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
搜索文档
正在闷声发大财的五个行业
商业洞察· 2025-08-10 17:23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五个看似普通但利润丰厚的行业,包括成人用品、废品回收、殡葬服务、眼镜和宠物行业,分析了它们的市场潜力和盈利空间 [3][4][40] 成人用品行业 - 国内情趣用品市场渗透率38.5%,远低于日本的74.1%,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6] - 2022年市场规模达1685.3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6] - 消费者偏好避孕套(55.9%)和情趣内衣(53.8%),品牌认知度最高为杜蕾斯(70.4%) [8][9] - 主要消费群体为27-42岁,客单价从2020年的100-300元提升至2023年的300-1000元 [9] - 行业利润极高,成本仅为售价的几十分之一 [11] - 电商平台发展促进匿名购买,但需解决营销去污名化问题 [13] 废品回收行业 - 我国年产生可回收资源超6亿吨,包括废纸2亿吨、废塑料4000万吨、废金属1.6亿吨 [15] - 2019年行业规模870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5万亿元 [17] - 国家环保政策推动行业发展,成为资源循环利用重要支柱 [18] 殡葬服务行业 - 人口老龄化推动需求增长,行业利润丰厚 [21][22]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24] - 要求从业者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道德品质 [25] 眼镜行业 - 全球近视人数从2000年14.06亿增至2020年26.20亿,预计2030年达33.61亿 [28][29] - 我国市场规模超千亿,年增速两位数,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 [30] - 中高端眼镜成本200元售价可达1000元以上,毛利率超70% [32] 宠物行业 - 2022年中国养宠家庭9800万户,2023年行业规模5928亿元(同比增20.1%),预计2025年达8114亿元 [34] - 线上渠道占比近60%,宠物医疗和美容领域利润丰厚 [35] - 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从2017年330亿元增至2022年675亿元 [38]
明月镜片(301101):品牌创新为引擎 成长动能强劲 布局AI眼镜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09 08:40
公司概况 - 深耕光学镜片领域20余年,是国内光学镜片领军企业,连续多年销量领先 [1] - 实控人持股比例超60%,股权清晰且集中,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1] - 镜片业务是营收主要来源,收入稳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提升 [1] 品牌与研发 - 自2018年起推进"品牌战略",卡位中高端镜片市场,形成"1+3+N"产品矩阵 [2] - 1.71折射率、PMC超亮等常规镜片明星产品具备高阿贝数及透光率等性能优势 [2] - 常年保持3%以上研发费用率,实现原料自给,与日本三井、韩国KOC建立研发生产中心 [2] - 与德国徕卡达成独家合作加码高端镜片技术创新 [2] 销售渠道 - 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面向To B和To C两类客户 [2] - 线下终端门店数量达数万家,覆盖全国全部省市自治区 [2] - 截至2024年末医院类客户为171家,持续推动医疗渠道发展 [2] - 在天猫、京东、得物、小米等平台开设线上自营旗舰店 [2] 产品战略 - 镜片主业走差异化高端化发展路径,打造近视防控"第二成长曲线" [3] - 2021年进军近视管理镜片市场,2024年升级推出轻松控PRO2.0产品 [3] - 离焦镜片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为73.82%,延缓眼轴增长有效率为69.3% [3] - 与小米独家合作专供AI眼镜镜片,发售15天销量远超25Q1全国无显示AI眼镜销量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亿元、2.2亿元、2.6亿元 [4] - 明星大单品放量,近视管理镜片迭代升级持续贡献增量 [4] - 布局AI眼镜高潜力市场,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4]
恒发光学(01134.HK):预计中期净亏损约港币470万元
格隆汇· 2025-08-08 17:4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亏损约港币470万元 较前报告期间净亏损约港币1230万元减少约62% [1] - 亏损收窄主要因销售订单增加及节省成本措施改善眼镜产品毛利 但人民币升值产生汇兑亏损抵销了过往人民币贬值的汇兑收益 [1] 经营改善 - 销售订单增加带动毛利改善 成本控制措施见效 [1] - 汇率波动对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亏损 [1]
2025年中国舒适眼镜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8-07 08:05
行业整体概览 - 眼镜行业正从快速扩张迈向多元化升级阶段,专业化与规模化趋势明显,技术与材质创新是核心驱动力,框架耐用性与舒适度持续提升 [2] - 2024年眼镜零售市场规模达944亿元,消费者对视力健康重视度提高推动行业保持高增长 [7] - 居民每日平均互联网使用时长达6小时,学习培训时长近2小时,导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维持在50%-54%,用眼场景多样化催生精细化需求 [4] 消费行为与需求 - 超半数近视人群几乎全天佩戴框架眼镜,舒适度为刚性需求,同时轮换隐形眼镜/功能性眼镜以实现功能细分、场景切换和形象管理 [12] - 近半数消费者拥有多副框架眼镜,差异体现在功能、重量尺寸及场景适配 [14] - 80%用户更换周期为1-3年,年轻群体换镜更短,佩戴不舒适是主要动因之一 [16] - 不舒适痛点集中于压迫感疼痛(23%)、视觉疲劳(19%)、眼镜滑落(18%)及配件松动(15%) [19] 产品设计趋势 - 舒适眼镜六大核心要素:整体设计、局部设计、重量、材质、款式造型、颜色 [2][40] - 消费者最关注设计(38%)、材质(32%)、重量(22%)三大维度,要求镜框/鼻托按需设计、材质亲肤柔韧、重量轻且分布平衡 [36][37] - 场景化差异显著:办公/出行/居家场景重亲肤性(45%),驾车/户外/运动场景重稳定性(52%),商务/社交场景重美观度(41%) [23] 市场与渠道特征 - 消费者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种草(63%),线下优先选择品牌门店(58%)、医院眼科(27%)进行专业验光与试戴 [25][26] - 购买决策时舒适度为首要关注点(67%),其次为镜框与镜片适配度(53%)及细节设计(49%) [28][31] 品牌案例与创新 - 派丽蒙以"更轻更舒适"为核心,通过舒感设计、材质、色彩美学三维标准构建差异化,33年深耕轻量化工艺 [39][43] - 产品升级策略包括客群分层(Z世代/中年/高度数人群)、精准适配(如减轻高度数镜架重量)及高端定制服务 [46] - 营销创新中消费者趋于理性:IP联名仅吸引圈层文化爱好者(12%),AI试镜受年轻尝鲜派青睐(28%),定制化设计更获女性用户认可(41%) [48] 技术发展方向 - 行业向轻量化(钛合金占比提升至34%)、场景细分(运动眼镜增长21%)、科技融合(AR/VR眼镜渗透率年增15%)演进 [2][9]
AI眼镜行业深度:技术功能突破,渠道制造受益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AI眼镜行业,涵盖智能眼镜技术、功能突破及产业链发展 [1] - **涉及公司**:康耐特光学、博士眼镜、明月镜片、依视路、Meta、雷鸟创新、小米等 [1][3][5][6][7][21][2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增长与规模** - **全球眼镜市场**:2012年1,194亿美元 → 2019年1,302亿美元(CAGR 1.24%),预计2025年超1,500亿美元(CAGR 8.7%)[11] - **国内眼镜市场**:2012年528亿人民币 → 2019年895亿人民币(CAGR 7.83%),预计2025年1,142亿人民币(CAGR 6.82%)[12] - **智能眼镜市场**:2035年渗透率或达70%,市场规模2.8-4.2万亿元;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或从179亿增至1,781亿元(出货量1,206万→11,500万台)[19][20] **公司表现与战略** 1. **康耐特光学** - 2025H1利润同比增超30%,泰国、日本基地扩产中 [1][3] - 通过C2M模式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智能眼镜客户 [4] 2. **博士眼镜** - 550+门店(510家直营),单店年效益180万元,同店销售正增长 [5] - 合作雷鸟创新,V3 AI眼镜销量佳,X3 Pro新品发布 [5][23] 3. **明月镜片** - 国内销量份额12.4%(第一),离焦镜片收入1.64亿(2022-2024年CAGR 45%)[6] - 为小米AI眼镜提供全渠道配镜服务 [6] 4. **依视路** - 2006-2024年收入CAGR 13.6%(310亿美元),利润CAGR 11.6%(27.59亿美元)[7] - Meta收购其3%股份,计划增持至5% [7][21] 5. **Meta** - 第二代Meta Ribbon销量增速200%+,2026年产能目标1,000万副/年 [21] **技术驱动因素** - **AI模型与光学技术**:实时翻译、交互功能突破,Micro OLED方案迭代 [25][26] - **近视人群需求**:全球28%近视(中国49-50%),校正功能为关键 [8]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光学、芯片、传感器;**中游**:品牌/制造(毛利率50-60%);**下游**:零售(净利率10-15%)[15] - **全球制造集中度**:CR10占34%,依视路陆逊地卡(18.6%)、豪雅(5.1%)、蔡司(3.3%)[16] --- 其他重要内容 **产品动态与趋势** - **功能性镜片需求**:防蓝光、离焦镜(豪雅新乐学、依视路星趣控驱动增长)[9][10] - **智能眼镜分类**:消费级/工业级,价格区间1,000-8,000元(如雷鸟X3售价8,000元)[18] **投融资与新品** - 2024年国内AI眼镜赛道13起融资(Rocky融资6亿,雷鸟5亿)[23] - 2025年新品密集发布(小米、雷鸟等,定价799-1,799元)[23] **历史借鉴** - 无线耳机渗透率10%后爆发增长,AI眼镜或复刻此路径 [24]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1 billion = 十亿,1 million = 百万 [11][12] - 依视路收入:310亿美元(2024年)[7] - Meta Ribbon销量:百万级爆款 [20]
智能眼镜系列:传统到智能,镜片制造龙头有望提份额
长江证券· 2025-08-03 16: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丨维持" [11] 核心观点 传统镜片行业 - 我国镜片行业持续扩容,2024年零售额382亿元(近5年CAGR 5%),零售量2.8亿片(CAGR 3%),终端均价135元(CAGR 2%) [6][16] - 青少年离焦镜片快速崛起,2024年零售销售额160亿元(占比42%),零售量0.18亿片(占比6%),2019-2024年CAGR达25%/37% [6][26] - 树脂镜片为主流(2020年产值占比94%),1.56/1.60折射率镜片销量占比36%/33% [21][24] - 制造端国产领先(康耐特光学2020年份额8.5%),消费端外资品牌溢价显著(蔡司/依视路销售额份额18%/16%) [7][33] - 渠道以线下眼镜店为主(2024年占比73%),产业链加价倍数可达10倍 [7][37] 智能眼镜行业 - 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550万副(同比+2倍),2030年达9000万副 [8][47] - 国内镜片制造龙头(如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有望在智能眼镜镜片供应中提升份额 [8][50] - 渠道端博士眼镜合作华为、雷鸟等品牌,国内门店数量领先 [8][50] 周度观点 - 新型烟草产业趋势明确,Glo Hilo登陆日本后体验提升显著,预计2024年全球HNB渗透率约6% [52] - IP衍生品领域泡泡玛特部分系列全球断货,二手市场溢价明显 [52] - 造纸行业受益于"反内卷"政策,预计2026年起新增产能放缓 [53] - 出口链关注越南产能布局企业(如匠心家居、嘉益股份) [53] 相关公司梳理 - 康耐特光学:2024年营收20.6亿元,合作美国科技企业 [50] - 博士眼镜:2024年营收12亿元,合作华为、雷鸟等智能眼镜品牌 [50] - 明月镜片:2024年营收7.7亿元,合作小米 [50]
第四届数贸会将扩大数字国潮展区
杭州日报· 2025-07-31 10:23
行业活动与政策支持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字国潮展筹备座谈会召开,20余家老字号品牌、企业与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老字号数字赋能与国潮品牌消费转型升级 [1] - 浙江省老字号协会宣布今年将新增专门的老字号数字化推介会,旨在发挥杭州数字化技术优势,助推老字号产品出新、出海 [2] - 本届数字国潮展区位于数字文娱馆,面积从200平方米扩展至500平方米,划分为产品展示、互动演绎、直播、数字文创四大区域 [2] 企业参与与案例 - 姚生记、鸿光浪花、万事利等老字号品牌,以及网易、遥望科技两家携“老字号焕新合作计划”的企业参与会议,介绍如何借力AI和赋能平台支持老字号数字化改革 [1] - 毛源昌眼镜品牌总监彭倩提出企业已在数字化方面拥抱AI眼镜,与众多AI智能眼镜品牌达成合作,寻求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数字赋能 [1] - 径山书院作为老字号品牌集合展示专区,其创新产品“径山素酱”已注册国际商标,期待在数贸会开出有竞争力的新成果 [1] 行业痛点与发展机遇 - 老字号品牌普遍面临数字化领域涉足不深、年纪大规模小等共同痛点与难点 [1] - 老字号插上数字的翅膀被视为企业实现创新升级的重要路径 [1] - 上一届数贸会上数字国潮展技术采购及销售意向约150万元,现场成交100万元,本届展区规模扩大一倍预计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2] 数字化进程与目标 - 今年老字号数字化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涵盖产品、展现形式等多个方面,预计引入更多数字化平台 [2] - 行业目标为深入挖掘老字号内在价值与文化,借助数贸会以数字技术赋能企业焕新升级 [2]
2025年中国防蓝光眼镜行业概述、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防蓝光眼镜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31 09:12
行业概述 - 防蓝光眼镜通过镜片表面镀膜反射或基材加入防蓝光因子阻隔有害蓝光 保护眼睛 特别适用于电子屏幕使用场景[2] - 蓝光为自然可见光组成部分 其中波长415-455纳米的短波蓝光为有害蓝光 需重点防护 防蓝光眼镜因补色原理通常呈黄色[2] - 技术分类包括基材吸收型 膜层反射型 以及结合两种技术的基材吸收+膜层反射型双效防护方案[4] 市场规模与需求驱动 - 2024年中国防蓝光眼镜行业市场规模达1.97亿元 同比增长8.1%[1][12] -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企形成刚性需求 2024年总体近视率52.7% 其中小学生35.6% 初中生71.1% 高中生80.5%[1][12] - 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8.6% 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 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增加直接推动防蓝光需求增长[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涵盖树脂 玻璃 蓝光吸收剂等原材料及切割机 抛光机等生产设备[8] - 中游为防蓝光眼镜制造环节[8]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电子商务平台 眼科医院及眼镜零售店[8] - 眼科医院作为专业销售渠道数量显著增长 从2019年945家增至2024年1933家 其中民营医院从890家增至1865家[10]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依视路 卡尔蔡司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重要地位[14] - 国内品牌万新光学 明月镜片等通过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14][15][17] - 万新光学推出清御蓝防蓝光镜片等多年龄段产品 覆盖全球40余国家[15] - 明月镜片为A股唯一光学树脂镜片上市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7亿元(+2.63%) 净利润0.47亿元(+11.70%)[17]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智能化升级 集成健康监测 语音交互等功能[19] - 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电商平台与线下专业验光服务协同发展[20] - 需求向个性化定制演进 根据用户视力状况与用眼习惯调整防蓝光程度[21]
圆桌聚智 浙江瓯海“侨”“企”碰撞共绘出海蓝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4:26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携手浙商行天下"暨"'侨·企'同舟 世界瓯海"贸易对接会,于7月29日晚在浙江温州瓯海区举行 [1][3] - 活动形式为圆桌沙龙恳谈,40余位瓯商与侨商代表围绕"我是谁 我做什么 我意向合作什么"三大核心展开全员推介 [1] - 此次活动是当日启动的"'侨·企'同舟 世界瓯海"服务周系列活动之一 [3] 产业与商业合作 - 现场涉及鞋服企业创新突破、汽摩配件智能升级、眼镜设计时尚脉动、锁具产品安全可靠等产业领域 [3] - 侨商带来遍布全球的商业触角、成熟渠道和本土化洞察,与本土企业优势互补 [3] - 达成两项重要签约,合作方分享了从初步接触到精准匹配的历程 [3] - 长期合作已共同促成超40亿元重大侨资项目回归瓯海,并推动鞋服、眼镜等优势产业走向世界 [3] 战略举措与未来展望 - 1688温州国际选品中心提出"侨链全球 仓启新城"跨境电商协同计划 [3] - 瓯海行业协会与海外侨团举行结对仪式,并安排特色产业实地考察对接活动 [3] - 官方期待以侨的"全球网"构筑瓯海的"发展网",以企的"创新力"锻造瓯海的"领航力" [4] - 战略目标是构建更紧密的"内外联动"生态圈,让"地瓜经济"藤广根深、枝繁叶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