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汽研(601965):系列点评四:业绩稳健增长,属地布局成效显现
民生证券· 2025-04-27 13: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降本增效不断强化,技术服务快速增长且新产品新业务有突破,属地布局成效显现,国际化业务实现突破,华东基地下半年试生产将贡献新收入增量 [1][2][4] - 公司是汽车检测行业优质稀缺标的,有资产和资质双重壁垒,业绩与行业销量脱钩,汽车新车推出速度加快及产品升级有望驱动业绩成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46.97 亿元,同比+14.65%;归母净利润 9.08 亿元,同比+8.56%;扣非归母净利润 8.69 亿元,同比+15.25% [1] - 2024Q4 营收 16.49 亿元,同比+10.99%,环比+62.27%;归母净利润 2.38 亿元,同比-11.66%,环比-9.57%;扣非归母净利润 2.63 亿元,同比+19.24%,环比+15.26% [1] - 2025Q1 营收 8.87 亿元,同比+0.62%,环比-46.49%;归母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6.29%,环比-25.16%;扣非归母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8.59%,环比-37.03%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 2024 年收入 41.25 亿元,同比+21.36%,公司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合作与开拓,聚焦主业和新兴业务,打造核心客户集群,加强业务板块协同 [1] - 装备制造业务 2024 年收入 5.35 亿元,同比-20.50%,因专用车市场需求减少、轨道交通建设放缓,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收缩业务规模,相关公司进入清算退出程序 [1] 属地布局情况 - 2024 年西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国外收入同比分别-8.96%/-8.48%/+40.57%/+18.30%/-9.67%/+15.19%/+22.97%/+298.68% [2] - 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地区收入增长是汽车技术服务战略布局成效带来业务规模增长;西南、西北地区收入下降是专用汽车改装与销售业务订单减少;华中地区收入下降是汽车技术服务、轨道交通及零部件业务收入规模下降;国外地区收入增长是汽车技术服务国外客户收入规模增加 [2] 华东基地情况 - 华东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 23.82 亿元,苏州基地拟投资 23.49 亿元,常熟基地拟投资 0.33 亿元,常熟基地已运营,苏州基地 2022 年 9 月开工,2024 年 11 月完成基建任务 85%,预计 2025H1 完成基建,2025H2 试生产,年底完成试生产,2026 年全面投产 [4]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55.84/65.88/76.5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1.09/13.84/16.87 亿元,对应 EPS 为 1.11/1.38/1.68 元,对应 2025 年 4 月 25 日 19.55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18/14/12 倍 [4] 财务指标预测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4.65%、18.90%、17.97%、16.22%;EBIT 增长率分别为 24.56%、16.38%、18.52%、21.56%;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8.56%、22.17%、24.75%、21.93% [7][8] - 盈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44.52%、43.58%、43.85%、44.22%;净利润率分别为 19.33%、19.86%、21.00%、22.03%;总资产收益率 ROA 分别为 9.05%、9.69%、10.62%、11.80%;净资产收益率 ROE 分别为 12.86%、14.02%、15.40%、16.47% [7][8]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 年流动比率分别为 2.36、2.45、2.63、3.17;速动比率分别为 2.01、2.13、2.32、2.79;现金比率分别为 0.87、1.13、1.31、1.60;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25.76%、26.90%、26.88%、23.75% [7][8] - 经营效率方面,2024 - 2027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 103.43、109.30、101.49、102.19 天;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 42.37、42.45、42.07、42.40 天;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49、0.52、0.54、0.56 [8]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90、1.11、1.38、1.68 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7.04、7.88、8.95、10.21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0.49、1.85、1.83、1.64 元;每股股利分别为 0.34、0.42、0.52、0.63 元 [8] - 估值分析方面,2024 - 2027 年 PE 分别为 22、18、14、12;PB 分别为 2.8、2.5、2.2、1.9;EV/EBITDA 分别为 12.07、10.67、9.22、7.83;股息收益率分别为 1.74%、2.12%、2.65%、3.23% [8]
汽车年检岂可“跨省通关”
经济日报· 2025-04-24 06:10
行业监管漏洞 - 存在跨省年检监管漏洞 问题车辆在本省无法通过年检却能在邻省检测机构轻松获得合格证明[1] - 部分检测机构通过篡改设备参数和伪造检测数据为问题车辆提供合法外衣[1] - 各省检测标准执行力度参差不齐 受制于地方执法力量和技术能力差异[1] 市场乱象表现 - 检测机构推出"包过"揽客手段 以质量放水换取市场份额[1] - 车主采用作弊手段蒙混过关 形成检测机构与车主心照不宣的双赢游戏[1] - 正规检测机构陷入生存困境 技术标准和质量水平沦为讨价还价筹码[1] 潜在危害影响 - 带病上路车辆危害驾乘人员和其他车辆行人生命安全[1] - 不合格车辆损害群众环境利益[1] - 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面临双重压力[1] 监管改进方向 - 需建立跨省合作检测监管平台 强化检测机构和问题车辆动态管理[2] - 通过远程监控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结合提升监管效率[2] - 实现检测记录实时联网可追溯 构建一处失信全国受限的监管网络[2] 制度建设需求 - 需要完善科学监管体系而非仅个案查处[2] - 通过标准对齐和数据共享堵塞执法缺位[2] - 建立制度层面防护网终结问题车辆跨省通关现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