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搜索文档
规范化与精品化并重 微短剧暑期热度攀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3:55
行业热度与内容创新 - 暑期微短剧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一批精品微短剧集中上线 涵盖重大革命历史、反诈普法、轻喜剧和非遗等多元题材 [1] - 具体案例包括《山河回响》(《亮剑》原班人马)、《云端捕手》(反诈普法)、《成何体统》(轻喜)和《墨韵新生》(非遗故事) 其中《成何体统》《墨韵新生》开播后已带动观剧热潮 [1] - 行业创作从"强冲突、快反转"的爽感叙事转向"情感共鸣"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表达 呈现精品化发展态势 [1] 政策监管与规范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7月11日和7月21日连续发布管理提示 7月11日强调坚决杜绝极端"反智""雷人""离谱"的人设和剧情 7月21日针对抗战题材提出娱乐化、虚无化历史的创作绝不被允许 [3] - 自去年10月以来广电总局已发布约7份管理提示 对题材(如中老年、霸总)、技术(AI应用)和类型(抗战剧)进行精准治理 并通过分类审核、黑名单制度清除违规内容 [3] - 政策管理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 通过鼓励精品、开辟绿色通道扶持优质项目、推出"微短剧+文旅/普法"等创作计划为行业创新指明方向 同时遏制"劣币驱逐良币"规范市场秩序 [3] 创作方向与题材拓展 - 广电总局部署六大创作计划 包括"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微短剧里看品牌"和"微短剧里看非遗" 为内容生产提供清晰价值坐标 [6] - 市场主体积极响应政策导向 推出创新题材作品如科幻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聚焦月球基建工程 获中国国家航天局支持 入围2025年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共创计划)和非遗题材《墨韵新生》(聚焦古画修复 改编自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师小说) [5][6] - 互联网平台片单显示题材多元化覆盖 红果短剧"果燃计划"推出21部精品短剧 涵盖科幻、反诈、非遗及抗战主题 爱奇艺暑期片单包括轻喜剧《成何体统》、演员王丽坤首部微短剧《若熙传》和港风作品《天若有情》 [7] 平台角色与生态建设 - 互联网平台加大对微短剧的投入与资源倾斜 将影响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促进行业繁荣发展 [8] - 平台通过专题分类、开辟特色剧场、推出假期档片单等方式精准把握内容消费场景 帮助用户从海量市场中高效获取内容 有效拓展用户市场 [8] - 平台可深度参与定制化内容创作(如文旅、非遗、普法、品牌推广题材) 将流量优势、用户洞察与社会价值结合 构建差异化内容生态并摆脱对单一娱乐题材的依赖 [9] - 平台需加强算法管理和场景化消费运营 通过有效分类和主题推荐让存量内容产生增量价值 并强化内容与消费场景的契合度(如春节推亲情社交内容、寒暑假推青春题材) [10]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映宇宙执行总裁夏晓晖:微短剧版权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20:02
行业盗版侵权现状 - 整个大文娱行业因盗版年损失超200亿元 微短剧为盗版重灾区[3] - 2023年平均每部短剧面临1224条侵权链接 总计达40.53万条[3] - 盗版形成"搬运-引流-变现"黑色产业链 部分案件夹杂涉赌涉黄内容威胁青少年健康[3] - 2025年上半年映宇宙旗下短剧公司数百部作品遭非法传播 单家公司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3] 具体侵权案例 - 2023年映宇宙短剧《人到中年》《我在古代当王爷》被多家小程序以"2.9元解锁全集"模式盗版传播[3] - 2024年武汉某公司通过微信小程序非法传播映宇宙爆款短剧 涉案金额超千万元[3] - 网文IP侵权改编 电商渠道售卖盗版 跨国侵权等问题层出不穷[3] - 映宇宙2023-2024年因盗版造成直接收入损失达数千万元[3] 版权保护实践措施 - 组建多部门专业版权保护团队 构建"AI初筛+人工复核+用户举报"三级审核体系[4] - 月均处理下架侵权链接超千条 版权管理流程贯穿创作至发行全环节[4] - 综合运用民事起诉 行政举报 刑事报案等手段 截至2025年6月办理近10起侵权案件[4] - 与主流平台建立版权保护合作机制 共享侵权信息 协助清理侵权内容[6] 技术赋能与行业协作 - 引入AI识别系统通过图像比对 音频分析提升侵权内容自动识别能力[6] - 探索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版权归属可查可证可追溯[6] - 积极参与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 推动行业标准建设与自律公约[6][7] 政策监管与行业倡议 - 国家版权局2025年启动"剑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短剧盗版问题[7] - 广电总局发布《促进微短剧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强内容审核与版权管理[7] - 倡议创作者增强版权意识 平台优化技术审核 监管机构细化立法加强执法[7] 公司合规体系建设 - 映宇宙获颁ISO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标志其构建系统化国际化合规管理体系[8][9] - 认证为微短剧等核心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合规基础[9] - 集团执行总裁当选中国互联网协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
“短剧大战”下半场:抢人、抢钱、抢IP
36氪· 2025-07-29 19:51
中国短剧行业在北美市场的发展 - 中国电影人高峰在美国创办的短剧承制公司已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短剧承制方之一 2024年制作45部短剧作品 累计票房超过7000万美元 其中爆款短剧《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成本不到20万美元 票房突破3500万美元 收益超170倍 [1] 短剧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微短剧2024年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已反超电影市场 DataEye研究院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短剧市场上新近3万部短剧 头部制作方如听花岛 重庆四月联盟等公司半年最多制作30部精品短剧 [5] - 短剧行业直接创造约21.9万个就业岗位 间接带动就业岗位达42.8万个 总计带动约64.7万个就业机会 [19] 短剧制作成本与投资趋势 - 行业制作成本持续上涨 听花岛出品的短剧《家里家外》将制作成本天花板拉升到300万元 未来竖屏短剧投资量级预计在300-500万元之间 [7] - 目前已有许多竖屏短剧单部总成本在120万元以上 加上内部运营成本和营销费用 单项目成本已达200万元 [7] - 有投资人表示现在没有500万预算已经不敢碰短剧 [7] 短剧内容质量提升与IP改编趋势 - 行业开始注重内容质量 爆款率高的公司困于人手不够 想扩大产能 [5] - 短剧制作水准持续提升 春节档涌现一批质感很好的古装题材 剧组能穿很好的貂 用造雪机拍雪景 [7] - IP改编成为爆款重要路径 《念念有词》改编自番茄热门小说《豪门老公是哑巴?别慌,我是喇叭》 已经是小说改编的第三个版本 [10] - 短剧改编IP规模变大 《还珠格格》《家有儿女》等国民度大IP宣布启动短剧改编 平台正在洽谈《百妖谱》《杀破狼》《AWM绝地求生》等超级头部IP [10] 短剧行业人才发展与薪酬状况 - 头部编剧可以谈分账 靠一部短剧拿到百万元收益的编剧不在少数 现象级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编剧收入破百万 [15] - 缺少爆款经历的编剧完本费用在1-3万元左右 有爆款经历的编剧完本费用在3-5万元左右 30%-40%的编剧能拿到月入10万元的薪资待遇 [15] - 短剧演员行业薪酬分化明显 "短剧一哥"柯淳日薪2万 某短剧知名演员商务代言费报价高达7位数 但中腰部主演 特约主演 群演的薪酬变化不大 横店群演100-200元/天 特约演员500-1500元/天 腰尾部主演1500-8000元/天 [18] - 大量长剧编剧和演员转行短剧行业 但转型存在挑战 长剧编剧需要适应短剧快节奏和"弱人物 重情绪"的特点 [17] 平台竞争与商业模式演变 - 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入局短剧 包括淘宝 京东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 华为 小米 360等科技企业 以及爱优腾芒等长视频平台 [23] - 免费与付费短剧的市场份额形成7:3的格局 红果短剧的供给占据免费短剧的90% [27] - 红果短剧2025年5月月活破1.99亿 即将超过优酷的月活 只相差50万左右 [25] - 字节跳动在短剧赛道占据霸主地位 通过红果短剧 木叶和咸柠三款APP构建产品矩阵 覆盖全年龄段用户并渗透各级城市市场 [28] 版权保护与行业规范 - 短剧抄袭成本极低 维权困难 收集证据和打官司时间长 罚款金额不重 [31] - 听花岛指控自家短剧《家里家外》被南京烛影心光公司侵权抄袭 抄袭风蔓延至海外 ReelShort上线播放的多部海外短剧涉嫌"一比一抄袭"国内权利作品 [28] - 红果短剧投入数百人专项团队开展全网盗版监控与投诉 单日投诉量达数千条 [31] -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整合抖音短剧和红果短剧的BD团队 加强对短剧IP版权生态保护 [31]
点众、山海接连发声,微短剧新骗局?有人投41万无法提现后报警
36氪· 2025-07-28 12:12
微短剧诈骗模式分析 - 诈骗团伙通过支付宝群聊以"短剧扶持任务"为名吸引受害者 通过刷单获取佣金(每单4元)进行小额利诱 初期成功发放几十元奖励金建立信任[2] - 诱导受害者下载第三方软件 转移阵地至万人规模的刷单群和禁言任务群 完成平台迁移[3][6] - 采用"升级会员"模式(预付38元返还98元)和半天赚400元案例 逐步提升充值金额并强化信任度[7] - 最终通过"数据扶持竞抢"要求预付980元(承诺返1380元) 再以操作异常为由诱导多次修复充值(4000元至7万元不等)实施大额诈骗[8][9] 新型诈骗变种案例 - "沐歌短剧"APP通过签到送现金广告吸引用户 下载后弹出短剧投资项目(起购资金数千至数万元) 初期小额提现成功诱导后续数十万投入最终无法提现[10][12] - 诈骗模式升级为传销性质 通过组队活动要求受害者拉家人朋友共同投入获取更高级别收益[13] - 头部公司山海和点众均发布声明 指出诈骗团伙冒用其名义通过虚假APP以"短剧推广接单""充值返现"等名义实施诈骗[15] 诈骗猖獗的底层原因 - 短剧市场火爆增长为诈骗提供可乘之机 盗版内容泛滥成为诈骗工具(诈骗APP需大量盗版片源伪装)[18] - 电商平台/社交群组缺乏管理导致盗版资源易获取 部分团伙直接冒用知名公司品牌(如仿冒"点众科技"APP)加剧诈骗危害[18] - 根治需多管齐下: 法律层面强化平台责任与惩罚性赔偿 技术层面推广加密与监测系统 行业层面降低用户对盗版依赖[19] 行业影响与用户受害特征 - 小红书等平台大量用户集中曝光近几个月的相似骗局 显示诈骗行为具有组织性和预谋性[16] - 对比早期"短剧编剧课"骗局 新型骗局在流程复杂度(四步诱导)和前期铺垫(小额递增充值)方面显著升级 更易突破心理防线[10][13]
微短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精品化成暑期档主旋律
第一财经· 2025-07-24 09:25
微短剧市场概况 - 2024年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网民使用率59.7%,行业总规模504.4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425.02亿元票房 [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680亿元,2027年有望达千亿级别 [1] - 增长驱动因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娱乐需求及内容产业数字化转型 [1] 行业发展阶段与政策规范 - 行业从"野蛮生长"步入"精品化探索"阶段 [2] - 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确立"分类审核"与"持证传播"管理框架,推动精细化管理 [1] - 红果短剧等平台通过技术审核与人工筛查结合确保内容符合主流价值观 [1] 商业模式创新 - 红果短剧采用"免费看剧+广告分账+专业制作"模式定义行业商业逻辑 [4] - "阶梯式分账+流量激励"机制使头部短剧单月分账收益达数百万元 [4] - 腾讯视频推出厂牌激励计划,制作方最高可获500万奖金,导演/编剧/IP最高100万奖励 [5] 人才与产业链升级 - 长信传媒、柠萌影视等传统影视公司专业团队加入微短剧制作 [5] - 行业从作坊式生产转向涵盖IP开发、剧本孵化、拍摄执行的工业化体系 [5] - 腾讯视频对竖屏短剧S/S+级剧本提供保底稿费及播后额外奖励 [5] 技术创新应用 - 5G普及支持4K超高清画质与互动式剧情实现 [8] - AIGC技术渗透全流程,ChatGPT等大模型可几分钟生成剧本初稿 [7][8] - 快手可灵AI、抖音即梦AI等视频生成模型提升制作效率 [7] 精品化内容成果 - 2025年暑期档《念念有词》播放量破10亿,成红果首部双破亿短剧 [10] - 红果"果燃计划"合作近300部短剧,总播放量近百亿,获国际电影节多项荣誉 [10] - 爱奇艺《成何体统》热度峰值5667创平台纪录,腾讯视频《重返八零共白首》获市场认可 [13] 题材多元化与社会价值拓展 - 题材覆盖科幻、非遗、年代创业等,如《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姐姐的三条簪》 [11] - 非遗主题作品《祈安澜》《墨韵新生》实现文化传播与公众教育功能 [14] - 文旅融合剧《和你的桃花源》带动永春旅游收入增长35% [14] - 国家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涵盖文旅、普法、非遗等六大方向 [15] 就业与经济影响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创造64.7万个就业岗位,90后从业者占比超60% [16] - 新就业形态特征包括灵活工作时间、数字化创作方式等 [16]
“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举办 爱奇艺(IQ.US)6部制播作品获多项荣誉
智通财经· 2025-07-23 14:39
微短剧盛典概况 - 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在山东烟台举行 旨在表彰兼具情感穿透力与现实表现力的微短剧作品 [1] - 盛典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个部门联合主办 属于国家级微短剧行业盛会 [16] - 活动通过14项年度推荐展现行业成果 涵盖作品、演员、城市等多个维度 [16] 获奖作品与平台表现 - 爱奇艺6部制播作品获奖 包括《原罪》《七月的风是甜的》《搬砖吧 大小姐》《唐诡奇谭》《楷模》《家里家外》 [1] - 具体奖项分布:《原罪》《七月的风是甜的》《搬砖吧 大小姐》获年度品质微短剧 《唐诡奇谭》获平台年度期待微短剧上新 《楷模》获"向上力量"上新 《家里家外》获年度微短剧 [16] - 年度品质微短剧完整名单包含20部作品 如《鹦鹉》《法官的荣耀》《重回永乐大典》等 [7][8] 行业活动与计划 - 启动"中国精品微短剧展映计划" 由爱奇艺CEO龚宇与广电总局、中国移动咪咕等机构代表共同推动 [17] - 计划将推介具有"时代性 人民性 引领性"的精品内容 [17] - 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现场介绍自制短剧《唐诡奇谭》的制播情况 [17] 演员与城市荣誉 - 年度表现力男演员:姚冠宇 代高政 [4] 年度表现力女演员:余茵 许梦圆 [5][6] - 年度观众喜爱演员包括壬格格 徐梦洁 白妍等 [3] 品质演员包括李光复 张晨光 慧慧周等 [10] - 年度上镜城市:福州 临汾 西安 烟台 济宁 苏州 黄山 鄂尔多斯 [9][10] 平台战略与行业影响 - 爱奇艺坚持精品化策略 推出兼具观赏性与艺术性的头部内容 [23] - 获奖作品以扎实叙事 精良制作 多元题材和正向价值获得行业认可 [16] - 平台将持续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推动健康向上发展 [23] 新作储备 - 总台年度期待微短剧包括《奇迹》《墨韵新生》《舞动敦煌》等 [10] - 平台年度期待上新作品含《唐诡奇谭》《搏忆》《山河回响》等 [11] - AIGC微短剧板块涌现《英雄》《美猴王》《中国神话》等创新内容 [3]
汕尾发布“微短剧+”政策,最高扶持50万元|“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7-22 16:31
广东"百千万工程"政策动态 - 汕尾市发布"微短剧+"政策 对投资超过500万元的项目给予最高3%上限5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47][52] - 计划至2027年推出30部"短剧里看汕尾"系列精品 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在汕尾取景的作品[54][55] - 创作选题紧扣"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 涵盖文旅、非遗、科普等多元主题[56][57] 县域高中教育提升 - 广东省县域普通高中"托举行动"在中山市开班 覆盖首批16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10][13] - 项目推动帮扶学校与被帮扶学校管理者教师融合 提升办学治校能力与教学管理能力[11][12] - 330余名教育局领导、教研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出席开班仪式[14][15] 水经济项目开发 -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签约三宗水经济项目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7亿元[18][19] - 发布首批16宗水经济储备项目 涵盖水上运动、滨水文旅、休闲康养等新业态[20][21] - 从六大方向精准提升:激活水动能、畅通水动脉、赋能水文化、深耕水田园、创新水康养、做强水品牌[27][28][29] 农村社区建设 - 韶关始兴县建成广东首个农村"未来社区" 首批56户村民拎包入住[31][32][33] - 项目总投资4.19亿元 规划用地186亩 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34][35][36] - 通过项目实施 周所村建设用地从1013亩降至593亩 宅基地用地面积减少超60%[42][43] 基层治理创新 - 珠海市组建快递青年志愿服务队 开展"两随手三帮忙"志愿服务行动[60][61] - 新就业群体通过"随手拍随时报"机制上报线索 每日配送轨迹超3万单[68][69] - 超700名新就业群体人员纳入基层治理网格 累计上报线索7000余条 处置率达98%[75][76] 医疗卫生升级 - 佛山市发布环西江-北江区镇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12项改革举措[79][80] - 启动5家高水平三甲医院与6个镇街的优质医疗结对共建[82] - 目标到2027年新增1家以上三甲医院 12个镇街各拥有不少于1家二甲以上医院[85][86] 重大产业项目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 总投资超百亿美元[88][89] - 一期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装置 120万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91][92] - 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塑料、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提供关键支撑[94][95] 食品产业发展 - 第三届潮食会意向订单金额达153.5亿元 观展人次26.7万[97][98] - 吸引超1000家产业链企业参展 涵盖糖果、蜜饯、饼干、预制菜等全产业链[100][101] - 20余家渠道商与40余家潮州食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05] 绿色石化延伸 - 揭阳市签约东粤化学300万吨/年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114][115] - 广东石化项目自2023年投产以来实现产值超2500亿元 贡献税收超360亿元[112][113] 文旅产业合作 - 粤东粤北五市组建文旅"山海联盟" 共同策划推广精品旅游线路[124][125][126] - 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启动 设置两大主题展区[138][140][141] - 佛山顺德位列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产区20强榜首[145] 科技创新转化 - 珠海斗门区启动高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活动 梳理640余项高校专利纳入资源库[151][156] - 收集6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 向企业推广55项重点专利[156] - 围绕高端电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开展校企对接活动[162][163]
我市推出深化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措施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37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支持政策 - 支持数字贸易企业在杭州设立总部 [1] - 推动游戏、微短剧、网络小说等文化"新三样"企业出海金砖国家 [1] - 鼓励跨境直播合作并提供网络设施建设、海外推广支持 [1] - 建议企业在迪拜等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枢纽设立办事机构 [1] 双向投资促进措施 - 支持在金砖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2] - 鼓励企业参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2] - 推动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2] - 落实WTO《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打造绿色投资通道 [2] - 探索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 [2] - 合作中心已联合南非、肯尼亚、泰国举办推介活动并吸引27家服务机构入驻 [2] 贸易便利化与物流优化 - 提升进出口商品通关便利水平并建立跨境电商退货监管标准 [3] - 建设跨境电商出口集拼中心及全省首个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 [3] - 开辟金砖国家进口生鲜产品专用绿色通道 [3] - 实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企业海关查验便利化措施 [3] - 萧山国际机场采用"提前申报+即到即查"模式加速乌兹别克斯坦樱桃进口 [3] - 支持开拓金砖国家国际航线并提升航空枢纽能级 [3] - 阿联酋航空7月30日起开通杭州-迪拜每日直飞航线 [3] 贸易数据表现 - 1-5月杭州对金砖国家出口额同比增长17% [3] - 同期进出口总额达935.97亿元 [3]
广电总局再次发布微短剧管理提示
快讯· 2025-07-21 22:56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对抗战题材微短剧的管理提示,要求行业加强内容审核把关 [1] - 管理提示针对抗战题材微短剧存在的悬浮设定、幼稚剧情、伪主题创作等不正之风提出整改要求 [1] - 要求各级广电管理部门落实监督责任,行业市场主体落实播出、制作、宣发的主体责任 [1] 内容审核要求 - 避免将现代技术手段和知识技能粗暴嫁接到真实抗战情景 [1] - 避免主角个人能力超强的悬浮设定 [1] - 避免出现违背军事常识的"奇功""神技" [1] - 摒弃"我方超人化、敌方弱智化"的幼稚化剧情 [1] - 摒弃将家国叙事矮化为个人复仇的伪主题创作 [1] - 杜绝缺乏历史逻辑的弘扬民族大义主题的创作模式 [1]
微短剧暑期档热度攀升 行业在规范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经济网· 2025-07-21 15:01
政策监管 - 国家广电总局构建"分类分层、备案编号、违规整治、AI治理"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上线即可追溯" [2] - 专项治理行动已排查清理违规AI生成内容超3000部 [2] - 2024年行业违规举报量较2022年下降78% [2] 市场规模 - 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元增长至2024年504亿元,三年实现百倍增长 [3] - 2025年暑期档平均播放时长同比增加4.2分钟,"倍速观看"比例下降15% [4] 内容转型 - 从依赖"高反转"流量模式转向现实题材挖掘,如《家里家外》播放量破8亿次,《祈安澜》相关话题登热搜12次 [3] - 红果短剧"果燃计划"储备21部精品,涵盖非遗传承、改革开放等题材 [3] 暑期档表现 - 《山河回响》反诈剧台词成"反诈金句",被用作社区普法教材 [4] - 《云端捕手》AI伦理题材7天播放量破5亿 [4] - 《成何体统》古装轻喜剧相关短视频剪辑在抖音播放量超20亿次 [4] 社会价值 - 2025年上半年创造64.7万个就业岗位,涵盖专业与灵活就业 [5] - "微短剧+文旅"模式带动取景地古镇游客量增长30% [6] - "微短剧+普法"使北京朝阳区租房纠纷投诉量下降2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