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

搜索文档
广州美博会圆满收官:链接全球,赋能美业新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11:00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展览面积逾30万平方米 汇聚超3800家企业及品牌 全面覆盖美业产业链[1] - 吸引全球专业买家 品牌商与经销商踊跃参与 现场人流如织合作成交不断[1] - 超90%参展品牌现场意向咨询总量突破千次 实现高流量高曝光高转化良性循环[2] 国际化与资源整合 - 国际化参与度显著 涵盖印尼 越南 马来西亚 日本 韩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印度 阿联酋及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等地区[3] - 韩国展团及中国香港展团参展规模突出 助力国内企业链通全球[3] - 下半年增设越南国际美博会与印尼国际美博会两场海外巡展 开启品牌出海新航程[3] 产业融合与新兴趋势 - 呈现美业 大健康 疗愈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通过场景化沉浸式展示凸显跨界潜力[4] - 打造"愈生活博览会"疗愈主题特色展区 汇集数百家疗愈品牌与创新项目[4] - 茶文化疗愈专区汇聚武夷岩茶 政和白茶等多地特色茶品牌 呈现"茶美"融合新业态[4] 细分领域与特色展区 - 精心打造30余个主题特展 包括森林头疗展区 蕲艾精品展区 智能智造设备展区等[5][6] - 蕲艾精品展区由蕲春县政府组织多家优质艾企参展 形成规模可观产业矩阵[6] - 展区涵盖居家功效产品 穿戴甲集市 医疗大健康创新科技 口服美容等多元新场景[6] 活动赋能与跨界合作 - 举办超50场活动 涵盖专题论坛 好物市集 新品发布会 颁奖盛典及选品对接会[7] - 抖音商城与美博会联合打造"溜达节·玩美市集" 融合品牌展示 互动体验与线上直播[7] - 活动覆盖双美 供应链 日化美妆 美甲美睫 养生大健康 香氛香疗 医疗健康等领域[7]
武夷山组团参展广州美博会,茶香四溢展新姿
南方农村报· 2025-09-05 21:34
参展概况 - 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组织7家企业组团参展第68届广州美博会 [2][3] - 展会现场吸引大量观展者驻足品鉴武夷山茶产品 [3][4] 茶产业历史与地位 - 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 是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及万里茶道起点 [7][8] - 茶产业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 茶树生长于丹霞地貌环境 形成独特"岩骨花香"韵味 [8][9] 茶叶品类与工艺 - 武夷岩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主要品种包括大红袍 铁罗汉 白鸡冠 水金龟 肉桂和水仙 [10] - 制作需经10余道纯手工工序 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1][12][13][15][16][17] - 2022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8] - 正山小种为世界最早红茶 有400多年历史 茶叶外形条索肥实 带桂圆干香味 [19][20][21][22] 展会现场反馈 - 三秀茶业展示不同年份武夷岩茶 计划开发茶与美容 大健康结合的衍生产品 [25][26][27] - 观展者对茶品口感表示惊艳 认可岩骨花香特色及桂圆干香味 [28][29][30] - 年轻消费者通过展会了解茶文化及产业延伸价值 [31][32][33] 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 - 广州为武夷岩茶主要消费市场 参展可实现跨行业市场流量导入 [36][37] - 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茶多酚 茶氨酸等成分与美容 大健康产业天然契合 [38][39] - 通过美博会平台探索开发茶化妆品 茶保健品等衍生产品 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40][41][42]
八马茶业再闯港股上市,业绩增速放缓,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
搜狐财经· 2025-08-31 23:20
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5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后因失效更新招股书 本次为第二次递表[1] - 公司曾于2022年5月终止创业板上市申请 原计划募资6.82亿元 同年11月转战深交所主板 计划募资10.08亿元 并于2023年3月平移申请[1] - 公司2013年曾谋求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未果 2015年11月挂牌新三板 2018年4月因"长期战略规划调整需要"从新三板摘牌[3] 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 前身为溪源茶业 初始注册资本50万元 王文彬持股60% 王文礼持股40%[3] - 1998年4月注册资本增至200万元 王文超持股75% 王文彬持股15% 王文礼持股10% 同期更名为八马茶业[4] - 截至上市前 控股股东王文彬 王文礼 陈雅静 吴小宁 王文超及王小萍合计控制55.90%投票权[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 公司在中国茶叶供应商中排名第一[5]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1.7%[5][6] - 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企业总市场份额从2020年5.5%增长至2024年5.6%[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 21.22亿元 21.43亿元 复合增长率放缓[6][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 2.06亿元 2.24亿元 保持增长态势[6][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3亿元 较2024年同期11.10亿元下降4.2% 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下降17.8%[7] 业务运营 - 线下门店数量从2022年1月2613家增至2025年6月末3585家 净增972家[8] - 加盟门店数量从2022年1月2203家增至2025年6月末3341家 净增1138家[8] - 拥有两个茶叶精制生产基地 安溪基地主营铁观音 武夷山基地主营武夷岩茶和红茶[9] 行业数据 - 中国茶叶市场整体规模从2020年2889亿元增长至2024年325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0%[5] - 高端茶叶市场规模从2020年890亿元增长至2024年103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7%[5] - 预计高端茶叶市场2029年将达到1353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5.6%[5]
八马茶业再次递表港交所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9:17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八马茶业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农银国际和天风国际 [1] - 公司是中国高端茶市场领导者 2024年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 是中国最具知名度茶品牌 [1] - 公司铁观音 武夷岩茶和红茶销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1] - 公司拥有全国性线下门店网络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达3585家 [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约3258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9年增至4079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约4.6% [1] - 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增长更为强劲 2024年市场规模约1031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9年达1353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约5.6% [1] 公司市场份额 - 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份额从2020年1.1%提升至2024年1.7% [1]
一叶兴百业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7 10:51
核心观点 - 武夷山市通过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及体制创新推进"三茶"统筹发展 实现从生态资源到产业价值的转化 形成百亿级茶产业链并显著提升居民收入 [2][3][18] 文化赋魂 - 系统性保护古茶园和传统制茶技艺 传承创新"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6] - 以"万里茶道起点"为基底推进茶文化整体性保护 突出茶文化交流属性 推动茶文旅融合与产品创新 [6] - 建立"武夷茶天下"官方传播矩阵 通过短视频、数字藏品、书籍及品牌活动展示茶文化价值 [6] 科技赋能 - 通过"种质保护—生态种植—数字赋能—精深加工"全链条技术革新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8] - 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省级茶树种质资源圃 收集保存大红袍等名丛 成功驯化栽培八仙等优质品种 [9] - 运用5G通信、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高效绿色种植 构建覆盖数字茶园、工厂、溯源等的茶产业大数据平台 [9][12] - 政企校协同打造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 为产业提供长效技术支撑 [12] 产业强链 - 政策引导培育规模化茶企 2024年规上茶企达3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 税收超千万元茶企突破6家 [14] - 引进茶包装、茶机械等精深加工企业 合作开发茶含片、茶化妆品等衍生品 补全产业链短板 [14] - 打造"武夷岩茶"区域品牌及"武夷山大红袍"等公共品牌 建立全流程可追溯质量管控体系 [15] - 建成全国首个"茶产业数字孪生平台"覆盖14264家茶企 2023年抽检合格率达99.6% [15] 发展成效 - 茶园面积从2005年不足10万亩扩展至2024年14.8万亩 从业人员增长超10倍 [2][3] -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 较2005年1亿余元实现百倍级增长 [2][3]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4516元增至27189元 茶产业收入占比达49.2% [3] 体制创新 - 建立国家公园协同联动保护机制 从管理体制、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法治保障 [17] - 成立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 打破条块分割行政模式 实现跨部门政策协同 [17] - 创新"生态茶基金"和碳汇交易机制 推出"生态茶贷"等金融产品支持生态保护企业 [18]
第二届“武夷山水·闽菜厨神”大赛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
人民网· 2025-08-20 15:47
活动概况 - 第二届武夷山水·闽菜厨神大赛由澳大利亚厦门商会暨联谊会与澳洲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主办 澳中企业家委员会协办 于8月17日在悉尼举办[1] - 活动吸引200余位闽台侨胞参与 通过美食共叙乡情并传承中华饮食文化[1] 文化意义 - 中华美食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环境中被视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 闽台民众具有同根同源的血脉联系和天然亲近感[2] - 活动以美食为桥梁 通过舌尖记忆连接两岸亲情 同时增强悉尼侨胞群体的温暖与团结[2] 主办方表态 - 澳大利亚厦门商会暨联谊会会长指出本届首次与台湾同胞联谊会合作 体现闽台一家亲的深厚渊源[5] - 活动新增茶膳环节 旨在以茶为媒介搭建中澳文化交流桥梁[5] 赛事内容 - 比赛呈现27道闽菜主赛作品和7道茶膳作品 涵盖厦门沙茶面 烧肉粽 福州鱼丸等闽南特色及台湾牛肉面 卤肉饭等经典风味[6] -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厨师团队现场烹制象征福建扶贫实践的"山水情"(龙虾与山菇)和传统闽南风味的"闽莲龙眼肉"[6] 赛事成果 - 大赛评选出闽菜与茶膳冠亚季军各1名及多项单项奖[10] - 评委代表强调当台湾卤肉饭与厦门沙茶面同台竞技时 体现的不仅是厨艺比拼更是文化根脉的融合[10] - 活动成为凝聚闽台乡情 弘扬中华美食文化及促进中澳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10]
扎下文化根脉 扬起精神风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8 08:53
活动概况 - 由中国侨联主办 浙江省侨联 温州市侨联 温州大学联合承办的"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温州大学营历时10天 吸引来自英国 意大利 法国等9个国家华裔青少年参与[1] - 活动通过非遗体验 文化认知 精神传承等多元形式 帮助华裔青少年探寻文化根源与民族认同[1] 文化体验内容 - 非遗实践涵盖螺钿胸针制作 茶艺品鉴(白茶与武夷岩茶) 扎染工艺 蛋画 香囊及剪纸等代表性项目[2] - 艺术课程包括南拳学习 瓯剧表演(由一级演员方汝将团队提供3小时化妆准备) 国画墨色技法及戏曲行当辨识[3][4] - 实地探访永嘉古村落 江心屿诗碑廊 侨文化馆(内含侨批老照片等历史文物)[2][3] 参与者反馈与成果 - 意大利营员王嘉盈称螺钿光泽如"故乡的星光" 法国营员蒋可欣表示"每个汉字都藏着故事"[2][3] - 营员在结营时能辨识老侨批字迹 解读江心寺对联妙处 并主动书写"我是中国人"身份认同[4] - 营员携带螺钿胸针 中药香囊 瓯剧脸谱贴纸 扎染方巾等作品返回居住国 计划通过AI视频剪辑 中文课演示等形式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3] 精神传承与使命 - 通过先辈奋斗史(如"洗盘子闯世界"的侨胞故事)及拔河比赛等集体活动 理解"艰苦奋斗""团结"等精神内核[2][3] -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院长包含丽强调营员作为"双文化使者"的使命 需将温州故事与中国智慧推向世界[3] - 闭营后温州大学承诺"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 明确持续支持华裔青少年文化纽带建设[5]
合福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重构沿线产业版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21:51
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 合福高铁闽赣段十年累计发送旅客1.4亿人次 [1] -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改造200多间精品民宿,高铁将南昌至婺源行程从5小时缩短至1小时 [1] - 江西上饶葛仙村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十年增长近12倍,65%游客来自高铁沿线城市 [3] - 福建古田翠屏湖游客量显著增长,高铁高效通达重塑旅游格局 [3] 高铁对茶产业的推动 - 武夷山市下梅村茶商通过高铁快运实现茶叶次日达,提升产品新鲜度 [3] - 老宅翻新为茶文化空间,吸引游客品茗观景 [3] - 高铁物流网络实现中国重点城市"次日达","大红袍号"中欧班列延伸至欧亚大陆 [5] 高铁对人才流动和产业协同的促进 - 上海籍算法工程师实现"双城生活",高铁3小时直达江西上饶 [6] - 江西上饶游戏科技公司人才引进阻力减少近一半 [6] - 翼空无人机科技公司研发团队高频往返上海、合肥与上饶,技术研讨效率提升 [6] - 江西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吸引1195家数字经济企业落户,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动率提升40% [8]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 - 合福高铁构建皖赣闽三省"人才共享生态圈" [8] - 形成"高铁+产业""高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 [8] - 高铁成为人才、资本、技术流动的"黄金纽带" [8]
八马茶业携手美团公益 103座乡村儿童操场点亮童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1 17:36
公司公益行动 - 八马茶业联合美团、壹基金捐建武夷山首座乡村儿童操场,面积达405.8平方米,使用4368块蓝色悬浮地板拼接而成[1] - 公司通过美团平台每笔团购订单捐赠善款用于操场建设,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建成103座乡村儿童操场,覆盖云南、福建、四川等核心茶产区[2] - 八马茶业成为美团乡村儿童操场计划中首个深度合作的原叶茶品牌[2] 公益项目成效 - 新建操场解决了原有草皮地雨天积水问题,获得幼儿园师生高度评价[7] - 美团乡村儿童操场计划已累计建成3426座,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85个乡镇,46.8万名乡村儿童受益[22] - 美团自主研发善款追踪系统,实现捐赠地板铺设位置可查询,提升公益透明度[22]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连续5年保持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原产地纳税双第一,以诚信经营反哺乡土[11] - 连续6年在核心茶产区举办茶王赛事,累计投入超3600万元激励茶农制好茶[19] - 构建"茶产业协作体"助力广西西林红茶等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获"粤桂扶贫协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19]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在云南推行"二采三留"保护性开采策略,降低古树资源耗损,维护生态平衡[21] - 打造"碳汇茶园"取得减碳成效,入选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21] - 公益版图涵盖非遗传承、环境保护、助老助学、抗震救灾等多领域[16] 品牌合作与理念 - 八马"利他"价值观与美团公益理念深度契合,形成"以茶助跑"公益合力[13] - 公司表示将持续通过全国连锁店作为公益触点,推动乡村振兴[21] - 美团乐生活业务部负责人评价该合作是"对爱与未来的长期投资"[13]
认可制度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49
全球认可制度发展现状 - 中国获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突破2万家 20多个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采信认可结果 [1] - 签署16项国际多边互认协议 覆盖133个经济体 占全球经济总量96%以上 [1] - 签署双边认可合作协议25份 覆盖共建"一带一路"51个国家 [1] - 中国认可的规模 认可制度的齐全性 国际化参与程度 认可时限控制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均位于国际前列 [1] 认可制度对汽车产业的赋能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通过认可规范汽车行业发展 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提升中国汽车检测数据可信性 [2] - 认可通过国际互认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公信力 2023年帮助多家汽车企业完成近百款出口车型认证检测 [2] - CNAS认可规则支撑下 2024年湖北汽车出口规模约255亿元 同比增长20% [2] 认可制度助力中小企业国际化 - 浙江某阀门企业通过CNAS认可 近3年外贸订单占比从40%提升至50% 进入国际石油能源巨头采购体系 [3] - 国产锆合金检测数据获国际核电项目采信 出口至美国 法国等10余个国家 推动国产材料替代加速 [3] - 某超导材料企业通过CNAS认可 攻克核心材料"卡脖子"难题 实现医用MRI超导线材全球市场份额达50% [3] 认可制度在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 - 香港品质保证局通过绿色认证 数字化工具支持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碳排放 对接国际投资方 [4] - 香港品质保证局与福建合作 为首批15家企业30件产品提供"香港注册"认证 助力政和白茶等地理标志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