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上涨0.11%,前十大权重包含北方稀土等
金融界· 2025-07-01 19:26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上涨0 11% 报1828 49点 成交额262 47亿元 [1]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0 62% 近三个月上涨4 54% 年至今上涨15 35% [2] 指数构成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选取涉及稀土开采 加工 贸易和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稀土产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基日为2011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稀土(13 23%) 中国稀土(5 63%) 领益智造(5 01%) 中国铝业(4 97%) 格林美(4 94%) 包钢股份(4 79%) 卧龙电驱(4 6%) 金风科技(4 5%) 厦门钨业(4 22%) 盛和资源(3 86%) [2] 市场分布 - 按交易所划分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1 69%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7 71%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60% [2] - 按行业划分 原材料占比64 65% 工业占比27 98% 信息技术占比7 37%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 每次调整比例不超过20%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 [3] 跟踪基金 - 跟踪稀土产业的公募基金包括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A/C 华泰柏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A/C 富国中证稀土产业ETF 易方达中证稀土产业ETF等 [3]
欧盟只给30天时间,要求中方放开稀土出口,话音刚落,中方宣布新禁令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19
中欧稀土博弈现状 -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表示磁铁短缺对欧洲企业造成"非常、非常严重"影响,要求中方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 [1] - 中国出台新规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技术人员名单,部分专家需上交护照且出国旅行须审批 [1] - 欧洲汽车零部件协会报告显示多家汽车供应商因稀土磁体短缺被迫暂停生产线,部分企业库存仅能维持2至4周 [3] 稀土供需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领域供应量占比达92%,稀土磁铁生产领域占全球87%加工产能 [5] - 中国2023年稀土产量占全球60%以上 [5]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2030年实现10%稀土本土开采和40%本土加工,但缺乏核心技术与产能配套 [6] 政策与贸易动态 - 中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并建立许可制度,商务部称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但审批流程仍难满足欧洲需求 [3]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2024年前五个月中欧贸易顺差增长23%达1170亿美元 [6] - 欧盟依据《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被商务部指为"新的保护主义壁垒" [6] 技术管控与战略意图 - 中国将稀土提炼技术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并通过技术人员名录强化技术护城河 [5] - 新加坡Edge Research创始人指出中国稀土管制是"手中的王牌",技术人员追踪系统旨在维持长期技术优势 [5]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加快审批工作",同时打击稀土走私行为,采取"严管合规+打击走私"双线策略 [5] 产业链影响 - 彭博社数据显示中国对欧洲稀土磁铁出口量持续下滑,导致欧盟电动汽车等领域产能停滞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携带磁铁道具试图联合美方施压,但未能在声明中直接提及中国 [3] - 中国经济自2017年以来增长40%,同期欧盟对华出口下降30%,反映欧盟在供应链依赖与贸易规则施压间的矛盾 [3]
刚接受中国帮助的友国,转头就要帮美国解决稀土问题,太让人意外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10
印尼电动汽车电池产业链项目 - 印尼与中国企业合作启动电动汽车电池一体化生态系统项目 总投资约60亿美元 [3][5] - 项目预计每年为印尼GDP贡献420亿美元 并巩固其在东南亚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的中心地位 [7] - 印尼总统称该项目将使印尼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镍基电池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的国家 并成为东盟最大电动汽车电池产能国 [9] 印尼稀土产业动态 - 印尼向美国提议共同投资关键矿产项目 涉及镍和其他电车生态系统材料 [19][21] - 印尼拥有280万吨稀土矿产 但合作短期内难以解决美国稀土技术短板 [34][40] - 印尼此前已承诺增加进口美国商品190亿美元 并放宽10种商品进口政策以应对关税谈判 [23][27]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掌握全球90%以上稀土专利(超26000项) 主导开采、提纯及磁体制造全产业链 [33][17] - 美国缺乏稀土精炼技术 目前仅中国具备完整稀土分离提纯能力 [17][36] - 美国试图通过中东合作(如沙特)构建替代供应链 但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38][42] 稀土战略价值 - 制造1架F-35需920磅稀土 1艘伯克级驱逐舰需5200磅稀土 [12] - 稀土永磁材料是电子通信和导弹制导系统的关键组件 [14] - 添加稀土元素可显著提升材料性能 使其成为高科技和军工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 [14][16]
刚说来中国,特朗普就翻脸,我国稀土新喜讯,让美国捏一把汗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10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商务部长提出若中国放开稀土限制将考虑取消部分关税 [2] - 中美高层通话确认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并承诺解决留学生签证问题 双方约定6月9日在伦敦举行高级别谈判 [3] - 特朗普宣称达成"史上最大贸易突破"后 美国商务部仍对中国手机企业采取限制措施 [6] 稀土资源与技术突破 - 中国公布十项科技"突围"工程 包含稀土永磁电机系统用于提升超高音速飞行器性能 [5] - 中国科学家研发稀土永磁电机系统 显著增强超高音速飞行器稳定性和机动性 [24] - 稀土资源成为中美博弈核心 美国对中国稀土存在严重依赖 [19][20] 中美稀土协议内容 - 2025年6月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 中国承诺自2025年7月起向美国稳定供应稀土 [9] - 美国同意取消部分对华关税并暂停对稀土相关企业制裁 [11] - 协议包含年度稀土供应量和价格框架 为双方提供保障 [11] 中国战略手段分析 - 中方采用"附带条件许可"策略 如批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六个月临时在华运营许可 [15] - 短期许可机制将美国商业利益转化为中国在美国内部的政治游说力量 [17] - 稀土成为战略工具 中国通过短期协议维持长期博弈优势 [20] 技术优势转化 - 中国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不对称技术优势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 [24] - 稀土永磁电机系统突破标志着中国从资源控制转向技术威慑 [26] - 技术突破强化了中国在超高音速飞行器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24][26] 美国产业影响 - 稀土协议缓解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企业供应链压力 [13] - 部分关税取消降低美国企业成本 有助于经济复苏 [13] - 智库指出协议未根本解决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22]
刚接受中国帮助的友国,转头就要“叛变”帮美国解决稀土问题,中方会如何应对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47
印尼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心项目 - 中国投资59亿美元在印尼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心 该项目被视为东南亚汽车产业的未来 [1] - 项目象征中印尼关系的密切 但随后印尼转向与美国寻求稀土合作 [1] 印尼与美国稀土合作动向 -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提出与美国共同投资稀土矿产项目 此举被认为是对美国32%关税压力的回应 [1] - 印尼拥有280万吨稀土资源 但缺乏提炼技术 美国同样面临稀土提炼能力不足的问题 [3] - 合作被视为"难兄难弟"的相互妥协 可能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3] 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 - 稀土对智能手机 电子器件和电动汽车等产业至关重要 已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焦点 [3] - 美国稀土供应链长期依赖中国 特朗普政府将稀土问题作为中美谈判的主要筹码 [3] - 控制稀土资源意味着掌握未来科技命脉 [3] 日本稀土开采计划 - 日本计划2026年启动海底矿产资源开采试点 试图与中国在稀土领域竞争 [3] - 海底采矿面临高成本和复杂技术挑战 高效环保提炼稀土是主要难点 [3] 全球稀土供应链现状 - 全球稀土供应链复杂 各国利益纠葛 面对中国稀土霸主地位表现出无奈与焦虑 [4] - 美国及其盟友试图通过高额投资和政策支持改变现状 但效果有限 [4] 印尼策略的潜在风险 - 印尼若仅为摆脱美国关税威胁而寻求合作 策略不够明智 需解决技术和市场差距问题 [6] - 依赖短期利益可能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 [6]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印尼的转向对中国是外交冲击 提醒国际关系中实力和利益的重要性 [6] - 中国需加强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完善 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提升全球话语权 [6] 稀土博弈的未来展望 - 稀土问题是国家意志和战略布局的对抗 全球经济形势下博弈将持续 [7] - 印尼事件只是开端 未来将见证更多利益交锋带来的连锁反应 [7]
令人没想到:刚接受中国帮助的友国,转头就要帮美国解决稀土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35
稀土资源与中美博弈 - 稀土问题成为中美谈判焦点 特朗普政府在两轮谈判中都紧盯稀土议题 [1] - 印尼作为中国友国却突然提出与美国合作稀土项目 显示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1][2] 印尼稀土产业现状 - 印尼拥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1200万吨)但开采技术落后 产业链不完善 [2] - 印尼在稀土加工环节仍依赖中国技术 现有稀土加工厂的磁体代工资格证由中国稀土集团发放 [2] - 印尼镍矿储量占全球22% 但长期以原矿出口为主 利润被国际市场挤压 [4] 印尼与美国合作动机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高额绿色补贴 印尼希望将镍矿和稀土出口纳入该法案框架 [4] - 印尼面临经济增长压力 为实现8%的GDP增长目标急需外资注入 [8] - 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计划投资150亿美元参与印尼低碳转型 [8] 印尼的地缘政治策略 - 印尼采取"大国平衡"外交策略 在中美之间保持谨慎中立 [10] - 印尼需要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实现"资源下游化"目标 但不愿完全倒向中国 [12] - 印尼试图通过与美国合作提升在东盟的话语权 巩固其"领头羊"地位 [14] 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掌握全球88%的稀土精炼技术 即使印尼与美国合作开采仍需依赖中国加工 [16] - 中国通过"以投资换资源"策略深度嵌入印尼经济 例如宁德时代在印尼投资59亿美元的电池生产中心 [18] - 中国推动稀土供应链"去中心化" 与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矿产协议 建立多元化资源网络 [18] - 中国加快国内稀土开采技术升级 开发无镍电池技术 降低对印尼资源依赖 [18]
欧盟只给中国30天,必须要解决稀土供应,否则冯德莱恩取消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7-01 15:55
摊牌了!欧盟这次是真的急了,直接给中国一个最后期限。 30天内必须搞定稀土供应问题,否则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原定的访华行程就彻底泡汤,这话说的倒是硬气。 以至于欧盟放出狠话,但是这真的有用吗? 原来因为电动车而起的关税摩擦还没完全停止,中国这边稀土政策突然一紧,欧洲瞬间坐不住了,企业叫苦连天,快要停产。 其实往前看,中国和欧洲产生摩擦的源头可能还得从2023年10月前后欧洲对中国电动车的反倾销调查开始说起。 当时因为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卖的太好,欧盟感觉自身利益受到了侵犯,干脆给中国电动车加了近四成的关税。 这个税率也不是一刀切,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比例。比如上汽集团的税率最高,特斯拉相对低一些。 但这个做法后来并不像欧盟想的那么顺利,甚至可以说有点没达到预期。电动车这事儿折腾下来,欧盟也感觉到了单边施压的局限性。 自家很多造车大户,比如德国那边的几个品牌,其实还真不乐意这个关税加上去。他们觉得自家企业在电动车技术上还得跟中国学。 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特别是建电池工厂,也因为这个事儿受到了影响。 更别提欧盟成员国里,对这件事也不是一条心,有的国家就投了反对票。 不少人认为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矩,说到底伤害的是自家企业 ...
30天“最后通牒”?欧盟要中国必须交出稀土,局势愈发严峻了
搜狐财经· 2025-07-01 13:47
稀土出口问题 - 欧盟驻华大使表示磁铁短缺对欧洲企业造成严重影响 希望中方7月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 [1] - 欧盟27国驻华使节集体会见王毅外长 稀土问题被列为会谈重点 [3] - 欧盟委员会贸易官员称尚不清楚中方是否故意打击欧盟企业 将稀土问题视为中欧双边议程首位 [5] 中欧关系动态 - 王毅外长提出中欧关系三建议:坚持相互尊重 伙伴定位 多边主义 [3] - 中方指出欧盟此前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企业和技术出口 暗示需对等取消对华限制 [3] - 欧盟被指在稀土问题上对中国施压 炒作"稀土武器化"舆论战 [3] 稀土行业监管 - 中方要求稀土企业提供专业人员名单 防止技术外泄 [1] - 中国加强稀土行业关键人才护照管理 防范西方挖掘技术人才 [7] - 欧盟对中方新监管流程不满 试图通过舆论施压取消审核 [3] 国际贸易博弈 - 欧盟在稀土和贸易问题上同时面临中国和美国压力 [5] -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居高不下 特朗普关税政策面临调整 [5] - 欧盟抱怨成为中美贸易战受害者 但被指对特朗普政策存幻想 [5]
打破中国主导格局?马来西亚重稀土量产,加拿大稀土纯度超过99.9%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59
全球稀土供应链变革 - 西方主导的非中国稀土供应链雏形初现,但面临中国多重技术壁垒的挑战 [1]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实现15吨氧化镝商业化分离,成为全球首家非中国重稀土分离商 [3] - 加拿大SRC实验室实现99.9%纯度稀土金属量产,标志中国以外地区首次突破高纯度重稀土商业化分离 [3]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垄断全球90%稀土供应链,重稀土分离产能占全球99% [4] - 徐光宪院士的"串级萃取技术"实现17种稀土元素99.9999%纯度分离,构建技术壁垒 [4] - 中国形成"南重北轻"产业布局,氧化镝生产成本仅4-7美元/公斤,为西方成本的1/3 [4] 西方稀土突破进展 - 加拿大SRC工厂月产10吨镨钕金属,纯度99.9%,转化率>98%,年产能将达1500吨 [7] - SRC与国防金属等企业合作构建本土供应链,并与澳大利亚Arafura达成重稀土加工协议 [9] - 莱纳斯马来西亚工厂年产能1500吨混合稀土化合物,已获特斯拉和美国国防部订单 [10] 西方供应链短板 - 莱纳斯氧化镝生产成本15美元/公斤,是中国(4-7美元)的2倍以上 [10] - 马来西亚工厂环保投资占40%,废水处理费为中国5倍,工人薪资按澳洲标准支付 [12] - 莱纳斯分离纯度不足90%,中国达99.999%,且关键设备依赖中国进口 [10][13] 中国应对策略 - 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将17种稀土列入出口管控,2025年新增7类中重稀土管制 [15] - 赣州矿区电动采矿技术将采收率提至95%,氨氮排放下降95% [15] - 中国稀土集团整合南方资源,集中度超80%,并联合金砖国家计划新增3000吨重稀土产能 [15] 未来竞争焦点 - 全球稀土竞争将聚焦纯度提升、碳减排技术和供应链韧性建设 [15] - 中国研发2026年商用的无稀土永磁体技术,保持技术领先 [15] - 西方供应链仍依赖中国技术,成本劣势使其难以完全替代中国主导地位 [16]
怪不得稀土高管辞职,国家开始收集核心技术人员档案了,欧美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01
稀土产业的战略地位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是国防 航空航天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 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作用 [12] - 中国长期以低廉价格供应全球稀土 但这是产业结构分散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形成的买方市场 并非战略选择 [2] 国际竞争格局变化 - 美国试图建立独立稀土产业体系 挑战中国垄断地位 通过500万美元年薪挖角中国专家 已导致几十名专家流失 [3] - 欧美企业正尝试通过人才挖角和技术窃取快速建立稀土产业链 [7] 中国的战略应对 - 中国政府加紧收集稀土专家信息 要求上交护照 并进行行业高层调整 以保护国家战略资源 [5] - 采取收紧稀土出口许可 加强人员流动管理等措施 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核心竞争力 [13] - 中国开始学习欧美国家长期使用的策略 保护核心技术和人才 控制关键资源出口 [8] 产业价值重估 - 稀土价格上涨将带动人才收入提升 此前长期低价导致人才价值被严重低估 [10] - 人才流失不仅是经济损失 更涉及技术经验流失和国家战略安全隐患 [10] 中美博弈态势 - 美国特朗普政府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 首要条件是放宽稀土管制 显示其在稀土资源方面的困境 [7] - 稀土对中国具有与半导体对美国同等的战略意义 是中国在中美博弈中的重要筹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