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

搜索文档
深挖犹太人对美国影响力,就明白中美博弈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对手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55
中美博弈背景 - 中美博弈占据舆论焦点 呈现白热化态势并暗藏潜在动荡 [3] - 中美博弈表面现象背后的真正对手需要深入挖掘 [4] 犹太人在美影响力 - 犹太人占美国人口2% 但在政经界影响力远超人口比例 [6] -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国务卿布林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高层均与犹太群体有密切联系 [6] - 美联储及美股四大投行(如高盛、花旗)由犹太家族掌控 通过美元霸权全球收割财富 [7] - 犹太群体在好莱坞(迪士尼/华纳)科技(诺贝尔奖占比23%)传媒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7] 历史经济渗透 - 鸦片战争期间沙逊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鸦片走私转移财富 [9] - 犹太资本通过汇丰银行等机构加深对华经济控制 直接影响清朝衰败 [9] 中国战略定位 - 中国崛起对犹太人全球影响力构成挑战 [9] - 中国坚定表示外力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复兴 将成为合格对手 [11] - 中国不向任何势力妥协 发展道路充满决心与战略智慧 [13]
纽铜“惊魂一跌”!特朗普关税引发巨震,高位做多者损失惨重,铜市逻辑生变?
华夏时报· 2025-08-05 08:36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8月1日起对进口铜半成品及铜含量高的衍生品征收50%关税,铜矿石、精矿及废料除外,与市场预期存在差异[3] - 政策公布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期货价格当日暴跌18%,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3] - 高盛此前预测错误并认错,凸显市场对政策调整措手不及[3] 铜溢价与套利逻辑 - 特朗普2月25日下令调查美国铜进口后,COMEX-LME铜溢价从平水涨至15%[5] - 7月8日特朗普提及50%关税后,溢价进一步从15%涨至30%[5] - 政策落地后精炼铜被排除,套利逻辑失效,COMEX溢价回归平水[5]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影响 - 部分投资者因做多纽约铜期货遭遇高位套牢[6] - 伦敦铜与沪铜跌幅仅1%,未受显著影响[5][6] - 期权投资者亏损限于权利金,未出现巨额损失[7] 美国铜供需格局 - 美国年均精铜产量93万吨(全球3.3%),消费170万吨(全球6.2%),产销缺口77万吨[9] - 智利占美国铜进口总量38%,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占28%和8%[9] - 政策调整前进口量已接近全年缺口,下半年将以消化库存为主[10] 全球铜价联动性 - 纽约铜价暴跌对伦敦和沪铜影响较小,主因美元指数上涨[10][11] - COMEX与LME溢价从30%跌至平水,未来价差或需时间调整[10] - 沪铜走势疲软主因美元指数高企及经济担忧,与关税政策关联度低[11] 行业基本面与机构观点 - 下半年铜价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铜精矿紧缺、原料成本抬升及美国降息周期[13] - 2025年加工费TC为负值,2026年长协TC谈判若继续下跌将加剧供应扰动[13] - 机构建议布局长线多单,因铜精矿长期紧张格局未改[14]
阿里离职员工“万字长文”刷屏了,但大企业病真的能治吗?
创业邦· 2025-06-13 11:30
互联网大厂普遍存在"大企业病" - 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普遍存在"大企业病",无论行业或地域[4] - 金融机构的"大企业病"源于严格合规要求和全球化运营的复杂性[5] - 互联网行业监管环境相对宽松且跨国业务独立,但依然出现严重"大企业病"[5] "大企业病"的根源 - 人员扩张过快且非基于业务需求,各级主管为晋升盲目扩大团队规模[6] - 成熟业务仅需20%人力即可维持,80%人力投入低效的"前瞻性探索"[7] - 管理层早期忽视冗员问题,增长放缓后组织结构缺陷集中暴露[9] 管理风格异化问题 - 部分大厂盲目模仿传统行业"高大上"管理风格,导致"投行化"现象[10] - 2018年前后行业普遍推崇西装革履、中英文混杂的"专业形象"[11] - 管理层通过咨询公司引入不接地气的管理方法,削弱原有战斗力[11] 解决困境与挑战 - 组织规模膨胀后难以缩减,裁员决策受制于现有低效流程[9] - 无法回归创业期草莽文化,也尚未找到适合当前规模的管理范式[12] - 治疗"大企业病"需要专业管理手段,但根治成功率存疑[13]
我国经济良好开局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金融时报· 2025-06-03 09:39
在宣布"鉴于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利息支付比例的持续增长,决定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 级"后,5月26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再度发布报告,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和展望不变。财政 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一揽子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成效显著,经济指 标回升向好,市场预期和信心稳定,债务中长期可持续性增强。 穆迪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的这一决定,不仅是对中国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的肯定,更向全球市 场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正为国际投资者创造更稳定的 长期价值。 在此背景下,国际投资者的信心显著回升,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继续深耕 中国市场。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近期集体上调2025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其中,高盛上调 0.6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上调0.3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上调的 原因主要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和科技创新突破带动下经济数据较好以及近期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 平对贸易活动的积极影响。 事实上,外资机构始终对中国经济和政策保持密切关注,多家外资机构都在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
巴克莱:引人深思!美股估值下调与重估的过山车行情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09:45
美国大型科技股估值与业绩 - 美国大型科技股交易价格仍比2024年底低4倍左右 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收益证实关键增长驱动力稳固 [1] - 大型科技股估值从31倍远期市盈率下调至21 5倍后恢复至约27倍 主要受益于云业务 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利好消息 [4] - 标普500指数中除科技股以外的成分股估值较年初高出0 5个百分点 表现更为坚挺 [1] 标普500指数整体表现 - 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目前为22倍 几乎抹去年初至今所有跌幅 主要因贸易紧张局势缓和 [1] - 非科技股估值已完全恢复 但大型科技股估值仍较年初低4倍远期市盈率 [3] 消费者板块与宏观经济 - 非必需消费品(不含亚马逊)和必需消费品板块出现每股收益同比收缩及运营杠杆为负 显示消费者疲软迹象 [3] - 消费者和企业在关税实施前的提前采购行为掩盖了部分未在宏观经济硬数据中体现的经济损害 [3]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给股票估值带来挑战 因财政赤字担忧加剧且美联储不急于降息 [4]
最大的风险解除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05 21:31
市场对川普国会演讲的反应 - 演讲内容未超预期 仅将对等关税实施日期从4月1日改为4月2日[1][3] - 全球风险资产普涨 恒生科技涨超4% 德国股市涨超3% 比特币回升至9万美元以上[1] - 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 单日买入超80亿港元 空头比例从23%降至18%[6][7] 资产价格敏感度与区域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科技日内11点触底反弹 日韩及中国台湾市场同步回升[4] - A股11点后同步上行 节奏与亚太市场一致[8] - 市场情绪快速切换 避险(Risk off)与追逐风险(Risk on)行为显著[4] 政策报告对三大市场的影响 - 股市聚焦"科技"和"消费"领域 政策导向明确[10] - 债市关注"供给"和"宽松" 新增债券规模符合预期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裕[12] - 地产政策体现"兜底"和"中性" 强调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但缺乏新刺激[12] 优质股权投资时代背景 - 低利率环境与人口周期变化推动资产配置转向股权[14][15] - 互联网企业松绑与股市深层次改革形成政策助力[17] - 监管层明确资产价格提振消费的财富效应 参考美国经验[18] 行业动态与业务反弹 - FOF业务显著回暖 1-2月新发规模达120亿 超去年全年110亿[25] - 行业转向大类资产配置模式 桥水全天候策略推动认知转变[25] - 易方达等头部机构实践固收+多资产FOF 某产品年化收益5.2% 最大回撤3.3%[31] 债券市场右侧信号 - 大行存单收益率稳定在2% 融出规模重回2万亿以上[36] - 基金公司恢复信用债净买入 负债端压力缓解[36] - 债市短期警报解除 配置窗口可能开启[38] 资金动向与配置建议 - 保险资金新增600亿大基金额度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20] - 量化与全球配置产品风险释放 A股需注意结构性高估值[39] - 固收投资、投行业务边际改善 比亚迪400亿配售显示融资环境改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