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零售

搜索文档
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名单公布
南京日报· 2025-06-16 10:45
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名单公布 - 江苏省商务厅公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名单,南京有6个入选[1] - 南京入选商圈包括玄武长江路、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熙南里、新街口、百家湖商圈&1912街区、南湖记忆街区[1] - 这些商圈各具特色,丰富了市民游客夜间生活和消费体验,带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1] 南京入选商圈特色分析 - 长江路是文化特色街区,融合商业文化、文博文化、演艺文化[2] - 新街口作为中华第一商圈,集聚大量商业综合体[2] - 德基广场推出"24小时"商业新模式,营业至凌晨3时,德基艺术博物馆实现365天夜间开放[2] - 熙南里街区推出六潮雅集、民谣音乐会、沉浸式夜游、露天电影院等特色场景[2] - 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集文化、艺术、演艺和商业于一体的夜间消费空间[2] - 百家湖商圈融合时尚购物与品质消费,成为夜间热门去处[2] 夜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 - 省商务厅等15部门印发《江苏省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1] - 计划到2025年打造50个业态丰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消费集聚区[1] - 该工作已被列入2025年度省政府12类45件民生实事[1] - 商务部门将引导商圈抓住暑期消费旺季,整合夜食、夜购、夜宿等多元业态[2] - 持续深化"苏新消费"品牌效应,打造夜间消费示范样板[2] 南京夜经济活动开展情况 - 南京启动"四季有约·仲夏不眠夜"系列活动[3] - 活动聚焦夜间经济与夏季消费特点,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协作[3] - 围绕六大主题,联动12个板块,推出近500场消费促进活动[3] - 旨在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激发夜间经济活力,推动消费市场升级[3]
武汉获“美好消费典范城市”荣誉
长江日报· 2025-06-16 08:25
武汉消费市场表现 - 武汉与深圳、成都、大连共同获得"美好消费典范城市"荣誉 [1] - 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31.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 [6] - 2024年1-4月社零增速进一步提升至8.1%,继续保持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领先地位 [6] 消费业态创新 - 武汉打造1500万方商业空间,近三年引进首店超千家,数字消费和夜间消费蓬勃发展 [3] - 联动商文旅体健举办"乐购武汉"促消费活动2000场/年,形成"春赏樱、夏嘬虾、秋欢购、冬潮玩"四季消费图景 [6] - 运动健身和医疗服务消费预期超出全国均值3个百分点以上 [3] 城市品牌建设 - 商文旅体联动强化特色消费IP(樱花、小龙虾、热干面),文创品牌"蒜鸟"亮相央视推介会 [3][6] - 20余种武汉老字号及特色产品(国漆、黄鹤楼酒、老万成等)在美好生活好物集集中展销 [6][7] - 城市形象与生活便利满意度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 [3] 数据来源背景 - 《美好生活大调查》由央视财经联合国家统计局、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发起,持续开展19年 [6]
方大集团中兴商业:“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航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3:58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5月公司商品销售总额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逆势突围[1] - 公司目标成为区域龙头零售企业,通过创新开拓实现快速发展[1] -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新基建工程,赋能传统零售转型升级[4] 营销创新与活动 - "五一"小长假活动采用"文商旅"融合新模式,整合恐龙博物馆、魔方小镇等异业资源打造一站式体验[2] - 推出"报销三票""玩乐补贴"等创新举措吸引全国游客,并举办青少年篮球赛、音乐海选赛等活动[2] - "家年华"活动以珠宝腕表节和家居电讯购物节为载体,举办企业家论坛、会员沙龙等互动体验[3] - 通过"城市告白计划"在LED屏幕展示粉丝留言,结合玫瑰花墙场景提升品牌曝光度[3] - 举办国际护士节专属礼遇、世界冠军签售会等活动持续点燃消费热情[3] 数字化建设 - 推出品牌店铺移动收款设备微信主扫功能升级方案,实现"一码通用"便捷支付[4] - 系统采用动态加密算法与多层级安全防护协议,保障支付信息安全[4] - 升级减少人工干预环节和成本,提升支付体验流畅性[4] 社会责任 - 向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价值5000元生活用品,并组织恐龙博物馆研学活动[5] - 爱心服务队20余年持续开展公益活动,包括捐款10万元救助先心病儿童等[5] - 影城发起"有爱才完美"公益观影活动,为60组孤独症儿童家庭打造专属观影环境[5][6] - 公益活动覆盖从物质帮扶到精神陪伴,从城市到偏远山区[6]
美国至6月7日当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 4.7%,前值4.9%。
快讯· 2025-06-10 20:58
美国零售销售数据 - 美国至6月7日当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为4 7%,较前值4 9%有所下降 [1]
6.10午评|静待趋势明朗!
搜狐财经· 2025-06-10 12:43
市场走势 - 沪指维持红盘上涨但涨幅有限 创业板指呈现绿盘状态 [1] - 恒生指数继续上扬 恒生科技指数高位回落 [1] - 恒生科技指数关键点位5500 89 突破后短线做多具合理性 [3] 操作策略 - 市场处于敏感位置 应秉持多看少动原则 等待趋势明朗 [3] - 关键节点贸然行动可能导致不利境地 [3] - 结构性牛市中需准确把握主流热点板块 如贵金属 商业连锁概念 [3] - 主流热点板块进入调整阶段 建议稍作休息 [3] - 避免盲目跟风频繁操作 防止投资损失 [3] 板块轮动 - 结构性牛市中板块轮动节奏不同 主流热点板块会经历调整阶段 [4] - 需识别板块上涨趋势和调整阶段 在明确上涨时参与 调整时等待 [4] - 对潜在热点板块保持关注 提前研究分析以便把握机会 [4]
福建优化离境退税措施 促进入境消费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0 06:16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福建省税务局推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明确主要内容、商店名单、适用情形及办理流程 [1] - 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福建税务通过退税商店增效、商品拓展、流程优化撬动入境消费新动能 [1]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更多境外旅客可享受实惠 [5] 退税商店扩容与体验提升 - 福建全省退税商店数量达27家 重点在台胞聚集区、交通枢纽增设特色门店 [3] - 福州东百购物中心5月以来产生9笔离境退税订单 税务部门组建专家团队提供全流程辅导 [2] - 晋江市税务局举办政策宣讲会 鼓励中小企业申报离境退税商店 [2] 退税商品多元化与本土特色 - 退税商品向多元领域拓展 包括电子产品及福建特色传统商品 [4] - 漳浦天福服务区"天福茗茶"商店覆盖500多种产品 今年境外游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5% [4] - 泉州古城文旅特色礼品等商品通过退税商店走向国际市场 [5] "即买即退"模式创新 - "即买即退"将退税环节前移至购物现场 境外旅客可当场领取退税款 [6][7] - 境外旅客签订协议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即可现场领取预付金 离境验核后解除预授权 [7] - 台胞何奕兴购买手机后当场领取退税款200余元 体现流程便捷性 [6] 技术支持与商户服务 - 新离境退税系统支持"统一身份管理平台认证"功能 节约操作时间 [2] - 离境退税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品分类查询功能 方便商户提前筹划 [4] - 税务部门提供系统操作手册和远程辅导"绿色通道" 提升商户操作效率 [4]
诚信兴商典型案例数量全国第一
广州日报· 2025-06-10 03:03
近年来,广州在商务诚信建设领域精耕细作,取得一定成效。自2021年开始,商务部、广东省商务厅分 别组织评选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广州市有8家企业入选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数量全国第一;23家 企业入选全省"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全省最多。其中,唯品会在2024年全国典型案例中排名全国第一。 下半年广州将组织开展"1+N"场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弘扬诚信理念,推动放心消费"为主题,发布了《广州市2025年"诚信兴商"宣传手 册》《广州市"诚信兴商"典型案例汇编》,并开展线上线下宣传。 活动宣布计划在今年6月至12月底,组织开展"1+N"场活动,即1场市级层面活动,各区局和市重点商协 会、企业组织N场分会场活动,旨在深入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警示预付式消费风险,持续优化营商 环境,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昨日,"广州市2025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暨放心消费节"启动。这是广州连续第5年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暨 放心消费节"活动,该活动已成为广州"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闪亮名片。 "八守八做""八要八不"护航诚信兴商体系建设 活动中,广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敏表示,该局将结合"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IP,会同相 ...
A股后市如何?机构建议这样布局
天天基金网· 2025-06-09 11:28
市场整体表现 - 6月首个交易周A股三大股指震荡上涨 机构建议6-8月更加注重企业基本面的投资逻辑 [1] - 港股短期或维持震荡 但中长期看具备修复动能 值得投资者关注 [1] 行业配置建议 - 机构建议重点围绕传统产能出清、新消费崛起以及行业景气度较高的领域布局 [1] - 细分领域包括汽车、有色金属、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化学制药等 [1][5] - 算力供应链(AI服务器、光模块、交换机等)值得重点关注 [4] - 短期可关注新消费、创新药、可控核聚变、AI端侧(AI眼镜等)、商业航天等方向 [6] - 中期成长股有望表现更好弹性 聚焦算力、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方向 [6][7] - 消费、顺周期等方向关注度有望提升 [8] 外资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配置价值 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向好且资产估值相对较低 [3] 政策动态 - 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 5月末黄金储备达7383万盎司 环比增加6万盎司 [1] - 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 丰富红利指数相关产品体系 [2] 基金公司观点 - 科技成长布局时点逐步临近 AI产业链中长期增长潜力显现 [9] - 港股中长期在政策托底、流动性改善及估值优势下具备修复动能 [10]
多地打出提振消费“组合拳” 上市公司积极探索新增长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6-09 01:15
提振消费政策部署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提振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核心举措[1] - 深圳6月发布39条具体措施,重点包括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供给、强化政策保障等方向[1] - 上海5月推出专项方案,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行系统部署[1] - 多地政策突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应用,深圳提出推广AI终端消费,上海培育前沿数字消费[1] 上市公司应对策略 - 王府井加快购物中心业态发展,布局下沉市场,拓展消费场景,推动首店经济、冰雪经济等新业态落地[2] - 青岛啤酒全面发力"五新"战略(新人群/需求/产品/渠道/场景),通过即时零售渠道推广创新生鲜产品线[2] - 清越光电关注AI技术驱动的消费电子迭代机遇,积极把握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带来的发展机会[3] 行业影响分析 - 零售企业通过业态升级、场景创新打造优质供给,王府井典型案例显示消费体验提升成效显著[2] - 食品饮料企业构建全价格带产品矩阵,青岛啤酒在新兴渠道的布局已形成一定基础[2] - 显示科技企业将政策支持与AI技术创新结合,推动消费电子产品加速迭代[3] - 上市公司普遍采用智能制造升级、下沉市场拓展等方式响应政策,有望巩固消费市场扩大态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