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娱乐
搜索文档
 新场景引爆新潮流 “体验+融合”带火北京“双节”消费|国庆消费青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03 18:12
这个十一黄金周,如果没有计划出游也觉得在家呆8天有点无聊,不如去附近的商圈转转。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家 商圈了解到,这里不仅能逛吃逛吃,还有音乐节、同步赛事转播、快闪活动以及各种趣味"市集"……一场场以体 验与融合为名的消费盛宴正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上演。同时,北京十一期间还有多家新商业体和首店开业,为市民 提供休闲购物新去处。 北京动物园的明星熊猫"萌兰"把"家"搬到了北京坊。由北京动物园和北京坊携手打造的"萌主来坊 潮FUN秘集"主 题乐园全新亮相,打造科技与萌趣结合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京西五棵松商圈则化身"潮玩引力场",整合万达广场与华熙LIVE两大核心地标,推出30余场青年专属活动。其 中,大学生AI艺术季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展示30余所高校AI艺术作品,打造"可观看、可互动、可共创"的 数字艺术体验空间。华熙LIVE推出"国潮奇妙游"主题街区活动,结合唐韵雅集、古风乐坊、诗酒对弈等互动内 容,以沉浸式国风场景吸引年轻家庭及汉服爱好者。 体育与文旅的融合尤为引人注目。今年国庆期间,北京迎来中网与WTT大满贯"同城双赛"的盛况。西单更新场、 首创奥莱、北辰荟等商圈纷纷设置中网赛事"第二现场",通过赛事直播 ...
 假期消费热情“燃” 文旅融合新气象出彩又“出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3 12:16
 假期出行趋势与规模 - 中秋国庆连休8天假期充分释放全国文旅消费热情 [1] - “请3休12”错峰出游模式使9月27日至30日出游人群规模较前一周日均增长9% [1] - 整体出游人群规模预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3.5%,并于10月1日达到高峰 [3]   长线及出境旅游偏好 - 18%的游客选择前往500公里以上的目的地游玩,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3] - 热门长线游路线包括上海至北京、深圳至长沙、北京至西安等 [5] - 出境游除港澳、日韩、东南亚外,中亚、欧洲、非洲部分国家客流增长明显 [5]   区域文旅活动特色 - 四川大英县举办乡村文艺展演,展示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的潮流化表达 [6][8] - 重庆白市驿镇作为“川剧之乡”推出非遗川剧专场演出及互动体验活动 [10] - 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以“千年文韵体验馆”为主题推出互动活动,预计“十一”期间客流量超15万人次 [12]   乡村及近郊旅游热点 - 江西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举办农耕趣味运动会,将农活变为竞技项目 [14] - 浙江宁波溪口镇石门村依托自然风光和古朴村落,民宿预订火热并结合非遗体验 [16] - 城郊乡野的露营和民宿受青睐,浙江宁波的西坞山屿火车网红营地迎来大量游客 [18]   城市大型文旅活动 - 湖北武汉举行“河山添锦绣”文旅IP城市大巡游,包含23台巨型花车和38支表演团队 [17][20] - 花车巡游展示虎座鸟架鼓、曾侯乙编钟等楚风元素,并于10月2日至8日分赴各大景区商圈展示 [20][22] - 福建龙岩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通过沉浸式体验吸引大批游客,并策划“童趣乡野”主题活动 [24][26]   关联消费领域表现 - 节前婚庆类App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较平日增长86% [5]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献上国庆中秋“商文旅大餐”
 内蒙古日报· 2025-10-03 08:13
为切实让利消费者,回民区聚焦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动, 以"金秋惠购节 乐享回民区!"为口号,紧扣"金秋聚惠·悦享消费"主题,投入千万资金补贴,以实打实 的优惠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元、更实惠、更有感的消费体验,将节日"流量"转化为消费市场"留量"与经 济发展"增量"。 回民区还以区域内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精准匹配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策划推出景区 景点、网红打卡点、文博场所、特色美食街区、商圈购物5条精品旅游线路。由文旅新业态勾勒出的回 民区"全域可游""沉浸式体验"文旅系列活动,让市民游客"过足瘾"。 从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到点燃热情的商圈促销,再到藏着诗与远方的文博场所、景区景点趣游、 美食品鉴……今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节,为满足群众假日文化旅游需求,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以文旅深度 融合为核心、以"跨界融合"为主线,聚焦"商文旅融合",着力丰富商文旅活动和产品供给,全方位构 建"处处有场景、时时能体验、人人可参与"的全域文旅新生态,让市民和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畅享花样 假期。 "双节"期间,回民区锚定"以文惠民、以文化人"核心,以文艺展演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 情怀,重点 ...
 全省各地国庆假期文旅活动掠影
 新华日报· 2025-10-03 07:41
此外,七都还积极探索拓展"票根经济",联合本地商户推出"船票+景""船票+宿""船票+餐""船票 +购"等多重消费福利。"我们希望通过'一张票'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让'小票根'真正撬动文 旅'大消费'。"许程希说。 南通:百米江岸遍览一城风韵 "很久没有回来了,没想到小时候的江边荒地变得如此带劲儿!"10月2日,不久前回到南通的学子 杨盛和三五好友相约来到南通长江体育公园,刚想四处走走,就被远处一炉热气腾腾的石港窨糕吸引。 杨盛告诉记者,自己刚刚结束在外三年研究生学习,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最近建成的南通长江体育公 园后被一眼吸引,于是趁着天气凉爽,与朋友相约江边。 苏州:一张船票玩转两座湖滨小镇 10月1日,串联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吴中区东山镇的水上航线——太湖揽胜17号线开启试航,每 日4班、2次往返,为两座湖滨小镇按下文旅联动"加速键"。 上午9时,位于七都镇南太湖大道的游船停靠点人头攒动。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首批120名游客有序 检票,陆续登上"山水02"号游轮。15分钟后,伴随清脆的汽笛声,游轮缓缓启航,驶入万顷碧波之间。 游客杨红菊一边用手机记录美景,一边感慨:"坐船从七都到东山,比开车快了近一 ...
 “全家福安”首届福乒赛开幕 世界冠军开球点亮“五福新城”
 中国新闻网· 2025-10-02 09:56
10月1日 中新网宁德10月2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10月1日晚,福建省福安市奥体中心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全 家福安"首届福乒赛在此开幕。伴随着《家是福安》的暖场旋律,逾千名观众与嘉宾陆续入场,共同见 证这场融合体育激情与地域文化的盛会。 陈新华、郭跃华、陈子荷、刘国正、张继科、林忠仔等世界冠军参加开幕式。 来自宁德市的游客陈伟豪说,观赛事、赏文化、品美食,福安越来越有吸引力了,让他看到了体育和文 化的美妙结合。 福安是"中国按摩保健器具生产/出口基地",主办方在赛事期间同步推出"福乒主题嘉年华"系列促消费 活动。图为中新网记者体验眼部按摩仪。吕若萱 摄 晚,福建省福安市奥体中心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全家福安"首届福乒赛在此开幕。吕若萱 摄 "本届福乒赛是我们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和精彩演绎。"宁德市副市长刘笃凡表示,本届 赛事的成功举办,将为闽东全民健身活动注入新动力,为赛事经济发展增添新亮点,为城市形象提升打 造新IP。 开幕式现场,灯光秀《凤凰涅槃》点亮场馆,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畲族民俗表演《火红的山哈》 以热情奔放的舞姿,展现福安市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少儿团体操配合福安原创歌曲《 ...
 “月朗坪山行”开幕 深圳坪山巧打文化消费融合牌
 搜狐财经· 2025-10-01 13:21
 活动概况 - 第三届“月朗坪山行”国庆中秋系列活动于9月30日晚在深圳坪山区中心公园城市生活营地启动,吸引数千市民参与 [1]   文化活动与社区参与 - 活动包含“新声代 老经典”主题歌会和“艺起来料”才艺擂台晋级赛,涵盖经典金曲、街舞、沙画等表演形式,鼓励普通居民从观演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创作者 [3] - 活动推动节庆从“办活动”向“建生态”转变,通过文化下沉与全民共创,为基层文化品牌注入可持续生命力 [3] - 10月6日将举行才艺擂台总决赛及“中秋特别活动”,包括猜灯谜、领月亮灯及与汉服NPC互动等环节 [7]   消费场景与商业活力 - 8号仓奥特莱斯通过“名品折扣+社交体验”模式搭建节庆与实体消费的桥梁,特卖区域人流络绎不绝,服饰、箱包、家居等商品搭配节日专属优惠吸引市民选购 [5] - 主舞台人潮延伸至周边“寻味烟火集”市集与餐饮区,形成消费动线良性循环,市集凭借咖啡、烧烤、手作文创等“小而美”业态,创造出具有独特性、互动性的新消费场域 [5]   节庆IP与城市发展 - 活动通过动线设计、多元业态组合和互动环节,构建“文化+消费+城市空间”的沉浸式节庆体验闭环,实现市民体验丰富、商家获得客流、城市提升活力的多方共赢 [7] - “月朗坪山行”已连续举办三年,正逐步成为坪山的节庆品牌,旨在滋养市民精神家园并激荡商业活力 [7]
 打造京城消费新引擎!北京五棵松商圈“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成范本
 搜狐财经· 2025-09-30 22:44
作为北京市首批授牌的25家市级"演艺新空间"之一,五棵松•爱乐汇艺术空间以"都市音乐厅"和"都市剧场"为核 心,与五棵松万达的餐饮、购物、娱乐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构建起集展览观赏、打卡留念、微型度假等功能为 一体的文化消费全新业态。这一创新模式,为受众提供了涵盖多维度的文化享受与艺术体验,使其能够在同一空 间内,全方位地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爱乐汇负责人介绍说:"发展形势非常好,开业接近2年的时间,随着我们 公司的演出项目以及演出场次越来越多,售票情况也逐渐好转,未来会越来越好。" 来源:北广头条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来临,京城各大商圈又开始热闹起来,日前,记者跟随北京市税务局组织的"消费赋能活力 京城"主题采访团探访了海淀区五棵松商圈,据了解,商圈通过科技互动+文化展演双轮驱动模式,实现1-8月销售 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示范样本。 作为北京西部"科技+文化"双核心驱动的商业地标,五棵松商圈依托华熙LIVE中心、五棵松万达等核心项目,成 为京西区域集体育、演艺、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力商圈。近年来,五棵松商圈持续引入首店、旗舰店、 创新概念店,覆盖电子科技、运动户 ...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中国两部门宣布开展两项试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9:30
 政策核心与目标 - 中国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宣布开展两项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1] - 政策旨在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吸引入境消费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 计划遴选50个左右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试点方向主要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1] - 试点内容包括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支持打造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及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1] - 支持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建设服务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及外贸优品展销中心[1]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开发IP周边产品,开设主题店、概念店等沉浸式消费空间,并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1]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 - 计划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1] - 工作重点围绕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包括支持改造提升重点商圈,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及地标性消费项目[2] - 支持增加退税商店、丰富退税商品、优化退税服务,并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及增设外币兑换点[2] - 支持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便利服务设施及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以提升便利性[2]   行业现状与潜力分析 - 传统经营业态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仍不足,拉动效应未充分发挥[2] - 中国消费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有差距,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该比重在1%到3%之间,显示入境消费潜力巨大[2]
 50城将入围消费新试点 首发经济、国潮IP、夜间消费成发力重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9:06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商务部计划在全国遴选约50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1] - 中央财政将根据城市规模提供资金补助,超大特大城市最高可获得4亿元/城,大城市为3亿元/城,其他城市为2亿元/城 [2] - 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首批于试点启动第一年下达,剩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拨付 [2]   试点城市遴选标准与支持重点 - 申报城市覆盖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市,最终筛选约50个 [2] - 遴选重点向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倾斜 [2] - 评审重点考察城市统一大市场建设情况、营商环境、促消费工作基础、数据治理能力、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及政策环境 [7]   重点支持方向一: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 - 支持打造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及多层次的新品发布平台载体 [3] - 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高能级首店、旗舰店、概念店,并推动其向总店、总部提升发展 [3] - 支持在时尚服饰、消费电子、美妆、潮玩、家居、汽车、智能终端、运动潮品及服务消费领域举办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3]   重点支持方向二: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 - 推动形成服务消费集聚区,支持商圈、文旅区、商超及废旧工业厂区向多元消费场景升级 [3] - 拓展文化时尚、健康体育、艺术展览、主题社交、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功能,推动重点赛事及演出进商圈、街区、景区 [3] - 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外贸优品展销中心、特色购物中心及商业街优化升级 [3]   重点支持方向三: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 - 支持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联动国潮动漫影视IP及文博、非遗、历史文化名城等资源,推出综合性消费场景 [4] - 支持老字号企业及新消费品牌企业开设新店、旗舰店,开发“老牌新品”与“国货潮品” [4]   政策预期目标与影响 - 政策旨在通过供给侧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5] - 通过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强化示范引领,提升消费领域创新活力并推广典型经验 [5] - 试点将促进零售、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旅游出行、体育休闲、健康、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扩容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发挥服务业就业吸纳器作用 [5]   资金使用规范 - 补助资金不得用于新建扩建基础设施、支付罚款、赞助、偿还债务、人员经费及明令禁止的支出项目 [7] - 禁止弄虚作假骗取、套取补助资金 [7]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观察:AI勾勒数字贸易新图景 激发万亿市场新活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10:21
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简称"数贸会")上,"人工智能(AI)"已成为一大热门词。"曾经,人们关注 的是'贸易数字化';如今,人们更关注如何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拉动贸易转型升级。"浙江大学人工 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郑小林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9月29日,记者从第四届数贸会成果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数贸会实现投资贸易意向签约总金额1619.8亿 元。同时,本届数贸会采购金额达309亿元,相较上一届实现倍增,AI、文化出海、跨境电商三大类订 单占比82%。 重塑贸易流程 穿行在数贸会场馆,阿里巴巴、物产中大、亚马逊等企业"数"味十足,产业链企业纷纷晒出其在AI领域 的新项目、新突破。在各大展台,记者观察到,AI、大数据等技术正深度赋能营销、供应链等环节。 AI,已成为产业链企业抢占市场优势地位、布局未来的重要一环。 不用拆棚换景,普通运营一天就能出30套产品方案;无须搭建实体棚,就能一键生成各类大片……曾经 困扰商户的"效率难题",正被3D AI技术化解。 "在3D AI技术的加持下,跨境电商企业仅用一半的成本即可获得高品质视觉物料。目前,相关平台已搭 建超1万个'虚拟影棚'、30余万种配饰。"群核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