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金价、油价,涨!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05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面对政府降息压力[1] - 美国三大股指上周累计下跌 道指下跌2.92% 标普500指数下跌2.36% 纳指下跌2.17%[1] 贸易政策与关税措施 - 美国对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到41%不等的关税[1] - 新关税将使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升至17% 为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7] - 修订后的关税税率可能使美国人平均每年损失2048美元[7] 企业成本与通胀压力 - 福特全年关税成本预计将达到20亿美元 较之前预期上调[9] - 宝洁从8月起上调约四分之一在美销售产品的价格[9] - 关税引发的通胀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全面显现[9] 原油市场动态 - 纽约油价上周累计上涨3.33% 布伦特油价累计上涨1.80%[3] - 美欧达成贸易协议提振燃料需求预期[3] - 对俄罗斯制裁警告引发市场对石油贸易受影响的担忧[3] 贵金属市场表现 - 国际金价上周累计上涨1.92%[5]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和地缘局势紧张推动市场避险情绪[5] 地缘政治风险 - 美国要求俄罗斯在8月8日前与乌克兰达成协议 否则将面临新制裁[9] - 该制裁将是特朗普上任以来首次对俄实施制裁[9] 英国央行政策预期 - 英国央行本周四公布利率决议 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11] - 英国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 企业招聘活动放缓[11] - 央行可能将关注点从通胀转向经济增长挑战[11]
非农“掺假”、经济支柱出现裂缝,美国经济开始撑不住了?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9:36
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出现了一些警示信号,印证了美国企业高管和消费者今年来一直所担忧的经济状 况。 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表明,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比此前报告的情况要糟糕得多。经通胀调 整后的消费者支出(约占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下降,而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 则在 6 月份有所回升。 智通财经APP获悉,富国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Sarah House表示:"美国经济正'艰难地维持着自身的稳 定'。企业与消费者一直面临着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急剧变化、不断攀升的通胀以及仍具一定紧缩性的货 币政策。这种组合所引发的经济停滞之担忧,如今不幸地开始应验。" 企业与消费者受冲击 美国许多企业已暂停投资和招聘,因为它们正试图弄清楚特朗普经济政策(其中主要就是关税政策)所带 来的影响究竟会如何。房地产市场刚刚经历了 13 年来最糟糕的春季销售季。而消费者由于债务不断增 加,已减少了对非必需品的消费。 EY-Parthenon首席经济学家Gregory Daco表示:"随着物价上涨,企业和消费者越来越难以消费和投资, 这种挣扎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话虽如此,美国经济预计仍将稳步发展,但增速会低于过去几年的水平。 ...
美国就业数据“说谎”,消费者缩手,一场“完美风暴”正在形成?
金十数据· 2025-08-04 18:08
劳工统计局的这份报告让几天前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受到了质疑。报告发布后,它还卷入了政治 漩涡,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官员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并再次呼吁美联储和主席鲍威尔降低利率。 上周的经济数据终于追上了企业高管和消费者今年以来长期描述的那种经济状况:即一些警示信号正在 闪烁。 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比之前报告的要疲软得多。剔除通胀因素后的消费者支 出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下滑,而美联储偏爱的价格指标在6月份有所上扬。 富国银行高级经济学家Sarah House表示,美国经济"正艰难地试图站稳脚跟"。 她说:"企业和消费者一直面临着经济政策变化的旋风、高企的通胀以及某种程度上仍然紧缩的货币政 策。这种组合所担心的势头减弱,不幸地开始应验。" 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包括从5月和6月的数字中抹去了近26万个工作岗位,这震惊了市场,并颠覆了 劳动力市场在进入夏季时表现稳固的看法。如此一来,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就业增长仅为3.5万人,这是 自疫情以来的最差表现。 接着,上周五晚些时候又传来一个意外消息: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将辞去其职务,这为特朗普提供了一个 比预期更早的机会来安插一位与自己愿景一致的政策制定者。 ...
特朗普关税到底怎样影响美国经济?这些数据在释放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8-04 18:0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整体有效平均关税率将攀升至18.3% 创1934年以来新高[1][2] - 即便消费者转向替代商品 平均关税率仍将维持在17.3% 为1935年以来最高水平[2] - 关税政策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导致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挤压可支配收入[2] 经济数据表现 - 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仅3.5万人 失业率升至周期性高点4.2%[1] - 7月制造业活动指数从49.0降至48.0[1] - 个人消费支出通胀月增0.3% 年增率推高至2.6% 核心通胀率升至2.8%[1] 贸易协议框架 - 美日双边贸易协定成为范本 核心条款被美欧 美韩协定沿用[4] - 协议包含四大原则:15%基础关税 特定行业50%差别关税 扩大市场准入 要求增加在美投资采购[5] - 日本新投资承诺相当于2024年对美直接投资存量增长73% 韩国增长幅度达380%[5] 企业盈利与消费趋势 - 消费品公司盈利同比下降0.1% 原材料公司盈利同比下降5%[7] - 实际个人支出仅环比增长0.1% 剔除转移支付的实际收入连续第二个月下降0.2%[7] - 全球零食巨头美国销量大幅下降 日用品消费增速持续放缓[8] - 高性价比餐厅吸引高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减少消费[8] 投资承诺质疑 - 欧盟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被质疑为空洞承诺 因欧盟已是美国债券股票最大外国持有者[6] - 外国私营企业在美投资动力受质疑 因90%利润需保留美国的条件违背自由市场理念[5]
宝洁换帅后公布2025财年业绩:定价与有机销量均增长1%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16:1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843亿美元 与上年840亿美元基本持平 [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至160亿美元 [2] - 有机销售额同比增长2% 其中定价和有机销量各贡献1%增长 [2] - 毛利率同比微降0.2个百分点至51.2% [2] - 第四季度净销售额208.89亿美元 同比增长2% [3] 业务板块表现 - 织物和家庭护理板块销售额296.17亿美元持平 净利润增长3%至58.48亿美元 [5] - 婴儿、女性和家庭护理板块销售额202.48亿美元持平 净利润40.13亿美元持平 [6] - 美容板块销售额下降2%至149.64亿美元 净利润下降8%至27.15亿美元 [6] - 医疗保健板块销售额增长2%至119.98亿美元 净利润增长8%至24.40亿美元 [6] - 理容板块销售额66.62亿美元持平 净利润增长7%至15.77亿美元 [6] 管理层变动 - 首席执行官Jon Moeller将于2026年1月1日卸任 [1] - 首席运营官Shailesh Jejurikar将接任 成为公司首位印度裔CEO [1][8] - Jon Moeller将转任执行董事长 [8] - Shailesh Jejurikar于1989年加入公司 曾负责印度市场和织物及家居护理业务 [9] 战略举措 - 2025年6月宣布生产力计划 旨在改善成本结构和增强竞争力 [2][4] - 计划裁减最多7000个非制造岗位 约占非制造劳动力15% [4][14] - 预计产生10-16亿美元非核心重组成本 [4] - 计划通过弹性采购和创新定价应对关税影响 [13] 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市场有机销售额增长2% [13] - 欧洲重点市场增长3% [13] - 大中华区全年下滑5% 但第四季度增长2% [1][13] - 拉丁美洲增长4% 企业级市场增长2% [13] 财务展望 - 预计2026财年总销售额增长1%-5% [4] - 预计有机销售额增长4%或持平 [4] - 预测关税将导致2026财年税前成本增加10亿美元 [13] - 计划对美国25%商品实施个位数涨价 [14]
美联储主席紧急预警:关税冲击比预想更猛,消费者钱包即将被“榨干”
搜狐财经· 2025-08-04 12:57
通胀影响 - 6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显示家居用品价格单月暴涨1%,家纺类商品涨幅达4.2%,家电价格上涨1.9%,男士衬衫和毛衣涨幅超过4% [3] - 孩之宝变形金刚标价较年初上涨12%,美泰公司芭比娃娃新系列出厂价上调8% [3] - 淋浴喷头进口款与国产款价格差异显著,进口款129美元热销,美国产239美元版本乏人问津 [3] - 宝洁公司宣布8月起对汰渍洗衣液、帮宝适尿布等约四分之一产品提价,平均涨幅2.5% [3] - 阿迪达斯警告关税将推高运动鞋和服装售价,地板制造商莫霍克工业涨价幅度达8% [3] 企业成本压力 - 72%美国中小企业被迫增加运营成本,77%预计年底成本继续攀升 [5] - 81.5%小企业计划涨价,31.5%考虑裁员 [5] - 宝洁公司表示关税成本已无法内部消化,莫霍克工业称行业将被迫提价 [5] - 洛杉矶港口集装箱数量较上月减少15%,零售商压缩订单周期规避关税 [5] - 奖杯制造商因原材料成本飙升20%被迫提价,服装商因油墨成本上涨3%裁减员工 [3][5] 行业供应链反应 - 咖啡豆期货价格三个月涨45%,创2024年以来新高,巴西生豆存货仅够维持两周 [6] - 阿迪达斯正在重新印制产品标签以反映涨价 [3] - 沃尔玛货架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显示终端零售受关税传导影响 [3] - 地板制造业面临8%的成本转嫁压力,反映建材行业受冲击 [3][5]
“黑天鹅”突袭!“瑞士概念股”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8:08
"黑天鹅"突袭,多个市场的"瑞士概念股"全线大跌。 因上周五(8月1日)假期休市,瑞士股市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39%关税的反应要到本周一开盘后才会显现。 在此之前,市场的一致预期是,瑞士有望与欧盟、英国、日本类似,和美国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将关税水平维持在 10%至15%之间。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特朗普上周对多国加征的新一轮关税"基本已定",不会在当前 谈判中作出调整,包括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关税、对巴西征收50%关税、对印度征收25%关税、对瑞士征 收39%关税。格里尔称,部分关税是根据双边贸易盈余与赤字情况设定,"这些税率基本已经固定"。 有分析称,这对瑞士股市而言,无疑是"黑天鹅"事件,对瑞士经济与企业是"毁灭性打击",将冲击特别依赖出口 的瑞士股市。受此影响,在其他市场交易的"瑞士概念股"8月1日全线大跌,例如,瑞银集团在美股盘中一度大跌近 4%,在英国伦敦交易的瑞士钟表集团大跌6.8%。 在此之前,市场普遍预期是,瑞士有望与欧盟、英国、日本类似,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将关税水平维持在10%至 15%之间。 这对瑞士股市而言,无疑是"黑天鹅"事件。瑞士咨询公司Porta ...
“黑天鹅”突袭!全线大跌!
券商中国· 2025-08-04 07:41
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瑞士征收39%关税,远超市场预期的10%-15%框架协议水平,对瑞士经济和股市构成"黑天鹅"事件[1][6] - 瑞士主要出口行业(化工、医药、手表、珠宝、巧克力等)将遭受"毁灭性打击",预计导致瑞士GDP损失0.6%[7][8] - 关税决定推翻了7月初已获美方财长和贸易代表认可的协议框架,谈判最后10小时因特朗普不满贸易逆差而破裂[9][10] 市场反应 - 瑞士股市因国庆休市延迟反应,但其他市场"瑞士概念股"已现大跌:瑞银集团美股盘中跌4%,瑞士钟表集团伦敦交易跌6.8%[1] - 安联投资预计瑞士市场开盘将现负面反应,但认为39%关税可能是谈判策略而非最终执行水平[4] - 杰富瑞报告指出历峰集团、斯沃琪集团等企业将受较大冲击,但距关税生效仍有调整时间[8] 行业影响 - 瑞士科技工业协会警告39%关税将对科技产业和出口造成"极其严重打击"[7] - 主要受影响出口商品包括:化工产品(占出口22%)、医药(21%)、手表珠宝(16%)、巧克力(9%)、电子产品(7%)[8] - 美国企业已开始承担关税成本:福特预计增加8亿美元支出,孩之宝面临6000万美元额外成本[14] 贸易政策背景 - 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将从1.2%跃升至17%,创1933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以来最高水平[11][12]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70%制造业企业和50%服务业企业已开始部分提价转嫁成本[14] - 经济学家警告此举将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堪比大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11][13]
全球贸易史上的黑暗一天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18:58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将多数国家及地区的关税税率上调至15%,部分主要贸易伙伴因签署协议换得较低税率10%-20%,墨西哥争取到暂停升级关税90天 [2] - 对未向美国做出足够让步或存在贸易失衡的国家实施更高关税:加拿大35%、巴西50%,叙利亚、老挝、缅甸超过40% [4] - 新关税将使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升至17%,为1933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以来的最高水平 [5][6] - 美国进口产品的实际关税税率从去年的1.2%急剧上调,重塑跨国生产和贸易的成本逻辑 [7] 企业影响 - 美国企业成为主要纳税人,6月关税收入飙升至27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四倍 [8] - 福特预计因关税导致的成本支出将达8亿美元,孩之宝称将带来6000万美元额外支出 [9] - 宝洁将从8月起上调四分之一产品的售价,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通过消化库存稳住价格 [9] - 约七成制造业企业、五成服务业企业已开始部分提价,但完全转嫁成本的不足一半 [9] 经济影响 - 关税引发的通胀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全面显现,可能加剧未来物价陡峭攀升 [10] - 新关税正在重新点燃通胀并开始拖累经济增长,企业利润被侵蚀,市场信心受挫 [10] - 部分企业削减投资、延迟招聘,消费者最终将为政策买单 [10] - 美国再度站上高关税的历史高点,买单的是美国自己的企业与消费者 [10]
花样翻新的“对等关税”最先伤到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2:30
关税政策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 福特汽车2023年第二季度出现首次季度亏损,业绩损失8亿美元,利润净亏3600万美元[1] -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利润下降三分之一,亏损超过10亿美元,预计全年利润减少40亿至50亿美元[4] - 汽车行业高管敦促政府降低零部件和材料关税以缓解压力[1] 批发与分销行业受关税冲击 - 全美批发商分销商协会预计将成为贸易政策最大受害者,该行业规模达8.2万亿美元[7] - 批发商与分销商计划集体涨价应对成本上涨[7] 消费品行业涨价与成本转嫁 - 宝洁宣布8月起对美国市场25%产品提价5%,因部分材料需进口并面临关税压力[8] - 亿滋与好时等食品巨头警告终端零售价格可能上涨,涉及巧克力、花生酱等日常消费品[10] - 好时公司第二季度关税成本达1500万至2000万美元,通过产品容量缩水实现变相涨价[10] 企业应对策略与本土化挑战 - 宝洁虽在美国大幅投资本土化生产,但仍依赖进口材料导致成本压力[8] - 企业采取直接提价或隐性涨价(如缩减包装)两种方式转嫁关税成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