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广联航空拟控股天津跃峰完善布局 第一季赚4594.9万研发费增61.2%
长江商报· 2025-05-28 07:22
并购交易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天津跃峰51%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实现控股[1][2] - 天津跃峰业务覆盖运载火箭贮箱等结构件的全流程工序,多次为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提供核心结构件加工[3] - 收购有助于公司深化航天板块布局,获取商业航天业务机会,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1][3] 天津跃峰概况 - 天津跃峰仅有李鹏程(95%)和吴晶(5%)两名自然人股东[2] - 公司需在协议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4000万元意向金[2] - 天津跃峰已形成涵盖火箭贮箱、壳体的生产焊接、检测服务等多方位业务布局[3] 战略布局 - 2024年4月公司投资不超过3亿元建设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二期工程[4] - 2024年10月拟募资不超过11.34亿元用于上海民用航空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4] - 2025年4月通过股权转让为子公司成都航新引入战略投资者[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8.87%[1][7]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594.85万元,同比增长50.63%[1][7] - 2024年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41.64%,连续三年攀升[6] 研发投入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457万元,同比增长61.21%,占营收5.48%[1][6]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从1359万元增至8314万元,占比从4.32%提升至7.93%[6]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6] - 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加工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6] - 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形成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优势[6]
江苏以高质量发展实绩为全国大局作出新贡献潮涌征帆劲 江海弄潮新
新华日报· 2025-05-27 07:27
越是重要节点、关键时刻,越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这是江苏无上的光荣,也是江苏义不容辞 的责任使命。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发展给予关心 关怀、寄予殷切期望,为江苏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从工厂车间到科研实验室,从港口码头到田间地头,牢记嘱托、实干笃行的热潮在江苏大地上奔涌 不息。这澎湃热潮,既是江苏厚植发展优势的生动注脚,更是践行国家战略的铿锵回响。全省上下锚 定"四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 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以知重负重的担当、主动 作为的姿态,扎扎实实的工作和高质量发展实绩,奋力书写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江苏答卷。 推动"两个创新"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继去年发布负载700公斤的工业机器人填补中国重载机器人领域空白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集团正 向更高峰攀登。集团机器人自动化产品竞争力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禹介绍,得益于稳定的研发投入、 高层次的研发团队以及与高校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公司眼下正加紧研发负载1000公斤的六关节工业机器 人。 在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上涨1.01%,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长城等
金融界· 2025-05-26 22:50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5月26日上涨1 01%报2437 01点 成交额175 42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 48% 近三个月下跌1 82% 年初至今下跌0 96% [1] 指数构成 - 样本选取50只涉及航空航天装备制造 航空动力及控制系统 微波雷达 卫星导航 光电红外 通信设备 电子元器件 信息安全 航空航天材料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基日为2012年12月31日 基点1000 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5 82% 中航沈飞(7 3%) 中航光电(6 9%) 航发动力(6 21%) 中航西飞(4 69%) 中国长城(3 85%) 中航机载(3 78%) 海格通信(3 32%) 航天电子(3 21%) 中航成飞(3 2%) 菲利华(3 17%) [1] - 沪市股票占比51 68% 深市股票占比48 32%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74 18% 原材料占比10 73% 信息技术占比7 6% 通信服务占比7 49% [2] 样本调整机制 - 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跟踪基金 - 公募基金包括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联接A/C及ETF [2]
高端装备ETF(159638)小幅回调,海格通信涨超7%,机构:年内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0:3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高开 煤炭 电力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国防军工小幅回调 [1] - 高端装备ETF(159638)下跌0.13% 盘中溢折率0.08% 成分股海格通信涨超7% 中光学 国博电子 航发动力等跟涨 [1] - 5月20日高端装备ETF(159638)获资金净流入近700万元 [1] 行业基本面 - 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航光电 中航沈飞 航发动力 中航西飞等多只军工股 [1] - 中长期来看 我国军费平稳增长为国防军工行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行业规模和利润有望持续上升 [1] - 近年来我国在船舶 航空航天 卫星导航等领域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国防军工行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突破的重要方向 [1] - 全球冲突多发和地缘局势紧张背景下 国防安全重要性提升 行业估值有望获得支撑 [1] 投资机会 - 建议重点关注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链公司 包括主机 航空发动机和军工电子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展望2025年 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 新技术 新产品 新市场方向或蕴含更大弹性 [2] - 投资主线包括航空航天主线和"查漏补缺"新重点 以及新技术 新产品 新市场 [2]
ETF日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航空航天ETF(159227)收涨0.20%
新浪财经· 2025-05-16 16:45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6日,上证指数收跌0.40%报3367.46点,深证成指收跌0.07%报10179.60点,创业板指收跌0.19%报2039.45点,两市总成交额1.09万亿元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20%报0.99元,收盘成交额2860.24万元,换手率6.85% [1] 军工行业基本面 - 军工板块业绩底部特征显著,基本面和情绪面将不断修复 [1] - 十四五收官临近,内需核心装备需求计划逐渐明确,有望形成自下而上的景气扩张预期 [1] - 预计随着订单交付,业绩将呈现逐季改善趋势 [1] - 军工具备超强内贸属性,2025-2027年在十四五任务冲刺、建军百年目标、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等多重催化下内需增长幅度巨大 [1] 航空航天ETF概况 - 跟踪国证航天指数,高集中度覆盖中国军工领域核心公司,涵盖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2] - 指数中军工行业占比达99.2%,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权重占比高达73%,远高于中证军工(40%)和中证国防指数(53%)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89%,包括光启技术、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航西飞等军工核心企业 [2]
豪能股份20250514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豪能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发展布局** - 2006 年成立,2017 年上市,前身为 1964 年的泸州长江机械厂,2020 年收购浩能强进入航空航天领域,2024 年 9 月布局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器及机器人减速器业务,形成汽车与航空航天双重布局[4] - 产品线覆盖汽车同步器、差速器等多个品类,在轨交系统、电机轴等领域拓展,横向拓展空心电机轴等新产品项目实现传动系统全产业链布局[5] 2.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向氏家族,一致行动人三位合计持有约 28.5%股权,徐英超和杜庭强分别持有 6.9%和 4.3%股权,董事长张勇持有约 2.9%股份[6] 3. **财务表现** - 上市以来毛利率保持在 35%左右,2023 年降至 31%,2024 年以来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增速回升,利润率恢复至 35%左右[7] 4. **汽车业务** - 营收占比约 86%,同步器业务稳健、市场占有率高,差速器业务国产替代加速、毛利率提升显著,在商用车 AMT 重卡领域进入第一梯队并与多家主机厂独家配套[2][8] - 同步器:国内龙头,在生产规模等方面有核心竞争力,受益于 DCT 变速箱需求增长和重卡 AMT 市场改善,预计保持稳健增长,部分产品出口[9][12][13] - 差速器:重点发力齿轮方向,与多家客户合作,产能扩张,受益于四驱车型需求增加和国产替代趋势,预计 2024 - 2029 年全球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 8%,有望成核心增长点[10][14] - 电机轴:布局空心电机轴,有轻量化等优势,与多家公司合作顺利,拓展定子等产品品类[15][16] 5. **航空航天业务** - 通过收购切入,拥有三家子公司,业务涵盖航空结构件等,收入占比 11% - 12%,毛利率约 45%,计划投资 3 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受益于 C919 等下游客户增长[3][17] 6. **减速器业务** - 从汽车减速器延伸至机器人减速器领域,技术层面有齿轮制造技术积累,客户层面已量产汽车用减速器并与多家企业合作,竞争格局上国产替代趋势明显,预计 2025 - 20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能源时代对齿轮精度和静谧性要求提高,封闭供应链开放,新势力厂商倾向外采,利好第三方齿轮厂商,同步器需求因 DCT 变速箱单台用量增加而增长,对冲新能源对燃油车市场冲击[11] - 空心电机轴单车价值约 150 元[15] - 中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减速机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 10 - 14%增长至 2023 年的 56%[19]
广联航空:将持续深化西南地区战略布局 深度融入地区产业生态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18:48
公司概况 - 广联航空专注于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是国内知名的民营航空航天工业配套产品供应商,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领域,主要包括航空工装、航空航天零部件与无人机产品 [1] - 公司在复合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和部段的加工制造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1] - 公司参与了国家多个大型飞机研制项目,包括C919大型客机的零部件、成型工装供应,C929货舱门等零部件及中机身壁板组件装配生产线供应,以及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装配生产线设计制造 [1]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航空工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承接了C919、C929等众多型号飞机的航空工装研制任务 [2] - 公司掌握大跨距加辅助支撑结构薄壳工装技术、可实现变形补偿的成型模具技术、过渡工装毛坯高精度制造技术、快速安装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等 [2] - 公司凭借严格质量管控与高效交付能力,在行业内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41 64%的快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连续3年保持攀升 [2] - 受科研投入增加、产品结构变化、客户产品价格调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呈现阶段性亏损 [2]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动态需求分析机制捕捉市场动向,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并完善客户体系,深耕航空航天产业板块 [3] - 公司推进全业务链条成本优化,实施供应链集中采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降低隐性成本 [3] - 公司聚焦高效能、低成本、模块化等新技术研发突破,建立业务风险评估机制以平衡创新投入产出效益 [3] 区域业务进展 - 广联航发(沈阳)精密装备有限公司2024年进入试生产阶段,围绕航空发动机工装业务拓展市场份额,助力公司工装类产品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3] - 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提高金属零部件、航空工装等产品快速研制能力,智能生产线和精益生产单元产能资源充分释放,确保客户批产任务交付 [3] - 广联航空(西安)有限公司2024年亏损金额大幅收窄,经营业绩好转,随着西安当地主机厂业务放量,将推动战略产业布局 [4] - 广联航空(自贡)有限公司是公司在西南地区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基地,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一期建设进入试生产阶段,相关科研任务储备将提升长期竞争力 [4] 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持续深化西南地区战略布局,成都、自贡两地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地区产业生态链,巩固在西南地区主机厂的战略供应商地位 [4] - 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有人机金属零部件制造核心业务,构建完整的金属结构件制造体系,高效供应中小框、梁、肋等关键金属结构件 [4] - 广联航空(自贡)有限公司稳步推进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凭借超大型复合材料工装一次性等前沿技术,满足无人机对高性能材料的严苛要求 [4] - 西南地区将基于智能设计与柔性制造技术,深度参与多个重点型号飞机装配工装及零部件研发,巩固在西南航空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 [5]
广联航空(300900) - 300900广联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6:38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 [2] - 参与单位有富国基金、国海证券、银河基金、浦银安盛等 [2] - 时间为2025年5月9日,地点在上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毕恒恬先生和证券事务专员刘金昊女士 [2] 2024年利润亏损应对方案 - 2024年因科研投入增加、产品结构变化、客户产品价格调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出现阶段性亏损 [2] - 围绕精准化市场布局、精细化成本管控及前瞻性技术储备构建发展体系,通过“需求分析 - 成本控制 - 技术储备”提升运营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3] 主要子公司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 广联航发(沈阳)精密装备有限公司进入试生产阶段,推动航空发动机工装业务增长,提升工装类产品业务占比 [4] - 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提高产品研制能力,产能资源释放,生产经营恢复 [4] - 广联航空(西安)有限公司亏损金额大幅收窄,随着当地主机厂业务放量将推动产业布局实现 [4] - 广联航空(自贡)有限公司加大“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科研生产投入,一期进入试生产阶段,储备科研任务助力可持续发展 [5] 西南地区业务发展情况 - 2025年成都、自贡两地协同发展,巩固在西南地区主机厂的战略供应商地位 [5] - 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有人机金属零部件制造,构建完整制造体系 [5] - 广联航空(自贡)有限公司推进无人机总装及零配件制造项目,凭借前沿技术提升市场供给能力 [5] - 西南地区协同发力,参与重点型号飞机装配工装及零部件研发,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5] 航空工装市场地位及生产优势 - 公司在航空工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行业领先企业,承接C919、C929等型号飞机的航空工装研制任务 [6] - 具备显著生产实力与竞争优势,掌握多种技术,能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有严格质量管控与高效交付能力 [6][7]
光启技术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空航天装备、超材料 - **公司**:光启技术、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顺德光启尖端装备有限公司、株洲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乐山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及其盟友先进战机领域现状 - 美国及其盟友拥有 9000 架飞机,现役 5645 架,新定购 3391 架,新定购主要为 F - 35 战斗机,总价值约 5.5 万亿元人民币[2][6] - 美国三大主机厂 2024 年收入突破 1 万亿人民币,但产能不足,积压订单达 3.3 万亿元人民币[2][6] 中国航空航天装备行业进展 - 出口型歼 - 10CE 飞机在巴基斯坦击落 6 架印度战机,展示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实力[4] - 中国自 1983 年自主研制战斗机,近年取得歼 - 20 首飞、运 - 20 投入使用、歼 - 35A 亮相珠海航展等突破[4] 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发展趋势 - 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是大国竞争战略高地,代表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产业能力[7] - 未来十年,中国将在新能源汽车、国产集成电路和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新支柱产业[2][7] 中美核心技术企业竞争 - 中国相关企业将与美国雷神技术、洛克希德马丁等前五名企业展开竞争,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8] 光启技术在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中的角色 - 光启技术专注高集成度功能结构,占比从 0%提升至 23.58%,通过超材料技术解决复杂需求,实现综合智能结构[2][9] 超材料发展 - 超材料概念由苏联科学家提出,1999 年有实质性进展,2003 年首次制造出光学反物质[10] - 超材料是材料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可改写基本物理定律,适合制造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中国已量产到第四代,美国量产到第三代[2][11][12] 光启技术经营业绩 - 2018 - 2024 年收入增长 11 倍,复合增长率 50.4%;2024 年收入 15.52 亿,同比增长 21.69%;扣非净利润从 2018 年 4600 万增长至 2024 年 6.43 亿,复合增长率 55.4%[3][13]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3.72 亿,同比增长 15.96%;归母净利润 1.51 亿,同比增长 10%;现金回款 4.89 亿,同比增加;经营性现金流 3.26 亿,同比增长 597%[5][14][15] 光启技术合同与研发 - 与用户签订研制、生产批量化和维保运营三类合同,为装备定制技术方案,提供系统级产品[5][14] - 过去几年完成关键研发节点 21000 多个,编写设计文档 41000 份,共计 7.74 亿字;2024 年研制收入 2.82 亿,同比增长 911%[14] 超材料产业链 - 产业链构建复杂,涉及多领域,包括上游设计和原材料、中游零部件生产、下游产成品和技术服务[17] - 以深圳为总部,一总部五基地八大专业公司及 1919 家上下游供应商协同构建全国性平台,为航空航天装备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5][26] 各子公司情况 - 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终端产品设计,2024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小巨人,获多项荣誉,有 490 项专利和 4 项国家标准[18] - 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超材料研究及测试服务,获 CNAS 认证,2024 年成深圳百强技术服务企业第 61 位,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 82.04%,有 100 项专利和 3 项国家标准[20] - 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原材料研发生产,是河南新型研发机构,获省部级科技成果登记 35 项,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 44.13%[21] - 顺德光启尖端装备有限公司从事关键部件制造和第四代超材料开发,自 2021 年投产,三年复合增长率 115.14%,有 126 项专利和 3 项国家标准[22] - 株洲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从事关键部件材料开发,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产,有 12 项专利[23] - 天津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从事关键部件及工装制造和检测技术开发,2025 年承担生产任务并实现 906 基地投产,有 14 项专利[24] - 乐山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无人机总装试飞,打造低空无人机产业集群,是乐山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链下游核心企业[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国超材料大会 2025 年 5 月 16 日在深圳召开,吸引几千名学者参与,线上超 10 万名,将推动超材料领域发展与研究交流[16] - 80 亿资金转化为多项成果,建立覆盖各类新一代航空装备的基础[28] - 2024 年麒麟优基地二期 10 月底投产,贡献将在 2025 年 5 月后体现,今年有新基地投产补充产能[29]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约 41.1 亿,占总金额 60%左右,各项目有不同建设进度[30]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配比中一年期占 78%,一到两年期占 17%,均在正常信用账期内,2025 年一季度销售回款现金流达 4.89 亿元,公司正经历账期考验[31] - 超材料产业链涉足多领域,目前主要赛道是新一代航空链装备,公司与多企业合作,推进多个项目,核心任务是突破产能制约[32][33]
光启技术产能释放周期开启 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超597%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0:09
文章核心观点 光启技术2025年一季度业绩双增且创历史新高,凭借超材料技术优势从单一供应商转变为核心系统集成商,加速产能扩张战略,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上升15.96%;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上升10.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25亿元,同比增长597.24% [1] - 延续2024年报营收与利润双增态势,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继续双增并创历史新高,连续六年实现一季度业绩双增长 [1] 公司技术优势 - 航空航天装备技术迭代升级,传统技术体系出现瓶颈,光启技术凭借超材料特性为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核心产品提供解决方案 [1] - 历经十余年发展,公司从单一超材料专业供应商转变为核心系统集成商,将多领域功能融合在超材料复杂结构件中,成为支撑新一代装备平台多功能一体化的关键力量 [1] 公司产能扩张 - 面对未来批产订单释放,公司加速产能扩张战略,新增株洲905基地、天津906基地及乐山106基地,形成五大基地全国性超材料产业布局,构建全产业链平台 [2] - 今年相关产业基地相继建成投产,超材料产品交付效率将提升,产能瓶颈有望缓解,为未来2至3年业绩增长构筑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