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240项重大科技成果入桂转化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8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 中国科学院首次大规模系统化与广西开展科技合作 共240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 [1] - 活动聚焦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制造 先进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2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签约总金额8875万元 [1] - 2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包括《超大型FLNG船用高性能宽幅铝合金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1]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精选65项前沿科技成果实体展示 线上同步发布240项成果 涵盖机器人仿生小脑芯片 GaN关节芯片等 [1] - 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应用于动物器官 智能电动开采新技术实现稀土环保高效开采 [1] 供需发布与金融支持 - 4家广西企业与4家中科院研究所在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新材料 海洋医药领域进行供需发布 [2] -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现场推介 提供金融保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 活动组织与主题 - 活动由广西科技厅 中科院广州分院联合主办 主题为"中科入桂 创启未来" [2] - 通过成果发布 对接 签约 展示等形式深化中科院与广西科技创新合作 [2]
眉山5亿未来产业基金启动
FOFWEEKLY· 2025-06-24 18:01
眉山未来产业基金启动 - 基金规模为5亿元 由眉山市产业引导基金 四川省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和彭山区共同发起设立 [1] - 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低空经济 新型储能 生物制造等前沿产业领域 [1] - 眉山市凭借交通区位优势 优越空域条件和丰富旅游资源 已成为四川省低空经济试点城市 [1]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基金将重点聚焦空域试点 低空制造业和人才培养三大领域 [1] - 目标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项目落地 打造西南地区低空制造协同配套高地 [1] - 推动眉山市低空经济竞争力快速提升 [1] 基金运作规划 - 眉山产投私募基金公司将发挥资本撬动作用 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行业 [1] - 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加速未来产业布局 [1] - 推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应用场景拓展和产业集群发展 [1]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2]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主题为汇聚中国力量 [2] - 上市公司当前热衷于设立并购基金 [2]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行业背景与大会定位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是我国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美妆原料)[1]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趋势、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化生产[1] 大会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为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核心亮点 - 设置高层闭门研讨会,邀请30位头部企业高层/专家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增长点[7] - 包含100+融资项目路演,覆盖合成生物新产品/工艺/技术团队[4][10] - 青年创新论坛设置30+场报告,聚焦科研团队原始创新与人才对接[10] - 汇集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园区资本及产业上下游资源[4] 议程设置与专题内容 特色活动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第3期)聚焦政策收官阶段的新动能注入[7] - 优质项目路演(第4期)邀约头部园区与投资机构深度对接[10] 分论坛专题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涵盖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己二酸等)、一碳生物制造(CO2转化)、PHA/尼龙等生物基材料低成本开发[11] - **AI+生物智造**:涉及AI辅助天然香料合成、工业发酵控制、基因型-产量关联分析等产业化案例[11] - **未来食品&农业**:包括新质蛋白/油脂生物合成、非粮原料转化技术[11] - **美妆原料**:关注虾青素/类胡萝卜素生物制造、功能蛋白质原料突破[11] 科技成果转化 - 设置100个合成生物创新成果展示墙,覆盖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项目[11] 往届成果 - 大会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宁波举办,2024年第三届获得上海宝山合成生物学转化研究院等机构支持[15] 产业服务平台 - 提供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链接(bio-basedlink.net)[22]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报告征集中!聚焦科技成果对接,8月20-22日宁波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同期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旨在发掘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促进产业对接 [2] - 论坛将于8月20日在浙江宁波举办,采用15分钟快速分享模式聚焦科学问题、解决方案、成果转化可行性及未来方向 [3][6] - 活动设置30个席位,分两场进行(13:30-17:30和19:00-20:30),需通过扫码报名选择"青年论坛"参与 [6] 科技成果展示专场 - 大会同期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领域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进行现场展示 [6] - 活动面向科研院所和企业开放报名,通过"科技成果推介墙"形式促进产学研对接 [6] 主办与往届情况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方包括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 - SynBioCon系列会议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宁波举办,2024年第三届大会获得上海宝山合成生物学转化研究院等机构支持 [13] 行业服务平台 - 大会关联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bio-basedlink.net",提供行业资源整合 [20]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报告征集中!聚焦科技成果对接,8月20-22日宁波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同期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旨在发掘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促进产学研对接 [2] - 论坛采用15分钟快速分享模式,聚焦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解决方案、成果转化可行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3] - 活动仅开放30个席位,设置两场报告时段(13:30-17:30和19:00-20:30) [6] 科技成果展示专场 - 大会同期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计划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领域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 [6] - 采用科技成果推介墙形式进行现场展示与对接,面向科研院所和企业开放报名 [6] 会议背景 - SynBioCon系列会议已连续三年(2022-2024)在宁波成功举办,2024年第三届会议获得宁波酶赛生物等机构支持 [13] - 2025年第四届会议继续由DT新材料主办,宁波酶赛生物协办 [11][13] 行业服务平台 - 主办方运营全球生物基与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bio-basedlink.net) [20]
精英计划 | 天津工生所邓子新大师工作室博士后招聘启事
研究所背景与使命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中科院与天津市政府共建的国立科研机构 专注于生物制造和工业生物技术研究 是我国工业生物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 [2] - 研究所聚焦三大战略主题:可再生碳资源替代化石资源 清洁生物加工替代传统化学加工 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产业水平 [2] - 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工业蛋白质科学与生物催化工程 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制造工程 生物系统与生物工艺工程 [2] 研究团队与方向 - 邓子新大师工作室由徐敏研究员与侯安伟研究员领衔 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精准发掘与高效生产 [3] - 徐敏团队专注于新型糖肽抗生素的基因组挖掘 生物合成机制解析及分子创新 目标开发新型抗生素药物 [3] - 侯安伟团队聚焦微生物萜类天然产物的挖掘 通过酶催化机制解析与理性设计实现天然产物发现 [3] 招聘岗位与条件 - 招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2-3名 研究方向涵盖基因组挖掘 代谢通路改造 生物合成 蛋白定向进化等 [4][5] - 应聘者需具备计算生物学 微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优秀者可放宽至40周岁) [6] 薪酬与福利 - 基础薪酬可达研究所副研究员标准 优秀者待遇可一事一议 包含社保和住房公积金 [7] - 天津港保税区对优秀博士后提供30万元分两年资助 天津市"博士后创新岗位"提供20万元奖励 均可与研究所薪酬累加 [7] - 额外福利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奖励 集体户口解决 周转住房租住 健康体检及带薪年假 [7] 职业发展路径 - 出站博士后符合条件可留所工作 纳入事业编制 优秀者可申请副高级或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8] - 留津工作的博士后有机会获得天津市20-30万元奖励资助 具体金额取决于入选项目类型 [8][9]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智造与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 未来食品 未来农业 美妆原料) [11]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品规模化 [11]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
快讯· 2025-06-20 21:54
6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会上,来自量子 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的10家初创期中小企业负责人介绍了技术研 发、人才引育、投融资支持、场景应用等方面情况,结合各自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政策 举措建议。李乐成强调,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发展未来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大家 树立雄心壮志,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产出标志性产品、形成引 领性标准。要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聚焦细分领域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 力。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用足用好国家各类支持政策,乘势而上, 当好前行者、开拓者,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贡献力量。(工信微报) ...
华恒生物: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中涉及年审会计师核查事项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55
海外收入分析 - 2024年海外收入达10.32亿元,占比47.39%,同比增长30.34%,主要受氨基酸系列产品产销量增长及新产品销售影响 [2][3] - 欧洲区域收入占比最高达41.58%,美洲和亚洲分别占28.51%和29.91%,各区域毛利率差异源于产品结构不同 [3]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40.48%,其中客户1销售额同比增长8,396.94万元,主要因氨基酸产品需求增加 [5] - 审计回函比例达74.73%,境外收入与出口退税、外管局收汇数据匹配差异合理 [9][12][13] 毛利率变动分析 - 2024年整体毛利率24.92%,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氨基酸和维生素产品毛利率分别下降13.32和11.45个百分点 [18] - L-缬氨酸和肌醇价格大幅下跌是主因,2024年氨基酸和维生素产品均价同比降17.89%和54.09% [19][22] - 原材料玉米采购价同比下降12.7%,但成本降幅远小于售价跌幅,对毛利率改善有限 [22] - 2025年Q1毛利率回升至24.31%,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推动中长期毛利率修复 [29][30]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4.07亿元,同比增80.09%,其中库存商品和原材料分别增115.02%和81.96% [35][36] - 氨基酸系列库存商品增118.94%,主要因L-丙氨酸和L-缬氨酸销量增长超20%带动备货增加 [37][38] - 玉米原材料库存增187.43%,系新增加工产线及战略备货需求 [40] - 2025年1-4月库存商品销售结转率80.82%,原材料领用率87.16%,显示无积压风险 [47][48] 行业发展趋势 - 精准营养和豆粕减量政策推动氨基酸需求增长,合成氨基酸应用空间扩大 [23] - 全球生物合成维生素市场规模预计2024-2030年CAGR达9.32%,生物法将重塑行业格局 [24] - L-缬氨酸产能过剩加剧竞争,但精确配方饲料需求持续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中 [25] - 肌醇在食品医药领域需求稳步增长,生物发酵法因环保优势市场份额提升 [25]
味道好、没热量的糖存在吗?北京这家生物制造企业已研发
新京报· 2025-06-20 20:54
合成生物技术行业概况 - 合成生物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未来70%的产品可通过生物法获得 [1] - 北京合成生物制造已在生物医药、美丽经济、化工能源、农业等领域实现应用 [1] - 行业解决化工生产高能耗、高污染及农业种植效率低等痛点 [2] 微元合成公司技术突破 - 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叶黄素,替代传统250亩万寿菊/吨的种植模式 [2] - 研发流程包括基因片段筛选、微生物改造及发酵生产高附加值材料(如胶原蛋白、玻尿酸) [2] - 保存超10万种微生物菌种,类比"IT行业芯片",结合AI工具实现"生物造万物" [3] - 开发"一步发酵法"生产阿洛酮糖,转化率超80%,成本降低50% [4] - 已完成阿洛酮糖两期人体安全实验,预计将快速推向饮料市场 [4] 产业化进展 - 河北秦皇岛工程放大中心及柔性生产基地已投产 [5] - 北京市昌平区2024年合成生物产业收入超6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3亿元 [7] - 昌平区聚集120余家企业,形成17个项目集群 [7]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北京市计划2026年培育百家硬科技企业,形成1-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 [7] - 昌平区搭建菌株筛选、质谱检测、中试验证等共性技术平台 [7] - 北京拥有菌种保藏中心等科技资源,支撑微生物改造技术突破 [8] 前沿技术成果 - 突破一碳转化、大片段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升至80% [8] - 生物法制备己二酸中试产量达110g/L(国际最高纪录) [8] - 应用案例包括农业废弃物制吸管、钢铁尾气制饲料蛋白等 [6]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加快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5:02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正加速向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迈进 [1] - 医药健康产业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2018年起实施3轮协同创新"行动计划" [1] - 2024-2025年连续出台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吸引辉瑞、默沙东、礼来等8家国际药企在京设立创新主体 [2] - 设立200亿元市级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2024年已有11款创新药械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前列 [2] 新兴产业布局与优势 - 重点培育脑机接口和合成生物制造两大未来产业,形成科技资源、临床水平、创新企业三大优势 [3] - 科技资源方面:拥有高校、大科学设施及菌种保藏中心等支撑平台,产出新型底盘菌、生物法制备己二酸等关键技术成果 [3] - 临床方面:拥有2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3家国家医学中心(占全国一半),聚集赵继宗、赵国光等顶尖专家团队 [3] - 企业方面:脑机接口领域同步发展侵入式/非侵入式技术,合成生物制造聚焦基因组合成、新代谢途径设计等细分赛道 [3] 脑机接口领域进展 - 基础研究:开展脑认知原理解析、神经编解码等前沿研究,重度癫痫/难治性疼痛药物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有效性 [4] - 技术突破:研发超薄柔性深部电极、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高性能语言解码器等核心部件 [4] - 临床应用:清华大学无线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实现3例人体植入,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脑控喝水功能 [4] - "北脑一号"系统完成5例植入,言语障碍患者实现近百中文词解码,高位截瘫患者可操控机械臂并初步康复 [4] 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突破 - 技术层面:突破一碳转化、底盘细胞设计、大片段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 [5] - 产品转化:高彩霞团队开发全球首个植物高效大片段DNA精准插入技术,使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升至80% [5] - 谭天伟院士开发生物法制备己二酸技术,中试产量达国际最高记录110g/L [5] - 产业配套:推进昌平、平谷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生物设计、工艺放大、第三方风险评估等服务平台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加紧推动现有政策落地,强化创新转化、资源统筹、区域联动和示范先行 [6] - 优化全周期服务体系,持续培育脑机接口和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