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

搜索文档
化妆品板块9月2日跌0.97%,华业香料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1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17:09
化妆品板块整体表现 - 9月2日化妆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7% 同时上证指数下跌0.45% 深证成指下跌2.14%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 嘉亨家化上涨7.16% 华业香料领跌4.05% [1][2] 个股涨跌及成交情况 - 嘉亨家化收盘价35.16元 涨幅7.16% 成交12.74万手 成交额4.37亿元 [1] - 拉芳家化收盘价27.67元 涨幅2.60% 成交23.58万手 成交额6.55亿元 [1] - 水羊股份收盘价22.75元 涨幅1.20% 成交29.65万手 成交额6.70亿元 [1] - 华业香料收盘价31.55元 跌幅4.05% 成交4.66万手 成交额1.48亿元 [2] - 青岛金王收盘价8.37元 跌幅2.90% 成交39.15万手 成交额3.30亿元 [2] - 贝泰妮收盘价46.77元 跌幅1.78% 成交4.40万手 成交额2.07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化妆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6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584.2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1亿元 [2] - 拉芳家化主力净流入4977.47万元 占比7.60% 游资净流出4814.86万元 占比7.35% [3] - 科思股份主力净流出1559.70万元 占比15.16% 游资净流入570.05万元 占比5.54% [3] - 华业香料主力净流出1502.85万元 占比10.14% 游资净流入532.24万元 占比3.59% [3] - 上海家化主力净流出1429.31万元 占比5.62% 散户净流入2294.23万元 占比9.03% [3]
雅漾回应喷雾成分是“水”
新浪财经· 2025-09-02 17:07
产品成分与功效争议 - 雅漾喷雾主要成分为水和氮 氮气用于实现雾状喷洒效果[8] - 官方宣称含266mg/L低矿物含量 钙镁离子比例2:1 以及硅酸盐和微量元素 但未提供具体微量元素数据[3][8] - 第三方检测仅显示皮肤含水量提升数据 其他功效数据均属主观感受性评价[3][9] - 行业人士质疑矿物质成分功效不明确 认为产品本质是水源不同的水[3][8][9] 产品定位与使用场景 - 喷雾核心功能为湿润角质层 提供应急舒缓效果 特别适用于日晒后或皮肤敏感时期[9] - 官方建议喷后20秒内用化妆棉轻擦 或采用湿敷法并每5分钟补喷一次[10] - 行业人士认为湿敷必要性不足 直接使用面膜更为有效[10] 市场价格变动 - 300毫升喷雾单价从历史近200元降至目前76.4元 跌幅超60%[3][12] - 促销期间出现更低单价:两瓶单价约72.1元 三瓶单价约69.5元[12] - 部分渠道出现大幅优惠 300毫升两大瓶加50毫升两小瓶售价113.9元[12] 市场表现与品牌背景 - 喷雾产品在官方旗舰店畅销榜排名第一 宣称每秒售出35瓶 累计订单超100万个[12] - 母公司皮尔法伯集团为世界第二大药妆研发商 旗下拥有康如、馥绿德雅等品牌[13] - 品牌2024年全渠道总成交额实现双位数增长[14] 行业观点 - 产业评论人认为该类产品与瓶装水理念类似 成本主要集中于包装、品牌溢价和营销投入[14] - 功效价值与价格匹配度及成分真实性(是否真正从法国运输)成为核心争议点[14]
静水流深,生态为翼:贝泰妮谱写化妆品行业高质量转型样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7:03
行业趋势 - 中国化妆品行业正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主基调是监管政策完善 消费者理性化程度提升 渠道红利消退 依赖流量与资本扩张的模式难以维系[1] - 2025年1-6月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仅增长2.9% 6月出现同比下滑[1][3] - 行业从泡沫型增长转向理性繁荣 企业竞争力评价标准从唯GMV或市场份额转向盈利健康度 现金流稳定性 研发持续性及品牌长期价值[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7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1] - 公司整体毛利率稳步提升至76.01%[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45.7%至3.47亿元 第二季度单季达4.16亿元[3] - 存货及应收账款结构优化 一年以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高达96.02%[3] 研发战略 - 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升至4.91% 同比增加0.83个百分点 领先行业平均水平[4] - 建立起覆盖基础研究 原料开发 配方创新及临床评估的一体化研发体系[4] - 累计完成16项自主原料备案 其中报告期内新增4项 依托云南特有植物资源建立差异化优势[7] - 在中国 法国 日本建成协同研发网络 近两年累计向IFSCC提交6篇学术论文[7] - 牵头编制《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化妆品研发体系建立指南》等国家与团体标准[7] 品牌与产品矩阵 - 主品牌薇诺娜实现从专注敏感肌肤向专研敏感肌肤战略升级[9] - 瑷科缦营收同比大幅增长93.9% 定位高端美白市场[9] - 初普聚焦科技美容仪器领域 与瑷科缦形成产品+设备的高端协同效应[9] - 薇诺娜宝贝在婴童护肤细分赛道保持领先 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 - 贝芙汀通过AI+分级祛痘模式建立专业口碑 姬芮 泊美分别覆盖轻妆与温和抗老需求[9] - 战略投资身体护理品牌浴见 从面部护理向全身护肤与大健康生态延伸[9] 渠道策略 - 线上渠道主动控制低效投放 提升内容营销与精准流量占比[14] - 线下覆盖超过12万家药店 积极布局即时零售模式[14] - 推动BA内容化策略 将一线美容顾问转化为专业内容创作者[14] -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14] 国际化布局 - 以东南亚为起点 系统性推进深耕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15] - 产品进入泰国 中国香港 澳门地区等市场的主流零售 药妆及医美机构渠道[15] - 依托Instagram TikTok等本土社交平台开展品牌传播与用户教育[15] - 海外市场反馈反哺国内产品研发与迭代创新 形成以内带外 以外促内的良性循环[15] ESG与可持续发展 - 荣获华证ESG评级AAA与万得ESG评级AA[17] - 环境维度全面推进绿色包装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工艺践行低碳理念[17] - 社会责任方面通过公益基金与供应链责任管理积极回馈社会[17] - 治理层面持续优化现代化治理结构 保障企业决策透明与运营高效[17]
雅漾回应喷雾成分是“水”
新浪财经· 2025-09-02 16:52
产品成分与功效 - 雅漾喷雾主要成分为活泉水和氮气 氮气用于实现雾状喷洒效果[3] - 产品宣称含有266mg/L低矿物含量 钙镁离子比例2:1 以及硅酸盐和微量元素 但公司无法提供具体微量元素数据[1][3] - 第三方实验显示敏感性肌肤使用者主观认可保湿舒缓效果 但仪器测量仅皮肤含水量一项有数据支持[5] - 行业资深人士指出喷雾实际成分就是水 不同品牌仅水源不同 对矿物质微量成分的功效表示质疑[1][4] 产品定位与使用场景 - 喷雾核心功能为湿润角质层 提供即时凉爽感和应急舒缓效果 特别适用于日晒后或皮肤敏感时的急救处理[5] - 公司建议喷洒后20秒内用化妆棉擦拭或采用湿敷法 每5分钟补喷一次[5] - 行业观点认为喷雾更适合应急使用 对于皮肤屏障养护效果有限 湿敷操作不如直接使用面膜[6] 市场价格变化 - 300毫升雅漾喷雾单价从历史近200元降至目前76.4元(单瓶) 69.5元(三瓶装) 跌幅超过60%[1][8] - 产品在官方旗舰店畅销榜排名第一 宣称每秒售出35瓶 累计订单超100万[8] - 当前每毫升价格约0.25元 显著低于理肤泉同类产品(300毫升售价177元 合0.59元/毫升)[8] 品牌背景与市场表现 - 雅漾母公司皮尔法伯集团为世界第二大药妆研发商 法国第二大私营制药集团 旗下还拥有康如、馥绿德雅等品牌[8] - 雅漾1974年通过收购水疗中心进入皮肤护理领域 1990年确立为敏感性皮肤专业品牌[9] - 公司宣布2024年全渠道实现总成交额双位数增长 归因于中国消费者对功能性护肤产品需求提升[9] 行业争议 - 消费者质疑喷雾类产品技术含量集中于包装瓶而非内容物 产业评论认为其与瓶装水商业模式类似 存在品牌溢价和营销成本[9] - 核心争议点在于产品溢价是否合理 以及活泉水是否真正具备与价格匹配的护肤功效而非安慰剂效应[9]
组织市民走进药企考察,北京“药品安全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
新京报· 2025-09-02 14:09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于9月1日至7日开展。北京市药监局将依托国家平 台,通过市、区药监部门联动,推出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包括实验室开放日、公众开放日、送服务进园 区进企业、执业药师走进商圈社区等,集中展示药品监管工作成效,普及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 ("两品一械")安全知识。 在药品安全宣传周期间,还将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重点针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设计分 众化科普内容。充分发挥执业药师、药学专家团队作用,通过社区讲座、校园课堂等形式,普及安全用 药用械知识。 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获悉,近五年,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年均抽检1.3万批次,药品抽检合格 率保持在99.8%以上。升级改造"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系统,对4.7万家监管主体开展评定,科学匹 配检查频次,精准识别并预警潜在风险点300余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药监领域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全 程网办"实办率提升至95%,较2024年增长14%。 创新药临床审评审批、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生物制品分段生产等试点政策落地北京。其中,创新药 临床审评审批试点工作中,12个项目已获批临床试验、10个项目已启动,最快18个工 ...
上百元喷雾成分只有水,理肤泉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9-02 13:27
产品成分争议 - 理肤泉温泉水喷雾被质疑成分仅为水 150毫升售价119元 300毫升售价129元起 [1] - 官方回应称喷雾源自法国理肤泉小镇温泉水 含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喷头造价较高 [1] - 产品宣称具有舒缓肌肤 增强抵御力及缓解肌肤不适的功效 [1] 产品安全事件 - 2025年3月欧莱雅在美加市场召回理肤泉Effaclar Duo祛痘产品 因检测出微量苯 [2] - 2025年1月欧莱雅旗下适乐肤等BPO痤疮产品在美被指含苯 面临至少六起集体诉讼 [2] - 涉事产品均未在中国市场销售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欧莱雅销售额224.73亿欧元 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47.4亿欧元 同比增长3.1% [3]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速7.3% 营业利润增速8% 显示2025年增速明显放缓 [3] - 分板块表现:大众化妆品收入84.1亿欧元(+2.8%) 专业美发产品25.5亿欧元(+6.5%) 高档化妆品76.6亿欧元(+2%) 皮肤科学美容38.6亿欧元(+3.1%) [3] 品牌背景 - 理肤泉为欧莱雅旗下医学护肤品牌 创立于1975年 主营研发销售医学护肤品 [1]
上美股份(02145.HK):25H1业绩表现亮眼 多品牌稳步协同发展
格隆汇· 2025-09-02 13:24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 [1] - 25H1净利润达5.56亿元 同比增长34.7% [1] - 净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13.5% [2] - 毛利率为75.5% 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2] 分品牌营收表现 - 主品牌韩束营收33.44亿元(占比81.4%) 同比增长14.3% 稳居抖音美妆品牌榜首 [1] - 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占比9.6%) 同比大幅增长146.5% 618期间天猫婴童护肤榜单TOP2 [1] - 一叶子营收0.89亿元(占比2.2%) 同比下降29.0% 处于转型调整期 [1] - 红色小象营收1.59亿元(占比3.9%) 同比下降8.7% 但跌幅收窄且转型成效显现 [1]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56.9% 反映规模效应释放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3.7% [2] - 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2.5% [2] 战略布局与前景 - 推行"六六战略" 布局组织/研发/AI/营销/智能生产/平台化六大维度 [2] - 构建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护肤/高端护肤六大业务板块 [2] -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2.8/15.5亿元 同比增速达31.1%/25.3%/20.9% [2] - 主品牌抖音渠道势能强劲 多品牌矩阵有望复制成功模式 [2]
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邀市民走进药企探秘
北京青年报· 2025-09-02 09:00
本报讯(记者张月朦)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药监局获悉,2025北京"药品安全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 于昨天启动,本次宣传周将举办公众开放日、执业药师走进商圈社区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药品监管工 作成效,普及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知识。 宣传周将承办国家局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组织在京大学生参观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科普展厅及实验 室,探索实验室奥秘,感受科技支撑力量;"政策进园区"活动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开展 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政策宣讲,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企业合规指引,搭建政策对接与项目合作平 台。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将开放药品法治宣传基地,组织市民走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 邀请媒体及公众代表探秘药品检验实验室等,直观感受药品法规发展脉络,现场体验药品检测技术。 ...
8点1氪|10月1日起纸质火车票将全面停用;巴黎世家8200元新包撞脸塑料袋;iPhone 8 Plus被苹果列为复古产品
36氪· 2025-09-02 08:11
铁路客运数字化 - 纸质火车票将于10月1日起全面停用 由电子发票替代 过渡期截至9月30日 [2] - 电子报销凭证仅限乘车本人申领 购票人无权申领 通过邮箱发送 [2] 奢侈品行业动态 - 巴黎世家推出新款托特包 售价8200元人民币 设计灵感源于日常物品但采用织物非塑料材质 [2][3]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5]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前五影片为《南京照相馆》28.9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等 [5] - 2025年度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392.3亿元 观影人次超9.09亿 [6] - 海外票房超7.7亿元 创多年新高 [6] 人工智能监管 - AI生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施行 要求对生成内容进行显式或隐式标识 [6][7] - 平台需审核内容标识 对未标识内容添加风险提示 [7] 黄金市场行情 - COMEX黄金价格突破3550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 [7] - 周大福、潮宏基足金饰品价格达1027元/克 较前日上涨12元/克 [7] - 周生生、老庙、老凤祥金价均超1020元/克 [7] 公司股权变动 - 万达电影实控人柯利明所持儒意影视297万股权、儒意投资990万股权被冻结 期限3年 [7][8] - 两公司通过北京万达投资共同持有万达电影20.64%股权 [8] 科技行业动态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传闻 但支持国产供应链 [8] - 苹果将iPhone 8 Plus列为复古产品 MacBook三款型号列为过时产品 [5] - 苹果对过时产品停止维修服务 复古产品可维修至备件耗尽 [5] 消费品行业回应 - 理肤泉回应喷雾成分争议 称采用法国温泉水含矿物质 喷头造价较高 [8][9] 知识产权申请 - UU跑腿为跑腿系列服装申请著作权 并注册"跑男战队"商标 [9] 机器人技术进展 - 宇树科技公布数字孪生机器人运动控制专利 可实现复杂舞台表演 [11] 新能源汽车目标 - 理想汽车CEO目标年底高端纯电车型月销18000-20000辆 i6目标9000-10000辆/月 [12] 上市公司行动 - 贵州茅台集团增持67821股 金额1亿元 为30-33亿元增持计划首步 [12] - 长城军工副董事长高申保辞职 因到龄退休 [13] 零售业务拓展 - 美团旗下快乐猴社区超市首店开业 已申请相关商标 [14] - 名创优品全球壹号店月销1600万元 创单店纪录 IP产品占比83% [16] 人工智能模型调用 -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超10万亿Tokens 阿里通义占比17.7%居首 [15] 汽车行业促销 - 小米汽车推出9月限时权益 含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 [18]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降价1万元至25.95万元 发布未满一月 [18] 芯片行业评级 -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14.7%至2104元 预计受益云支出扩张 [18] 跨国公司人事变动 - 雀巢任命Philipp Navratil为新CEO 原CEO因未披露恋爱关系被解职 [19] 科技产品更新 - iPhone 17 Pro保护壳设计曝光 摄像头开孔增大 MagSafe区域取消透明设计 [19][20] 企业上市进展 - 星环科技、和林微纳、芯碁微装、卧龙电驱均递交H股上市申请 [20][21][22][23] AI产品发布 - 度小满上线AI经营助手 含AI照相馆、创意海报等功能 [24] - 腾讯混元开源7B参数翻译模型Hunyuan-MT-7B 支持33种语种 [25] 企业融资动态 - 跨境支付企业Obita完成超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26] - 具身智能企业智平方完成A轮融资 深创投领投超亿元 [27] - 斗象科技完成2亿元桥梁战略轮融资 钟鼎资本投资 [28][29]
招商证券A股中报解读:收入端边际改善 关注中游制造业、医药生物业绩的回暖
智通财经· 2025-09-02 06:44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披露率99.9% 盈利增速放缓但收入端改善 信息技术行业增速领先 医疗保健、中游制造、金融地产盈利改善 推荐关注业绩增速较高、自由现金流边际改善及供给优化领域 [1] 利润端表现 - 全部A股2024Q4/2025Q1/2025Q2单季度净利润增速依次为-15.7%/3.2%/1.2% 非金融石油石化同期增速为-50.2%/4.5%/-0.1% 盈利增幅收窄 [2] - 盈利放缓主因包括:PPI持续负增拖累企业盈利(汽车、纺服等行业以价换量) 有效需求偏弱(地产投资疲软拖累建材、化工、钢铁等行业) 消费服务领域受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性和"禁酒令"影响 [2] - 电力设备和地产等领域盈利改善 AI基建提速带动TMT板块高增长 金融板块因市场交投活跃形成支撑 军工、电新行业贡献较大 [3] - 主板和创业板利润增速放缓 科创板利润同比转正(受益医药、电新、军工等行业改善) [3] - 沪深300、中证500盈利增幅收窄 中证1000盈利同比转负 2025Q2单季度增速分别为1.5%/3.5%/-7.6% [3] 收入端表现 - 全部A股2024Q4/2025Q1/2025Q2单季度收入增速依次为1.4%/-0.3%/0.4% 非金融石油石化同期增速为1.2%/0.5%/0.9% 收入端较Q1改善 [2] - 主板2025Q2单季度收入降幅收窄至-0.3% 创业板增幅扩大至9.8% 科创板同比转正至6.6% [3] 行业盈利对比 - 大类行业2025Q2单季度盈利增速排序:信息技术>中游制造>金融地产>医疗保健>公用事业>消费服务>资源品 [4] - 上游资源品行业单季盈利增速转负 中游制造业利润增幅扩大(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改善明显) 消费服务单季度利润增速转负(除美容护理外多数板块放缓) 医药板块盈利增速转正 TMT盈利领先(电子、传媒增速较高) 公用事业盈利增速转负 金融地产利润增幅扩大(银行增速转正、地产跌幅收窄) [4]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自由现金流占市值比重和收入比重稳步提升 经营现金流同比延续较高增长(中游制造贡献主要增量) 筹资现金流净流入 非金融石油石化偿债增速放缓 [5] - 非金融石油石化投资现金流占收入比重下降 产能扩张增速仍为负 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Q2高点趋势下滑 在建工程增速略有扩大 [5] - 自由现金流改善领域包括:中高端制造(航海装备、轨交设备等) 反内卷受益的产能出清领域(光伏设备、电池、化学纤维等) 部分可选消费(贵金属、体育、白色家电等) [5] 重点关注行业 - 2025Q2业绩增速较高或改善行业包括:TMT(软件开发、游戏、半导体等) 中高端制造(航海装备、军工电子、光伏设备等) 部分资源品(普钢、水泥、贵金属等) 以及农产品加工、体育、航空机场、证券等行业 [6] 盈利驱动因素 - 价格下行拖累企业盈利(PPI持续负增) 供需错配问题存在 有效需求偏弱制约资源品领域表现 [2] - 净资产收益率(ROE)下降主因总资产周转率持续下行(产能转固后收入增速低于资产增速) 但净利率形成支撑(销售、财务费用占比下降) 资产杠杆率边际回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