 中小商家面临"爆单"现象,原材料消耗激增(珍珠、茶叶用量达平时3-4倍),人力不足导致出餐延迟、品质下降[7] - 商家担心补贴停止后订单会快速下滑,行业难以回归常态[6] - 长期看市场集中度将向供应链效率高、品牌力强的头部企业倾斜[7] 行业发展趋势 - 补贴大战可能迎来转折,部分平台即将减少补贴规模[6] - 监管介入将倒逼平台优化补贴结构,减少商家负担[7] - 行业竞争格局正从"资金战"转向"效率战",需平衡用户需求、骑手权益与商家盈利[8] - 平台需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8] 平台表现与策略 - 美团、阿里单量破纪录显示补贴有效拉动流量,但需解决补贴退坡后的用户留存问题[8] - 美团表示如果不参与补贴大战,连转AI的机会也没有[3] - 平台需通过会员体系、生态协同提升用户留存率[8]
饿了么、美团、京东被约谈!
证券时报· 2025-07-18 20:40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目标是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 平台企业监管重点 - 监管重点包括促销行为、竞争秩序和主体责任落实 [1] - 涉及的法律法规涵盖电子商务、反不正当竞争和食品安全领域 [1] 行业影响 - 此次约谈可能对餐饮服务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平台企业经营策略产生影响 [1] - 监管方向强调多方利益平衡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1]
饿了么、美团、京东,被约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31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目标是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1] - 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
解码外卖混战:美团、京东与阿里战略布局全解析报告来了
36氪· 2025-07-18 20:28
行业格局与竞争动态 - 外卖行业格局时隔八年再次动荡,京东以"秒送"频道上线"京东外卖"并推出百亿补贴、免佣政策和骑手社保保障率先发起竞争 [2] - 美团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应战,阿里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携手饿了么参战,三方日单量峰值合计达2.5亿,是2024年的2倍以上 [2] - 竞争实质是对因外卖基础设施完善而衍生的即时零售市场的争夺,三方均视即时零售为核心增量业务 [2] 公司战略与挑战 - 美团面临行业渗透率趋稳、用户天花板已现的"增长焦虑",留存与体验提升依赖持续补贴压缩利润空间 [3] - 京东因美团即时履约能力下沉至3C等优势品类而受冲击,推进外卖业务旨在通过高频场景反哺平台流量并盘活达达履约网络闲置运力 [5][7] - 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市场份额较2017年减少46%,淘天集团近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仅0.6%,需通过即时零售寻找新增长路径 [7] 运营模式差异 - 美团"外卖+即时零售"模式覆盖多类市场主体,外卖与闪购共享平台生态及配送基础设施,高频外卖为闪购导流 [11] - 京东外卖主打品质外卖,商家准入严格且以全职骑手为主,自营业务部分商品来自自建仓,七鲜超市配前置仓 [13] - 阿里模式中盒马生鲜配前置仓,饿了么通过淘宝首页"闪购"入口获流量,支付宝和淘宝首页可直接进入闪购和饿了么模块 [13] 成本结构与补贴分析 - 京东平台对消费者最友好,餐品定价最低且补贴力度最大,但平台单均亏损1.3元;美团商家实际收入最高,淘宝闪购平台汲取能力最强 [17] - 阿里与美团在7月12日提升补贴力度后消费者实际支付显著下降,阿里承担补贴绝对成本最高达58% [19][20] - 高额补贴下平台单均净收入均为负:美团亏1.86元,京东亏2.75元,淘宝闪购亏3.2元 [21] 行业乱象与治理 - 平台隐性成本加重商家负担,骑手承受算法压榨与缺乏保障,消费者面临"杀熟"、虚假优惠等问题 [22] - 京东以零佣金和骑手社保入局激发"鲶鱼效应",美团取消超时罚款并承诺三年投入1000亿补贴商户,饿了么推行骑手伤害险 [26] - 行业竞争正从拼补贴转向以服务和可持续性为核心,需平衡商户利润、骑手保障、用户体验与平台盈利 [26]
“疯狂星期六”,天量烧钱?紧急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20:27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媒体报道称上周六美团补贴额在3亿至4亿元间,淘宝闪购补贴额超过12亿元,但淘宝闪购一线运营人士澄清称补贴金额完全失实[2][3] - 淘宝闪购表示其满减和免单活动是有门槛的常规营销动作,内部严格规定不能搞类似0元购的刷单行为[3] - 淘宝闪购称从未在内部定过"冲单目标",始终按照市场规律运营[3] - 美团单日发放约2000万单免单券,其中超过1000万单需加购其他商品才能达到起送要求[3] - 淘宝闪购优惠券均为外卖满减优惠券,如"满18.8元减18.8元"等,用户只需支付较小金额即可获得外卖[4] 平台订单数据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较一周前的1.2亿有所增长[5]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下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5] 行业观点 - 美团CEO王莆中表示非理性商战下没有赢家,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7] - 美团称被迫卷入竞争是出于自保,必须守卫主营业务[8] - 京东表示未参与外卖恶性补贴,关注降低佣金、骑手福利和品质外卖[8]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认为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9][10] - 协会呼吁停止强制商家参与补贴活动,杜绝品质下降和服务缩水[10] - 协会会长表示补贴战可能导致商户降低品质,消费者获得低质服务[11]
三家外卖平台被约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20:27
外卖平台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2] - 平台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2] - 目标为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多方共赢的生态 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2] 宇树科技上市动态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创始人王兴兴持股比例曝光 [3]
专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防止外卖大战陷入“多输困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7-18 19:32
即时零售补贴战现状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单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7月14日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不含自提及0元购)[2] - 餐饮品牌反映实体商户面临经营秩序紊乱 利润压缩 服务质量下滑三重压力[3] - 33家调研企业中 商户被强制承担补贴比例达30%-70% 单笔订单利润率普遍下降10%-30%[3][6] 行业负面影响 - 价格补贴导致消费投诉与赔偿增加 推高企业管理成本 部分企业主动降价投入金额达数万至数十万[6] - 补贴扰乱价格体系 拉低消费者价格预期 阻碍品质提升与创新 导致餐饮堂食和零售到店消费下滑[7] - 北京市统计局显示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总额仅1.8亿元 行业形势恶化[24] 协会核心建议 - 禁止平台强制商家参与补贴 严禁流量倾斜 搜索降权等手段 公开算法规则与补贴机制[3][10] - 商家需设定合理利润区间 避免亏损经营-质量下降-客源流失恶性循环[4][11] -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优化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12] 政策法规依据 - 依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 《价格法》第十四条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等 认定强制补贴 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行为违法[16] - 参考《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等草案 促进线上线下公平竞争[16] 国际对比与行业愿景 - 美国Instacart模式健康 消费者愿支付溢价与配送费 实现平台 商户 消费者多赢[18] - 呼吁建立优质服务-合理利润-可持续发展生态 避免短期繁荣不可持续[14][22]
专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防止外卖大战陷入“多输困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7-18 17:49
即时零售补贴大战现状 - 美团7月12日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单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7月14日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不含自提及0元购)[2] - 餐饮品牌反映实体商户面临经营秩序紊乱 利润空间压缩(单笔订单平均利润率降幅10%-30%) 服务质量下滑等压力[2] - 平台强制商家承担30%-70%补贴份额 少数情况超70% 导致商户沦为"加工厂" 堂食及到店消费下滑[2][4] 行业协会倡议核心内容 - 要求平台停止强制商家参与补贴 禁止通过流量倾斜 搜索降权等手段施压 限制不合理补贴比例[3] - 呼吁行业远离价格比拼 补贴换流量等短视行为 设定合理利润率区间 避免陷入"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恶性循环[3] - 推动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 包括规范补贴行为 坚守品质底线 构建多元竞争体系[4][6] 补贴战对行业的多重影响 - 运力不足导致消费投诉与赔偿增加 推高企业管理成本 部分企业主动降价投入金额达数万至数十万[4] - 扰乱价格体系 拉低消费者价格预期 阻碍品质提升与创新 加剧商家对平台依赖[4] -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总额仅1.8亿元 行业形势恶化[12] 政策与法律依据 - 依据国家促消费政策文件 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等[7] - 平台强制分摊补贴可能违反《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 低于成本价销售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及《反不正当竞争法》[7][8] - 参考《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等草案文件 促进线上线下公平竞争[8] 国际对比与行业建议 - 美国Instacart模式健康 消费者愿为即时零售支付溢价 形成平台 商户 消费者多赢局面[10] - 建议平台公开算法规则与补贴机制 商家坚守质量底线 政府加强监管引导[6][11] - 倡导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优化增效降本 践行绿色包装与理性消费[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