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贸教育暑托开班季,五园联动惠及近2000名儿童
搜狐网· 2025-07-15 13:03
暑期托管服务规模与需求 - 公司第四年举办暑期托管班 招生阶段呈现"未开先热"态势 部分园所招生爆满[1] - 旗下五所幼儿园共同开班 服务厦门市超5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近2000户家庭 服务规模创历史新高[1] 特色开班活动设计 - 振兴幼儿园通过种植活动与三个"综合性科学秀"激发科学兴趣[3] - 华侨托儿所以多巴胺盲盒墙 多彩寄语 气球雨等创意活动营造欢乐氛围[5] - 一中国贸幼儿园采用"表情签到"与棒棒糖欢迎礼帮助孩子适应集体[7] - 殿前幼儿园融合童趣与国风元素 通过沙瓶签到 小丑魔术缓解入园焦虑[10] - 优才实验幼儿园以折飞机 积木搭建赛等工程主题开启暑托[13] 课程体系与服务升级 - 创新"六周六主题"特色活动 采用项目化探索与沉浸式体验模式[15] - 为大班儿童定制幼小衔接课程包 涵盖拼音 数学 硬笔书写等内容[15] - 按2-12岁年龄段细分班型 每班配备专职教师与保育员[17] - 新增科创 思维数学 围棋 外教英语 机器人编程 跆拳道等自选课程[19] - 提供"托管"与"培训"双模式选择 满足多元发展需求[19] 国企托管模式发展历程 - 2022年首次探索"国企办托管"模式 由振兴幼儿园承接市行政中心托管班[20] - 2023年五所幼儿园全面开展服务 惠及超千人 获央视专题报道[22] - 2024年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升级课程体系 完善服务模式[22] - 持续解决企事业单位职工"带娃难题" 践行教育惠民使命[26]
焦点访谈|多地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稳稳托住这个“最柔软群体”
央视网· 2025-07-14 21:23
政策导向与行业背景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6月9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并首次明确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1][3]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于7月8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推进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推动用人单位办托等主要任务[3] - 政策出台背景是中国面临老龄化严重和生育率降低的双重挑战,旨在将托育服务从家庭责任转化为社会共担的公共服务[4] 市场需求与规模 - 中国目前3岁以下婴幼儿约有3000万人,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3] - 南京建邺区作为年轻主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了8万年轻员工,每年新增2万至3万青年落户,3岁以下幼儿照料问题突出[3] 服务模式与创新实践 - 建邺区自2022年起探索将托育服务纳入职工福利体系,由高新区联合幼儿园和国资集团创办南京市首家面向产业园的公建公办托育园,实现“楼上办公,楼下带娃”[1][6] - 政策提出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点,目标是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实现嵌入式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打造“15分钟托育圈”[8] - 北京市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闲置用房改造托育园,自2023年10月启动普惠托育试点后,各区价格降至每月1200元至3700元,比试点前平均价格下降一半以上,昌平区定价最高不超过每月2160元[10] 服务特色与质量提升 - 部分托育机构引入智慧托育系统,家长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接收孩子在园信息并查看教室监控,以缓解育儿焦虑[10] - 北京市海淀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行“医育结合”特色,每周有妇幼保健院医生提供专业健康管理支持,并为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有案例显示儿童在两个月内语言和社交能力取得明显进步[12][14]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托育服务已覆盖建邺区4个产业园区,服务900多家企业,从过去的招商优惠政策转变为营商环境新名片和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法宝[6] - 普惠托育被视为从家庭独自承压到政府、园区、机构共筑支撑网的文明进步,通过更精准的服务供给减轻家庭育儿负担[14]
广东东莞:制定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
快讯· 2025-07-14 14:42
银发经济政策 - 东莞市政府制定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1] - 启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扩大养老供给 [1] - 利用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平台展示银发经济前沿技术和产品服务 [1] 托育服务发展 - 出台幼儿园开设托班备案政策并试点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点 [1] - 推动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开设面向2-3岁婴幼儿的托育班级 [1] 医养融合与养老服务 - 加强安宁疗护特色服务项目并研究制定相关制度体系、支持体系及人才队伍体系 [1] - 推动市级养老机构建设及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辐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 [1] - 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并完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1] 成本支持政策 - 养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将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以降低运营成本 [1]
七部门发文推进普惠托育建设 优化养老托育 深圳出成效
深圳商报· 2025-07-14 06:32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政策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旨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1]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当前全国千人口托位数为3.38个(2023年底数据) [1] - 政策明确2025年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以实现目标 [1] 深圳市托育服务发展现状 - 深圳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2000余家,托位超9万个(截至2024年4月) [1] - 深圳推动"1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多数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可达托育机构 [1] - 深圳成为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城市,重点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 [1] 深圳市政策支持措施 - 按每托位6000元至100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 [2] - 按实际收托数每人每月360元至1000元标准发放运营补助 [2] - 推出全国首个地方标准《医育结合托育机构服务规范》,600余家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 [2] - 2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 [2]
每月省数百元!地方托育消费券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6:30
托育行业政策与补贴 - 多地政府发放托育消费券以提升入托率,补贴金额从每月200元至600元不等,如海南针对0-12个月龄婴幼儿每月补贴600元,江西每月补贴200元 [2][6] - 2025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2] - 部分省份采取运营补贴方式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如山西对独立托育机构按每婴幼儿每月500元标准发放补贴 [12]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为7.86%,海南入托率7.91%,苏州入托率19.74%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2][10][15] - 托育机构运营成本高企,房租和人工成本占总收入75%以上,导致收费普遍在4000-8940元/月,与家庭可承受范围(1500-3500元)存在差距 [7][8][11] - 行业面临质量信任问题,家长担忧安全与照护质量,部分机构通过实时监控、成长日记等方式增强透明度 [14][15] 行业发展路径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包括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模式 [13] - 推动质量标准化建设,如苏州出台托育服务质量评价地方标准,实现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100%签约 [15] - 通过示范机构评选、信用档案、动态评估等机制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 [3][14] 市场反馈与效果 - 托育消费券发放量显著增长,如四川雅安2025年第一期发放量同比增长27.3% [7] - 专业托育服务获得部分家庭认可,认为可提供科学育儿支持并缓解家庭照护压力 [15] - 消费券虽存在使用限制,但有效降低家庭送托成本,有望部分提升入托率 [8]
破解“带娃难”!全国多地暑托班从单纯看管模式向多元化服务转型
央广网· 2025-07-10 12:28
暑托班服务转型 - 全国多地暑托班从单纯看管模式向多元化服务转型,融入科普实验、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 [1] - 上海市长宁区暑托班面向全市小学生开放,可报名班数从限报1期增至2期,每期收费600元 [1] - 长宁区试点托管延时服务,费用为200元每人每期,延长1小时至17:00结束 [2] 课程设置与资源整合 - 长宁区暑托班将配送1600余节次课程活动,包括科创、非遗体验、手工等多样化内容 [2] - 课程由高校教授、研发团队负责人等行业领域代表授课,结合文化+科普+科创+手工体验 [2] - 武汉市暑托班提供市级、区级和社区自筹三层课程体系,整合高校资源开发原创课程 [10][11] 普惠托育服务发展 - 江苏宿迁探索"社区嵌入式"与"托幼一体化"双轨并行托育服务,价格比市场平均水平低30% [3][5] - 宿豫区现有23家托育机构,提供1895个托位,计划鼓励幼儿园延伸办托扩大普惠覆盖面 [7] - 社区托育中心服务时间为8:00-17:30,融入早教课程体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规则意识 [5] 运营模式创新 - 武汉市378个暑托班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成本由运营方承担 [7][8] - 楼宇托管班联动企业资源开设特色课程,如金融、律所、健康类企业开放日活动 [8] - 社区托管班引入航天模型制作、机器人等特色课程,由高校志愿者授课 [10][11]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
快讯· 2025-07-10 11:56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 [1] -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高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1] - 鼓励养老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物业公司等提供多样化养老照护服务 [1] - 加大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力度,打造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 [1] - 规范上门助浴、陪诊助医等新业态发展,优化社区助餐配送服务 [1] 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 -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托育服务提供支持,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1] - 持续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线上线下应用场景 [1] 银发经济新业态发展 - 丰富银发经济新业态,针对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不同需求,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1] - 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1] - 鼓励开发适合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的自驾游、康养游等旅游产品 [1] - 鼓励开发老年人兴趣课堂,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文艺空间 [1]
地方托育消费券来了,每月省数百元!能缓解带娃难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0:53
多地发放托育消费券政策 - 江西针对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每月200元消费券,实施时间为2025年6月至10月 [1] - 海南实施差异化补贴:0-12个月龄每月600元,13-24个月龄300元,25-47个月龄200元 [3] - 广东发放多档次消费券(500/1000/1500/2000元)及体验券(5天/10天) [3] - 云南大理设置1000元和1500元两类消费券,四川雅安首期发放1431张消费券同比增长27.3% [3][4] 行业现状与入托率数据 - 海南3岁以下婴幼儿28.3万人,实际入托2.24万人,入托率7.91% [1] - 全国实际入托率7.86%,超过30%家庭有送托需求 [6] - 重庆某托育机构收费4000元/月(68个宝宝5个班),高端机构达8940元/月(全英文教学4个老师/班) [5] - 家庭可承受托育费用集中在1500-3500元/月,与机构收费存在差距 [5] 普惠托育体系建设 - 国家目标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4.5个托位数,新增66万个普惠性托位 [1] - 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多种托育模式) [7] - 山西对普惠托育机构发放运营补贴:独立机构500元/婴幼儿/月,幼儿园托班300元/婴幼儿/月 [7] - 苏州市入托率达19.74%(4.4万人),实施托育服务质量评价地方标准 [9] 行业发展痛点与解决方案 - 房租和人工成本占托育机构总收入75%以上 [7] - 家长主要担忧安全问题(最小收托5个月婴儿)和服务质量 [8] - 专业机构通过成长日记、实时监控、医疗签约(苏州100%签约)增强信任 [8][9] - 建立信用档案、动态评估机制及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行业质量 [2][8]
托育服务要“有得托、托得起、放心托”
第一财经· 2025-07-10 09:28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旨在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1] - 政策目标分阶段实现: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当前3.38个),新增普惠托位66万个;2030年基本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2] - 政策延续性体现:2023年中央财经委会议首次强调发展普惠托育,2024年国务院专项报告及常务会议跟进部署 [1] 供需矛盾与解决方案 供给不足问题 - 当前全国实际入托率仅7.86%,但超30%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供需缺口显著 [2] - 现有托位477万个中,民办机构占比89.5%,政府投入不足导致普惠供给短缺 [2][3] - 解决方案: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多元机构网络),强化政府财政支持 [2] 价格可及性问题 - 2023年全国平均托育费用1978元/月·人,一线城市超5500元/月·人,远超普通家庭支付能力 [4] - 政策创新:允许用人单位从职工福利费列支托育费用,工会经费补充支持,要求机关/国企带头提供普惠服务 [4] 服务质量保障 - 聚焦食品安全等核心痛点,市场监管总局新规强化托育机构食堂及供餐单位主体责任,明确加工、留样等环节管理要求 [6] - 监管强化:加大检查力度,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放心托"机制 [6] 行业影响与发展路径 - 政策将推动公建托位规模扩张,改变当前民办主导(89.5%)的行业格局 [3] - 2030年目标包含服务能力提升、成本降低等量化指标,需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 [6] - 关键实施路径:通过财政支持、国企示范、监管强化三管齐下解决"有得托、托得起、放心托"三大瓶颈 [2][4][6]
普惠托育服务产业链迎黄金机遇期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7
政策动态 - 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目标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2030年基本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1] - 政策核心在于解决结构性供给失衡问题,通过多部门协同和存量资源利用扩大服务覆盖面、降低家庭养育成本,推动供需平衡 [2] 市场前景 - 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621.3亿元,2028年突破2000亿元至2021.6亿元 [2] - 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呈现专业化与规范化、多元化布局、科技赋能三大趋势 [4] 公司布局 - 华媒控股通过子公司运营2家幼儿园和6家托育园,持续扩大"华媒一米国"品牌影响力 [3] - 孩子王实施"三扩"战略,通过AI数智化升级优化门店场景,构建全渠道母婴童服务生态 [3] - 悦心健康设立职业技术学校,以"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婴幼儿托育专业人才 [3] - 爱婴室在上海浦东布局托育中心,积累社区嵌入式托育运营经验 [3] 行业影响 - 政策将直接拉动托育服务机构规模化扩张,促进上游设施设备、课程研发等配套产业升级 [2] - 具备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服务口碑的企业将在行业分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