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据NDTV报道,由于乌克兰未来不确定性加剧,投资者兴趣低迷,贝莱德暂停与机构投资者的融资谈判。
快讯· 2025-07-05 20:48
公司动态 - 贝莱德暂停与机构投资者的融资谈判 [1] 行业影响 - 乌克兰未来不确定性加剧导致投资者兴趣低迷 [1]
英国万亿资管巨头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15:24
安本投资对中国市场的布局与策略 - 安本投资重视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投资机会,持续寻求更广泛、深入地布局中国,与优秀本地伙伴合作是重要路径之一 [1] - 公司期待QDLP政策进一步推进,致力于将QDLP业务规模扩大 [1] - 安本通过QDLP计划为境内投资者提供布局境外市场的产品和策略,并探索与本地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 [1] - 公司在中国及亚太其他市场有成功合作案例,倾向于继续与本地优秀合作伙伴合作 [9] 中国市场投资机会与估值 - 中国有许多优质企业,目前估值具有吸引力,长期投资这些企业会获得优异回报 [1] - 安本偏好优质公司,尤其是受益于国内消费、开发新技术、拓展海外市场的公司,长期前景乐观 [5] - 中国股市经过几年低迷期,预计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将有所转变 [4] 全球资金流向与亚洲市场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共同基金中约390亿美元流入亚洲基金,占同期全球共同基金总净流入规模的10% [3] - 资金对亚洲市场的兴趣增长,安本接到的关于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策略的咨询需求增加 [3] - 预计未来5到10年资金流向亚洲或出现实质性增长 [3] - 全球资金可能逐步从美国等发达市场转向其他市场,亚洲在全球投资者的组合中有一席之地 [4] QDLP业务发展与期待 - 安本约10年前在上海设立QDLP,2018年首次开展业务 [9] - QDLP业务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机会,也为外资机构提供窗口介绍全球策略 [9] - 希望获得更多可预见性,如明晰获批新增额度的金额、批次和时间表,以促进战略规划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9]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吸引力 - 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推出QFI制度优化、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放宽、资管业务双向开放、QDLP/QDIE试点扩容等举措 [10] - 积极推动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便利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10] - 随着监管体系成熟和市场基础设施完善,中国市场吸引力增强,正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部分 [10] 亚洲市场的多样性与投资机会 - 亚洲非常多样化,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完全不同,了解各国差异非常关键 [8] - 亚洲地区的优质公司、人口结构、GDP增长在全球指数中被低估,很多亚洲国家财政状况坚实 [8] - 长期来看,亚洲将提供出色的投资机会 [8]
英国万亿资管巨头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15:15
安本投资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 公司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投资机会,持续寻求更广泛、深入地布局中国,与优秀的本地伙伴合作是重要路径之一 [2] - 公司管理和顾问的资产总规模超过5000亿英镑,在亚太地区尤其活跃,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等地拥有本地团队和投资经验 [2] - 公司通过QDLP计划为境内投资者提供布局境外市场的产品和策略,并持续探索与本地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机会 [3] - 公司期待QDLP政策的进一步推进,致力于将QDLP业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 全球资金流向与亚洲市场机遇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共同基金中大约有390亿美元流入亚洲基金,占同期全球共同基金总净流入规模的10% [6] - 通过全球新兴市场策略配置亚洲的资金有所增加,预计未来5到10年这种资金流动或出现实质性增长 [6][7] - 亚洲在全球投资者的组合中有一席之地,最初兴趣集中在全球新兴市场策略,亚洲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8] - 中国股市经过了几年低迷期,预计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将有所转变 [8] 中国市场投资价值与策略 - 中国有许多优质企业,目前估值具有吸引力,长期来看投资这些企业会获得优异回报 [2][9] - 受益于国内消费、开发新技术、拓展海外市场的公司长期前景乐观 [9]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尚未完全体现在定价中,安本注重长期投资,偏好优质公司 [9] - 公司敢于押注中国,因在亚洲时间长,有团队实地观察中国,具备本地和国际视角 [11] QDLP业务发展与资本市场开放 - 公司大约10年前在上海设立QDLP,2018年首次开展业务,倾向于与本地优秀的合作伙伴合作 [16] - QDLP业务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机会,也为外资机构提供了窗口 [16] - 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推出QFI制度优化、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放宽等一系列举措 [17] - 中国积极推动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便利海外投资者参与 [17] 亚洲市场的多样性与长期趋势 - 亚洲非常多样化,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完全不同,了解各国差异非常关键 [14] - 亚洲的优质公司、人口结构、GDP增长在全球指数中被低估,很多亚洲国家财政状况坚实 [13] - 全球资金逐步转向其他市场,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是健康的 [8] - 公司预计未来5到10年资金流动或出现实质性增长,亚洲将提供出色的投资机会 [6][13]
欧洲最大资产管理机构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33
中国经济长期前景 - 东方汇理全球宏观研究主管Mahmood Pradhan长期看好中国经济,认为经济转型是渐进过程且正在发生[1][2] - 中国经济新增长动力包括能源转型(如电动汽车)和科技行业,科技公司估值相比美国同行更具吸引力[10][11] - 过去一年中国科技行业吸引了大量投资,显示转型进程持续推进[11] 全球化与贸易问题 - 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使全球化难以逆转,但过去4-5年全球化进入平台期[2][19][20] - 贸易碎片化干扰供应链,对经济增长代价高昂,长期仍乐观因各方有解决动机[14][15]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普遍关税前所未有,但已对半导体、稀土等行业给予豁免[16][17] 美国经济与债务问题 - 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达3%-4%,财政赤字未解决但违约风险几乎为零[21][23][24] - 未来5-8年美国社会保障等支出项目将面临巨大压力,或被迫削减福利[23][26] - 美元三重功能(储备货币、定价货币、跨境借贷)支撑其地位,汇率波动不意味"美国例外主义"衰落[28][29]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截至2024年底美国占MSCI世界指数超70%,投资者正适度降低美股配置比例[29][30] - 资金流向欧洲股市和新兴市场,属于组合再平衡而非大规模抛售美股[30][31] - 组合过度集中单一市场需警惕,10年前美国仅占MSCI世界指数约60%[29] 主要风险因素 - 贸易谈判拖延将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是未来一年最关注风险之一[31][32] - 地缘政治分裂加剧不利于经济增长,中东局势目前影响限于油价波动[8][9][32] - 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低于预期风险,增长放缓环境放大债务和利率担忧[32]
Buyout巨头出手,31亿基金落地苏州
FOFWEEKLY· 2025-07-04 17:58
一级市场并购趋势 - 国内并购基金活跃度显著提升,亚洲资管巨头PAG通过设立31亿人民币基金布局中国市场[3][4][5] - 苏州太盟一号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变更增资至31亿元,LP包括多家知名机构,与太盟中国总部形成战略协同[6][8] - 太盟投资集团管理规模达550亿美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具备多元化投资平台优势支撑国内战略布局[9] 政策驱动与市场动态 - "并购六条"政策效应释放推动市场热度,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筹划1984单并购重组计划,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121.74%[12][14] - 2025年以来地方国资收购引发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案例达20起,创近年新高[13] - 6月单月至少有4只并购基金落地,包括中国太保500亿战新基金、宁波10亿AIC链主基金等[12] 机构参与模式创新 - GP与国资加速合作:启明创投、德弘资本等收购上市公司,地方国资通过并购基金抢占产业资源[13] - 太盟基金采用"控股型并购+结构性少数股权投资"策略,重点布局金融、文化、消费、新能源领域[6][8] - 全国首支AIC链主并购基金开创"政府+银行+国企+产业龙头"五方协同新模式[12] 行业发展前景 - 并购市场迎来历史性机遇期,政策窗口推动上市公司联合资本加速并购[14] - 行业核心挑战在于优质资产稀缺性、估值合理性及整合能力,而非资金供给[16] - 并购正从备选退出路径升级为战略破局关键,耐心资本入场将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16]
富达国际:中国科技股的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国际金融报· 2025-07-03 23:49
全球投资格局变化 - 全球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下,分散配置全球多元化资产变得日益重要 [1] - 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对投资组合产生重大影响,各地政策推动全球秩序出现更深层次分化 [1] - 美国寻求可靠的供应链盟友,中国将经济政策重心由扩大投资转向提振内需消费,两国战略重构将推动贸易和资本流动新轨迹 [1] - 分散投资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尤为关键 [1]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关税措施放宽且通胀居高不下,预期今年不会降息,与市场预期相反 [1] - 关税前景不确定性使得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1] - 美国存在滞胀风险,投资者寻求其它地区投资作为对冲 [1] 资产配置趋势 - 过去25年全球投资组合偏重美国资产配置,分散投资显得尤其重要 [2] - 美元贬值和资金外流将导致美国资产在全球指数中的权重显著变化 [2] - 部分从美国资产外流的资金或会投向欧元区,德国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为欧元区经济带来复苏潜力 [2] - 日元因估值和防御性特征具有吸引力,黄金因地缘政治动荡预计继续走高 [2] 新兴市场机会 - 美元贬值利好新兴市场债券,巴西和墨西哥债券收益率具有吸引力 [2] - 新兴市场股市估值相对偏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突破为股票市场提供支撑 [2] - 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为全球科技创新者,进一步释放中国科技股增长潜力 [2]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7-03 22:31
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核心观点 - 报告主题为"生态跃迁",强调财富与资管行业需通过生态重构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进化[2] - 行业转型方向从2024年提出的"服务化"理念深化为生态级变革,需打破机构孤立行动模式[2] - 研究价值在于搭建认知跃迁阶梯,帮助从业者捕捉关键市场信号并提供方向指引[2] - 未来将持续以买方视角为锚点,推动研究成果渗透至服务各环节实现协同进化[3]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存款替代产品**:探讨收益率下行趋势及影响因素[3] - **净值型固收产品**:分析客户接受度障碍及解决方案[3] - **财富管理机构**:研究胖东来案例对服务模式的启示[3] - **基金与理财选择**:揭示投资者行为背后的决策逻辑[3] - **指数化投资**:工具化浪潮正在重塑金融产品竞争格局[3] - **养老金规划**: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差异化配置方案[3] - **私募行业**:新规下传统策略失效与转型路径探索[3] - **结构化产品**:从标准化向定制化设计转型的趋势[3] - **利率环境**:低利率时代下新兴金融产品机会挖掘[3] 第二部分:各类金融产品跨市场回顾与展望 银行理财 - 净值化转型20年历程回顾及市场影响[4] - 超低波产品成为市场主导品类[4] - 2025年配置策略强调"稳守"与"创新"并重[4] 公募基金 - 市场进入薄利时代,规模扩张面临围城效应[4] - 策略输出呈现协同进化特征,头部效应显著[4] - 未来将以稳定资产为防御、战略导向资产为进攻的配置组合[4] ETF市场 - 规模与份额双创新高,高效透明特性驱动增长[4] - 政策支持推动产品创新向深度广度双向拓展[4] - 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4] 私募基金 - 主流策略收益风险同源特征显著[5] - 2024年市场环境决定策略表现分化[5] - 行业呈现存量竞争、策略更迭、头部集中三大特征[5] 第三部分:生态跃迁与行业新格局 - **买方思维跃迁**:通过跨市场产品比较构建风险收益图谱[6] - **基金策略指数**:推动基金投资向规则化、透明化发展,借鉴海外成熟经验[6] - **AI技术应用**:大模型将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拓展家户服务能力[6] - **行业生态重构**:五篇大文章催生质变,引导从业者重新定位角色[6]
破解复杂市场,施罗德资本如何领跑人民币S交易?
搜狐财经· 2025-07-03 21:15
全球私募股权市场与S交易现状 - 在全球私募股权市场退出通道收窄、流动性下降的背景下,S交易已成为重要的退出解决方案之一 [2] - 尽管S基金受到业内高度关注且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市场实际交易规模与预期仍存在一定差距,人民币S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2] - 估值定价、交易流程合规性、买卖双方预期差距大等因素导致S交易率不高,无法满足LP/GP当下急迫的流动性诉求 [2] 施罗德资本的背景与优势 - 施罗德投资集团拥有逾220年历史,是伦敦证券交易所富时100指数成份股公司,具备专业的全球投资视角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4] - 施罗德资本早在1994年就在上海设立了首个中国内地办事处,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非公开市场投资机会 [4] - 施罗德资本私募股权团队依托集团积累的成熟结构化设计、估值方法论以及全球网络,能够快速适应市场诉求、建立定价优势 [5] - 通过7只QFLP基金,施罗德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团队为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引入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外资 [5] 施罗德资本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与布局 - 施罗德资本自1998年进入中国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起,已建立覆盖本地项目源和优质GP的立体资源网络 [7] - 施罗德资本提出"培育型"VC投资理念,陪伴公司成长并提供"首轮资本"支持,成为许多本土GP的"基石投资人" [7] - 施罗德资本私募股权团队具有双币种(美元和人民币)配置能力,深度融入中国GP/LP生态,能够获取市场稀有的GP-led投资机会 [7] - 施罗德资本在中国的投资策略聚焦长期结构性机会,包括消费、中小企业的服务与赋能、科技创新与进口替代三大主题 [8] - 截至2024年7月,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约60% [8] 施罗德资本在S交易领域的实践与成果 - 施罗德资本私募股权团队在挑选GP时注重考察综合退出能力、基金底层资产的稳健性、交易短期流动的可预见性等要素 [10] - 施罗德资本高比例跟投与投资人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性,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库做好投后赋能工作 [10] - 施罗德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团队最新成立的人民币基金聚焦人民币S交易机会,旨在助力优质企业持续发展并为投资者提供灵活的现金流 [10]
美银上海之行纪要: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平静期,资管与保险公司正提升股票投资占比
智通财经· 2025-07-03 19:54
宏观经济 - 中国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很可能实现 主要得益于出口需求韧性 [1] - 夏季过后出口增长可能出现大幅放缓 因海外假期季订单完成 [1] - 房地产市场持续悲观 房价下跌和房地产投资收缩可能延续至明年 [1]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胀可能保持负值 [1] - 客户对额外政策刺激预期降温 认为需经济数据快速恶化才会触发政策变化 [1] 贸易与汇率 - 美中贸易关系不确定性峰值已过 但发展道路仍将崎岖不平 [2] - 芬太尼相关关税存在降低可能性 [2] - 中国供应链在成本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保持优势 国际企业仍增加对中国生产设施投资 [2] - 美元兑人民币预计保持区间波动 但下行风险受关注 [2] - 固定收益投资者关注欧洲和澳大利亚等新市场 但投资规模远小于美元敞口 [2] 投资策略 - 低收益率环境促使投资者提高股票投资占比 寻求更好回报 [3] - 新QDII额度发放将扩大对海外证券投资 [3] - 债券通周年峰会可能宣布互联互通机制改进或扩展 [3] - 部分投资者在收益率曲线中间部分进行战术性交易 [4][5]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低于4.3% 促使考虑对冲久期风险 [5] - 银行和资管公司增持20年期美国国债 因收益率和票息吸引力 [5]
首家地方AMC冲刺港股 河北资产从股改到递表仅10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8:10
公司上市申请 - 河北资产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若成功将成为内地首家登陆港股的地方性AMC [1] - 从完成股改到递交申请仅间隔10天 显示强烈资本化意愿 [1] - 股改后总股本20亿股 每股面额1元 控股股东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持股56.52% [2][3] 股东结构 - 前五大股东均为河北省重点国企 合计持股93.4% [3] - 唐山三友集团等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在0.19%-3.08%之间 [3] 业务地位 - 河北省唯一具备批量收购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质的地方AMC [5] - 2024年新收购不良资产原始价值市场份额24.4% 省内排名第二 [5] - 2024年自中小银行收购不良资产市场份额47.2% 省内排名第一 [5] 财务表现 - 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收入2.22亿元 同比下滑48% 全年亏损1.45亿元 [5][6] - 2024年收入反弹至5.12亿元 同比增长130% 净利润2.04亿元 [6][7] - 总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2022-2024年分别为67.94亿/72.53亿/75.56亿元 [7] 行业背景 - 目前仅两家全国性AMC在港上市 地方AMC资本化处于探索阶段 [8] - 不良资产行业需要持续补充流动性 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成本 [8] - 安徽国厚2017年曾尝试港股IPO未成功 河北资产可能为行业提供参考 [9] 监管环境 - 地方AMC面临日益严格监管 4月收到《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9] - 监管对资产收购、处置、股东股权、融资等方面提出更明确要求 [9] 行业前景 -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持续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等不良资产来源增加 [9] - 地方AMC凭借区位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 在区域金融风险化解中作用凸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