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造

搜索文档
首个央企牵头聚乳酸瓶装水瓶项目落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9:43
此次三方将依托各自核心优势展开全方位合作: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生物制造领域龙头 企业,将凭借成熟的产业布局与生产经验,推动技术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 发展有限公司将整合文旅资源与生态资源,助力项目实现"科技+产业+文旅"的多元价值融合;北京嘉 禾沣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发挥生物材料聚乳酸全产业链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推广优势。 中化新网讯 9月16日,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嘉 禾沣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蚌埠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我国首个由央企牵头推动的聚乳酸瓶装水瓶重点项 目正式落地。 三方代表表示,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为起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为我国饮用水 行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年产2万吨聚乳酸瓶装水瓶坯及瓶盖的产能,依托自身 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实现从秸秆、玉米等可再生资源到环保包装产品的全产业链绿色生产,为包装行业 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三部门再发文:大力发展生物基、生物制造
DT新材料· 2025-09-22 07:07
政策核心内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推动轻工业实现质的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2] - 政策明确支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与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发展,为企业带来新一轮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 [2] - 方案从着力优化供给、助力扩大消费、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生态、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5个方面部署15项任务 [3] 主要发展目标 - 2025-2026年轻工业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 [3] -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3] - 智能家居、老年和婴童用品、体育休闲时尚产品等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3] 生物基与可降解材料支持政策 - 方案在"促进绿色化发展"部分明确提出引导企业在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等方面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基降解材料制品 [5] - 政策鼓励企业替代传统高污染、难降解材料,特别是在包装、日化、塑料制品等行业 [5] - 国家将建立健全绿色标准体系,推动碳足迹、能效等标准制定 [5] 生物制造产业定位 - 方案6次提到"生物制造",将其与智能家居、银发经济、冰雪装备等并列作为新增长引擎 [6][8] - 生物制造被列为重点培育的高新技术领域,将在电池、日化等领域培育一批中试平台 [8] - 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轻工业大省要培育壮大生物制造等产业新引擎 [9] 近期相关政策动态 - 7月31日工信部公示"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产品入选,包括凯赛生物、华恒生物、金丹科技等企业 [11] - 6月23日工信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两部门关于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荐工作的通知》 [12] - 6月10日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提出到2027年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13] - 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其中4项生物基技术入选 [13]
生物基和生物制造,工信部再发文!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1 15:34
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支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与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2] - 方案部署着力优化供给、助力扩大消费、优化产业生态等五方面重点任务,提出通过"链长制""揭榜挂帅"等举措加速生物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3] - 方案提出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在日化、生物制造等领域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中试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3] - 方案提出促进绿色化发展,引导企业在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等方面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基降解材料制品 [4] - 方案提出推动建立跨行业、跨学科交流机制,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效率,鼓励举办生物制造等领域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3] 产业发展目标 - 2025-2026年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接续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3] - 到2027年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为产业规模化铺路 [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就《高性能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任务榜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增强生物制造关键装备供给保障能力 [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第一批)公示》,9个涉及蛋白质设计案例获国家级认可 [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其中包括4项生物制造技术 [7] 企业认可与推广 -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产品入选,凯赛生物、华恒生物、金丹科技、微构工场、蓝晶微生物等多家企业上榜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其中有4项生物基技术入选 [8] 行业活动与平台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主题包括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非粮生物质能源等 [10] - 论坛设置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等特色活动 [10] - 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生物基和生物制造新品库,帮助企业在产业化中获得新增长 [13][14]
“秸”尽所能!河南发布行动方案让废秸秆变身“金宝贝”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1 15:34
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方案 - 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目标在2027年稳定在93%以上 秸秆离田利用率达到35%以上[2] - 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秸秆沃土高标准农田引领区 打造秸秆饲料化利用产业带 构建秸秆收储运用网络[3] - 组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联盟 探索秸秆高值化转型升级新路径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4] 秸秆高值化利用方向 - 支持秸秆食用菌基质 秸秆制绿色甲醇 秸秆制糖 秸秆制浆 生态板材等高值化利用[4] -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农机装备制造产业 加快大马力高性能设备应用[4] - 培优扶强一批利用量大技术先进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 推动上下游企业聚链成群[4] 政策与金融支持 - 鼓励银行创新专属信贷产品 运用省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分担机制[4] - 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下的秸秆综合利用小微企业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降低至不超过1%[4] - 引导各地用好中央财政资金 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秸秆利用项目纳入扶持范围[4] 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设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 非粮生物质能源等主题论坛[6][7] - 论坛将于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 非粮糖 生物基化学品等专场[10] - 特色活动包括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10] 行业专家与机构 - 论坛由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7] - 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朱锦研究员 浙江大学李正龙教授和张兴宏教授等[8] - 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支持服务[13]
浙江省级中试平台申报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10:55
中化新网讯 9月1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省级中试平 台申报认定工作,将重点支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 与通知同步印发的《浙江省现代化中试平台建设工作指引(2025版)》要求,综合考虑战略规划、产业基 础、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空间布局、建设条件等,重点在工业大县(市、区)、高新区、经开区、化工 园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未来产业先导区、大学科技园等区域,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各级中试主 管部门要加强中试平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通知要求,在化工新材料领域,面向石化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设高水平新材料中试平台, 开展反应器放大模拟、催化剂寿命测试、分离纯化工艺优化、三废处理系统验证、设备耐腐蚀性检测等 试验验证,确保生产过程高效化、绿色化、安全化,形成成熟工艺包和成套装备。在生物医药领域,面 向生物制造、化学药等领域,采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连续流制备等技术,加快建设智能化、绿色化 中试放大平台,降低初创企业创新成本。在装备制造领域,面向工业母机、汽车及零部件、低空装备、 新能源装备、机器人等领域,建设试验验 ...
第一轮通知 | 第十三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
synbio新材料· 2025-09-19 10:33
会议概况 - 会议全称为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自2007年起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是国内工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领域历史悠久、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品牌盛会 [5] - 会议旨在汇聚产学研金各界嘉宾,围绕生物制造前沿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学术交流,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 [5] - 会议定于2025年10月24日至10月26日在天津举行,10月24日下午为报到时间 [7] 核心活动与发布 - 大会将正式发布《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白皮书2025》,参会人员可现场领取纸质版 [6] - 会议核心主题为“合成生物,驱动生物制造” [7] - 会议议程包括报到注册、参观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开幕式、大会报告以及白皮书发布环节 [10] 组织机构与参会专家 - 主办方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权威机构 [7] - 已确认的演讲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 [10][12][14] 分论坛议题设置 - 分论坛一主题为AI赋能生物制造,由马红武、张鲁嘉召集,廖小平协调 [14] - 分论坛二主题为工业菌种自主创新,由孙际宾、杨晟召集,朱岩协调 [14] - 分论坛三主题为化学品绿色生物合成,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于慧敏等和吴洽庆等召集 [14] - 分论坛四主题为酶设计与生物催化,由孙周通、李盛英召集,袁波协调 [15] - 分论坛五主题为未来食品生物制造,由孙媛霞、刘龙召集,李德茂协调 [15] - 分论坛六主题为非粮原料生物制造,由张以恒、孙永明召集,李金根协调 [15] - 分论坛七主题为天然产物微生物重组合成,由刘涛、陈义华召集,戴住波协调 [15] - 分论坛八主题为一碳生物转化利用,由王钰、陶飞召集,杨建刚协调 [15] 会议注册信息 - 2025年9月25日(含)之前注册缴费,普通代表费用为2000元,学生代表费用为1200元(需提供学生证) [15] - 2025年9月25日之后注册缴费,普通代表费用为2500元,学生代表费用为1500元 [15] - 注册缴费以银行实际到款时间为准,费用包含会议期间餐饮及材料,住宿与往返交通自理 [15]
一年完成三轮融资!源天生物获天创资本数千万融资,专注生物酶法再生材料
synbio新材料· 2025-09-19 10:33
声明: 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仅作新材料相关领域介绍,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日,源天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天创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5000吨产线全面建设与10万吨产线规划布局,加速实现生物酶法再生材料的规模化量产,为公司下 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资本持续加持:一年内完成三轮融资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生物法再生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公司,自去年8月以来,源天生物在短短一年内已接连完成三轮融资。 生物酶法降解后的PA6单体 近期,源天生物在聚酰胺6(PA6)生物法回收上的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生物酶法为PA6材料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和环保 特性,为纺织、汽车、电子等行业的PA6材料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从去年JHT Homewares CO.,LTD的投资到今年3月获得北洋海棠基金、尚势资本、道彤投资、仁爱集团、利安隆等知名产业投资机构的联合加持再到近期 天创资本的独家投资。每一轮都精准对接源天生物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既印证了其技术路线的独特价值和发展潜力,也为公司规模化扩张注入了持续动 ...
【杨凌】以“链”聚力 乘势而上
陕西日报· 2025-09-18 06:37
杨凌示范区“5+N”产业链发展格局 - 杨凌示范区围绕现代种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5条重点产业链及N条特色产业链,推动链主企业牵头、上下游协同发展 [2] - 示范区为每条产业链提供“一链一策”、“一链一基金”服务,已帮助12家链上企业解决融资超3亿元 [10] - 发展模式为“创新强链、特色补链、融合延链”,旨在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 陕西亿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种业链主) - 公司是杨凌示范区现代种业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种子产品发往甘肃、河南等地 [1][2] - 种子从培育到出库需过6道关,确保杂质含量低于0.5%、发芽率超95% [4] - 公司构建全产业链:下属农场年产30万公斤小麦原种、2万公斤玉米亲本;联动17家企业建设7个示范基地,带动8000余户农户增收 [4] - 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培育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5200万亩 [4] 陕西竹园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产品精深加工) - 公司拥有3条全封闭智能生产线,生产8种规格的豆腐产品,产品销往各大商超 [7] - 通过巴氏杀菌与全程冷链工艺将豆腐保质期从一两天延长到20天以上,接近日产50吨目标 [8] - 企业已带动近20家上下游企业发展,致力于开发蛋白饮品等多元产品 [8] 陕西海斯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生物制造) - 公司利用AI技术辅助研发天然香兰素,基于10年积累的上万组实验数据构建大数据模型以提高生产效率 [9] - 2024年公司产值近4亿元,同比增长17%;产品70%以上出口欧美,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 [10] - 公司“构建高效细胞工厂实现生物制造替代化学合成方式生产香兰素”案例入选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 [11]
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在沈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9-17 09:23
活动概况 - 第三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暨高校科技成果东北地区对接活动于9月16日在沈阳举行 合作交易额突破1亿元[1] - 活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主题为开放 创新 融合 发展[1] - 活动内容包括高校科技成果超市体验 企业需求高校竞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市集等[1] 参与规模 - 活动汇聚全国90余所高校 300余名高校科研团队和技术经理人代表 500余家企业及科技服务机构参加[1] - 现场推介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 先进制造 新能源 生物制造 现代农业 智能文创六大领域高价值科技成果700余项[1] - 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300余件 组织近百位高校专业技术经理人现场推介成果并撮合交易[1] 合作成果 - 东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5所高校与东北华能 华润电力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 - 落地转化9项重大科技成果 包括战略性金属材料及产品产业化项目 新能源消纳与深度脱碳项目[2] - 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20:30
阿洛酮糖项目进展 - 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准采用酶法工艺生产D-阿洛酮糖的企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 阿洛酮糖项目正通过自建产能与第三方合作推进,现有装置技术改造全力推进中 [1][4][6] - 公司有信心推动阿洛酮糖产品进入食品领域各应用场景 [1][4][6] 在建工程项目 - 太仓年产55万吨淀粉糖项目(新建) [2] - 榆树年产3万吨丙交酯新建项目 [2] - 成都年产15万吨淀粉糖扩建项目 [2] 战略发展规划 - 通过三大举措构建发展路径:巩固生物质能源业务优势、发展食品原料业务优势、培育生物材料业务优势 [3][7] - 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D-阿洛酮糖项目、丙交酯项目)与精细化运营管理 [3][7] - 构建"业绩增长—价值认可—市值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3][7] 市值管理情况 - 已制定《中粮生物科技市值管理制度》 [7] - 2018年定向增发价9.38元/股,2025年9月12日股价6.2元/股 [7] - 7年间市值缩水59亿元 [7]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反内卷"政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对公司机遇大于挑战 [6] -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生物质能源长期机遇 [5] - 公司秉持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6] 信息披露规范 - 对研发进展、股东人数、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均指引投资者关注定期报告和互动易平台 [7][8] - 未收到中粮集团收购东方集团资产涉及同业竞争的通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