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用菌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2:41
产业规模与就业带动 - 菌菇产业已成为泾源县域主导产业,带动超35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1] - 闽籍企业皇达生物科技年产值达500-600万元,常年带动60-80人稳定就业 [3] - 宁夏菇源生物科技建成5个菌菇种植基地,高峰期单日用工超600人,普通工人日均收入120元 [3] - 2025年泾源县菌菇产业带动近3000户群众融入全产业链 [5]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5年泾源县投入795万元闽宁资金,支持建设150栋菌菇大棚,并配套给排水网、智能化冷库等基础设施 [3] - 香水镇通过"村村联营"整合650余亩土地、400余万元资金,建成食用菌交易中心等设施 [4] 联农带农模式与农户收益 - 产业创新推出"企业+村集体+农户"、"村村联营+多元销售+托管服务"、"专班推进+订单种植+分层带动"三类联农带农模式 [3] - 1780户直接种植农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670户弱劳力、无劳力户通过托管种植户均年增收约3200元 [5] - 村民惠国强依靠两个小菌棚和6000元补贴,已实现销售收入8000元并计划扩大规模 [4]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支持企业在厦门建设农特产品展销馆,并开拓河南、山东等地市场,在福建建立多个代销点 [5] - 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本地采购,村集体和农户购买菌棒时可签订回购包销协议,解决销售难题 [5]
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2025年09月10日、11日、12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异常波动情形 [2] 公司自查核实情况 - 前期披露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 [3] - 未发现公共传媒报道可能影响股价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4] - 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5]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中事项 [5]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6]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07,845,326.28元 同比下降0.75% [8] - 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19,917.47元 同比增长134.13% [8] 信息披露声明 - 公司确认不存在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7]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2025年度法定信息披露媒体 [9]
众兴菌业: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新浪财经· 2025-09-14 15:51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2025年09月10日、09月11日、09月12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信息披露核查 - 公司前期披露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 [1] - 未发现公共传媒报道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经营状况说明 - 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1]
荆楚大地奏响特色产业大合唱
经济日报· 2025-09-14 06:10
核心观点 - 湖北省依托资源禀赋发展小龙虾、香菇、服装、茶叶等特色产业 构建全产业链集群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2][5] 小龙虾产业(潜江市) - 潜江市发展小龙虾全产业链 覆盖养殖、加工、物流、餐饮、电商、文旅等领域 [1] - 产业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带动22万人就业 通过"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级、品牌提档"四大工程拓展发展路径 [2] 香菇产业(随州市随县) - 随县依托气候条件和种植传统发展香菇产业 实施"香菇种植工"劳务品牌三年行动累计培训菇农1.2万人次 [2][3] - 通过理论结合实操的培训方式推动传统经验型种植向现代科学型种植转变 提升种植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3] 服装产业(天门市) - 天门市吸引返乡创业就业 全市集聚服装类经营主体7000家 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3][4] - 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每年2亿元专项基金、"三年免租两年减半"租金优惠 近3年累计吸引约10万人返乡就业创业 [4] 茶产业(宜昌市五峰县) - 五峰县通过全自动生产线提升茶叶加工能力 日加工鲜叶达6000公斤 同时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5] - 创新"茶+研学+科技+文旅"多元融合模式 建设生态茶庄园和工业遗产展示馆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5]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湖北省印发《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 目标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 [2] - 构建"县有集聚园、镇有孵化器、村有家庭坊"三级创业平台 系统解决创业所需资源支持 [4] - 计划通过3年建设增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5]
镇书记东奔西走学习忙,省农科院专家为其支实招
南方农村报· 2025-09-13 23:29
农业科技合作 - 连南瑶族自治县香坪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开展农业产业合作交流 旨在提升当地蔬菜和水稻产业发展水平 [1][3] - 香坪镇蔬菜产业寻求食用菌种植技术及终端销售领域的专家团队精准对接和科技支撑 [1] - 水稻产业方面就水稻制种开展交流探讨 专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专业建议 [3] 产业发展需求 - 香坪镇根据蔬菜产业发展需求 重点对接食用菌当前走俏市场品种及栽培技术 [1] - 当地水稻产业发展涉及土地资源分布情况 农作物主要种植现状及产业发展计划 [3] - 合作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推动省农科院科研成果在香坪镇应用 [3] 后续推进计划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清远分院将发挥桥梁作用 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研活动 [3] - 产研对接工作将进一步落实本次交流意见 助力连南县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 [3]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项目运营与规模 - 项目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 名为“鲁疆情”食用菌生态科技示范园 [1] - 园区拥有26个现代化种植大棚 采用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1] - 菌棒加工车间日产菌棒可达5万个 [1] - 2024年产出食用菌干品360吨 产值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 [1] 商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费 菌棒入股分红和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1] - 例如一名员工通过土地流转 认购25000个菌棒托管和园区工作 月工资为2400元人民币 [1] - 示范园已吸纳300余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1] 技术支援与产业带动 - 山东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邀请食用菌专家提供手把手技术指导 涵盖菌棒制作 菌种培育和温湿度调控等环节 [1] - 示范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带动周边乡镇村民利用菌棒发展庭院经济 [1] - 公司优先为周边乡镇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1]
贷款明白纸”帮企业算清“融资账
新华日报· 2025-09-11 07:32
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示试点 - 连云港市启动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示试点工作 试点当月完成417笔贷款 合计17.64亿元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明示 [1] - 试点工作推动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为实体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1] - 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从机制、流程、宣传三方面发力 指导金融机构制定落实方案和操作流程 通过多种方式向企业普及成本知识 [1] 成本明示具体实施方式 - 金融机构会同贷款企业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 列明贷款利率及担保费率、评估费率等所有非利息支出 以年化率形式呈现综合融资成本 [2] - 连云港友和食用菌有限公司案例显示 350万元贷款年利率3.15% 担保费年化率0.8% 评估费减免 登记费由银行承担 最终综合融资成本3.95% [2] - 企业反馈从"担心隐性收费"变为"安心享受服务" 对银行透明服务表示满意 [2] 政策效果与未来规划 - 试点工作让企业融资成本从"算不清"变为"道得明" 帮助企业树立成本意识 保护借款人合法金融权益 [1] - 人民银行连云港市分行表示将进一步做实试点工作 提升金融服务透明度 助力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
“菇姐”的电话,成了菇农的咨询热线(我的家乡我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行业技术发展 - 食用菌产业在湖北宜昌地区是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农民过去依赖经验种植 技术水平低且抗风险能力弱[3] - 通过制定羊肚菌和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省级地方标准 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4][8] - 采用设施化栽培技术 如智能温控菇房和菇菜轮作模式 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2][7] 品种创新与资源保护 - 累计收集143种本地特有大型真菌 建成三峡真菌馆用于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3] - 成功驯化培育羊肚菌并推广稻菌轮作模式 使每亩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4][5] - 大球盖菇产量达到每亩3000公斤 通过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增加农民收入[8] 技术推广与产业影响 - 通过示范推广和一线技术指导 帮助5万多名菇农实现增收[2] - 累计培训菇农2万余人次 推动香菇 羊肚菌和大球盖菇等栽培技术落地转化[8] - 解决具体生产问题 如病虫害防治和湿度控制 帮助产业走上正轨[6][7]
(乡村行·看振兴)闽东“小红都”焕新颜:环境变美了,人流进来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1:58
乡村发展与振兴举措 - 后岩村通过修建水泥路、旅游公厕、路灯、水利灌溉工程、幸福院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改善基础设施 [2] - 交通便利和环境改善后,村中革命遗址及自然景观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 [2] - 村容村貌改变的同时,农业产业也在发展,2019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引领发展食用菌支柱产业 [2] 产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后岩村探索以乡村旅游带动富村、以产业富民的新路子,发展食用菌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2][3] - 合作社建设了一批食用菌标准化菇房,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产业,带动全村农副产业销售 [2] - 当地环境适合食用菌生长,温度湿度条件使产出的食用菌品质更好 [2] 未来规划与产业升级 - 下一步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计划引进山东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如红色黑甜糯和瘪甜玉米,打造示范种植样板 [3] - 引进新品种旨在为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形成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 [3] - 依托本地茶园资源,深度融合茶产业与文化旅游,通过特色茶文旅推广提升村庄知名度,推动乡村品牌走出去 [3]
陕西柞水:小木耳撑起亿元级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9-05 09:28
产业现状与规模 - 木耳产业处于秋季种植关键期,农户正进行菌包搬运和菌袋悬挂等生产活动[1] - 柞水县木耳年种植规模突破1亿袋,品牌价值达到53.23亿元[1] - 木耳产业已成为柞水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且品质日益提升[1] 技术升级与品种改良 - 产业长期面临技术落后、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2012年后在科技部帮扶下迎来转机[1] - 大棚应用温度、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等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1] - 先后引进27个适生菌种并培育出7个本土良种,实现全县木耳良种覆盖率100%[1] 产业发展历程 - 柞水县拥有悠久的木耳种植传统[1] - 通过学习和应用先进种植理念与技术,成功将小木耳发展为致富大产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