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商学院苏丹:科技金融应走出真正商业化道路,构建完整金融生态体系
新浪财经· 2025-09-17 12:07
科技金融的核心作用与悖论 - 科技金融的核心作用是将以抵押物为主的传统融资方式,转换为基于现金流或科技创新的融资方式,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并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变化 [1][16] - 通过市场化手段同时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存在较大难度,因为二者具有相悖性:银行要求风险补偿会导致利率升高或融资方式改变,从而推高融资成本 [1][8] - 融资方式的改变将推动经济结构从以有形资本为主导转向以无形资本为主导 [2][16] 银行在科技金融中的角色与表现 - 银行科技金融业务显著缓解了科创企业融资问题:2025年二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4万家,获贷率为50%,较去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5] - 银行相比其他融资方式具有资金成本低、稳定性强以及能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如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的独特优势 [5] - 国内政策当前发力点仍以银行为主导,这与历史路径和监管导向密切相关,导致行业做法趋同、缺乏差异化 [7][11] 银行开展科技金融的局限性 - 银行面临三大局限:风险偏好与科创企业需求不匹配且缺乏足够风险补偿机制;专业人才储备相对欠缺,缺乏产业背景专家;在“培养”初创企业能力方面有限,无法像VC/PE那样提供社会网络与资源支持 [6] - 若依靠银行间接融资压低成本解决“融资贵”,从市场化逻辑看银行会因收益不足、缺乏风险补偿而不愿放贷,从而导致“融资难”问题无法解决 [8][9] - 政策要求可能带来副作用,例如个别“漂高科技”企业钻空子获取低息贷款,挤占了真正有需求企业的资源 [9] 科技金融生态的构建与优化路径 - 金融机构应寻找差异化路线,通过成立科技金融专业机构或科技支行,并在不同垂直赛道(如生物、物理、化学领域)发挥自身优势 [11] - 缓解“资本催熟、创新夭折”现象需多措并举:培养耐心资本(如政府引导基金、长期产业基金);成立全国性大型金融科技专业机构;打造金融体系内循环,完善从小额资金、天使投资到VC/PE中长期投资及明确退出通道的完整产业链 [12][13] - 创业者的能力培养是关键环节,许多理工背景创始人缺乏商业经验,需在股权架构设计、投资方谈判等方面获得商学教育机构支持 [13] 科技金融对经济结构与增长模式的影响 - 科技金融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有效性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增长模式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以创新为主体、更加可持续的模式 [16] - 真正增长潜力大的企业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的企业,其规模效应和可复制性强,对应融资需以现金流为依据的信用贷等方式 [16] - 构建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能催生更多创新和试错,这些创新往往产生溢出效应,从而改变宏观经济增长模式 [16]
重磅发布 | 最科技T50——中国先锋科技投资机构50强
创业邦· 2025-09-16 08:0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科技投资领域在政策引导与技术革命驱动下经历系统性结构性变革 投资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纵深聚焦 [2] - 投资主体日趋多元 耐心资本特质显著增强 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资本动能 [2] - 风险资本更精准流向科创策源关键环节 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成为核心趋势 [2][5] 榜单发布与评选机制 - "最科技T50——中国先锋科技投资机构50强"榜单于2025年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发布 由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等三家机构联合推出 [2][5] - 评选以赋能科创策源推动成果转化为指引 从国家战略关联度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度投资业绩三个维度全面考量 [5] - 经过数据分析问卷调研与专业评审 最终评选50家综合表现突出的先锋投资机构 [5] 机构成果与生态建设 - 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与上海天使会搭建超200人天使投资人社群 完成100多个早期科技项目路演 [4] - 组织天使科创营AI创业营与科学家孵化营等服务 聚焦科创策源和科技转化 [4] - 《浦江科技评论》聚焦国家新兴战略产业 见证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低空经济AI具身智能等领域创新突破 [5] 上榜机构全名单 - 50家上榜机构包括中科创星毅达资本纪源资本真格基金北极光创投祥峰投资美团龙珠明势创投Monolith华创资本元禾璞华本草资本非居投BV百度风投等 [7] - 同时涵盖钟鼎资本锡创投越秀产业基金涌絆投资首程控股光速光合襄未资本复星锐正啟赋资本九合创投零一创投鼎峰科创等机构 [7][8] - 名单包含意华科创真成投资锦秋基金普超资本讯飞创投江远投资力合中科高捷资本电科基金正熙资本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轻舟资本齐济投资大米创投Capital O等 排名不分先后 [8]
人生唯一的赢法就是不竞争:7500亿美元创业流水线的成功法则
虎嗅· 2025-09-16 08:00
彼得·蒂尔及其教育颠覆实验 - 彼得·蒂尔是PayPal联合创始人、Facebook早期投资人及《从0到1》作者,主张通过垄断和创新避免竞争 [1] - 蒂尔认为高等教育体系导致思想趋同和无效竞争,常春藤盟校是"思想趋同机"和"泡沫" [4] - 2010年创立蒂尔奖学金,每年选拔20名20岁以下青年提供10万美元资助并要求辍学创业两年 [6][7] 奖学金项目运营模式 - 筛选标准强调"霍华德·休斯式"怪咖天才而非传统好学生,拒绝英特尔科学奖得主等体系内优胜者 [28][31][32] - 采用无课程、无强制讲座的"渗透式"学习模式,导师为一线的科技从业者和往届成员 [35][37] - 成员自发形成高度同质化社群,通过狼人杀等游戏进行心理博弈,信息流动效率远超大型加速器 [38][40] 项目成果与数据表现 - 累计资助185人/公司,诞生11家独角兽企业,独角兽命中率达5.9% [21] - 成员创立公司包括Figma(200亿美元被Adobe收购)、以太坊、Anthropic和OYO Rooms等,累计创造价值超7500亿美元 [41] - 投资回报表现超越Y Combinator(独角兽命中率1.9%),成为高效创业流水线 [19][21] 1517基金衍生与发展 - 2015年原团队创立1517 Fund,首期基金2000万美元,2020年回报超2亿美元位列全球早期基金前10% [48][49] - 投资案例包括国防科技公司Mach Industries和气象改造公司Rainmaker,均已进入A/B轮融资 [50] - 基金定位"没有巴塔哥尼亚马甲",专注辍学者和叛逆者,计划将投资年龄下探至11岁青少年 [52][56] 核心哲学与行业影响 - 基于基拉尔模仿理论,主张竞争导致同质化,真正的创新需退出标准化竞争体系 [25][63] - 认为18-23岁是创造力黄金期,传统教育体系浪费人类潜能,需释放"方差"探索疯狂可能性 [55] - 提供"不竞争"的另类成功路径:基于创造而非竞争,源于不同而非更优 [64][66]
我看好95后陈道臻,他们父子实现五大产业颠覆将造就新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9-15 18:22
陈南平投资与创业背景 - 陈南平中学时期获得多项科技特殊荣誉 在加拿大担任微软合作顾问并创业 2005年成功推动一家公司上市[1] - 公司上市后转型风险投资 在以色列投资30多个技术项目且全部成功 多个项目被引入中国并纳入上市公司[1] - 对技术转化产业时机把握精准 例如早期投资宁德时代相关企业 该企业年收入达数百亿[3] 陈南平资本运作与基金成就 - 股市投资业绩突出:茅台股价12元时购入上百万股并持有至1600元 持有多个优质国企股票 总市值达数百亿[4] - 联合光大出资40亿 中船出资30亿 自有资金30亿 组建规模100亿的基金 私人管理国有基金属行业首例[4] - 基金自2016年运作9年间实现数倍增值 管理规模向千亿级别冲刺[4][6] 陈道臻基金管理与合作模式 - 道富基金亚太区主席认可陈道臻社交能力与识人眼光 采用母子基金双GP合作模式 由道富出资 陈道臻负责招募投资人[6] - 首支基金与比亚迪合作 比亚迪投资副总称赞其人才招揽能力 例如成功吸纳策划专家杨总[6] - 通过基金管理费模式实现收益 同时为投资人创造管理费收入[6] 五大产业颠覆性技术布局 - 数据库产业革命:讨论可重组芯片技术 融合安全性、高效性、可变动性及AI算法体系 宣称七寸芯片可实现三寸芯片效率且防黑客攻击[7][11] - 芯片技术突破:可重组芯片支持外部组件集成 定期变化重组提升安全性 直接嵌入AI新算法实现持续升级 目标颠覆现有芯片产业[7][11] - 健康产业创新:以中医五行理论为基础 结合西医体检数据与七种健康要素 通过大数据计算生成五种动态治疗方案 49天周期配备三名顾问 宣称可为社保节省慢性病支出50%-60%[11] 产业扩展与战略愿景 - 讨论范围覆盖机器人银行应用、能源算法革命及人工智能体系变革[11] - 计划通过五大产业颠覆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从投资家转型为产业家 目标成为中国版马斯克[11][12] - 潜在十年内成为首富的战略前景[12]
2025美国最年轻的十位亿万富豪
36氪· 2025-09-15 18:11
榜单年轻化趋势 - 2025年福布斯美国富豪榜中33位不到50岁的亿万富豪 较2024年26位增加[2] - 最年轻10位上榜者年龄均不超过42岁 其中4位为首次登榜新面孔[2] - 40岁以下上榜者仅4位 包括37岁Surge AI创始人Edwin Chen[3] 年轻富豪财富特征 - 10位最年轻亿万富豪总身家达3570亿美元 较2024年2730亿美元增长840亿美元[4] - 财富增长主要来自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其身家增加720亿美元至2530亿美元[4] - 仅有一位财富继承者(沃尔玛继承人卢卡斯·沃尔顿) 其余均为白手起家[3] 人工智能领域 - Edwin Chen创办Surge AI专注高质量AI训练数据 公司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 估值240亿美元[5] - 马克·扎克伯格斥资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 并重组Meta全力争夺AI主导地位[13] - CoreWeave从加密货币挖矿转型AI云基础设施 市值逼近500亿美元[11] 金融科技领域 - Robinhood活跃账户达2600万 接近嘉信理财3700万规模 加密货币占交易收入三分之一以上[6] - 公司推出信用卡和个人退休账户等新产品 被业内称为"可交易任何东西的万能平台"[6] - 过去一年Robinhood股价飙升400% 2024年实现30亿美元营收[10] 投资与创业 - Josh Kushner通过Thrive Capital管理超155亿美元资产 投资Stripe和OpenAI等成功企业[9] - Eduardo Vivas持有AppLovin近2%股份价值35亿美元 曾创办营销公司以5150万美元售出[8] - Lukas Walton通过Builders Vision平台部署超30亿美元资金专注可持续发展投资[7] 科技企业创始团队 - 爱彼迎三位联合创始人全部上榜 平台已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待20亿客人[14] - Dustin Moskovitz与扎克伯格共同创办Facebook 后创立Asana并通过Good Ventures基金会捐赠39亿美元[12] - Robinhood两位联合创始人Vlad Tenev和Baiju Bhatt分别持有公司股份价值58亿和60亿美元[6][10]
深圳金融史,一个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改革奇迹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3 11:5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金融业从1979年GDP仅1.96亿元的边陲农业县崛起为2024年GDP超368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超4700亿元的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和金融改革的缩影[5][8][34] 初创与探索:改革开放的"试验田"(1979-1990) - 1979年宝安县存款余额仅1.01亿元,贷款余额0.75亿元,金融机构数量寥寥[5] - 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9] - 1987年招商银行成立,深圳发展银行上市并创股价从1元涨至180元(复权价)的资本市场神话[9] - 1988年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成立,最初仅有13名员工[9] - 1983年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筹资1300万元,深发展1987年公开发行普通股筹资793万元[9] 跨越与成长:资本市场擎旗,金融中心初现(1990-2004) -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成立,至2004年底深交所上市公司达536家,总市值1.1万亿元,年成交金额1.6万亿元[11] - 深成指、深综指成为中国经济重要"晴雨表",万科、招商银行、平安等通过深交所上市成长为行业巨头[11] - 1999年深创投成立,到2004年累计投资项目超100个,投资金额超20亿元[11] 调整与转型:中小板、创业板与金融创新(2004-2019) - 2004年深交所推出中小企业板,至2009年上市公司达327家,累计融资3000多亿元[13] - 2009年创业板启动,至2019年公司数量从首批28家增长至近800家,总市值超6万亿元(2024年达1365家、12.45万亿元)[13] - 2010年前海合作区设立,截至2019年底注册金融企业5.2万家,跨境人民币贷款累计提款金额超400亿元[16] - 2014年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开业,至2019年末有效客户数突破1亿,管理贷款余额超4400亿元[16] 升华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2019年至今) - 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至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上市公司超400家,IPO融资总额超5000亿元,其中超90%为高新技术企业[18] - 2021年深市主板两板合并至2025年7月新增上市公司超160家,IPO融资额超3000亿元,截至2025年7月末深市主板公司总数近1600家,总市值近40万亿元[18] - 2024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2.0版本实施,至2024年4月末深圳地区67家银行参与试点,账户开立数超4.5万个,跨境汇划金额突破35亿元[19] - 2024年初深圳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超300万家,累计开立钱包超6000万个,交易金额突破6000亿元[19] 成就和实力: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 2024年末深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5778.02亿元,贷款余额94830.33亿元,银行业资产总额13.57万亿元[21] - 202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2852家,市价总值33.04万亿元,交易量全球第三、市值全球第六,IPO数量稳居全球第一[21][24] - 深圳辖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422家,总市值8.79万亿元;境外上市公司超160家,总市值超10万亿港元[23] - 2024年深圳保费收入1958.21亿元,保险法人总资产7.3万亿元[25] - 2024年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4710.5亿元,增长4.2%,占GDP比重约12.8%[25] - 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排名第9位,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三[27][30][31] - 截至2022年底深圳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26.6万亿元(2024年增长至29万亿元)[30] - 深圳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全球前5大机构中2家来自深圳,平安连续2年全球居首,腾讯位列全球前五[30] - 深圳知识产权证券化累计发行规模超230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一[32]
朱总瘦了
投中网· 2025-09-11 10:45
公司发展历程 - 金沙江创投成立于2004年 前身为2000年筹划的"中国新产业基金" 初期定位硬科技投资[3] - 2005年完成首期基金募资7500万美元 2006年二期基金达2亿美元 同期红杉中国首期2亿美元 启明首期1.5亿美元 赛富首期4.04亿美元[4] - 2016年因投资理念分歧 伍伸俊与潘晓峰分别创立金沙江资本与金沙江联合资本 与金沙江创投无股权关系[8] - 2024年为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美国业务更名"Informed Ventures" 由创始合伙人林仁俊负责[9] 投资策略演变 - 早期聚焦半导体/清洁能源领域 投资案例包括LED企业、美国光伏公司Silevo及新大洋汽车[7] - 2007年朱啸虎加入后转向消费互联网 主导投资百姓网、拉手网(持股38.9%)、饿了么、滴滴、小红书等明星项目[7][9] - 2017年后保持单期基金规模5亿美元以下 2017-2021年连续完成六至八期基金募资[9] - 当前投资逻辑强调快速回报 偏好6个月回本项目 回避2年回本周期及高烧钱领域[10]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作为首批本土化VC 与硅谷基金Mayfield战略合作 首期基金基石LP来自Mayfield[4] - 2005年被视为中国VC元年 标志性事件为中国机构首次独立面向全球募资[4] - 移动互联网时期投出多个行业头部项目 包括滴滴百亿美元级融资案例[9] - 2021年后未公开新募资 近期聚焦AI领域但持审慎态度 强调开源模型性价比[10] 管理团队特质 - 创始团队含丁健(亚信科技创始人)、伍伸俊(北电网络前高管)、林仁俊(连续创业者)及潘晓峰[3] - 朱啸虎以"快决策"风格著称 典型案例包括72小时决定投资映客[10] - 公司治理呈现"低管控"特征 办公场所无需预约接洽 强调高效直接沟通[12] - 核心团队保持20年稳定运营 2024年20周年合影显示管理层关系缓和[2][9]
雷军和张一鸣背后的女人,正在寻找下一个字节
虎嗅APP· 2025-09-07 10:51
AI投资策略转变 - AI发展极大缩短传统VC决策流程 从"广撒网"式投资变为快速出手的专业垂直小团队突破[6] - 硅谷风投机构a16z通过内容传播获得15%项目源 显示内容创作成为VC核心助力[7][13] - 天际资本在2023年ChatGPT爆火时未布局大模型 转而聚焦被严重低估的AI应用与AI硬件赛道[10][31] 内容传播价值 - 视频内容帮助减少内部沟通成本 使新人快速理解投资逻辑和文化[8][16] - 内容传播能积累外部共识 吸引志同道合创始人 实现高效连接[8][13][22] - 未来智能耳机通过视频展示在科技圈和投资圈带火产品 体现零成本营销价值[8][18] 反共识投资案例 - 2015年AI热潮中未投AI独角兽 转而投资字节跳动和金山云[9] - 2023年未跟进大模型投资 提前布局AI应用与硬件 Dify成为全球增长最快AI Infra产品 全球安装量超40万[10][39] - 投资未来智能AI耳机 该产品现居国内同类销量榜首[37] AI时代创业特征 - 创业者流动性显著提高 选择范围不再局限于单一区域[25] - AI创业门槛明显变高 需掌握将AI技术转化为落地产品的核心能力[26] - 科技大厂积极入局AI 与移动互联网时期被动加入形成对比[27] 投资方法论 - 采用"天际铁三角"策略:抓市场刚需、分析技术产品竞争力、加入股东分析[11][52] - 强调赛道爆发时机判断比技术先进性更重要[28][34] - 重点关注团队对AI技术的认知和执行力速度[42] 行业趋势判断 - AI是生产力革命而非渠道变革 不能用"有无超级APP"衡量价值[32] - AI将经历三阶段发展:辅助人类、替代人类处理数据、超越人类创新[44] - 垂直细分赛道价值凸显 单一垂类做到1000万规模可能抵10个APP价值[46] 出海策略 - 出海最大风险是"不all in"和投机心理[50] - 海外市场核心不在"要不要去"而在"能不能扎实执行"[50] - 已带数十家AI企业出海至新加坡、美国和日本[51] VC行业变革 - AI加速VC行业"清场" 预计80%-90%传统机构将被淘汰[55] - AI将重构行业研究模式 效率提升10倍以上[56] - 出现"两头热"格局:大型盈利机构与专注细分赛道的新兴机构并存[57]
雷军和张一鸣背后的女人,正在寻找下一个字节
虎嗅· 2025-09-07 06:05
天际资本投资策略 - 投资逻辑遵循"天际铁三角"原则 包括抓市场刚需 分析技术产品竞争力 评估创始人及股东 [6][41] - 偏好反共识投资 避免追热点 2015年未投AI独角兽而选择字节跳动和金山云 2023年未投大模型而转向AI应用与硬件 [4][22][23] - 早期布局AI应用与硬件赛道 2023年投资Dify和未来智能耳机 2025年Dify全球安装量超40万 价值翻数倍 [5][6][27] AI行业趋势与判断 - AI创业门槛显著提高 需团队精通技术转化 创始人需为行业老兵或天才少年 [19] - 科技大厂积极入局AI 与移动互联网时期相比更早布局研发和生态 [19] - DeepSeek降低行业技术成本 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催生AI应用企业 [25] 内容传播与IP打造 - 通过视频号"倩姐投AI"打造个人IP 降低内外部沟通成本 吸引志同道合创始人 [2][7][16] - 内容传播带来低成本营销 展示未来智能耳机视频转发过万 带火产品 [3][13] - 参考硅谷VC经验 a16z通过播客获得15%项目源 40%硅谷基金项目来自社交媒体 [2][7] 细分赛道投资布局 - 避开AI coding赛道 因技术门槛低易被大模型覆盖 独立公司面临挑战 [33] - 聚焦垂直领域AI应用 如投资Genspark 认为垂类数据积累形成壁垒 [35] - 看好Agent赛道 认为当前市场过度谨慎 [38] 团队与创始人特质 - 评估创始人需懂AI技术且全身心投入 非技术背景需深度了解行业 [31] - 强调团队执行速度 创业一年无产品Demo将失去机会 [32] - 重视团队凝聚力 如Dify创始人高中辍学但团队连续创业十几年 [28] 出海战略与执行 - 出海需all in资源 避免投机 创始人需亲赴市场感知用户 [39][40] - 2022年已形成出海共识 带数十家AI企业落地新加坡 美国 日本 [40] VC行业变革 - AI加速VC行业清场 传统机构若跟不上效率提升将被淘汰 [42][43] - AI缩短投资验证周期 中后台研究报告生成效率提升10倍以上 [44] - 行业向"两头热"格局演变 大机构持续盈利或小机构专注高效 [45]
普京万字演讲:要在我们广袤的远东领土上发展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
观察者网· 2025-09-06 14:36
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成就 - 远东地区生产总值10年间增长2.5倍 从4万亿卢布增至11万亿卢布 [5] - 固定资产投资达20万亿卢布 其中四分之一投向国家支持项目 [6] - 雅库特(4.5万亿卢布) 阿穆尔州(4万亿卢布) 萨哈林州(2.6万亿卢布)为投资领先地区 占远东总投资55% [6] - 投资规模为10年前两倍 远超俄罗斯全国1.5倍的平均水平 [6] - 人均投资额达全国平均水平两倍 [6] 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 - 煤炭与黄金开采量10年间增长近1.7倍 [7] - 建立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储量统计体系 推动高效利用 [7] - 重点发展矿产开采 石油天然气化工 建筑等领域 [6] - 涌现世界级企业包括楚科奇巴依姆采矿加工联合体 外贝加尔乌多坎铜业公司等 [6]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贝阿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现代化改造 2032年运输能力提高50% [11] - 港口吞吐能力10年翻倍 今年达3.8亿吨 2030年目标再增1.15亿吨/年 [11] - 建成中俄跨境公路桥"下列宁斯科耶—同江"大桥与"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大桥 [11] - 机场年客运量超1400万人次 [11] 特殊经济区政策体系 - 先进开发区提供社会保险缴费费率7.6% 企业所得税联邦部分5年零税率等优惠 [16] - 18个先进开发区入驻企业超300家 累计投资近4万亿卢布 创造9.5万个就业岗位 [16] - 2027年1月1日起在整个远东及北极地区推行统一企业优惠制度 [19] - 国际先进开发区2026年1月1日在外贝加尔等五个边疆区投入运营 [20]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发展 - 萨哈林州实施无人驾驶技术实验性法律制度 [21] - 2030年前建成不少于100个工业园区 其中至少10个位于远东及北极地区 [24] - 推动数字平台应用 人工智能及数据流通领域发展 [22] - 东方交易所作为远东地区证券中心投入运营 [25] 人口与社会发展指标 - 平均工资10年增长2.5倍 去年月均名义工资突破10万卢布 [26] - 失业率从7%降至2.4% 贫困率普遍下降 [26] - 2024年首次实现人口净流入2.4万人 扭转人口外流趋势 [27] - 20至24岁青年人口连续9年净流入 去年净流入人数增长两倍多 [27] 住房与城市建设规划 - 住房竣工面积从2015年290万平方米增至去年470万平方米 [34] - "远东及北极地区抵押贷款"发放超16.5万笔 利率2% [34] - 22个远东城市制定发展总体规划 已建成160多个项目 [30] - 规划新增600多个项目 资金投入包括专项国库基础设施贷款1000亿卢布 [32][33] 能源与物流发展战略 - 推进天然气发电 现代化煤炭发电及水电潜力开发 [9] - 发展跨北极运输走廊 整合海运铁路公路多种交通方式 [14] - 北方海航道吸引俄罗斯企业及外国航运公司兴趣 [12] - 建设现代化造船中心生产全系列冰级船舶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