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业
icon
搜索文档
两月接单超百亿!这家船厂再获集装箱船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6-03 14:29
HD韩国造船海洋新船订单 - 公司与大洋洲船东签订2艘84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总金额3868亿韩元(约2.8亿美元) 单船造价1.4亿美元 计划2028年6月底前交付 [2] - 船东为希腊Capital Maritime公司 此次订单为该公司继4月下旬订造4艘同型船后追加的2艘 交付期限相同 [2][3] -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当前8500/9500TEU双燃料LNG集装箱船新造船价约1.295亿美元 同比上涨7% [2] Capital Maritime造船策略 - 该公司近期在韩国船企累计下单12.7亿美元 包括4艘8400TEU、8艘2800TEU和6艘1800TEU集装箱船 其中8400TEU船由HD现代三湖建造 [3] - 公司创始人表示将顶住美国压力继续在中国造船 认为中国船厂具备产能、价格和质量的综合优势 [3] - 对比显示新时代造船8742TEU双燃料船单价1.25亿美元 低于HD现代三湖8400TEU船1.4亿美元的报价 [3] HD现代三湖经营动态 - 公司2025年接单目标设为45.7亿美元 较2024年增长42.8% 目前已完成全年目标的31.9% [4] - 第二季度连续接获11艘新船订单 总金额14.56亿美元 扭转第一季度零接单局面 [4] - 具体包括2艘原油运输船(1.76亿美元)、1艘LNG船(2.6亿美元)、4艘8400TEU集装箱船(5.6亿美元)等 [5] 集团整体订单情况 - 今年以来累计承接57艘新船订单 总金额69.8亿美元 完成全年180.5亿美元目标的38.7% [6] - 订单结构包括1艘LNG运输船、36艘集装箱船、6艘油船等 覆盖多种船型 [6]
订单井喷!造船三巨头火力全开迎来“满负荷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6-02 20:55
韩国造船业生产现状 - 韩国三大造船企业(HD韩国造船海洋、三星重工、韩华海洋)进入"满负荷时代",一季度平均开工率达107.8% [2] - HD韩国造船海洋开工率106.1%,三星重工造船业务117%/海工124%,韩华海洋100.2%,均通过夜间作业实现超100%产能 [2] - 三大船企所有船坞无闲置,全力确保2-3年积压订单交付 [2] - 2021-2023年开工率持续恢复:HD现代重工蔚山船厂从63.5%升至81.3%,HD现代尾浦从75.3%升至93.8%,HD现代三湖从87.9%升至111.6% [2] - 三星重工巨济船厂开工率从2021年97.2%恢复至2023年97.4%,韩华海洋巨济船厂从2021年98.8%恢复至2023年97.1% [2] 生产效率提升驱动因素 - 2024年三大船企首次实现开工率超100%,源于数字化智能船厂建设、综合生产管理系统应用及机器人焊接等自动化技术 [3] - 行业转型为"全流程智能运营体系",智能技术成为效率跃升核心驱动力 [3] - 批量化和节拍化造船加快高附加值船舶营收确认,解决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外包成本上升问题 [3] 财务业绩表现 - HD韩国造船海洋一季度营收6.77万亿韩元(+22.8%),营业利润8592亿韩元(+436.3%),造船业务营业利润7814亿韩元(+207.2%) [5] - 三星重工一季度营收2.49万亿韩元(+6.2%),营业利润1231亿韩元(+58%),净利润901亿韩元(+1055.1%) [5] - 韩华海洋一季度营收3.14万亿韩元(+37.6%),营业利润2586亿韩元(+488.8%) [5] 产能扩张计划 - 三大船企计划总投资3万亿韩元(21.8亿美元)扩产:HD韩国造船海洋1.15万亿韩元,三星重工3500亿韩元,韩华海洋1.5万亿韩元 [6] - 资金用于生产设备扩充、车间改造及工程效率优化,应对持续高涨的订单需求 [6] - 新设备投资、自动化技术推广及外籍劳工效率提升共同推动业绩改善 [6]
特朗普威逼下,日本航运叫停对华交易,中方将迎战,港口出现异动
搜狐财经· 2025-06-01 14:43
美日钢铁收购案动态 - 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出现戏剧性反转 特朗普突然表示支持美钢和日铁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1] - 美日之间最大问题已从收购案转向关税谈判 日本坚决不妥协甚至拿出美债威胁特朗普[1] - 特朗普在收购案上松口可能是为了迫使日本在关税谈判上让步[3] 日本航运业异常动向 - 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集团决定叫停对中国船厂下的运输船订单 这一举动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日本非常反常[3] - 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下水船只中一半以上为中国造 新接订单占全球近8成[3] - 商船三井拒绝中国船只可能是美日政治交换的结果 美国给日铁收购行方便 日本则打击中国造船业[3]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的打压 - 美国颁布法案对中国相关船只征收净吨50美元的进港费 每年最多收费五次[5] - 美国造船业从二战期间年产近3000艘船的引领者沦为边缘角色 影响国家安全和全球海洋统治力[5] - 中国造船业蓬勃发展与美国造船业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引发美国担忧[5] 美国造船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造船业面临四大障碍:高昂成本 技术人才短缺 政府采购机制问题 需求管理不足[7] - 全球尚无能力替代中国造船业 美国打压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和一体化进程[7] - 中国对美出口未受显著影响 中美联合声明后中国输美集装箱数量暴增300%[7]
5.30犀牛财经晚报:酱香型白酒新国标6月1日起实施 永辉超市被限制高消费
犀牛财经· 2025-05-30 18:38
央行贷款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一季度新增9.78万亿元 [1] - 房地产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 同比增长0.04% 增速较上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 一季度新增6197亿元 [1]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 同比增长0.8% 一季度新增3535亿元 [1]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9万亿元 同比下降0.8% 但增速较上年末回升0.5个百分点 一季度新增2144亿元 [1] 消费金融不良资产转让 - 2025年前5个月15家持牌消金公司发布103笔不良贷款转让公告 中银消金独占55笔 [2] - 一季度金融机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成交规模370.4亿元 同比激增761% [2] - 消金行业挂牌资产包未偿本金总额101.4亿元 平均起拍折扣率约5% [2] 酱香型白酒新国标 - GB/T 10781.4-2024新国标6月1日实施 涉及11项技术调整 包括定义 分级 生产工艺等 [2] 造船行业动态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全球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部分企业订单排至2029年 [3]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同时建造16000标箱集装箱船和6艘双燃料LNG原油轮 [3] 汽车商品进出口 - 2025年4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230.9亿美元 环比增6.8% 同比降2.2% [3] - 1-4月累计进出口额818.8亿美元 同比降5.2% 其中出口686.1亿美元 同比增3.7% [3] 生猪产能调控 - 头部猪企被要求暂停能繁母猪扩产 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 牧原已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 [4] 医疗电子仪器创新 - 全球首套医用电子仪器全自动测试系统通过验收 基于NQI技术集成 [4] 金融机构监管处罚 - 华金期货因交易系统宕机7小时26分钟被责令改正 总裁助理简政被出具警示函 [5] 机构持股变动 - 贝莱德减持美团-W(6.11%→5.84%) 中兴通讯(6.63%→5.84%) 中国石油股份(7.04%→6.70%) [5] - 摩根大通减持中国财险持股比例从7.27%降至6.55% [5] 人事变动 - 王胜接任申万宏源研究总经理 周海晨保留董事长职务 [5] 企业动态 - 哪吒汽车上海总部LOGO拆除 计划节后搬迁新办公场地 [6] - 永辉超市因39万元服务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 [6] - 天富龙集团获证监会IPO注册批准 [6] - 映翰通上调回购价上限至65.04元/股 已回购19.8万股 [7] - 常青科技特种高分子单体二期项目进入试生产 [8] - 浙江医药拟用不超10亿元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9][10] - 全信股份子公司金博氢能获供应商定点 拟开展800万元商品期货套保业务 [11] 股市行情 - 沪指5月30日跌0.47% 全市场超4100股下跌 月累计涨幅超2% [12] - 医药 银行 猪肉板块领涨 黄金 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14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462亿元 [12]
中国造船业崛起,日本造船业前景取决于下一代船舶
搜狐财经· 2025-05-30 18:17
日本造船业现状 - 日本造船业正处于繁荣时期,未来三年干船坞订单量激增,价格持续上涨[1] - 2024年新建船舶价格指数达189.2,较2023年178.4上涨6%,较2020年低点上涨50%[4] - 截至4月底日本造船企业建造积压量约3.7年[4] 日本主要造船企业表现 - 日本海洋联合(JMU)财年净利润199亿日元(1.38亿美元),同比增长5.4倍创历史新高[5] - 三井造船转型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港口起重机,净利润390亿日元同比增长60%[6] 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新造船订单69%,韩国15%,日本仅7%且份额持续缩小[7]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领域韩国企业2024年订单56艘,中国37艘,日本几乎无参与[7] - 自2016年以来日本企业60%液化天然气船订单来自韩国,40%来自中国[7] 日本行业应对策略 - 启动全日本框架计划,第一步实现氨燃料船舶油箱标准化[7] - 海事省向16家公司提供1200亿日元补贴发展零排放船舶(氢/甲醇燃料)[8] - 成立"前沿解决方案海洋设计倡议"开发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8] - 今治造船、三菱造船、JMU联合三大航运公司形成联盟[9][10] 行业活动与政策环境 - 今治船舶海事展会吸引24国380家公司参展创历史新高[3] - 日本正与美国进行第三轮关税谈判,应对美国造船业振兴政策[4]
我国造船产业新接订单量领跑全球 部分船企订单已排至2029年
搜狐财经· 2025-05-29 23:42
中国造船业市场表现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67.6%,保持世界第一 [1][7] - 同期中国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49.9%和64.3%,主要指标均居全球首位 [7]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1-4月新接9艘18500标箱集装箱船(166.7万载重吨),同比大增195% [5] 企业生产运营情况 -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交付量同比增加58%,全年计划交付12艘船 [5] - 该公司两个船坞排产已至2029年上半年,分别建造16000标箱集装箱船和双燃料LNG原油轮 [7] - 恒力造船手持订单170条船(以欧洲订单为主),排产至2029年,新建两船坞即将投产 [9]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船厂产能持续紧平衡,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释放推动行业景气 [7] - 船队老龄化加深叠加IMO环保新规加速船舶更换节奏 [11] - 美国301调查短期有情绪冲击,但长期不影响中国造船业竞争力 [11]
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领跑全球 有船企订单已排至2029年
快讯· 2025-05-29 22:28
行业表现 - 中国造船产业在复杂全球贸易形势下展现强劲市场韧性与竞争力 [1] - 2024年1-4月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 [1] - 全球船厂产能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 [1] 行业趋势 - 存量船队周期性更新需求正在释放 [1] - 造船业景气周期预计仍将持续 [1] 企业状况 - 多家造船企业订单饱满,生产任务排至几年后 [1] - 有船企手持订单约170条船,以欧洲订单为主 [1] - 部分企业订单已排至2029年 [1]
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HII)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9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预计造船业务有4%的增长,若能吸引人才并实现所需吞吐量,增长可能更好 [65] - 公司今年指导的自由现金流为3 - 5亿美元,若能在船舶业务上执行良好、达成里程碑和吞吐量目标、谈成相关合同,有望达到高端甚至更好;反之则可能处于低端 [1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造船业务 - 公司目标是今年将吞吐量比去年提高20%,在三大业务和公司层面实现显著成本节约 [3] - 一季度末或之后签订了两艘Block V合同,接下来需争取15艘潜艇的合同 [3] 使命技术业务 - 去年该业务总合同价值约12亿美元,公司希望继续在该领域取得成功 [10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汉普顿路斯是活跃的造船市场,墨西哥湾地区有相关技能的人员可快速转向造船业 [5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公司专注于执行,运营重点包括提高吞吐量、节约成本、争取新船合同,以保障未来15 - 20年的工作量 [3] - 考虑与韩国HHI探讨商业造船潜在商业模式,可能在技术上交流最佳实践,甚至未来在韩国建造部分水面舰艇 [14] 行业竞争 - 使命技术业务领域有新进入者竞争,公司凭借已有收入和成熟项目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可能与部分新进入者合作 [10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造船行业有巨大支持,需求旺盛且有望持续,虽不清楚2026年预算和和解法案如何协同,但整体积极 [6] - 对Block VI合同和Build II合同有信心,未来10 - 15年前景乐观 [8][9] - 白宫造船办公室虽在重组,但预计会继续支持造船业,是政府与海军和国会沟通的重要渠道 [12] - 奥库斯计划政治支持积极,公司已为此投资并赢得一些合同,未来12个月将参与竞争更多合同 [42] - 纽波特纽斯和英戈尔斯业务未来执行的可预测性将显著提高,有望实现9% - 10%的利润率 [80][9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无关税风险,采购美国产品,若有需求相关的二次影响,会通过合同转移风险 [19] - Block V合同为纽波特纽斯提供劳动力支持和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提高潜艇建造效率、吸引人才和稳定供应链 [20][21][26] - 新合同有通胀保护,可避免未来通胀对利润的影响,但现有合同和新冠前纽波特纽斯的合同无直接通胀缓解措施 [29] - 公司招聘策略调整为招聘更多有经验的人员,通过区域发展中心输送的员工占比从约5% - 10%提升至30%,目标是达到60%,以降低人员流失率 [56] - 哥伦比亚级二号艇成本表现较一号艇显著改善;CVN - 80受大型设备延迟影响,预计夏季设备到位后恢复正常进度 [44][4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介绍HII及当前最重要的优先事项 - 公司需专注执行,运营重点是提高吞吐量20%、节约成本、争取新船合同,已签订两艘Block V合同,接下来要争取15艘潜艇合同 [3] 问题: 如何看待2026年总统预算和和解法案 - 不清楚两者如何协同,但造船行业支持力度大、需求旺盛,前景积极 [6] 问题: 更多DDG工作及2027年弗吉尼亚级潜艇对公司投资信心的影响 - 对Block VI合同有信心,合同包含10艘潜艇和5艘哥伦比亚级潜艇,Block V合同有大量投资,前景乐观 [8][9] 问题: 如何看待白宫造船办公室及与盟友合作 - 白宫造船办公室虽在重组,但预计会继续支持,是政府与海军和国会沟通的重要渠道;与韩国合作方面,公司与HHI探讨商业造船潜在商业模式,可能在技术上交流最佳实践,甚至未来在韩国建造部分水面舰艇 [12][14] 问题: 公司开展商业造船的情况 - 美国商业造船缺乏国际竞争力,需政府补贴和合适商业模式才能开展 [15] 问题: 公司是否有关税风险 - 公司无关税风险,采购美国产品,若有需求相关的二次影响,会通过合同转移风险 [19] 问题: Block V合同的影响及对劳动力和供应链的帮助 - 为纽波特纽斯提供劳动力支持和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提高潜艇建造效率、吸引人才和稳定供应链 [20][21][26] 问题: 现有支持是否能缓解通胀对利润的压力 - 新合同有通胀保护,可避免未来通胀影响,但现有合同和新冠前纽波特纽斯的合同无直接通胀缓解措施 [29] 问题: 如何实现弗吉尼亚级潜艇每年两艘的吞吐量目标 - 通过提高员工留存率、增加外包和内包、改善船厂运营、重建工业基础等方式实现 [31] 问题: 公司劳动力技能水平情况 - 高层造船人员没问题,主要是领班和总领班层面需提高熟练度和培训水平,招聘更多有经验人员,减少新手比例 [33] 问题: 能否预测达到每年两艘弗吉尼亚级潜艇的时间 - 有模型可预测,但由海军公布时间,公司相信会取得进展,过去曾有更高的交付率 [36] 问题: 奥库斯计划对公司的影响 - 政治支持积极,公司已为此投资并赢得一些合同,未来12个月将参与竞争更多合同 [42] 问题: 哥伦比亚级和CVN - 80项目进展 - 哥伦比亚级二号艇成本表现较一号艇显著改善;CVN - 80受大型设备延迟影响,预计夏季设备到位后恢复正常进度 [44][45] 问题: 如何管理纽波特纽斯的业务复杂性 - 通过建立标准流程,让人员在不同业务间流动,新领导来自英戈尔斯,熟悉新流程,有望带来改善 [48] 问题: 公司招聘情况 - 今年招聘进度稍落后,调整策略招聘更多有经验人员,通过区域发展中心输送的员工占比提升,目标是达到60%,以降低人员流失率 [52][56] 问题: 公司提高吞吐量和利润率,自身和海军及合作伙伴分别能做什么 - 公司与海军和电船合作分析项目投资需求,共同努力提高吞吐量和实现利润率目标,Block V合同是成功合作的范例 [59][60] 问题: 造船业务4%增长的驱动因素 - 若能吸引人才和完善供应链,有望实现增长,纽波特纽斯和英戈尔斯业务都将增长 [65][66] 问题: 纽波特纽斯如何实现9% - 10%的利润率 - 通过签订新合同、达成里程碑,新合同有更好的风险和通胀保护,公司有信心实现目标 [68] 问题: 英戈尔斯过去提高利润率的原因及当前情况 - 过去因合同更有利、管理纪律性强、项目成熟等因素提高了利润率,当前利润率下降是因为处理受新冠影响的船舶,未来执行可预测性将提高 [76][78][84] 问题: 英戈尔斯东岸扩张情况及未来可能的业务 - 东岸扩张进展良好,有足够产能,但缺人手;未来可能有更多DDG业务,护卫舰情况不明,可能有外包业务 [88][89] 问题: 和解法案中是否增加LPD及LHR项目情况 - 和解法案中LPD情况尚在讨论;LPD将继续,LHA或LHR可能逐步变化,无激进新设计 [95][97] 问题: 英戈尔斯能否恢复10%左右的利润率 - 可行且有可能,但公司不按船厂进行指导,未明确具体时间,对整体9% - 10%的利润率有信心 [98]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的业务逻辑和发展情况 - 该业务涉及的市场与政府关注领域一致,各项能力可捆绑投标,去年总合同价值约12亿美元,未来希望继续成功 [99][101]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与造船业务的联系 - 造船业务未来将向有人无人结合方向发展,公司需同时参与两者,如MUSD项目就需要造船和相关技术能力 [103][104] 问题: UUV业务现状和未来规模 - 目前规模较小,未来将成为公司业务更重要的部分,但具体规模不确定,软件业务模式尚待探索 [107]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的竞争情况 - 有新进入者竞争,公司凭借已有收入和成熟项目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可能与部分新进入者合作 [109] 问题: 使命技术业务是否受华盛顿成本削减影响 - 目前未受影响,已与相关方沟通,等待回应,公司主要提供产品而非咨询服务,预计影响不大 [110][112] 问题: 影响自由现金流高低端的因素 - 若能在船舶业务上执行良好、达成里程碑和吞吐量目标、谈成相关合同,有望达到高端甚至更好;反之则可能处于低端 [112] 问题: 有哪些重要里程碑值得关注 - 今年7.98交付、800下水、128出海,明年LHA 8交付、79完成很重要 [114] 问题: 为何没有长期自由现金流展望及如何考虑 - 需在未来几个季度建立执行信誉,满足今年对华尔街和股东的承诺,年底重新评估,希望先解决新冠前船舶的风险 [117] 问题: 何时摆脱新冠前船舶的风险 - 2027年50%的收入来自新冠后签订的合同,之后情况会更好,但希望所有相关船舶都处理完 [119] 问题: 公司最大的机会和关注重点 - 最大机会是专注执行,确保船厂交付船舶、达成吞吐量和成本节约目标,争取15艘潜艇合同 [122][123]
10亿美元造船大单!印度航运巨头与中国和韩国船厂洽谈建造
搜狐财经· 2025-05-28 21:53
印度国有航运公司Shipping Corporation of India(SCI)正在与中国和韩国的船厂接触,计划以10亿美元建造2艘VLCC及最多 4艘16,000TEU的集装箱船。 据悉,此举源于印度政府为保障能源供应而推出的大规模油轮建造计划,计划到2040年前投入8,50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 币714亿元)建造112艘船。 消息人士于本月初透露,印度政府正在筹备一份10艘船舶的订单。多家造船业人士表示,SCI的VLCC和集装箱船候选船厂 名单包括韩国三大船企(现代重工、三星重工、韩华海洋)以及中国的民营大型造船企业,如恒力重工和新时代造船。 一位造船业人士估计,订单总成本将略低于10亿美元。按此计算,每艘VLCC的价格约为1.2亿美元,而16,000TEU的集装箱 船单价在1.8亿至1.9亿美元之间。集装箱船订单包括两艘确定建造的船舶及两艘备选船舶。 据悉,SCI尚未决定集装箱船的燃料类型,但VLCC将采用传统燃料。此外,SCI将在与船厂洽谈后发布正式招标。 此前,印度政府已邀请日本和韩国的船企合作在印度建造船舶。据报道,现代重工正与印度国营科钦造船厂洽谈在科钦新建 造船设施,而韩华海洋则计划在印 ...
野村解读美日谈判进程:日本立场没变,美国想要投资、尤其在造船业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20:06
美日关税谈判进展 - 美日第三轮关税谈判于5月23日举行 基调与前两轮一致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称会谈"更加坦率和深入" [1] - 日本坚持要求美国全面取消对汽车、钢铁和铝材的加征关税 但美方持否定态度 下一轮谈判计划于5月30日在华盛顿举行 [1]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电话会谈 讨论G7峰会面对面会晤、中东成果及日本对美投资等议题 [1][2] 石破茂-特朗普电话会谈关键内容 - 会谈涉及G7峰会安排、经济安全关税谈判、中东商业成果、战斗机采购、稀土供应及替代技术合作 [2] - 日本考虑与美国建立"日美造船业基金" 以重振造船业 可能为国家安全相关合作铺路 [2] - 特朗普向石破茂介绍其中东之行成果 包括约2万亿美元投资协议 意在促使日本增加对美投资 [2] 欧盟案例对日本的警示 - 特朗普因欧盟拖延贸易谈判 威胁对其加征50%关税 后推迟至7月9日 为谈判争取时间 [3] - 野村证券认为日本面临类似风险有限 但美国对贸易伙伴差异化态度凸显积极参与谈判的重要性 [3] - 关注6月G7峰会期间领导人会晤结果 若在汽车、钢铁关税上取得突破 相关行业将受益 否则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