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烟台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749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超26万人次
齐鲁晚报网· 2025-06-27 20:23
"烟台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这项工作也纳入了今年全市重点民生实 事,提升行动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是什么,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在6月2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 新闻办公室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 长王磊回答记者提问。 项目的实施,成功吸引中康养、山东健康、山东青鸟、山东锦阳、上海天与等养老领域知名企业参与烟 台市养老服务事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本地7家中小型养老企业升级服务标准,形成"以大带小、以优 促强"的产业生态,为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主要面向居住在烟台市范围内且具有烟台市户籍的经济困难以及 中低收入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此次项目实施为契机,全面推动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全力构建居 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一户一策"原则,根据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条件和照护需求,制 定个性化的建设和服务方案。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方面,为老人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智能化改造,配备设 施设备,为 ...
让民生答卷有“温度”更有“厚度”
郑州日报· 2025-06-27 08:37
民生保障 - 郑州市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老年助餐服务,计划建成1~2家城区助餐服务示范点,30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0个村级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站点,6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 [2] - 2024年7月1日起,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760元,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实行差额救助或分类发放 [3]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郑州市婚姻登记预约量激增,"520"当天为2374对新人办理婚姻登记 [2] 就业创业 - 2025年郑州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提供534个职位、5565个岗位需求,吸引2641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665人 [4] - 截至5月31日,全市开展引才活动129场,提供就业岗位378092个,达成就业意向83801人,引进各类重点人才112406人,包括领军人才19人、博士478人、硕士4699人,投资金额达15847亿元 [5] - 1~5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20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562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4万人 [5] 医疗教育 - 郑州市推行"信用就医",实现"看病缴费免排队、住院办理免押金",并提供无陪护服务 [7] - 2024年新建、投用中小学(幼儿园)48所,新增学位425万个,2025年计划新建改扩建16所中小学,增加207万个优质学位 [8] 社会治理 - 郑州市构建"九个一"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划分7764个社区网格、47010个微网格、11356个农村网格,设立4707个专属网格 [9] - 网格化治理解决就业、停车、路面塌陷等民生问题,并在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评选中获治理大奖 [10]
从医养结合到“城市养联体” 十岁的泰康之家锚定新方向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22:34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十年是健康行业从服务到产业化发展的十年,也是老龄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1] - 老龄产业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蓝海,养老服务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2] - "医养+"将成为中国式跨界创新的主流,医养结合与养联体将成为多层次养老体系重要支撑 [2] - 低龄老人将催生银发消费新蓝海,老年人群将成为财富持有主力 [2] - 老年健康将成为医疗创新和老年消费主力方向,养老劳动力短缺问题将凸显 [2] - 智慧养老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2] 公司战略与布局 - 泰康之家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医养康宁服务体系,改变了国人养老生活方式 [1] - 公司全国布局36个城市44个项目,开业22城25家社区,在住居民超17,000位 [1] - 公司推进"城市养联体"模式,包含旗舰CCRC社区、城心机构、社区+居家业务三位一体 [2] - 目标构建长寿时代老年生命产业链的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向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延伸 [2] - 已在北京、上海、成都、青岛等多个城市探索"城市养联体"建设 [2] - 北京已落地四个项目,形成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组合 [2]
美股新股前瞻|香港理疗机构机能再生赴美IPO,难以握紧老龄化“财富密码”?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0:00
公司概况 - 机能再生是一家专注于疼痛管理和健康服务的香港企业,成立于2007年,拥有16年行业经验,品牌为"ANKH" [1] - 公司核心技术为"RDS+"疼痛管理方法,结合中医智慧和国际先进能量治疗设备技术 [1] - 业务涵盖疼痛管理服务、身体功能增强服务以及销售外用和膳食补充剂产品 [2] - 治疗方式具有非手术、非侵入性、非药物特点,避免传统治疗带来的风险 [2]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收入4079.66万美元,同比增长49.1%;净利润1173.32万美元,同比翻倍 [2] - 疼痛管理业务收入占比99.87%,保健产品销售仅占0.13% [2][3] - 毛利率从62.7%提升至72.3%,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2] - 客户数量保持稳定,2024财年服务8692名客户,与2023财年8654名基本持平 [2] 现金流与投资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下降46.3%,从868万美元降至465.8万美元 [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锐减90.6%,从198.5万美元降至18.6万美元 [5]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增加330万美元,主要依赖削减投资和筹资流出 [5] 行业背景 - 香港65岁以上人口占比18.4%,预计2036年达30.9%,老龄化加速催生养老产业创新 [6] - 香港非药物疼痛管理市场规模预计从2012年32.07亿港元增至2025年78.82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7.2% [6] - 香港政府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行业发展 [8] 业务模式 - 在香港黄金地段设有三家理疗中心,提供个性化咨询、评估和治疗服务 [8] - 使用激光、生物电流、电磁等先进设备,配合自有品牌和第三方保健品销售 [8] - 服务中心未注册为医疗诊所,未聘请注册医生,定位为非诊所机构 [9] 产品与监管 - 销售ANKH Skin Power、30s Ice & Warm Rescue等自有品牌及CHARISMS第三方产品 [8] - 产品未获FDA、EMA等监管机构批准,存在潜在质量和安全风险 [9]
一碗“热乎饭” 吃出“幸福味”——河南省加快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掠影
河南日报· 2025-06-26 07:19
"一碗热饭承载民生温度。"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将老年助餐工 作作为服务关爱老年人、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关键环节,全省老年助餐点持续增加、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但同时,助餐服务经营压力大、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如何丰富老年助餐模式?怎样保证助 餐服务可持续?如何更好发挥监督作用?近日,记者来到濮阳市进行了实地探访。 网格化运营 整合资源激活服务效能 6月18日11时许,南乐县谷金楼镇后岳连村党群服务中心外,志愿者任进房把装好饭菜的4个大保温桶装 车,准备给周围两个村的助餐点送餐。 一墙之隔的"乐享长者食堂"里,74岁的村民郭献华一边和老伙计们唠嗑,一边等着午饭上桌。包菜炒 肉、炒土豆丝、鸡蛋汤配馒头,简简单单一顿热乎饭,让他很满意。"饭菜口味清淡,适合老年人还便 宜,省得在家做了。"郭献华说。 为更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谷金楼镇将前岳连、后岳连等8个村整合为东北融合治理区,打造了后 岳连村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在承接人社、民政等6大项30小项镇级下沉政务服务业务的同时,还采用"公 益性+市场化"的助餐运营模式和"民政补贴+政府助餐+个人自费"的形式,打造了老年助餐点,形成了"1 ...
【省民政厅】陕西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
陕西日报· 2025-06-26 06:4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省工信厅与省民政厅联合发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通知 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1] - 试点工作围绕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 计划在2025-2027年间实施攻关和应用项目 提升养老服务科技水平 [1] - 坚持"政府引导、需求牵引、分步实施、持续迭代"原则 重点解决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服务难题 [1] 试点内容与要求 - 开展结对攻关 针对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不同需求 聚焦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等场景 提升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 [2] - 居家机器人需在200户家庭验证200台(套) 社区/机构机器人需在20个场所验证20台(套) 验证周期均不少于6个月 [2] - 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 引导行业紧扣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提升产品适老化、智能化和安全可靠水平 [2] 申报与推广机制 - 采取自愿申报原则 鼓励机器人企业、养老辅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机构组成联合体申报 [2] - 试点成果将通过多种渠道展示推广 符合条件产品将纳入以旧换新和消费补贴范围 [2] 预期影响 - 试点工作有望为全省老年人带来更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体验 [3] - 将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2][3]
中新网:武汉两件法规8月1日起施行 涉及科技创新及养老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2:00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4日电 (张芹 王晓珊)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4日召开新闻通气 会,通报《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两件法规的制定背 景、主要内容、贯彻实施工作安排。据悉,这两件地方性法规都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2年4月,经报国务院审核同意,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据武汉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闵凯华介绍,武汉市人 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 上,开展表决前评估,制定《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通过地方立法引导、推 动、规范、保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二级巡视员徐涛介绍,为做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该局将完善科创中 心建设配套政策,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水平实验室集聚区、科教融合园区及光电 子信息、大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主阵地建设。 与此同时,将打造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矩阵、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畅通科技成 果转化渠道,并设 ...
武汉两件法规8月1日同步施行:激活“青创族”创新动能,保障“银发族”安享晚年
长江日报· 2025-06-25 18:01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 - 条例将于2024年8月1日施行 旨在激发创新动能 系统性破解养老难题 [1] - 立法历时两年 经过公开征求意见 调研座谈 实地考察等民主立法程序 [2] - 条例共八章五十七条 涵盖规划建设 创新主体 人才机制 产业创新 科技金融等重点方面 [2] - 明确以东湖科学城 武汉新城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等为重大平台建设主阵地 [2] - 鼓励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联合实验室 技术创新联盟 [2] - 特别强调向科学家赋权赋能 支持青年创新人才发展 [3] - 鼓励通过顾问指导 挂职兼职 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创新人才 [3] - 支持开发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产品 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3] - 建立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 营造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环境 [3] - 人才专项资金和住房 医疗 子女入学等便利服务政策直击企业引才痛点 [4] 养老服务条例 - 截至2024年底 武汉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0.43万人 老龄化率24.08% [5] - 条例共十一章八十二条 涵盖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医养结合等领域 [6] - 每个区至少配置一家政府投资兴办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6] - 每个街道 乡镇至少配置一家具备机构照护 日间照料等功能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6] -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 家政企业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送餐 上门照护等服务 [6] - 保留人工咨询 现金支付等传统服务方式以适应老年人习惯 [6] - 每年重阳节当月确定为敬老月 建立失信惩戒和举报投诉制度 [6] - 对养老护理员优待和医务人员激励的规定有望破解行业人才瓶颈 [6] - 社区食堂 适老化改造等具体措施提升老年群体对便利服务的期待 [7] 实施保障 - 市科技创新局 民政局将制定贯彻实施方案 开展评估和执法检查 [8]
陪诊师、认知症照护员……养老职业图谱扩容 精细化服务托起银发需求
央视网· 2025-06-25 12:01
养老服务行业升级 - 养老服务正从基础照护向精细化、专业化跃升 [1] - 老年人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推动市场细分 出现陪诊师、康复治疗师、适老化改造设计师等新兴职业 [3] - 适老化改造需求增长 2024年上海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户数达10693户且持续增加 [4] 人才需求与教育体系改革 - 行业面临人才短缺、流失率高问题 复合型人才需掌握医学护理、智能设备操作等技能 [6] - 高校开设家政学、老年医学等交叉专业 人社部拟新增养老服务师职业 [6] - 上海市虹口区计划出台护理员工奖补办法 成立银发产业促进会推动资源共享 [6] 市场细分与职业发展 - 养老服务细分领域包括健康类(陪诊师)、照护类(助浴员)、硬件类(适老化设计师)等 [3] - 部分职业从全客群转向专注老年人市场 对人才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
老年人,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虎嗅· 2025-06-24 14:04
情绪价值驱动的消费溢价 - Labubu隐藏款玩偶原价99元被炒至2600元,薄荷色Labubu玩偶以108万元成交[1] - 老年消费者因"心情好"增加日常消费支出的比重达20.8%,高于中年人的14.8%和青年人的15.9%[10] - 上海新银发群体超六成退休后对生活品质要求"有所上升",消费集中于健康养生、旅游社交、兴趣爱好[11] 银发市场的情绪消费 - 老年人愿意为上万元保健品买单,背后是对情感关怀与社交连接的需求[6][7] - 保健品销售人员通过嘘寒问暖、陪伴关怀等方式赢得老人信任[8] - 高端养老机构月费达1.5万元以上且入住率可观,主要提供"情绪价值"[14][15] 养老机构的情绪价值创造 - 养老机构通过怀旧角、老人自带物品等方式延续情感记忆[20][21] - 坚持订阅报纸等细节还原老人熟悉的生活场景[22][23] - 推出交互能力强的电子宠物为老人提供情感慰藉[26][27] 养老服务的软性管理 - 情绪管理、语言交流、文化活动设计与老人建立深层次情感连接[30] - 负面情绪可能通过用餐、文娱活动等场合蔓延,需及时化解[32][33] - 成立各类委员会、评选优秀员工搭建情绪表达桥梁[37] 家属信任体系建设 - 家属每月花费1万~2万元希望得到"被理解"的情感共鸣[41] - 养老机构需通过定期分享老人生活状况缓解家属焦虑[44] - 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联系家属并提供解决方案是建立信任关键[47] 养老服务溢价本质 - 养老服务溢价根源在于构建"情绪价值网"[49] - 硬件功能价值会随时间淡化,情绪链接能持续沉淀[50] - 高端养老关乎有尊严、有温度、有回响的生命质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