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三周年了!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一个AI教育平台的破局与坚守~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6 16:14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公司成立三周年,自动驾驶领域技术迭代加速,从端到端方案演进至VLM/VLA方案,索尔算力显著超越Orin芯片[2] - 业务矩阵扩展至四大IP:自动驾驶之心、具身智能之心、3D视觉之心、大模型之心,覆盖知识星球、公众号、视频号等多平台,其中具身智能业务实现学术与产业双突破[2] - 业务模式从纯线上教育升级为全栈式服务,新增硬件教具、线下培训、求职招聘板块,杭州办公室设立并引入核心团队成员[2] 战略与价值观 - 盈利被视为结果而非唯一目标,行业影响力与帮助从业者构成核心内驱力[3] - 坚持"重全局,沿途下蛋"策略,平衡长期价值投入与短期商业化落地[4] - 通过《长安的荔枝》案例强调"逆人性做事"原则,严控课程质量,对不合格内容实施重录补录,建立1v1学员反馈机制[5][6] 行业竞争与创新 - 小米汽车案例显示市场时机非绝对门槛,执行质量决定成败[4] - 行业普遍存在短期红利追逐现象,公司差异化聚焦长期价值赛道[4] - 将创新能力视为核心壁垒,主张"创新才能每天吃第一口热饭",持续研发新体系对抗同业模仿[6][7] 业务转型与规划 - 启动科技公司转型,同步深耕AI教育领域,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体系搭建并进入稳定运营期[8] - 教育产品目标定位降低AI学习门槛,覆盖自动驾驶、大模型等15个技术方向[9][10] 市场活动 - 推出三周年专项优惠:自动驾驶课程全线8折,知识星球新用户6折、老用户续费5折[10]
萝卜快跑牵手Uber 中国Robotaxi加速出海
中国经营报· 2025-07-16 16:07
中经记者李静北京报道 7月15日,萝卜快跑与移动出行服务平台Uber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计划未来将萝卜快跑的无人 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及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合作消息公布后,百度股价随即上涨。当日美股交易中,百度股价最高涨 幅一度达9.82%,截至收盘报93.3美元/股,涨幅为8.65%。7月16日,百度港股高开,开盘时涨幅已达 5.51%,随后涨幅略有回落。不过,Uber股价并未受此消息推动上涨,美国时间7月15日,Uber开盘后 股价大幅下跌,最大跌幅为2.08%,之后震荡回升,最终报收92.21美元/股,当日跌幅为1.79%。 目前,许多中国用户对Uber已渐感陌生。2016年,Uber将中国业务出售给滴滴后,便退出了中国网约车 市场,但在全球其他地区仍拥有大量用户。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Uber的业务已覆盖全球约70个国 家、15000个城市。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萝卜快跑与Uber合作,无疑将加速其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在全球 市场的推广进程。 萝卜快跑开启新模式 有网约车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Robotaxi在城市落地时,很难沿用过去网约车的轻资产模式。具体而 言 ...
Robotaxi产品逐渐放量,传统出租车市场是否将受到威胁?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品及技术特点 - RoboTaxi是由自动驾驶系统控制的共享出行方式,利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感知环境,遇复杂场景云端安全员可远程协助接管车辆,车端和远程控制端切换平滑无感,可实现远程驾驶员一人控制多车 [2][3] - 自动驾驶技术在常规城市道路由车端系统实现自动驾驶,极端场景借助远程运营代驾 [3] 行业发展历程 - 共享出行行业约2000年从欧洲和北美萌芽,中国2000年后开始,2012年初步商业化,2013 - 2015年因价格战震荡,2016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合法化规范化,2020年至今自动驾驶技术搭载在租车产品上 [4] 驱动因素 - **规避人为事故**:自动驾驶可杜绝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通过传感器融合和车路协同技术提前规避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 [6] - **环保节能**:到2050年,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可减少高达34%的交通运输总排放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 [7] - **缓解交通压力**:可取代部分私人汽车使用需求,优化路径减少空驶现象,提高道路交通效率,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协同,减少社会车辆保有量 [7][8] 政策环境 - 美国自动驾驶政策起步早,环境宽松鼓励创新,2014年出台智能驾驶分级标准并持续迭代;中国侧重安全稳定的渐进式推进,目前智能网联相关政策较完善,2023年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商用试点工作 [8][9] 市场现状与前景 - 2023年中国L2、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超40%,全球为31%左右;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约车用户达5.28亿人,RoboTaxi替换空间广阔 [10][11] - 2024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约16.5亿元,全球约8亿元;到2030年,中国和全球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3.5亿元和114亿元,增速6%左右,目前量产受政策、成本等限制 [13] 企业格局 - 第一梯队:萝卜快跑车辆总数超1500辆,占全国总量超三分之一,覆盖12个城市 [15] - 第二梯队:布局时间集中在2016 - 2017年,城市覆盖数量2 - 6个,Auto X运营车辆超300辆,文远知行车辆数量在200 - 300区间 [15] - 第三梯队:T3出行等通过与整车厂、自动驾驶企业合作开展RoboTaxi业务 [15] 产业链情况 - 上游为软硬件供应商,中游为产品集成供应商,下游为运营平台,中下游呈融合趋势 [16] 成本与盈利 - 维护成本包括保养、零部件更换等,单车每年约5万元;安全冗余成本因城市和车型而异,单车养育成本3 - 10元;平台运营成本包括软件升级等支出 [12] - 电力传动系统可将RoboTaxi运营成本降低60%,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制造和维护成本不断下降 [17] - 预计到2026年,RoboTaxi每公里成本有望降至和有人驾驶出租车持平且未来有望持续走低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RoboTaxi商业化需单车成本降到20万元以内、业务覆盖城市70%以上面积、技术可靠性进一步突破减少误判错判 [14] - 当汽车共享出行成本降至私家车出行成本的50%以下时,超61.39%的人会放弃持有私家车 [19]
Robotaxi商业化拐点渐近,万亿蓝海市场可期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Robotaxi行业 - **公司**:Waymo、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特斯拉、Uber、丰田、广汽、北汽、华为、理想、小鹏、中油、经纬、莱斯特、金龙、中通、安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商业化加速 - **北美Waymo**:去年年中约700台Robotaxi规模,半年多翻倍至1500台,明年再新增2000台;周付费订单提升到25万单,单车日均订单从去年全年15单提升到24单[1][2] - **国内小马智行**:4月23日发布第七代方案,总成本降至27万,预计今年达千台保有量并实现盈亏平衡[3] 特斯拉催化作用 - 预计明年Cybertruck有数万台甚至十万台的放量规模,能将赛道带入大众视野,带动中美共振并催生相关标的[4] 国内运营商出海 - 国内Robotics运营商随全球平台型公司加速出海,主要目的地为中东、亚洲日韩、东南亚和欧洲;文远知行与Uber合作紧密,获一亿美金股权融资,已在中东阿布扎比投入商业化运营,即将在迪拜运营[5] 安全性是入场券 - L4自动驾驶安全性高于人类司机,如特斯拉FSD行驶数据、Waymo自动驾驶安全报告,小马智行车的保险费用降至人类司机一半[9] 市场空间 - **国内市场现状**:网约车年销量80万台,保有量320万台,网约车加出租车保有量约五百万台,市场规模约五千亿,加上非营运约七八千亿[11][12] - **未来展望**:到2035年,替代空间翻倍,理论上限达1.6万亿,考虑通胀三五年可达两万亿;中国市场规模约5000亿,保有量约400万台;全球三五年左右可达万亿规模[12][13] 市场竞争格局 - **高准入门槛**:赛道兼具多行业特征,全球只剩中美玩家;从L2渐进到L4难,当前仅特斯拉有能力,未来国内可能有两到三家;车企多为C端销售发力,L4运营准入门槛高[14] - **合作需求**:整车企业有在B端布局诉求,与Robocase合作可打开B端成长上限;Robotech运营商与车企合作可利用其富足的资本和产能[15] - **价值集中在运营环节**:产业价值量高度集中在运营环节,当前国内相对领先的是小马、文远和百度[17] 估值与推荐 - **估值**:以UBER和LEED为例,8倍PB中枢反映公司ROE达30%-40%,乘以15-20倍PE体现营运能力强;7倍PB中枢是对商业模式的衡量,公司市值上限短期会随景气度催化突破中枢[18][19] - **推荐顺序**:首推美股文远知行,国内随特斯拉催化会有中美硬设标的,建议关注运营端中油、供应链经纬和莱斯特、无人客车金龙、中通和安凯[19][2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股价4月23号后分化,原因是小马发布第七代方案催化,文远有IPO解禁;当前小马也迎来解禁,可能补齐估值差距[6] - Waymo方案从高打低,成本高,第六代方案采用极客MIX车,传感器包含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和4个激光雷达,成本约十来万美金[7] - 特斯拉今年6月将推出Robotics,首次10 - 20台;Cybertruck计划明年投产,最晚不晚于2027年,马斯克目标成本降至三万美金[8] - 文远覆盖850平方公里,包括北京和广州,前两周在广州新增8条24小时自动驾驶专线,政策逐步推广城市试点[10] - 前装量产方式涉及丰田、广汽和北汽,车成本降至十来万,加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27万,全生命周期在一定日订单量下可盈利[11] - 行业风险包括短期主题性走势风险、技术不及预期和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20]
多家外资大行力挺小马智行 看好其股价有望翻倍
格隆汇· 2025-07-16 12:23
据美国主流财经媒体CNBC于当地时间周一报道,高盛、美国银行等多家外资大行近期陆续发布研究报 告,对自动驾驶行业领军企业小马智行表示看好。报告指出,在Robotaxi加速量产的支撑下,小马智行 股价未来可能出现显著上涨。 正值高盛、美国银行等外资大行纷纷表达对小马智行的乐观预期之际,美国做空机构灰熊研究(Grizzly Research)近日发布针对该公司的看空报告,对其业绩表现及估值等提出质疑。然而,市场投资者似乎将 曾多次做空中概股且战绩不佳的灰熊研究报告视作"反向指标"。在灰熊发布看空报告的当日,小马智行 股价大幅上涨6%。此前,灰熊也曾发布针对拼多多等中概股的做空报告,但拼多多股价在报告发布后 也实现了大幅上扬。 与灰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美国银行和高盛在内的外资大行对小马智行的业绩展望普遍持乐观态 度。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FactSet的调查,所有覆盖小马智行的分析师均给予其"买入"评级,其平均目标 价隐含约68%的上涨空间。 报道显示,美国银行在7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给予小马智行21美元的目标价,较其7月14日收盘价 隐含约66%的上涨空间。高盛的看涨预期更为积极,其在7月8日的研报中将小马 ...
集邦咨询预估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于2035年达445亿美元!新能车ETF(515700)盘中拉升
新浪财经· 2025-07-16 10:34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 012699;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E:024504)。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 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 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 (300750)、汇川技术(300124)、比亚迪(002594)、长安汽车(000625)、三花智控(002050)、亿纬锂能 (300014)、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业(002460)、国轩高科(002074)、天齐锂业(002466),前十大权重 股合计占比55.74%。 集邦咨询预估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于2035年达445亿美元。TrendForce集邦咨询报告称,特斯拉正在 美国德州测试其自驾出租车(Robotaxi)技术,并有意拓展服务至旧金山湾区,引发业界关注。美国的 Robota ...
陈刚带队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调研
广西日报· 2025-07-16 09:43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已汇聚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家企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 [1] - 经开区实现从"经开区"到"亦庄新城"的转变,三十多年始终坚持高端产业立区、科技创新驱动 [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模数世界"人工智能新质产业社区展示产业人工智能赋能中心、社区服务体系及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 [1] - 社区包含启源、进化、领航3个部落发展和先锋企业,展示人机五子棋对战、生命律动、情绪合成器等人工智能互动产品 [1] - 推动"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构建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生态 [1] 机器人技术发展 -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和机器人大世界展示人形机器人复杂路面运控能力及人机交互能力 [2] - 展示数据采集平台和多场景应用平台,以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应用 [2] 航天科技发展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公司展示运载火箭发展和发射中心建设情况 [2] 自动驾驶技术 -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展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情况 [2] 区域合作机会 - 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 [1] - 加强科技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共进 [3] - 共享第22届东博会、峰会机遇,共同开拓东盟市场 [2]
百度涨超8%,萝卜快跑搭上Uber快车,这些国家率先“发车”
第一财经· 2025-07-16 08:00
2025.07. 16 出行服务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场景。按照计划,数千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 全球出行网络,今年年底前,双方将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未来 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服务上线后,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到由萝卜快跑提供服务的无人 驾驶车辆。 这不是两家公司第一次合作。早在2014年夏天,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就曾在硅谷到访Uber公司。而 Uber一开始进入中国时,曾将叫车服务、Uber站牌信息等接入百度地图,这也被视为它在华开展本 地化业务的重要一步。当时,正值百度大力布局O2O、"腾讯系"滴滴打车和"阿里系"快的打车激烈争 夺出行战场,2014年百度下场战略性投资Uber。 彼时,百度拥有数亿用户的地图业务和手机搜索,意图加码O2O领域竞争,Uber怀揣拓展中国市场 的野心,二者一拍即合。2014年时,李彦宏谈及此次投资曾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说:"对于百度来说, 我们有自己的野心,希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的很多国家和市场中都能有很好的发展。" 但不到2年时间,中国网约车市场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与巨额补贴大战,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而暂告一 段落。百度 ...
中欧数字合作如何“数”造未来(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中欧数字科技合作特征 -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跨境电商、数字转型成为中欧数字科技合作的核心领域 [2] - 比亚迪、吉利等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投资建厂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2] - 华为云、阿里云等云计算企业在欧洲建设数据中心并提供解决方案 [2] - 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在欧洲市场推广 [2] 中欧数字合作项目与投资 -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促成28个贸易投资项目,总金额超68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 [3] - 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4亿欧元与中国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聚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研发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国家 [3] - 欧盟持续加大对数字转型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 [3] 中欧数字合作互补性 - 欧盟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底层算法上实力雄厚,但商业应用和产业竞争力较弱 [6] - 中国在人工智能工程化和规模化应用上表现突出,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 [6] - 中欧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理论驱动型创新"与"应用驱动型创新"的互补 [6] - 中国在数字创新环境和应用场景多样性上具有优势,欧洲在监管框架和技术创新上具备优势 [7] 中欧数字合作前景 - 中欧数字合作范围不断扩展,从数据跨境流动、跨境电商向人工智能、数字算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拓展 [3] - 中欧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形成较好的合作范例 [3] - 中欧可建立人工智能治理高层对话机制,推进标准对接与联合制定 [8] - 中欧企业协作可加快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进步 [7] 中欧经贸合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150亿元 [5] - 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是中欧最具前景的合作领域之一 [5]
百度涨超8%,萝卜快跑搭上Uber快车,这些国家率先“发车”
第一财经· 2025-07-15 22:36
战略合作 - 百度萝卜快跑与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 [1] - 数千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今年年底前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 [1] - 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 服务上线后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 [1] 历史合作背景 - 2014年百度曾战略性投资Uber 当时百度拥有数亿用户的地图业务和手机搜索 意图加码O2O领域竞争 [2] - Uber进入中国时曾将叫车服务接入百度地图 作为在华本地化业务的重要一步 [2] - 11年后百度通过萝卜快跑再次与Uber合作 点燃全球化野心 [2] 行业竞争格局 - Uber已与多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合作 包括小马智行 Momenta和文远知行 不断扩大"中国朋友圈" [1][3] - 文远知行与Uber及迪拜交通局达成Robotaxi合作协议 计划2025年启动商业运营 2026年实现全无人驾驶 [3] - Momenta与Uber合作将自动驾驶车辆引入Uber平台 覆盖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3] - 小马智行与Uber合作 年底将在中东推出首款搭载其技术的Uber自动驾驶出租车 [3] 技术商业化进展 - 萝卜快跑商业模式得到验证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快速复制和落地能力 [4] - 萝卜快跑已在迪拜开启公开道路验证测试 计划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4] - 萝卜快跑测试区域扩大至香港 消息称接下来将进入瑞士和土耳其 [4] 市场反应 - 百度美股上涨超8% Uber美股开盘下跌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