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东北证券:轻量化技术推动机器人产业边界拓展 高性能材料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智通财经· 2025-07-02 15:33
机器人轻量化发展趋势 - 轻量化技术成为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能显著提升运动性能、能耗效率和安装便捷性,并拓展在太空探索、深海探测、医疗手术等特殊领域的应用边界 [1] - 轻量化设计可提升机器人加减速能力、动态响应速度和灵活性,降低能耗并提高续航能力,同时简化安装与维护流程,降低运输与维修成本 [1] - 轻量化机器人满足各行业对高效、灵活、节能设备的迫切需求,尤其在重量敏感的特殊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轻量化材料应用 - 高性能材料如PEEK、碳纤维、铝镁合金及尼龙在机器人轻量化中崭露头角 [1] - PEEK具有耐高温、高强度、耐化学腐蚀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潜力巨大 [1] - 碳纤维凭借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优势,成为航空航天、高端体育用品等行业轻量化首选 [1] - 铝镁合金因良好的比强度、散热性能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交通、航空领域 [1] - 尼龙以高机械强度、良好韧性和耐疲劳性,在工程塑料、纺织服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核心部件轻量化技术突破 - 电机、减速器、丝杠、关节模组及结构件等关键部位取得显著进展 [2] - 无框电机通过高功率密度和紧凑结构实现关节轻量化与高性能化 [2] - 谐波减速器通过柔轮形状优化和特种材料应用,减小尺寸的同时提升刚度、精度与寿命 [2] - 行星滚柱丝杠副通过结构参数优化和铝基复合材料应用,实现尺寸与质量双重缩减 [2] - 关节模组创新设计及结构件优化方法推动机器人整体轻量化发展 [2] 相关标的 - 新瀚新材(301076)、中欣氟材(002915)、沃特股份(002886)、聚合顺(605166)、江苏博云(301003) [2] - 星源卓镁、金发科技(600143)、普利特(002324)、永茂泰(605208)、肇民科技、唯科科技、恒勃股份(301225) [2]
从 100 亿母基金到创新产品攻坚,多地政策力推人形机器人快跑!“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近六日连续获资金加仓!
新浪财经· 2025-07-02 14:47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下跌1 53% 成分股中中信重工领涨4 79% 天智航上涨3 36% 禾川科技上涨2 25% 快克智能领跌7 60% 江苏雷利下跌5 47% 雷赛智能下跌4 63% [1] - 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144 72亿元 创近1年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最新份额达170 88亿份 同样创近1年新高 [1]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8 02亿元 日均净流入1 34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2 73亿元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浙江省创业投资类基金聚焦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 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2] - 湖北省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50亿元 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核心领域 [2] - 四川省推进人型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 智能无人机等产品研发 打造标志性产品 [2] - 光大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年 万台级量产将带动产业链放量 解决数据匮乏问题 [2] 机器人ETF产品特征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覆盖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3] - 提供场外联接基金(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 018344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C 018345) [3]
像卖车一样卖机器人?机器人体验店迎来爆发潮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2 14:08
人形机器人行业新零售模式创新 核心观点 - 行业正通过4S店、体验店、综合平台等线下渠道创新解决用户触达难题,同时探索线上销售专区 [1][6][12][15] - 新模式融合展示、体验、销售、服务四大功能,借鉴汽车行业经验降低用户决策门槛 [2][7][8][15] - 企业通过模块化配件生态、金融方案设计、产业链资源整合提升商业化落地能力 [2][8][10][13] 具微科技机器人4S店 - 全国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落地杭州,总面积700平方米,含500平方米功能分区(展示/体验/售后/路演) [2] - 采用"机器狗+上装模块"组合模式,如机械臂变物流助手、冰箱模块变移动冷柜,实现硬件生态模块化 [2] - 前期聚焦自研机器狗,后期计划与户外、箱包领域合作拓展场景应用 [2] 宇树科技体验店 - 河南首店选址丹尼斯大卫城,展示四足机器狗Go2(基础版售价9997元),现场演示倒立行走等高难度动作 [3] - 强调用户自主体验,核心理念为"提供负载和续航,用户自定义解决方案" [4] - 未来计划拓展消费品市场,并与河南企业/高校合作消防、公安等场景 [4] 北京亦庄4S店集群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于2025年落地,已签约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10家企业 [7] - 提供专属体验空间,联合供应链建立全国快速响应体系覆盖维修/升级需求 [8] - 针对高单价(类比汽车)设计分期贷款+保险+撮合的金融方案 [8] 首程控股综合体验平台 - 启动全球招募计划,签约50余家机器人企业覆盖医疗/工业/教育等场景 [10] - 发布"三清单"(能力/需求/标杆项目)推动产业链协同,加速技术产品落地 [10] - 平台整合展示体验、场景销售、专业服务、产业赋能全链条 [10] 京东线上销售专区 - 成立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已签约30多品牌上线销售,如众擎PM01(售价18.8万) [13] - 产品线覆盖教育版(18.8万)、商业版(8.8万)、双足机器人(4.2万)等多形态 [13] - 当前以定金预订为主,配套服务尚待完善 [13] 行业趋势 - 渠道创新直击商业化痛点:高价格决策门槛、性能感知缺失、售后忧虑 [15] - 通过沉浸式体验+一站式服务+金融方案缩短用户认知鸿沟 [15] - 新模式或成为推动消费级/商用级市场爆发的关键引擎 [15]
Richtech Robotics (RR)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2 13:49
业绩总结 - Richtech Robotics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总收入为440万美元[56] - 公司已获得6.5百万美元的RaaS合同,这些合同将在36到72个月的租赁期内逐步贡献收入[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Richtech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80万美元[58] 用户数据与市场趋势 - Richtech在全球已安装超过400台服务机器人,目标是在2026年前达到1000个安装地点[10] - 预计到2030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754.6亿美元,2025年市场规模为719.1亿美元[14] - 北美在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35%的份额[14] - 服务行业面临38%的小企业主报告有未填补的职位空缺[19] - 从2024年到2025年,私营服务行业的平均小时工资上涨了约3.7%[19]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Richtech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应对劳动力短缺,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19] - Richtech的目标是利用机器人完成服务行业中高达80%的工作[38] - 公司为超过80个客户部署了送货机器人运营服务[95] - 公司开发并商业化了基于商业场景的ADAM双臂协作机器人,应用于酒、咖啡和奶茶等领域[95] - 公司启动了自有的机器人奶茶和咖啡店,旨在通过集成机器人革命化食品行业[96] - 公司开始部署Matradee系列食品配送机器人,专注于餐饮行业[98]
勇当“破题者”,先锋力量“解码”深圳南山高质量发展新程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3:25
南山区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 南山区出台《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提供"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一笔钱、一场景、一条龙"政策支持,解决初创企业办公、资金、技术转化等痛点 [2] - 政策通过党员干部走访调研企业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如"模力营"AI生态社区企业获得两年免租、免费装修等优惠 [4] - "六个一"政策宣讲通过"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推广,并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对接投融资资源 [4] AI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 深圳"模力营"AI生态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生态系统,入驻企业包括生境科技、英伟达加速计划企业元始智能、深涌智能 [4][6] - 南山区"机器人谷"形成完整产业链,优必选、雷赛智能、越疆科技等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如协作机器人全球出货量超8万台 [6] - 南山区工信局通过"深i企"平台收集企业需求,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机器人产业研发与市场推广 [7]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集群 - 南山区无人机产业链党委成立3年,举办23期投融资活动,促成蜉飞科技获投1000万元、潜行创新获投1950万元,成员单位累计申请扶持资金3.15亿元 [8] - 产业链党委建立160家企业库,促成科比特航空与卓目科技合作开发AI无人机解决方案 [8][9] - 南山区低空经济链企业超500家,产值规模超500亿元,5G-A通感基站建成数量全市第一 [11] 科技金融与资本对接 - "X-Day"西丽湖路演社举办4场专题活动,为53家企业对接800余家投资机构,完成4笔融资超1.8亿元(股权融资1.2亿元+银行授信6000万元) [14][15] - 平台通过"投贷保"联动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如港股基石专场为IPO企业匹配外资基石投资人资源 [14] 区域经济与创新生态 - 南山区GDP连续11年居广东省区县第一,上市公司217家密度全国第一,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6][15] - 已成立6个产业链党委覆盖900家企业,包括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 [11]
美团押注!原[大疆]技术总监、「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杨硕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完成首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02 13:00
公司成立与融资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Mondo Tech(妙动科技)由原大疆技术总监杨硕和原大疆高级总监高建荣于2025年1月成立,并于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美团龙珠和红杉资本 [3] - 公司已在硅谷Palo Alto和深圳设立办公室,上海分公司正在筹建中 [6] - 官宣仅2个月即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头部资本和美团,显示创始团队含金量 [6] 创始团队背景 - 杨硕:香港科技大学本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曾任职大疆和特斯拉Optimus团队,主导无人机研发和机器人控制算法开发 [10] - 高建荣:武汉大学本科,曾任职大疆多个高管职位,包括RoboMaster赛事负责人、供应链和市场部负责人 [10] - 团队已吸引多名世界级机电系统和强化学习工程师加入,深圳团队侧重硬件,上海团队侧重算法 [11] 团队布局与招聘 - 深圳团队已发布多个硬件相关岗位(嵌入式软件负责人、相机算法工程师等),上海分公司侧重算法研发 [11] - 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大疆、华为、OPPO等头部硬件厂商及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11] - 中美两地布局可发挥美国算法优势和国内供应链优势 [11] 产品路线与定位 - 公司计划先推出小型消费级机器人(如四足狗和陪伴机器人),再推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15] - 采用错位竞争策略,通过迭代寻找商业机会,而非直接挑战商业化难度高的人形机器人 [15] - 类似企业如乐享智能和维他动力也选择先做家庭场景消费级机器人 [16][18] 行业趋势与竞争 - 2025年以来,谷歌、OpenAI、Meta等国外大厂及蚂蚁、京东等国内企业纷纷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6] - 美团是该赛道典型投资者,已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和自变量机器等企业 [6] - 消费级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但尚未有成熟产品跑通市场,多数产品仍依赖通用大模型 [19] 商业化挑战 - 消费级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依赖机器人"大脑"(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突破 [21] -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复杂的AI+机器人+自动驾驶系统性工程,受算力、算法、数据、硬件等多因素制约 [21] - 目前全球尚无真正成熟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多数仍处于探索阶段 [19] 行业动态 -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频繁,如乐享智能完成两轮近3亿元天使轮融资,维他动力完成2亿元种子轮融资 [16][18] - 行业面临商业化卡点,包括算力、算法、硬件和工程化等挑战 [22] - 大厂和初创企业均在探索不同技术路径,如"大脑优先"或"运动优先"策略 [23]
速递|CMU华人博士创办Genesis AI获过亿美元种子轮,合成数据冲击“机器人 GPT”
Z Potentials· 2025-07-02 12:28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1 05亿美元种子轮融资 由Eclipse Ventures和Khosla Ventures领投 Bpifrance HSG Eric Schmidt Xavier Niel等跟投 [1] 公司背景 - 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博士Xian Zhou和Mistral前研究科学家Théophile Gervet于去年12月联合创立 [2] - 团队拥有超过20名研究人员 专注机器人 机器学习和图形学领域 多位成员来自麻省理工 CMU 斯坦福 清华等顶尖高校 [4] - 在硅谷和巴黎设有办公室 计划今年年底前发布首个通用模型 [7] 技术方案 - 目标打造通用型模型 使机器人能自动执行实验室操作到家庭清洁等重复性任务 [2] - 提出"全栈方案" 核心为"通用数据引擎" 融合高保真物理模拟 多模态生成式AI建模和大规模真实机器人数据采集 [2] - 自研模拟堆栈生成合成数据 结合真实世界数据采集 旨在打破模拟与现实壁垒 为训练机器人基础模型(RFMs)提供高质量多样化数据 [2] - 自主研发仿真引擎使模型训练速度优于依赖英伟达软件的竞争对手 [4] 行业痛点与愿景 - 当前工业机器人存在"定制化陷阱" 软件堆栈脆弱僵化 部署昂贵且难以扩展 [2] - 物理AI发展滞后于数字AI 公司旨在将人类生活级别智能引入物理世界 通过融合路径实现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 [3] - 全球75%企业面临用工荒 公司技术有望释放"无限"物理劳动力 [3] 行业竞争 - 竞争对手包括Physical Intelligence(融资4亿美元)和Skild AI(估值40亿美元) [6]
朱啸虎聊了十几分钟决定投的机器人公司,瞄准年轻女性生意|AI原生100
虎嗅· 2025-07-02 11:35
公司背景与融资情况 - 珞博智能创始人孙兆治曾任职于滴滴、小鹏汽车、鹏行智能,拥有多年AI+硬件行业经验[3][6] - 公司获得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上影新视野基金、金沙江创投联合领投,零一创投跟投[3] - 投资人朱啸虎认为AI创造情绪价值是大模型应用靠谱方向,团队执行力强且技术方案能快速落地[3]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主打产品芙崽Fuzozo为毛球状AI陪伴机器人,目标用户为Z世代女性,京东开售10分钟售出1000多台[6][12] - 情感陪伴机器人赛道商业化路径清晰,2025年CES展上成为热门焦点,日本同类产品售价70-2814元人民币[7] - 公司通过小红书积累1000+种子用户,未来出海计划优先布局东亚、东南亚市场[32][33] 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 - 自研长期记忆、情绪与性格系统及养成体系,技术难点在于垂直场景理解而非底层框架[14][15] - 服务端采用多模型组合方案:对话模块选用高实时性模型,长期记忆模块使用强推理模型[16] - 初期原型机定价1000-2000元,后通过用户调研精简功能,聚焦"懂我"核心体验并降低成本[19][21][22] 行业竞争与商业模式 - 情感陪伴机器人被视为AI+硬件爆发前夜的关键形态,区别于手机APP的沉浸感不足问题[8][9] - 创始人认为泡泡玛特是重要学习对象,但强调IP仅是第一步,用户体验才是留存关键[7][30] - 大公司布局存在效率瓶颈,创业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栈外溢能力可更快商业化[31] 创始人创业理念 - 从具身智能转向情感陪伴赛道,因情绪价值将优先于生产力价值落地[11][12] - 招人策略调整为优先考察理念一致性,团队扩张保持谨慎以维持效率[34][35] - 创业心态从产品经理型转向平台搭建型,更注重整合团队才华实现规模化[36]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有望迎来突破,机器人ETF嘉实(159526)近2周规模增长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7-02 11:35
机器人ETF嘉实表现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1.04%,成交589.56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2822.67万元 [2] - 近2周规模增长4959.98万元,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2731.18万元 [2] - 近6月净值上涨8.88%,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7.1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7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 [2] 中证机器人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58%,包括汇川技术(10.08%)、科大讯飞(8.35%)、石头科技(5.50%)、中控技术(5.14%)、大华股份(5.13%)等 [2][4] - 前十大权重股最新涨跌幅:汇川技术+0.34%,石头科技+1.77%,科大讯飞-1.51%,中控技术-0.74%,大华股份-0.76%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发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4] - 人形机器人发展关键在于应用场景实质性落地,依赖具身智能技术迭代突破 [5] - 2025年预计为人形机器人突破年,万台级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解决数据匮乏问题 [6]
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迭代,变革孕育新机
2025-07-02 09: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智源、宇树、优必选、乐聚、特斯拉、北特、贝斯特、新建、斯凌、雷迪克、新坐标、双灵、科之星、荣泰、利准、新目标、驼曼、兆威机电、新动力源、南山智尚、恒安安防、同益中、康隆达、福莱新材、华为科、米石、帕西尼 [1][3][5][6][8][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国内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和成本控制表现优异**:2025 年智源、宇树、优必选等公司出货量均超 1,000 台,全行业成本平均降幅达 50%以上,如乐聚机器人售价从 2024 年 70 万元降至 2025 年 40 万元,预计年底降至 20 万元,得益于规模化生产和设备国产化 [1][3][4] 2. **行星滚柱丝杠领域发展良好**:加工工艺突破,从单一磨削扩展到多种工艺结合,企业数量增加,包括汽车零部件企业布局,加快行业发展,提高产能并降低成本 [1][6] 3. **丝杠加工工艺有新趋势**:向以车代磨发展,但刀具消耗大,仍在探索阶段,头部企业布局烧设备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国内企业开发专用机应对海外设备问题 [1][7][8] 4. **减速器行业有新探索**:国内企业开始探索谐波减速器,产能和成本下降,行业探索新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结合谐波和行星减速器优点,但需验证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1][11] 5. **灵巧手领域进展显著**:国产厂商快速追赶,推出 6 到 20 个自由度产品,本体厂商和上市公司积极参与,直驱方式受青睐,电子皮肤扮演重要角色 [1][12][13] 6. **机器人轻量化是趋势**:特斯拉第二代机器人减重 10 公斤使速度提升 30%,轻量化材料包括铝合金、镁合金和工程塑料等,应用于多个部位 [20] 7. **机器人大脑系统待突破**:从去年小脑运控到今年大脑训练,但数据量不足,行业通过数据工厂模拟训练,域控成发展趋势 [21] 8. **热管理是机械商业化新方向**:电机、电池等电子器件需保持低温,主要采用风冷、液冷和相变冷却方式,有效热管理是探讨重点 [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应用**:南山智尚、恒安安防等公司依靠其产能布局机器人领域,带来新发展机会 [14] - **力觉和视觉传感器现状**:六维力觉传感器成本高,应用需权衡成本与精确控制,视觉传感器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标准 [17] - **触觉和力传感器竞争格局**:非上市公司或一级公司有技术优势,上市公司与之合作或收购,未来竞争格局待观察 [19] - **2025 年下半年投资建议**:关注零部件发展,跟踪特斯拉等龙头企业带动方向,关注下游应用端变化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