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零部件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旗下基金入股航宇智造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9:33
公司投资动态 - 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 [1] - 航宇智造公司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为程鹏志 [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机械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1] - 公司把成熟的航空轻量化制造技术应用于汽车 [1]
我市人民法庭守护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直达田间 绘就更美“枫”景
镇江日报· 2025-10-19 07:28
产业振兴与司法保障 - 句容法院白兔法庭通过巡回审判和调解,成功化解草莓大棚租金纠纷,实现合同解除、欠租支付和大棚及时收回用于下一季种植 [2] - 白兔法庭与葡萄、草莓合作社共建涉农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规范产业合同286份,减少纠纷68% [2] - 丹阳法院丹北法庭通过调解化解科技公司劳资纠纷,帮助12名老员工部分重返岗位、部分获得补偿,实现劳企双赢 [3] - 丹北法庭建立辖区汽车零部件行业重点企业名单,通过走访调研和多元化解机制处理合同纠纷与劳动争议,获评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3] 乡村文明与生态保护 - 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实行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理模式,审结多起环境案件 [4] - 北固山法庭对非法诱捕上百只国家保护动物黄豆鸟并获利案件进行判决,当事人分获有期徒刑及拘役、被没收违法所得并赔偿生态环境损失 [4] - 镇江世业洲环境资源司法修复基地积极开展环保法治宣传,已增殖放流3万余尾鱼苗,每年为约13万人次学生提供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4] - 扬中法院新坝法庭成功调解因树木枝叶越界影响采光引发的邻里纠纷,通过现场勘查和释法说理促使当事人修剪树枝,当场撤诉 [5] 司法创新与民意沟通 - 京口法院谏壁法庭建立人大代表参与巡回审判机制,将关乎百姓权益的案件纳入人大代表旁听庭审菜单 [6] - 谏壁法庭通过巡回审判化解因户籍、身份证、房产证姓名不一致引发的继承纠纷,最终各方达成调解协议 [7] - 自2022年7月以来,镇江全市15家人民法庭实现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全覆盖,390余名人大代表参与58场次服务乡村振兴法庭行活动 [7] - 过去3年,全市人民法庭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达57230件,约占全市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总量的四分之一 [8]
深圳共创快速智造精密零件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8 14: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深圳共创快速智造精密零件有限公司 [1] - 法定代表人为林培鑫 [1] - 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核心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加工与销售、模具制造与销售 [1] - 业务范围涵盖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工具、五金产品、金属材料的制造与销售 [1] - 涉及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工器材制造与销售 [1] - 包含研发活动,如金属制品研发、机械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家用电器研发 [1] - 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经营住房租赁、物业管理、国内贸易代理、货物进出口等业务 [1]
香山股份:拟转让全资子公司香山电子10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9:30
资产出售核心信息 - 公司拟通过珠海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广东香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转让旨在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 聚焦汽车零部件等重点领域业务布局 改善财务状况 [1] - 标的公司全部权益的评估值约为3.98亿元 首次挂牌转让底价定为4亿元 [1] 交易影响 - 若本次股权转让顺利完成 公司将不再持有衡器业务与相关资产 [1] - 标的公司及其子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苏州畅行智驾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7 07: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苏州畅行智驾贸易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常衡生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 [1] - 公司于近日成立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业务涵盖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 [1] - 涉及汽车产业链,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研发与批发 [1] - 从事软件开发、销售及外包服务,并包括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 [1] - 布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制造、芯片及产品制造 [1] - 经营电子元器件及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制造 [1] - 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包括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和推广 [1] - 涉足专用设备制造,包括半导体器件、电子专用及智能基础制造装备 [1] - 业务包含智能车载设备销售 [1]
大创智行轮毂制造(江苏)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7 07:44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大创智行轮毂制造(江苏)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奚克波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核心业务包括汽车轮毂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及制造、模具制造与销售 [1] - 业务覆盖汽车零配件批发与零售,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销售,如新能源汽车整车、电附件和换电设施 [1] - 服务业务包括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货物与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管理咨询、信息技术与财务咨询 [1] - 辅助业务涉及有色金属合金、金属材料、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建筑材料、化工产品的销售,以及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和机械设备租赁 [1]
江阴海峡精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7 07:44
公司基本信息 - 新成立公司名称为江阴海峡精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美芳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新材料技术研发和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1] - 公司业务涵盖汽车产业链,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轮毂制造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1] - 公司涉及模具与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公司经营广泛的材料销售,包括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合成材料及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等 [1] - 公司业务包括铸造用造型材料、铸造机械及砼结构构件等产品的销售 [1] - 公司从事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进出口代理业务 [1]
海立股份:国际化产业布局成形 数字工厂重塑“智造”新模式 |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
新华财经· 2025-10-16 19:1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10.73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87.47亿元,增幅达69.3%,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规模增长超60%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6.38% [3] 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 - 公司以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为双轮驱动,巩固了在压缩机领域的全球前三领先地位,并成功开拓了汽车零部件第二主业 [1] - 2021年1月,公司通过与马瑞利合资,获得了全球布局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和空调系统业务 [2] - 公司构建了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业务体系,在全球12个国家及地区建立超过20个研发中心和近40个制造基地 [2]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公司转子式压缩机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9% [4] - 南昌海立智能工厂机器人密度超1200台/万名工人,压缩机生产平均每7秒完成一台,换线时间仅需20分钟 [6] - 南昌海立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6] 市场拓展与客户认可 - 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获得本田、日产、三菱、雷诺等国际车企认可,并成功拓展欧美市场 [3] - 公司新能源车用电动压缩机、热泵空调等产品已获得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国内外主流车企的定点和订单 [3]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在安徽芜湖投建占地200亩的海立芜湖产业园 [3] ESG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2024年合计绿电使用5487万千瓦时,占总用电比重达到12%,旗下拥有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省级“绿色工厂” [7] - 2024年公司压缩机销量超3500万台,其中变频产品同比销量增长30.73% [8] - 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排名从2023年的第48名跃升至第4名 [8] 未来展望 - 公司展望“十五五”,将继续围绕“冷暖专家”的愿景,以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为驱动,推动双主业协同发展 [3]
上声电子:上声投资未实施减持计划
新浪财经· 2025-10-16 18:45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持股5%以上股东苏州上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计划减持不超过488.54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00% [1] - 减持计划期间为2025年7月17日至2025年10月16日,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进行 [1] - 截至减持期届满,股东实际减持0股,减持比例为0% [1] 股东当前持股状况 - 股东苏州上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当前持股数量为4140万股 [1] - 当前持股比例为25.42% [1]
“贝尔斯登”翻版?投行Jeffries是如何深陷First Brand“暴雷”
美股IPO· 2025-10-16 16:06
事件概述 - 投行Jefferies因客户First Brands Group破产而陷入困境,其同时担任该公司的投行顾问和通过旗下资管部门提供保理融资 [1][3] - 事件引发市场对Jefferies尽职调查能力的严重质疑,并导致其股价暴跌18%,市值蒸发约25亿美元 [1][3][9] - 此次危机被部分市场人士比喻为2008年的“贝尔斯登”翻版事件 [3][10] Jefferies的双重角色与潜在冲突 - Jefferies与First Brands关系密切,自2014年起便为其提供融资与并购顾问服务,同时其旗下投资部门通过实体Point Bonita Capital购买First Brands的应收账款以提供保理融资 [4] - 在保理融资模式中,部分交易资金先经过First Brands之手再转给金融机构,而非由零售客户直接支付,此高风险操作在Jefferies的推介材料中未明确披露 [5] - Jefferies在向潜在贷款人推介时,将保理融资描述为“非债务性质”的“真正的无追索权销售” [5] 债务披露的巨大差异 - Jefferies在推介再融资时披露First Brands的债务约为59亿美元 [1][5] - First Brands申请破产后,实际披露的负债超过116亿美元,相差近一倍 [1][5] - 破产后披露的债务包括超过20亿美元的表外资产支持贷款,以及瑞银2.1亿美元和桑坦德银行7700万美元的贷款 [8] 应收账款融资的巨额缺口 - First Brands承认超过20亿美元的投资者资金下落不明 [3][4] - 破产文件显示,实际应收账款仅约3.5亿美元,但应收账款融资额却高达约23亿美元,存在近20亿美元的巨额缺口 [8] - 新任独立董事正在调查应收账款是否被重复或三重质押 [8] 危机爆发过程与市场反应 - 2025年夏季,市场出现警讯,包括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在内的机构通过信用违约掉期做空First Brands [7] - First Brands未能按要求提供盈利质量报告,并于9月15日停止向Jefferies旗下实体付款及沟通,导致Jefferies撤回再融资计划 [7] - First Brands于2025年9月底申请破产,Jefferies股价随后暴跌约18%,市值从约135亿美元跌至110亿美元左右 [3][9] - Jefferies管理层发表声明,强调银行基本面稳健,对潜在欺诈行为不知情,并认为市场反应过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