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搜索文档
东方国信9月24日获融资买入8265.71万元,融资余额9.5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3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3.83% 成交额达5.23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265.71万元 融资偿还5746.99万元 融资净买入2518.7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5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9.50亿元占流通市值7.51%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券方面当日融券偿还1700股 融券卖出5.03万股 卖出金额55.88万元[1] - 融券余量24.34万股 融券余额270.42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 融资余额处于高位 融券余额处于较高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57万户 较上期减少4.37%[2] - 人均流通股10573股 较上期增加4.57%[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94.87万股至1362.56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3]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60.12万股至841.75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118.06万股至496.02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 同比减少8.37%[2] - 归母净利润-7917.44万元 同比减少625.60%[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6.59% 系统集成业务16.14% 云计算业务5.60% 软件产品1.68%[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1] - 2011年1月25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创达三路1号院[1] - 主营业务为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6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3]
南航援藏干部3年交出的“数字化”答卷
南京日报· 2025-09-25 07:37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 在4个月内完成西藏自治区直属单位和中央驻自治区单位共137家599个系统的"上云上平台"工作 [1][2] - 西藏政务系统上云数、数据共享量、算力规模在3年援藏期间均实现10倍以上增长 [4] - 构建了数据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并发布了西藏首批11项数据标准 [3][4] 数据产品与应用创新 - 打造"数字牦牛"可信品质认证数据产品 实现从养殖环境、疫苗接种到加工质检的全环节溯源 [2][3] - 数据共享后推动社保查询、户籍办理等高频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 [3] - 共打造260余个数据产品并建成首个政务大模型 [3] 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 - 2024年在深圳牵头数据招商签约金额超过10亿元 [3] - 2025年在南京举办算力招商会 落地4个项目并达成5个意向合作 总金额超过90亿元 [3] - 搭建"高质量发展数仓"、"宏观经济大脑"和"九大产业图谱"为政府决策提供关键支撑 [4]
北京发布薪酬数据报告,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超31万
新京报· 2025-09-24 12:58
行业薪酬增长态势 - 2024年各行业薪酬水平呈现差异化增长态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薪酬水平持续领跑 包括集成电路 新一代信息技术 智能/高端制造 数字经济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 [1] - 运输/物流 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产业薪酬保持稳定增长 [1] 新兴产业具体薪酬数据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达到312684元 [1] -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达到316388元 [1] - 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达到296955元 [1] - 人工智能训练师年薪中位值达到181023元 [1] 区域薪酬表现 - 海淀区 朝阳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薪酬涨幅位居前三 [2] - 自贸区 三城一区 城市副中心等特色功能区薪酬增长态势与北京市整体水平基本持平 [2] 报告数据来源与覆盖范围 - 调查数据来源于2024年度北京市企业薪酬采样数据 调研样本包括个体职位157万人 应届高校毕业生28.9万人 [1] - 调研企业及个体样本数量连续7年保持增长 [1] - 报告重点聚焦数字职业与绿色职业的薪酬水平 同时发布北京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薪酬数据 [2] - 报告关注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薪资状况及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 [2] - 报告新增服务型人才及高精尖人才薪酬数据 [2]
湖北成立100亿元规模数据产业基金,聚焦多项核心领域
环球网· 2025-09-23 08:52
政策与基金支持 - 湖北省首次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数据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聚焦大数据、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安全、绿色算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 [1] - 行业得到国家层面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5% [2] - 2024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约2.05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42万亿元 [2] 市场参与主体 -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存续/在业的大数据相关企业共计81.38万余家 [6] - 大数据相关企业注册量从2020年的7.95万家增长至2023年的17.87万家,2024年注册量为17.64万家,2025年上半年注册量已达10.49万家 [6] 行业定义与应用 - 大数据行业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上游基础支撑、中游数据处理和下游行业应用等环节 [1] - 行业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等领域,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正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1]
互利共赢 谱写中国东盟合作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02
高科技领域合作 - 人工智能在本届东博会唱主角,首设人工智能专馆、首次推出AI会展智能体、首次举办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 [3] - 中科曙光作为中国信息基础设施企业,大力布局智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 [3] - 360集团创始人认为智能体技术在广西形成场景化优势将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3] - 老挝ALO科技公司期待借鉴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先进经验 [3] - 东盟秘书长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进展显著,双方合作可树立数字生态系统标杆 [3] - 国联股份首次参展,展示在采购、物流等板块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果,并关注与东盟国家在数智领域合作 [4] - 东博会正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从传统航道扩展为数智赋能的的全新赛道 [4] 贸易与投资合作 -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2004年首届东博会时的870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的近7万亿元人民币,连续9年保持增长 [5]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市场 [6] - 通用技术集团将东盟作为重点服务区域市场,在东盟实施援外成套项目近300个,近10年在东盟完成工程项目超50个、合同金额超60亿美元 [6] - 通用技术集团未来将继续推动东盟区域基建领域绿色升级,并在医疗影像及机床等高端装备领域深化合作 [6] 新兴领域与产业合作 - 东博会新设新质生产力专馆,中国同东盟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3] - 越南凉粉草从广西崇左市通关后可当天到达生产车间进行加工,体现了贸易便利化 [6] -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见证双方合作从商品贸易延伸到投资、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更广领域 [6]
人民网·人民数据与四川数据集团达成数据要素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7:09
战略合作 - 人民网人民数据与四川数据集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1] - 双方将联合共建四川数据要素创新实验室[1] - 合作基于共赢原则并发挥各自在大数据方面优势[1] 合作领域 - 合作涵盖数据治理及公共数据运营服务[1] - 涉及数据流通交易与数据资产管理业务[1] - 包括数据资产入表及产业链数据生态共建[1] - 包含数据要素场景打造等合作意向[1]
湖北设立百亿数据产业基金 首期20亿助推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9-22 07:01
湖北大数据集团勇担数字湖北建设主力军,到2030年,力争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亿元、利润总额10亿 元,控股1—2家上市公司,投资孵化10家以上"金种子"企业,培育集聚超2000家上下游企业,带动产业 投资超1000亿元,促进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数字攻坚 战"。 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会上同步发布。湖北省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门户上线运行,整合全省算力资源,实 现"按需调度、高效共享"。目前,湖北大数据集团联合三大运营商和武汉、宜昌、十堰等市州高标准推 进平台建设,已接入省内12家大型算力中心,覆盖全省主要算力资源,力争湖北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中部节点。目前,该平台已吸引20余家生态合作伙伴入驻,预计2025年年底可达50家。未来平台将围绕 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核心场景和标杆案例,满足全省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智算需求。 数据要素的浪潮正重塑经济格局,9月20日,在武汉举行的湖北大数据创新发展大会上,湖北省宣布设 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数据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该基金将聚焦大数据、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安 全、绿色算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带动湖北数据产业 ...
东方国信(300166) - 300166东方国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9日)
2025-09-21 15:36
公司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核心能力建设,技术发展经历代码开发、低代码和生成式AI三阶段 [1][2] - 采用基于符号主义的技术路径解决大模型在结构化数据查询中的准确性问题,实现70%自动化开发并显著降低成本 [2] - 构建电信、金融、工业等领域高精度行业知识图谱,结合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解决AI"幻觉"问题 [3] - 建立六大AI工程化标准框架(算力/数据/知识结构化/垂类模型推理/智能体/应用集成),已完成数十个ToB AI项目 [3] - 推出企业端和个人端双版本"文生数"产品,ToC端已覆盖近6,000家上市公司数据并处于内测阶段 [3][4] - 形成"云服务+AI+数据"三位一体战略,依托近4万张GPU算力资源构建全栈服务体系 [4] 业务发展态势与增长点 - 运营商业务受益于中国移动/电信数据集中化建设,凭借服务联通15年经验有望扩大份额 [5][16] - 合并视拓云后形成近4万张GPU算力资源池,服务超70万C端用户和6,000多家企业 [5] - 内蒙古和林格尔智算中心1号楼(22MW)已交付创收,2/3/5号楼(68MW)年底投产,4/6号楼(110MW)明年年底投产 [5][17] - 与顺义国资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出资30%),开展算力租赁及增值服务业务 [15] 视拓云业务优势与发展 - 在C端算力零售赛道规模超过第2至第10名总和,形成自然流量壁垒且几乎无需广告投入 [9][10] - 坚持纯算力标准化产品定位,与云厂商"技术服务+算力"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 [13][14] - 2027年中国大陆独立GPU云服务市场预计超2,300亿元,算力零售赛道规模超千亿元 [10] - 短期聚焦教育科研市场(规模约50亿元),目标获取20%至50%市场份额 [10] - 用户数增速远高于硬件投入速度,当前需求远未饱和 [11] - 主要应用场景聚焦大模型推理、小模型训练、小模型推理三大标准化算力场景 [12] 协同发展与未来规划 - 与视拓云协同体现在资源互补(3万张GPU+大数据软件)、生态共建(双向客户导入)和商业化协同(提升算力输出效率) [6][7][8] - 视拓云布局跨境算力服务,利用国内外电价差和时差提升算力资源24小时利用率 [16] - 公司目前控股视拓云51%,若业务超预期不排除进一步收购可能 [15] - 未来并购将围绕AI、智算云领域审慎开展 [16] 业绩展望与驱动因素 - 公司经营状况企稳回升,明年起业绩将持续改善 [16][18] - 增长驱动来自运营商IT集中化建设、智算中心业务放量(已签头部互联网客户长期合同)以及视拓云C端算力零售业务 [16][17][18] - 成本费用持续优化,历史包袱(如商誉)影响逐渐减弱 [18]
两点一存耀华夏丨黄土塬上崛起的算力新高地
央视网· 2025-09-20 13:54
国家算力枢纽建设进展 - 甘肃庆阳建成标准机架3.1万架 算力规模达6.6万Pflops 成为全国八大枢纽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集群 [2] - 庆阳凭借几何中心区位、稳定地质、凉爽气候及充沛电力等禀赋 被列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1] - 通过"东数西算"工程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数据需求 承担国家算力布局战略使命 [4] 绿色能源与算力协同 - 全市电源总装机678.9万千瓦 其中风电322.53万千瓦占比47.51% 太阳能153.58万千瓦占比22.62% [2] - 整合本地及周边可再生能源推进"绿电聚合"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算力与电力深度协同 [2] - 作为陕甘宁能源"金三角"重点区域 提供清洁电力基础并推出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方案 [2] 产业生态与集聚效应 - 头部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集中落户 形成从数据存储到算法研发的完整产业链 [3] - 人才技术资本要素汇聚催生数字经济成果 为老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3] - 预计"十五五"末实现数字产业化 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并带动超8万高端人才就业 [4] 算力应用与区域赋能 - 智慧农业、智能油田、数字政务等应用场景涌现 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3] - 民生服务品质与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3] -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 释放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劲动能 [4]
光耀太行·红土巨变 | 灵丘:从“红色热土”到“算力高地”
央广网· 2025-09-20 09:50
大数据产业 - 灵丘县大数据产业园区占地9.93平方公里,吸引秦淮数据、京东、秦云等全国知名数据企业入驻 [2] - 秦淮数据自2018年累计有9期项目投入运营,全部13期建成后IT总容量将超500MW,可承载服务器超100万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 [3] - 2024年灵丘大数据产业园上架服务器规模达34.2万台,总容量突破300MW,主营业务收入58.43亿元,综合算力服务能力位居山西省前列 [6] - 园区项目实现迅速建设,例如1号、2号机房从动工到交付仅用7个多月时间 [3] 红色旅游产业 - 平型关大捷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2005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 [8] - 灵丘县境内有八路军359旅旅部旧址、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190余处,并推出多条主题旅游线路 [9] - 当地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白崖台村村民自排自演实景剧,小寨村打造特色餐饮项目“庆功宴”,效果良好 [11] - 灵丘县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2021年旅游发展案例入选中国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案例 [12] 有机农业 - 车河村拥有高标准有机农田700多亩,农产品全部取得有机认证,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产品供不应求 [15] - 车河村从2013年发展有机农业,村集体收入由零增长至2024年的1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300元提高至24500元 [15] - 灵丘县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是国内面积最大、连片的有机农业园区,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4万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3个 [16] - 园区内有48个品种获绿色认证,103个品种获有机认证,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在全国打响“灵丘有机”知名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