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
搜索文档
顺丰中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项目开工 河南再添物流新引擎
河南日报· 2025-06-29 07:21
项目概况 - 顺丰中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项目于6月28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北部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490亩,分两期建设 [1] - 项目一期投资超10亿元,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智慧物流及仓储、多式联运、区域型枢纽、物流无人机应用等功能中心 [1] - 项目预计2025年二季度建成,投产后年营收将突破60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 [1] 项目特色 - 引入环形分拣机、ISC自动分拣系统等尖端设备,集成AGV机器人、机械臂及AI算法,打造智能物流标杆 [1] - 构建"智能仓储+多式联运+低空运输"生态闭环,打造多式联运新样板 [1] - 建设顺丰全国最大区域型国际枢纽中心(陆运),提升国际枢纽新能级 [1] 区域发展背景 - 郑州航空港已建成300余万平方米高标准仓储,吸引中通、韵达、极兔、菜鸟网络等40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 [2] - 超聚变全球备件中心、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等50多个头部项目相继落地,形成航空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仓储物流四大产业集群 [2] - 郑州航空港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先行区,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2] 战略意义 - 项目将进一步强化郑州航空港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其向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迈进 [2] - 顺丰持续加码河南布局,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 [2]
丹阳打造新生代领军创新型企业家集群后浪弄潮运河畔
新华日报· 2025-06-29 07:18
江苏奇一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研发的动力电池高抗冲型塑钢防护构件成功下线,新产品在减重20%的基础上,抗冲击力和抗腐蚀性显著增强 [1] - 新产品契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性能要求,可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能,预计带来每年30%以上的销售增长 [1] - 研发得到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支持,丹阳组织部门提供帮助 [1] 江苏超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从乡镇民营企业成功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研发 [2] - 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聚焦核心业务,已申报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0余项 [2] - 近两年销售额连续实现30%以上增长 [2] - 34岁的董事会秘书沈霖参加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后,推动企业引入更规范化、市场化的管理制度 [2] 丹阳市新生代企业家发展情况 - 丹阳市民营企业超4.5万户,占经营主体比重达99%,目前进入"企二代"接班高峰期 [3] - 全市遴选近150名45岁以下企业家建立新生代企业家库,已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0余场 [3] - 新生代企业家库中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 [4] - 通过师承计划、研学工作坊等形式帮助新生代企业家找准发展路径 [3] 企业转型案例 - 诺得网络科技从传统物流企业转型为数字化物流承运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多次入选省重点物流企业30强 [3] - 32岁的赵飓创办斯诺物联科技子公司,从传统服装零售起步,通过数字化服务在多个领域赢得市场认可 [3] - 斯诺物联2024年成功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 - 丹阳市路博恒业汽配科技新产线开始试运行,从为合资品牌配套转向为国产品牌配套 [4] 政府支持措施 - 丹阳实施为期3年的新生代企业家能力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1] - 提供定制化辅导、实战培训、交流考察及融资对接等服务 [4][5] - 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联动创新、协同发展 [5] - 计划形成领军型、骨干型、成长型新生代企业家梯队,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成长型中小企业 [5]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四川出台二十条措施
四川日报· 2025-06-28 11:37
核心观点 - 四川省政府出台《四川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物流成本降低目标及20条具体举措,涵盖运输效率提升、物流产业建圈强链、枢纽网络完善、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方面 [1][2][3] 物流成本降低目标 - 到2027年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至3.5%,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提高至32% [1] -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不低于15% [1] - 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7%左右 [1] 多式联运创新 - 开展"一单制"创新试点,推动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水运箱和铁路箱互用直提 [1][2] - 打造多式联运精品路线 [2] - 多式联运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物流总费用1000亿元 [2] 特色产业物流提升 - 实施"新三样"物流提升工程,包括动力锂电池安全高效物流通道试点 [1][2] - 支持新能源汽车"铁路快速通关"和"抵港直装" [1][2] - 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统一调度运行模式 [1][2] 物流枢纽网络建设 - 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综合开发利用 [1][3] - 加快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 [1][3] - 提升川东北铁路通道能级,实施航运振兴发展行动 [1][3] - 支持"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1][3] 物流新质生产力 - 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制定三网融合发展规划 [3] - 建设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3]
连通世界 惠及民生!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全球第一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6-28 11:30
物流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首次超过360万亿元,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2024年1至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中国每秒最多有8437个快递包裹被揽收,电商大促时日快递订单量超6.3亿个 [1] 物流效率与技术应用 - 岭南荔枝、江浙杨梅等生鲜通过无人机(5分钟出山头)、无人车(数吨/日)和冷链中转场(日处理28.8万票包裹)实现"朝发夕至" [1] - 大宗货物和集装箱长距离运输加速从公路转向铁路、水运 [3] - 中欧班列覆盖欧洲26国229个城市及亚洲11国超100个城市 [3] 基础设施发展 - 2012-2024年中国铁路、公路新增里程超131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2圈) [3] - 全球吞吐量前十港口中中国占8席,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超600万公里 [3] 物流成本优化 - 2012-2024年每创造100元GDP的物流费用从18元降至14.1元 [5]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
央视网· 2025-06-28 11:30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 亚洲最大货运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货物传送速度达每秒2米7 [1] - 全国日均超51列中欧班列运输货物价值超1.8亿美元 [1] - 宁波舟山港月均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保持全球第一 [1] 生鲜农产品物流创新 - 仙居杨梅采用凌晨采摘-清晨预冷-中午发货模式 2023年预计运输量达12.1万吨 [2] - 时令水果专用中转场实现8分钟内完成分拣装车 覆盖枇杷/杨梅/水蜜桃等品类 [4] - 杨梅专机采用"空空中转"模式 实现24小时从产地直达北京 [6] - 2023年5月快递日均业务量突破5.5亿件 包含大量生鲜专线运输 [6] 中欧班列运营升级 -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已拓展至11条线路 每周稳定开行17列 [9] - 时刻表班列较普通班列运行时间压缩30%以上 单柜货值提升41% [9] - 返程班列运输效率提升 如哈萨克斯坦面粉专列直达企业铁路线 [11] 多式联运体系发展 - 全国日均航空货运量达2.49万吨 铁路货运量超1056万吨 [7]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陆海联运 铁路专用线深入产业园区 [13] - 多式联运推行"一单制""一箱制"模式 有效疏通物流堵点 [13]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 冷链物流覆盖田间到餐桌全环节 包含专属货仓和精准配送 [13] - 形成"大动脉+微循环"体系 铁路/港口/航空与末端配送高效衔接 [12][13]
从精河到霍尔果斯——绚丽新疆释放向西开放勃勃生机
新华社· 2025-06-28 09:38
新疆特色农业产业 - 精河县托里镇枸杞产业迎来盛果期 种植户预计夏秋两季可采摘7-8次 收入可观[3] - 当地采用锁鲜加工技术 枸杞大果24小时内直送成都等地商户 保留鲜甜口感可作为水果食用[3] - 精河枸杞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欧地理标志认证 加工企业将枸杞制成干果远销欧洲、巴西、中亚 并开发枸杞原浆和精酿啤酒等新产品[3] 跨境物流与贸易 - 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区繁忙 中欧卡车航班运输风扇灯至英国 长安汽车通过铁路运往哈萨克斯坦 赖氨酸钠化肥准备发往中亚[4]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功能多元 涵盖跨境旅游、商务洽谈、电商运营及货物仓储 已落地四川绵阳馆、湖北十堰馆等城市中心[4] - 合作中心配套建设国门医院和药房 因应中亚国家对中医的需求 中草药标本馆等设施投入使用[4] 区域经济开放活力 - 霍尔果斯口岸成为网红打卡地 中哈红蓝国境线吸引游客 合作中心出入境通行证办理大厅深夜仍人流密集[1][4] - 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沿线产业活跃 赛里木湖旅游与精河枸杞种植形成区域经济联动[1][3]
物流“稳链” 货品“飞驰” 解码中国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6-27 23:31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 亚洲最大货运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货物传送速度达每秒2.7米 [3] - 全国日均51列中欧班列运输货物价值超1.8亿美元 [3] - 宁波舟山港月均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 [3] 农产品物流创新 - 仙居杨梅年产量超12.1万吨,实现凌晨采摘、中午发货的快速物流模式 [5] - 杨梅运输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5分钟/40斤,采用吊运设备替代人工挑担 [7] - 鲜果临时中转场实现8分钟内将杨梅送上专属车辆 [9] 航空物流网络 - 快递日均业务量超5.5亿件,包含大量生鲜产品 [11] - 日均2.49万吨货物通过航空运输,1056万吨货物通过铁路运输 [11] - 杨梅专机实现24小时内从产地直达北京客户 [11] 中欧班列发展 -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线路已拓展至11条,每周稳定开行17列 [18] - 时刻表班列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压缩30%以上,货值提升41% [18] - 返程班列运输时间从20-30天缩短至10-15天 [20] 多式联运体系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东西相连、陆海相通 [22] - 铁路专用线深入厂区园区,分拨能力达100万吨 [20][22] - 多式联运采用"一单制""一箱制"模式提升效率 [22] 物流技术应用 - 全流程实时监控系统覆盖从采摘到配送的各个环节 [12] - 冷链货车、全货机精准匹配不同距离的运输需求 [21] - 跨境电商等高时效货物优先使用时刻表班列 [18]
进出口银行吉林省分行金融赋能“中欧班列”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6-27 22:26
政策性金融支持 - 进出口银行吉林省分行聚焦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决策部署 因地制宜服务吉林发展大局 [1] - 公司为吉林省物流集团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贷款 专项用于中欧班列"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1] 外贸产业融资案例 - 吉林省物流集团作为省属国有中欧班列运营平台 业务涵盖班列运营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物流园区管理 并开辟长春—同江口岸—莫斯科新通道 [1] - 该笔贷款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省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完成融资对接 系首次采用该平台辅助审批 [1] - 0 4亿元重点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贷款用于支付班列相关费用 直接支持外贸产业链运作 [1] 未来业务方向 - 公司将坚守政策性银行职能 利用外贸产业贷款品种优势 重点对接进出口骨干企业 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 [2] - 持续加大对吉林省外贸企业 外贸新业态 国际物流运输企业的营销支持力度 目标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 [2]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27 07:18
董事会决议通过H股配售方案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H股配售议案 计划发行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新H股[1] - 配售股份类型为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H股 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2][3] - 初步计划发行7000万股H股 最终数量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3] - 发行价格将参考国际资本市场情况 采用簿记建档方式确定[3] - 募集资金将用于国际物流能力建设 技术研发及优化资本结构[3] H股配售实施授权事项 - 授权财务负责人何捷全权处理配售事宜 包括监管审批及文件签署[5] - 可调整发行规模 价格 时间等核心要素 并委任中介机构[6] - 将开立专用银行账户 并办理股份登记及股东名册更新[7] - 授权有效期自决议通过起三个月[9] 子公司可转债发行方案 - 子公司SFHI 2023拟发行29.5亿港元H股可转债[11] - 债券为零息票据 面值每张200万港元 2026年7月8日到期[12][14][15] - 持有人可自发行第41日起转换为公司H股 转换股份在港交所上市[15] - 募集资金用途与H股配售相同 聚焦物流与技术领域[16] 可转债发行授权事项 - 授权财务负责人何捷处理发行全流程 包括确定转股价格等条款[17][18] - 可自主决定发行时间 并委任承销商等中介机构[19] - 授权有效期12个月 涉及转股后续事项可延长至办理完毕[22] - 公司将为子公司发行提供担保 不超股东大会已审批额度[22]
长江投资: 长江投资: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16
关于非标审计意见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主要涉及1.52亿元诉讼案件,占归母净资产的116% [1] - 诉讼案件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但不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4][5] - 案件最新进展:2025年6月16日法院裁定按原告撤回起诉处理,但同日又收到新案件应诉通知书,诉讼请求相同 [7] 关于车辆牌照资产减值 - 公司对200张"沪BH"货运牌照计提2010万元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从2830万元降至820万元 [11][12] - 减值原因:2024年电子通行证政策实施导致牌照需求下降,出租率从2022年95%降至2024年65% [14][15] - 评估采用收益法,预测未来5年业务量维持现有水平,折现率6.68% [16][17] 关于主营业务 - 2024年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降41.19%,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4.01亿元(下降48.56%),毛利率转负至-0.48% [20] - 分业务看:国际货代服务收入2.82亿元(下降51.11%),汽车物流服务收入1.16亿元(下降42.69%),气象产品收入1.05亿元(增长33%) [22][23] - 季度收入波动大:Q1收入2.68亿元占全年53%,主要因海运光伏业务在Q1集中确认收入1.97亿元后逐步退出 [29] 行业环境变化 - 国际货代业务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航运行业内卷影响,公司主动收缩高风险业务 [24] - 汽车物流业务因两大客户终止合作导致收入下滑,固定成本占比高致毛利率转负 [26] - 气象产品业务受益于安徽国债项目中标,收入增长显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