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具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深市并购重组绘就产业升级新图景
证券日报网· 2025-05-14 19:05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 深市新增披露767单并购重组项目,涉及金额合计达2940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89单(创业板39单,主板50单),涉及金额1149亿元 [1] - 政策引领下,深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1]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推动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1] 并购重组特点分析 协同增效 - 国企加强集团内资产整合,如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拟收购国电投核能100%股权,实现核电资产整合 [2] - 市场化交易推动产业链完善,如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构建EDA全流程解决方案 [2] 转型升级 - 企业通过跨界收购新质生产力标的加速技术革新,如阳谷华泰拟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切入半导体材料赛道 [3] - 晶瑞电子拟收购晶瑞(湖北)微电子76.10%股权,提升高纯化学品产量,增强电子化学品竞争力 [3] 强链补链 - 企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收购优质资产,如中核苏阀拟收购西安中核核仪器98.88%股权,实现资产证券化 [3] 并购重组效率提升 - "并购六条"支持分期支付交易对价、配套融资,提高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6] - 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简化流程、缩短时限,如富乐德通过发行可转债整合半导体资源 [6] - 领益智造拟通过可转债和现金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66.46%股权,切入汽车饰件行业 [6]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 证监会正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 [7] - 未来将加大对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支持力度,提升审核效率和融资灵活性 [7]
唯科科技(301196) - 2025年5月12日-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18: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业从事精密注塑模具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拓展至注塑件及健康产品生产销售,为多行业制造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 [2] - 以精密注塑模具为核心业务,拓展产业链至下游总成产品领域 [2] - 2018 年在德国建设海外生产基地,2019 年起在多地建设生产基地及营销服务网点 [2] - 拥有专利超 500 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34 项,获多项荣誉,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精密注塑模具企业之一 [3] 收入增长情况 - 2024 年和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35.64%和 64.37% [4] - 2024 年新能源产品收入 3.4 亿元,同比 2023 年 1.6 亿元增长 110%以上;时尚小家电产品收入 5.4 亿元,同比 2023 年 3.8 亿元增长 43% [4] -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产品和时尚小家电产品同比增速均接近 80%,户外家居、电子机器人系列产品同比增速在 40%左右 [4] 扣非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原因 - 一季度模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70%,模具平均毛利率较高 [5] - 今年一季度销管研费用由去年同期的 19.32%下降到 14.88% [5] 美国关税影响 - 国内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影响较大,部分小家电类产品订单转移产能到海外,未来海外产能占比会持续提升 [6] - 部分非公司客户且不具备海外供应链的跨境电商接洽公司寻求合作 [7] 业务布局情况 - 积极推动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产品应用,有或潜在技术储备涉及关节电机零部件等方面,电机、丝杆类零部件产品在知名厂家有批量化生产销售 [7] -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承接康普电子 AI 服务器上的新项目如适配器、光纤连接头等 [7]
天汽模(002510) - 002510天汽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0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4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071 万元 [1] 行业竞争情况 - 汽车模具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已上市同行业可比公司较少,且产品构成差异大,可比性较低 [2]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汽车行业近年来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车型增多增加模具市场需求,海外模具市场向国内转移使国内汽车模具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2] - 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正值黄金发展期,随着配套机型量产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2]
昌红科技(300151)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6: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51,证券简称昌红科技;债券代码 123109,债券简称昌红转债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12 日 14:00 - 15:30,地点为现场会议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东方证券杜林等 16 名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力等 [2]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提供从产品设计到注塑成型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底层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及高分子塑料耗材、智能制造产品、半导体耗材三大领域 [2] - 业务主要为医疗器械及高分子塑料、智能制造、半导体耗材领域提供精密模具和自动化生产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2] 公司竞争力与外销情况 - 公司竞争力在于精密模具设计制造等工程工艺经验丰富,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具备“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2] - 公司外销收入比例高,原因是经营理念为服务行业龙头客户,客户多为国际客户,且在越南、菲律宾设有海外生产基地 [2][3] 美国关税影响 - 2024 年度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不超过 3%,对公司影响较小,各业务板块有不同主要供应地区 [3] 半导体板块进展 - 晶圆载具在研产品 7 个,多个产品进入国内主流晶圆厂“小批量及验证”阶段,FOUP 产品获某国内主流晶圆厂商采购订单,今年一季度产生数百万收入 [3] 可转债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债尚未转股,还有 2 年到期,将积极考虑下修转股价格方案,争取效益增长和市场价值认同 [3]
海泰科(301022)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8:40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67,885.2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59%,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 16,556.37 万元,同比增长 126.21%,占总营业收入 24.39% [3] -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75.6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2.34% [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92 亿元,同比增长 37.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91.96 万元,同比增长 5738.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255.39 万元,同比增长 652.95% [5] 股东减持与应对 - 2025 年初至今,刘奇、赵冬梅、新麟三期等首发前股东因个人/企业资金需求减持,减持符合相关规定 [3] - 控股股东、实控人及董监高对公司经营有信心,公司将做好生产经营,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未来如有回购计划将及时披露 [4] 产能与订单情况 - 2024 年模具产能约 1000 套,产量 735 套,产能利用率 73.5%,2025 年产能利用率将提升 [4] - 截至 2024 年末,新接注塑模具订单 8.52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6.97%;注塑模具在手订单 9.3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2.57%,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 3.2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6.05% [4][5] - 截至 2025 年 1 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 9.80 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 17.21%,其中新能源在手订单金额 3.57 亿元,与上年同比增加 22.77% [5] 项目进展 - 首发募投项目 2023 年投产,海泰科模具处于产能爬坡期,预计 2025 年及以后年度模具产量稳步增长,达产后产能约每年 1000 套 [4] - 可转债募投项目处于建设期,海泰科(安徽)预计 2025 年开始试生产 [4] - 海泰科(泰国)二期新厂房完工并取得竣工验收报告,预计 2025 年 8 月投入使用,达产后新增产值 1 亿元左右 [4][6] - 青岛已建成年产 3 万吨/年的改性材料中试生产基地,安徽合肥生产基地将于 2025 年年底前投产,达产后改性材料业务合计产能达 15 万吨/年 [13] 股东回馈与市值管理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计划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3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 2542.71 万元,分红比例 161.38% [6] - 公司将做好生产经营,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使股价更合理反映公司价值 [4][6][7] 改性材料业务 - 主要产品包括改性聚丙烯(PP)类、改性聚苯乙烯类(ABS)、改性工程塑料类及其他(改性 PA6、PA66、PC/ABS、PC/ASA 合金、ABS/PMMA 合金、PEEK 等)三大类,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等多领域 [7] - 核心技术有适合微发泡注塑聚丙烯材料技术等多项,微发泡注塑聚丙烯材料技术可减重 20%以上,高疲劳强度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技术可减重 40%以上 [7][8][9][10] - 目前已实现小批量供货,整体营收占比较低,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暂无布局,仅在轻量化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有技术储备 [13] 研发进展 - 2024 年研发投入 2,833.12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4.17%,较去年同期增长 15.34% [10] - 2024 年取得专利合计 29 项,发明专利 19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截至 2024 年末,取得专利合计 98 项,其中发明专利 26 项,实用新型专利 72 项 [10] - 2024 年新增 8 项核心技术,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0][11] 其他问题解答 - 2024 年净利润下降受首发募投项目收益不足等因素影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流入因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未来将采取措施提升利润和现金净流入 [11][12] -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剩余可转债数量 3,698,315 张,票面总金额 369,831,500.00 元,公司将促进可转债转股 [12] - 2024 年外销收入占比 60.97%,对美国销售收入占比 3.93%,截至 2025 年 3 月末,对美国在手订单收入约 601 万元,贸易战影响较低,后期将要求客户承担关税成本 [13] 竞争优势 - 通过“模塑一体化”为客户提供从模具定制到塑料零部件原材料供应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减少项目开发成本和周期,占据独特竞争优势 [14][15]
宁波方正(300998) - 300998宁波方正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10
公司业务布局 - 汽车轻量化领域投入大量研发,NFPP麻纤维板热压一体注塑广泛应用,碳纤维板热压注塑一体化模具研发成功,注塑微发泡技术投产 [2] - 产品覆盖德系/美系/日系/中系四大车系标准,配套保时捷、奔驰、宝马等众多整车品牌 [3] - 积极关注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与相关公司互动接触,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3] 业务差异与协同 - 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基本无区别,吹塑模具方面纯电动车无油箱和加油管 [3] - 拟收购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剩余60%股份,与现有业务在原料采购、生产运营等方面有协同效应 [4]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福建佳鑫2024年度营业收入约1.24亿元,净利润约0.19亿元 [5] 公司整体业绩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96,982.1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929.64万元 [5] 行业前景 - 2025年一季度以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受政策和补贴驱动需求较好,汽车智能化道路持续推进 [4]
唯科科技(301196) - 2025年5月7日-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6:26
公司基本情况 - 专业从事精密注塑模具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拓展至注塑件及健康产品生产销售,为多行业制造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 [2] - 以精密注塑模具为核心业务,拓展产业链至下游总成产品领域 [2] - 2018 年在德国建海外生产基地,2019 年起在多地建设生产基地及营销服务网点,全球化布局扩张 [3] - 拥有专利超 500 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34 项,获多项荣誉,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精密注塑模具企业之一 [3] 收入增长情况 - 2024 年和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35.64%和 64.37% [4] - 2024 年新能源产品收入 3.4 亿元,同比 2023 年 1.6 亿元增长 110%以上;时尚小家电产品收入 5.4 亿元,同比 2023 年 3.8 亿元增长 43% [4] -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产品和时尚小家电产品同比增速均接近 80%,户外家居、电子机器人系列产品同比增速在 40%左右 [4] 扣非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原因 - 一季度模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70%,模具平均毛利率较高 [5] - 今年一季度销管研费用由去年同期的 19.32%下降到 14.88% [5] 美国关税影响 - 国内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影响较大,部分小家电类产品订单转移产能到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未来海外产能占比会持续提升 [6][7] - 部分非公司客户且不具备海外供应链的跨境电商接洽公司寻求合作意向 [7] 业务布局情况 - 积极推动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产品应用,有或潜在技术储备涉及关节电机零部件、PEEK 丝杆等轻量化产品及电子皮肤等方面 [7] - 承接康普电子 AI 服务器上的新项目如适配器、光纤连接头等 [7]
瑞鹄模具控股股东拟减持 2020年上市2募资共10.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2:34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宏博科技持有瑞鹄模具股份63,797,900股,占总股本30.48% [1] - 宏博科技计划减持不超过401.89万股,占总股本1.92%,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计划自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实施,若遇股本变动事项将调整减持数量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瑞鹄模具于2020年9月3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新股4590万股,发行价12.48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5.73亿元,净额4.96亿元,发行费用7677.20万元(含承销保荐费5500万元) [2] - 募集资金用途:2.58亿元用于中高档乘用车模具扩产项目,1.86亿元用于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项目,5162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2]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 - 2022年6月公开发行可转债,面值总额4.398亿元,期限6年 [2] - 扣除发行费用691.39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329亿元 [2] 累计募集资金 - 上市以来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0.13亿元(首次IPO 5.73亿元 + 可转债4.398亿元) [3]
厦门上市企业一季报出炉,17家盈利超亿元!榜首是→
搜狐财经· 2025-05-08 18:05
厦门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68家厦门境内上市公司合计实现38 16亿元净利润 其中62家实现盈利 占比超九成 净利润同比增长企业38家 占比近六成 17家企业盈利超亿元[2] - 厦门银行以6 45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居榜首 建发股份(5 84亿元) 亿联网络(5 62亿元) 厦门象屿(5 09亿元)四家公司单季利润超5亿元[9] - 传统行业企业表现稳健 厦门银行预计全年投资回报率将逐步提升 建发股份供应链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9 72%至8 48亿元[9] 头部企业盈利分析 - 厦门银行管理层表示将集中解决短期主要矛盾 中长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9] - 建发股份营业总收入达1437 73亿元 同比增长9 47% 浆纸和矿产品经营利润增长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9] - 亿联网络营业总收入12 05亿元 同比增长3 57% 通信协作解决方案领域技术优势明显[9] - 厦门象屿净利润同比增长24 88% 风险管控优化使减值损失下降 财务费用同比降低[10] 新兴产业企业增长亮点 - 唯科科技净利润同比大增105 12%至7739 28万元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5G通信带动的精密模具需求[11] - 特宝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41 40%至1 82亿元 生物医药产品在病毒性肝炎治疗领域优势显著[12] - 华懋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60 34%至8642 19万元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推动安全系统业务增长[12] 企业战略布局与优化 - 唯科科技通过布局新能源汽车和5G通信产业链 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12] - 特宝生物持续加大生物医药研发投入 优化产品结构[12] - 华懋科技拓展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 提高产品附加值[12]
动火作业典型案例发布,电焊工违规上岗公司被罚
扬子晚报网· 2025-05-07 23:07
电气焊作业属于动火作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近日,宿迁市应急管理 局公布了一批涉及动火作业典型案例,提醒广大企业和从业者引以为鉴,加强防范,从源头消除安全隐 患。 电焊工未取得操作证,公司依法被罚 2025年2月,宿迁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宿迁昶盛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电焊 工王某某正在进行电焊作业。经查,电焊工王某某未取得焊接与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 该公司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30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该法第97条第(七)项的规定,宿城区应急管理 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处人民币1.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2025年4月,沭阳县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沭阳县成基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企业焊工赵 某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经查,赵某于2020年12月取得焊接与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应于2023年12月3 日前复审,但其未按期复审,其特种作业操作证已失效。 该公司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30条第一款的规定,沭阳县应急管理局依法对该公司进行立案查处。 >>新闻延伸 特种作业人员未并获资格就上岗,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依据《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