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追着捶巨子生物”的大嘴博士与华熙生物持股同一公司?个人账号多次测评推荐华熙旗下产品
新浪证券· 2025-05-30 15:08
巨子生物产品争议事件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检测报告显示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的"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非微量成分标注下限0.1%,且未检出核心氨基酸"甘氨酸",质疑产品虚假标注与夸大宣传 [1] - 可复美发布声明否认指控,称自检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检测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行业标准YY/T 1947-2025,并委托第三方复检 [1] - "大嘴博士"后续连续发微博质疑巨子生物撤下涉事产品及自测方法可靠性,称其"自我爆锤" [1][6] 市场反应与股价影响 - 爆料后巨子生物股价连续4天下跌 [6] - 5月华熙生物发布长文点名10家券商研报为巨子生物站台,指责其通过对比研究贬低玻尿酸、抬高重组胶原蛋白商业价值 [8] 华熙生物与"大嘴博士"关联性 - 华熙生物与"大嘴博士"郝宇均间接持股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华熙生物通过海南海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股32.44%,郝宇通过上海同色网络科技持股90% [8] - 郝宇曾多次在微博测评推荐华熙生物旗下产品,如润百颜小灯管、白纱布屏障次抛等 [9]
子公司三年亏超15亿日元!被质疑退出中国,POLA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14:55
公司动态 - POLA集团解散中国子公司奥蜜思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因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5亿日元 [1][5] - 该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负责奥蜜思品牌在中国大陆销售,注册资本5868万美元 [5] - 2022-2024年子公司净销售额分别为9.14亿日元、9.76亿日元、7.83亿日元,净亏损5.70亿日元、4.38亿日元、6.05亿日元 [5][6] - 预计清算将造成13亿日元损失,所得税减少16亿日元 [6] 品牌表现 - 奥蜜思品牌2022-2024年净销售额持续增长:384亿日元→429亿日元→482亿日元,营业利润49亿日元→63亿日元→83亿日元 [12] - 同期宝丽品牌净销售额964亿日元→985亿日元→928亿日元,营业利润125亿日元→116亿日元→99亿日元 [12] - 茱莉品牌三年净销售额84亿日元→90亿日元→88亿日元,持续亏损13亿日元→14亿日元→25亿日元 [12] - 2024年奥蜜思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4] 中国市场策略 - POLA中国声明此次仅为局部业务优化,其他品牌子公司正常运营 [7] - 奥蜜思逐步缩减中国线上渠道:抖音旗舰店6月10日关闭,天猫旗舰店6月30日关闭 [1][16] - 集团表示将关闭中国不盈利店铺,收入下降符合预期 [16] - 强调视中国市场为战略核心,承诺深化本土化创新 [7] 财务数据 - 集团2022-2024年净销售额1663.07亿日元→1733.04亿日元→1703.59亿日元 [15]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4.46亿日元→96.65亿日元→92.86亿日元 [15] - 美容护理板块2024年营收占比96.9% [12] - 奥蜜思品牌海外营收仅占2.5%(2025Q1),同比下滑15.3% [15]
95后北大博士获欧莱雅重金押注,AI+生物制造,让中国美妆原料站上世界舞台
生物世界· 2025-05-30 14:06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当 合成生物学 突破生命科学的认知边界,当 人工智能 重构传统研发的底层逻辑,一场关于 " 未来制造 "的革命正在 美妆行业 悄然发生。 合成生物学先驱 Craig Venter 曾表示——我们正从读取遗传密码走向书写遗传密码,而人工智能 ( AI) 将是我们的笔。在这条技术与产业碰撞的赛道上,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正异军突起:成立仅 4 年的 未名拾 光 ,凭借 " AI + 生物技术 "的颠覆性技术矩阵,不仅让 欧莱雅集团 等巨头战略投资,更以 " 1 天内完成 原料功效实验 "、" 9 个月提升活性物含量 17 倍 "、" 10 个月完成新原料全周期开发 "、" 不到两年完成 从原料发现到产品上市 "的超凡效率,破解了美妆原料领域长期存在的" 研发慢、成本高、可持续难 "三重 困局。 从 300 亿生物活性分子的全球最大生物活性物数据库的搭建和智能筛选,到 亚洲最大的愈伤组织资源库的 建立及首个昙花愈伤组织提取物备案,这家年轻的企业如何利用 AI 重塑细胞工厂?当中国美妆原料站上国 际巨头的研发台,背后又暗含怎样的全球化布局? 国际巨头青睐的背后 ——中国"生物智造"的突围 近日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一“业”成名|真有两把刷子!“刷”出30亿级“颜值经济”
新华网· 2025-05-30 13:50
行业概况 -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每年生产上亿支化妆刷,年产值达30亿元,形成规模化的"颜值经济"产业链 [4] - 青县化妆刷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国外高档化妆刷80%以上产自该地区 [8] - 2021年青县获"中国化妆刷之乡"称号,2023年被列为"河北省美妆用具外贸转型示范基地" [14] 产业转型路径 - 20世纪90年代以代工贴牌为主,后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建设研发中心、注册自主品牌实现转型 [4] - 行业协会制定《青县化妆刷行业标准》,推动工艺规范化,并整合零散企业 [12] - 2022年成立中国青县美妆文化产业园,提供培训、供应链、营销、金融等全链条服务 [12] 技术与创新 - 通过破解进口设备适配难题、提高动物毛利用率、应用3D打印技术优化刷柄设计 [6] - 融入国风设计和非遗技艺,提升产品附加值 [6] - 与故宫、颐和园等IP联名,强化品牌影响力 [10] 产业链与规模 - 单支化妆刷需经历磅毛、梳毛、墩杯造型等数十道复杂工序,工艺门槛较高 [6] - 全县开设线上化妆刷店铺超2000家,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 [8]
出海增长的焦虑,被 TikTok 打破了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42
中国企业出海增长困境 - 海外美妆品牌广告投入数万美元但ROI卡在0.8难以提升,反映传统营销模式失效 [3] - 东南亚市场流量成本从2022年不足0.5美元/位飙升至2024年3.9美元/位,涨幅达680% [6] - 小家电行业出现营销投入逐年上涨但ROI持续下降的矛盾现象,部分企业单项目亏损超数十万元 [6] 增长范式迭代趋势 - 行业从流量套利驱动转向用户心智资产运营,需建立"认知-吸引-问询-行动-拥护"的5A人群资产模型 [8][10] - 传统数字营销广告优势减弱,因消费者广告敏感度下降及圈层人群固化导致转化效果降低 [8] - TikTok平台数据显示种草人群贡献46%GMV,转化效率达认知阶段用户的12倍 [16] 种草营销方法论 - 通过内容共创/圈层渗透/情感共鸣实现消费边界突破,案例显示电动牙刷品牌通过场景化话题使非目标群体转化率提升 [12][13] - 营销漏斗三阶段:认知拉新(获取平台流量包)-种草(公域转私域+达人推荐)-转化(闭环形成) [13] - ACC人群资产模型强调种草阶段价值,该阶段用户品牌偏好可能性比认知阶段高28% [14][16] TikTok的解决方案创新 - Brand Consideration方案通过追踪用户短视频停留/商品点击/评论互动等全量行为识别高意向用户 [21] - 印尼美妆品牌应用后CPCo下降46%,种草用户增长10%且获取效率提升72% [22] - 泰国案例显示与Shop Ads组合投放使CPCo降低22.5%,种草用户获取效率提高18.5% [24] - 方案适配高客单价商品及大促节点,结合GenAI内容生成与达人合作实现降本增效 [25]
茅台“铁粉”转战泡泡玛特 消费投资逻辑聚焦“含新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5-30 04:49
泡泡玛特成为基金重仓新贵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较2024年9月末的62只增长234% [3] - 泡泡玛特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50%,吸引包括原贵州茅台持仓基金经理转投 [4] - 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在2025年一季度将泡泡玛特加仓至第一大重仓股,取代贵州茅台 [3] - 南方基金史博、汇添富基金胡昕炜等知名基金经理2024年四季度起大幅增持泡泡玛特 [4] 新消费赛道表现突出 - 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若羽臣、万辰集团涨幅超400%,潮宏基、中宠股份涨逾200% [5]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年内回报率超50%,重仓中宠股份、泡泡玛特等新消费股 [5] - 22只消费主题基金年内回报率均超20%,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C回报率达47% [5] - 黄金首饰公司受关注,周大生5月接待超130家机构调研,潮宏基等接待超30家 [7] 机构调研热点聚焦 - 宠物经济相关公司获密集调研,可靠股份、一致魔芋5月接待机构超50家 [7] - 葛卫东旗下混沌投资现身周大生、可靠股份调研名单 [7][8] - 食品类公司立高食品、康比特同期接待调研机构均超20家 [7] 基金经理观点分歧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新消费赛道已进入边缘扩散阶段,估值偏高需警惕短期调整 [8] - 富国消费精选30指出中长期仍看好新消费公司成长空间,尤其处于成长中早期的企业 [8] - 海富通消费优选混合认为人口代际更迭将持续催生新消费品牌机遇 [8] 消费主题基金策略 - 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重点布局潮玩、黄金饰品、宠物等细分领域 [6] - 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持仓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计划宏观企稳后增配传统消费 [6]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消费新周期将延续,特征为年轻客群驱动、产品力全球化 [6]
巨子生物胶原蛋白“缺量罗生门”追踪
华尔街见闻· 2025-05-29 22:50
成分争议事件 - 美妆KOL"大嘴博士"通过HPLC氨基酸法检测可复美精华,发现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公司宣称标准 [1] - 公司回应称内部检测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大于0.1%,与网传数据严重不符,但第三方检测结果尚未公布 [2] - KOL进一步质疑公司采用的双缩脲法检测存在缺陷,因产品含聚谷氨酸钠会导致结果虚高 [3] 品牌历史争议 - 可复美4月曾被曝涉嫌违规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经药监局调查后未发现违规 [5] - 此次事件是品牌年内第二次陷入重大争议 [4] 财务与市场影响 - 可复美2024年创收45.4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超80%,事件结果直接影响公司业绩 [6] - 争议导致公司市值从5月初的857亿港元跌至729亿港元,蒸发128亿港元 [8] 检测方法差异 - HPLC氨基酸法灵敏度高但操作复杂,双缩脲法简便快速但可能受干扰物质影响准确性 [3]
和讯投顾杨立华:韩国怎么又在玩儿“变脸”?中国供应链的隐形统治
和讯财经· 2025-05-29 22:24
(原标题:和讯投顾杨立华:韩国怎么又在玩儿"变脸"?中国供应链的隐形统治) 韩国近期的一些行为确实让人感到困惑:一方面,他们试图将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申遗,另一方面又在 经济领域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这不禁让人怀疑,韩国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今天,老杨就和大 家聊聊这件事。 如今,中国科学家又发明了第四代玻尿酸技术,这种技术更先进,效果更好。而且,中国并没有将这种 技术卖给韩国,而是自己创立了品牌,将产品价格定得更加亲民,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用上优质的产品。 这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从原料输出向标准制定的跃迁,也让全球36%的玻尿酸专利布局在中国企业手 中。 这种产业博弈的本质是制造业根基的较量。当韩国试图"去中国化"的时候,中国制造早已深深嵌入韩国 经济的主动脉。无论韩国怎么变脸,都改变不了他们离不开中国的事实。而中国科技实力正在一点点改 变世界。 韩国的美妆巨头在全球市场上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收割了高额的溢价,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韩国美妆 产业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的支持。韩国美妆企业85%的玻尿酸原料,正是从中国山东的工厂悄然输送过去 的。这说明韩国的经济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产业都离不开中国。 玻尿酸市场曾经 ...
华熙生物“大战”巨子生物,这场公关战到底有多惨烈?
核心观点 - 华熙生物发文质疑资本市场"捧胶原、踩玻尿酸"行为,点名巨子生物及多家券商,引发行业公关战 [3] - 巨子生物市值10天内从909亿跌至735亿,蒸发174亿,负面宣传或影响618促销表现 [4] - 争议焦点围绕可复美"胶原棒"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检测方法,双方各执一词 [9][11][17] - 行业标准缺失导致检测方法争议无权威界定,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引发角色冲突 [11][30] - 危机公关中"爱国牌"策略适得其反,需避免道德绑架消费者 [37][39] 争议的检测方法 - 美妆博主"大嘴博士"检测显示可复美"胶原棒"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标注的≥0.1%标准 [9] - 巨子生物自检结果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质疑博主使用的HPLC氨基酸定量法未列入行业标准 [11] - 博主反驳企业可能采用凯氏定氮法,存在无法区分蛋白氮与非蛋白氮的科学局限性 [11][12] - HPLC氨基酸定量法通过水解所有蛋白质检测氨基酸总量,被认为能准确反映实际含量 [17] - 涉事产品已从巨子生物官方电商渠道下架,第三方检测报告尚未公布 [17][29] 时间线巧合 - 5月17日华熙生物发文质疑→5月21日补充说明→5月24日博主发布质疑视频→5月25日博主回应 [18][22][23] - 博主2024年5月曾连续三篇质疑重组胶原蛋白概念,但此次仅针对巨子生物检测 [23][25] - 时间节点恰逢618促销前夕,加剧市场敏感度 [4][23] - 博主历史内容显示曾推荐华熙生物产品,引发商业模式公正性质疑 [25][27] 行业标准与危机应对 - 化妆品重组胶原蛋白含量缺乏国家标准,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导致"裁判员与球员"角色冲突 [11][30] - 危机沟通应聚焦消费者关心的实质问题而非民族情绪,避免重蹈海天味业"双标门"覆辙 [37][39] - 成分作为品牌核心资产需建立检测方法、科普教育、标准制定等多维度护城河 [33][34] - 法务与公关应协同而非替代,诉讼策略需谨慎避免激化矛盾 [41][43] - 政府部门介入调查但结果可能仍无法解决检测方法分歧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