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

搜索文档
佛塑科技并购重组申请获受理 收购金力股份拓展新能源领域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6-14 09:50
交易概况 - 佛塑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金力股份100%股份,交易对价合计50 8亿元,同时向广新集团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 [1] -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与募集配套资金互为前提条件,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广新集团,控制权不变 [1] - 深交所已受理本次交易申请文件 [1]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金力股份专注于锂电池湿法隔膜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湿法基膜和涂覆隔膜,202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约18%,排名行业第二 [1][2] - 公司掌握多项涂覆技术,5微米超高分子量湿法隔膜产品出货量市占率第一,具备产品迭代先发优势 [2] - 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头部锂电池厂商,并向LG化学等海外企业供货 [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1-3月金力股份销量超9亿平方米(去年同期约4亿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8 71亿元,净利润4088 09万元 [2] - 产能释放推动销量稳步提升,规模效应显现后成本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增强 [2] 战略协同效应 - 佛塑科技为广新集团旗下新材料上市平台,深耕高分子功能薄膜与复合材料,与金力股份同属高分子薄膜材料行业 [1][3] - 交易完成后金力股份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扩充融资渠道,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2] - 本次交易将扩大佛塑科技业务规模,拓宽产业布局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3]
泛亚微透: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外投资所涉及的其拥有的资产组市场价值资产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42
公司概况 -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8日,注册资本7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云,注册地址为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前漕路8号 [10][1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自动化机械设备、橡塑制品、汽车内饰件、电子元器件制造等,2024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12][13] - 公司拟对外投资涉及的资产组包括TRT电缆膜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 [6][7] 评估对象与范围 - 评估对象为公司持有的资产组市场价值,评估范围包括TRT电缆膜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权和客户关系) [7][19] - 固定资产包括12台机器设备和29台电子设备,账面净值合计787.79万元;无形资产包括3项专利和客户关系,账面价值为0元 [19][36] - 专利权包括2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聚酰亚胺-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37][38] TRT电缆膜业务 - TRT电缆膜采用高强度聚酰亚胺和氟聚合物材料制备,具有卓越的电气性能、耐热性能和耐化学性能,适用于航空航天电线电缆和高性能电子绝缘领域 [13][38] - 产品性能达到国外竞品水平,实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100%国产化,完全替代进口 [38] - 主要客户包括南京全信、上海神州、广州凯恒等,客户资源稳定且持续拓展中 [39] 行业分析 - TRT电缆膜所属行业为塑料薄膜制造业(C2921),属于新材料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行业 [13][14] - 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监管体制为国家部委宏观指导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并行 [14][15]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绿色化、智能化、高能效化和定制化,市场规模预计以每年6.8%的复合增长率扩张 [20][21] 评估方法与结论 - 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采用收益法评估 [7][25] - 资产组市场价值评估结论为4,647.32万元,评估增值3,859.53万元,增值率489.92% [8] - 评估报告有效使用期为1年,自评估基准日起计算 [8]
世界用上了中国“黄金薄膜”
科技日报· 2025-06-13 09:11
高性能聚酰亚胺(PI)薄膜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PI薄膜制备技术路线,打破国外50余年技术垄断 [3][4] - 采用化学亚胺法路线实现单层结构突破,产品耐高温、耐电晕性能满足CR450动车组永磁牵引电机需求 [1][2][4] - 产品幅宽达2100毫米,单线年产能突破800吨,创全球同幅宽产线最高产量纪录 [9][11] 散热PI薄膜创新应用 - 全球首创90微米以上超厚型散热PI薄膜,可制备50微米高功率人工石墨膜,突破行业75微米厚度天花板 [6][7] - 开发出导热系数2000W/(m·K)的超级导热PI原膜,较传统材料提升70%,最厚可达230微米 [8] - 碳纳米管改性技术解决超厚膜石墨化排气难题,产品成为三星独家供应商并获苹果等厂商青睐 [6][7] 产业链自主可控进展 - 第二条2100毫米产线实现设计、设备、工程化全面国产化,制造成本降低60% [9][10] - 产线调试周期大幅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保障高端材料供应链安全 [10][11] - 产品已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动力等领域国产化替代 [4] 行业地位与专家评价 - 公司技术被中国工程院院士评价为"解决国家50年未攻克难题,实现自主创新高度突破" [11] - 产品性能超越美国杜邦、日本钟渊化学等国际巨头,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6][9] - 从材料进口依赖转为全球技术输出方,改变"买家变卖家"的产业格局 [3][4]
Q1’25高机能薄膜产业观察:寻求新平衡,酝酿新机遇,开启新纪元
CINNO Research· 2025-06-03 13:42
产业要闻回顾 - Q1'25高机能薄膜产业多个项目投建,包括星源材质高性能锂电隔膜马来西亚项目、辰隆控股高端隔膜菏泽项目、膜法智慧功能性光学薄膜清远项目、创彩光学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安庆项目、宇越新材料光学膜绍兴项目、天禄光科技高端TAC光学级薄膜滁州项目、鸿茂光电高端偏光片珠海项目、华盛新显新型显示用光学薄膜成都项目等 [2] - 投融资及市场拓展方面,富印新材料挂牌新三板;新美材料收购韩国LGC光学功能膜业务;杉金光电并购LG化学SP偏光片业务完成交割;晓星化学宣布出售旗下光学薄膜事业部;世华科技拟定增募资扩产光学显示薄膜材料;洁美科技3,000万元收购项目完成 [2] 产业投资趋势 - Q1'25中国大陆高机能薄膜产业投资金额同比、环比均增长,新增投资主要集中在新型显示用高机能薄膜领域 [3][6] 产业行情展望 - Q1'25全球LCD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同比、环比均增长,达到阶段性高点,带动产业链配套需求增长 [8] - 上游新型显示用高机能薄膜厂商营收整体同比增长、环比下滑,销售毛利率整体同比、环比均增长 [8] - Q1'25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产业发展由政策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趋势深化,高端与下沉市场双轮驱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 [12] - 全球光伏市场呈现供需调整与结构性分化并存的态势,产业链价格持续承压,市场在产能出清与技术升级中酝酿新平衡 [12] - 上游新能源用高机能薄膜厂商营收整体同比、环比均下滑,销售毛利率整体同比下滑、环比增长,锂电类与光伏类高机能薄膜厂商经营趋势分化 [12] - 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新增产能陆续入场叠加需求增速放缓,全产业链盈利能力承压,组件厂开工意愿不足,上游高机能薄膜产业供需错配加剧 [15] - 2024年全球面板行业在产能、出货及营收等方面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中国大陆作为全球面板制造的核心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5] - 高机能薄膜等上游核心原材料产业加速集聚,相关项目投建、并购动作密集,产业结构的高质量重塑已进入深水区 [15]
2025年6月国产隐形车衣上市公司十大品牌排名,万顺新材领跑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6-01 20:25
行业概况 - 行业聚焦于汽车后市场中的隐形车衣及功能性薄膜材料领域,涵盖智能光控变色技术、TPU材料研发及精密涂布工艺等核心技术 [1][2][4]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光控变色汽车膜、建筑窗膜、TPU隐形车衣等,应用场景覆盖汽车漆面防护与建筑玻璃领域 [1][2][6] - 技术路径以磁控溅射、纳米涂布、自研涂层(如曼拓涂层/氢键涂层)为主,原材料涉及进口TPU母粒(阿古泰克/NUPRO)及胶水(亚什兰) [1][2][4] 头部企业分析 万顺新材(300057) - 行业龙头,拥有3大生产基地(河南/江苏/广东),总部占地20万平米,配备德国磁控溅射设备及日韩精密涂布设备十余台 [1] - 核心专利覆盖智能光控变色技术,产品线包括汽车膜、建筑窗膜及TPU隐形车衣,为联想、酷派等品牌的上游供应商 [1] - 采用"磁控溅射+高精度纳米涂布"双技术路线,生产环境达千级无尘净化标准 [1] 纳尔股份(002825) - 专注汽车漆面防护,自研第五代氢键涂层与曼拓涂层,产品具备抗污防腐特性,质保期5-10年 [2] - 采用进口原料(阿古泰克TPU母粒、亚什兰胶水),产品性能突出耐黄变与紫外线抵御能力 [2] 双星新材(002585) - 新材料领域深耕企业,隐形车衣业务依托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在性能与市场认可度方面具竞争力 [4] 中游企业特点 - 通利科技(900290)在窗膜市场占有率较高,隐形车衣业务通过工艺优化满足差异化需求 [6] - 晶华新材(603683)依托功能性薄膜材料平台,隐形车衣产品侧重性能优势与服务提升 [7] - 永冠新材(603681)以材料生产技术为基础,逐步拓展隐形车衣市场份额 [9] 新兴及特殊企业 - 通易航天(871642)利用航天材料技术资源开发车衣产品,积累特定客户群体 [11] - 康得新(已退市)曾为国产膜类龙头,技术沉淀深厚但需重建市场声誉 [17] - 易车旗下鲨壳车衣借助母平台流量优势,主打性价比与便捷服务 [15]
沪江材料(870204)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29 19: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7 日 15:00 - 16:00,地点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平台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章澄等 [3] 募投项目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 1.164707377 亿元,账户余额募集资金净额 5000.81305 万元 [5] - 因审批耗时、宏观经济、设备采购等因素,募投项目延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投产,目前建筑主体竣工,完成相关手续和设备工艺前期验证 [5] 公司发展战略 - 以南京沪江材料为研发运营总部,依托南京江宁、溧水及广东惠州生产基地,形成华东、华南两大中心区域化布局 [7] - 坚持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出高阻隔蒸煮膜等新产品 [7] 财务状况 - 2024 年度主营业务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健康,现金流量净额 3575.700135 万元,同比增长 3.82%,应收账款周转率 4.62 [8] - 2024 年营业收入 2.9393539346 亿元,同比增长 6.53%;归母净利润 2500.246916 万元,同比下降 14.98%;产品综合毛利率 30.66% [9]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 22.54%,财务风险可控 [14] 应对成本上升措施 - 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布局、适时逆周期采购、安全库存管控缓冲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11] - 做好预算管理,强化费用管控,开发新产品,提供优质售后服务 [11] 研发情况 - 2024 年度研发费用 1399 万元,研发人员 52 人 [15] - 截至 2024 年,集团获 68 项知识产权专利,其中有效发明专利 23 项 [15] - 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15] 订单与利润情况 - 有稳定客户资源,主要客户包括巴斯夫集团等,根据订单安排生产,积极开发新兴领域客户 [16] - 惠州工厂处于市场拓展阶段,产能未完全释放,公司力争提升盈利能力 [18] 行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 塑料薄膜与复合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阻隔包装行业用于防止外界因素影响包装内容物 [19][20] - 行业发展趋势包括环保化、轻量化、智能化、高性能透明材料需求增长、新兴市场增长 [20] 同行业经营情况对比 - 行业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呈正增长趋势,公司收入、利润规模相对主板上市公司偏小,但在高阻隔工业软包装细分领域竞争力强 [21] - 与同行业相比,公司铝塑类、PE 类产品毛利率差异不大,功能性膜毛利率略高 [23]
德冠新材(00137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9:2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27 日 15:00 - 17:00,地点为线上网址 https://ir.p5w.net/c/001378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裁罗维满、财务总监杨冰、董事会秘书兼助理总裁何嘉豪等 [2] 研发与产品 - 2025 年以“焕新而行、韧性成长”为年度工作主题,聚焦市场和技术,持续开展新产品开发,部分新产品处于中批量拓展阶段,应用于消费电子、卫生材料、即时茶饮市场 [2][7][10] - 围绕功能薄膜和功能母料研发,是国内功能性 BOPP 薄膜产品种类丰富、技术领先的企业,产品下游应用广泛 [2][3][13] 市场与业务拓展 - 目前业务以国内为主,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内主要市场为华南、华东,境外覆盖东亚、中东、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在境外 6 个国家与地区形成专利网络覆盖,未来将开拓新市场 [9] - 围绕“市场、客户、产品”与“服务、质量、价值”制定营销策略,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深挖存量客户推动增量,优化产品多样配置 [5] 财务与业绩 - 2025 年 1 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54 亿元,同比下降 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10.97 万元,同比下降 15.39%,因终端消费需求不足等因素致 BOPP 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滑影响净利润 [8] - 2025 年将聚焦市场和技术,结合募投项目优化产品结构,用产品创新和结构优化抵御行业周期影响提升业绩 [8][10][11] 合规与管理 -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完善投资者索赔机制,2024 年未启动相关赔付程序 [4] - 采取多项措施监测股东持股合规性,包括执行信息披露要求、定期沟通、法律合规培训、建立监控系统 [5] - 建立以 ERP 和 MES 为主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智能物流软件 WMS,未来结合 AI 实现更精益成本管控 [10][11] 产能与竞争力 - 结合募投项目建设,在新生产线启用时优化产品结构,保证高毛利率产品产能,新增产能释放与技术创新并举 [6] - 2025 年从产品创新和管理机制两方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进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 [7][10] 经营计划 - 2025 年重点做好十项工作,包括经营指标增长、无胶膜技术和市场拓展、提升产品品质、深化料膜一体化等 [12] 市值与行业 - 重视市值管理,保持稳健经营策略,提升盈利能力,实施分红及回购股票方案 [13] - BOPP 行业近两年有周期性调整,但在大消费支撑下有韧性,未来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下前景可期,公司关键财务指标在业内较好 [14] 贪腐治理 - 通过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引入外部监督机制、设立内部举报机制等举措预防贪腐问题 [14]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5月23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7:0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 [2] - 未来秉持“差异化、功能性”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探索新材料领域,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2] 项目战略规划 - 建设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布局,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3] 扩产计划 - 目前暂无扩产计划,未来结合自身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合理配置业务产能 [3] 项目进展与资金来源 - 碳纤维项目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进展顺利 [3] - 资金来源为部分超募资金及自筹资金 [3] 客户情况 - 碳纤维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待试生产后进行市场推广及意向客户沟通 [3] 行业前景 - 公司对下游消费电子行业未来市场保持乐观,将关注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把握机遇,提升竞争力 [3]
核聚变热潮涌动,继“地天板”后,资金高位再博弈王子新材
格隆汇· 2025-05-22 12:03
股价表现 - 5月22日公司股价延续强势,开盘快速拉升多次触及涨停,报17.15元/股,总市值65.51亿元,换手率超70%,年初至今涨幅达86% [1] - 5月21日上演"地天板"行情,7分钟内从下跌7%拉升至涨停,但尾盘炸板,全天成交额26.75亿元,换手率62.73% [2] - 4月9日启动行情至今市值膨胀190%,日均成交额较年初暴增15倍 [5] - 区间统计显示4月9日至5月22日股价涨幅106.4%,振幅116.7%,跑赢大盘(8.63%)和行业(22.75%) [6] 概念驱动因素 - 核聚变业务进展引发资金关注,控股子公司宁波新容提供储能电容产品,但相关合同金额占比不足3%,短期对业绩无重大影响 [3] - 市场对公司与可控核聚变项目相关的业务前景存在过度预期 [3] 资金博弈 - 游资席位"湖里大道"与"太华路"5月15-16日斥资1.98亿元抢筹,21日反手抛售1.73亿元完成收割 [6] - 5月21日龙虎榜显示机构与游资混合博弈,买入前五合计净买入1.28亿元,卖出前五合计净卖出2.49亿元 [7] 基本面情况 - 2024年净利润亏损6189万元,同比骤降213%,创上市十年首亏 [8] - 塑料包装业务营收增7.12%但毛利率降至16.8%,军工电子营收增23.72%但毛利率压至27.5% [8] - 塑料包装业务占营收六成但行业净利率仅3%,军工电子受制于军工集团集采 [10] 行业背景 - 核聚变赛道仍处早期阶段,商用发电至少还需十年,当前核裂变发电成本0.6元/度显著高于风光电0.2元/度 [10] - 中核集团等巨头布局核电项目但均依赖核裂变技术,聚变能经济性需跨越多个技术代际 [10] 公司动向 - 实控人王进军在股价上涨期间减持102万股套现约1600万元 [7] - 公司在亏损情况下仍增加研发投入,重点布局"军工+新能源"战略 [10]
佛塑科技:内生增长结合外延并购显成效
中证网· 2025-05-17 15: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8亿元,同比增长0.61%,扣非净利润9657.50万元,同比增长153.48%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2.26%,归母净利润1991.22万元,同比增长9.98% [1] - 公司围绕高分子功能薄膜与复合材料产业定位,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提升经营效益和投资价值 [1] 战略布局与收购计划 - 公司正推进收购锂电池隔膜龙头企业金力股份,交易对价合计50.8亿元(现金4亿元+股份46.8亿元) [1] - 收购金力股份旨在打造第二盈利增长点,切入锂电池隔膜领域,丰富新能源产品布局 [1][3] - 交易有利于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扩大业务规模并拓宽产业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 [3] 金力股份业务概况 - 金力股份专注于锂电池湿法隔膜研发生产,产品包括湿法基膜和涂覆隔膜,掌握多项涂覆技术 [2] -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厂商,并开始向LG化学等海外厂商供货 [2] - 截至2024年底产能约50亿平方米,2024年中国湿法隔膜市场占有率18%,排名行业第二 [2] 锂电池隔膜行业动态 - 2024年下半年锂电池隔膜价格止跌回稳,下游需求持续扩张,叠加技术进步优化成本,行业利润水平回升 [2] - 金力股份2025年1-3月产能逐步释放,销量稳步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