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首艘!宁德时代助力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投运
起点锂电· 2025-07-27 15:28
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启航 - 宁德时代参与打造的全国首艘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在厦门湾正式启航 搭载公司船用电池系统 实现零排放、低噪音的海上旅游体验 [2] - 该船验证了纯电技术在近海航区应用的可行性 标志着海上旅游业正加速实现绿色转型 [2] 宁德时代船用电池系统技术亮点 - 电池系统创新采用CTP(无模组电池包)技术和一体化CCS(高压充电系统)集成技术 能量密度突破140Wh/kg [2] - 系统配电量达3918kWh 纯电续航100km 可支持连续运营4趟厦门湾夜游航线 [2] - 采用NP(无热扩散)技术 具备电芯级热失控不扩散能力 达到IP68防护等级 能承受1296小时盐雾测试 [2] 环保效益与行业认证 - "屿见77"轮投用后预计全年减少燃油消耗250吨 二氧化碳减排超400吨 相当于20000棵树的碳汇能力 [3] - 宁德时代船用电池已获得中国船级社(CCS)、法国船级社(BV)、美国船级社(ABS)、挪威船级社(DNV)等全球主流船级社认证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 研发更高安全、更长寿命、更高能量密度的船用电池系统产品 推动水上交通零碳转型 [3]
7月26日·上海早新闻
搜狐财经· 2025-07-26 06:32
上海天气:28-32℃,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 谈天 受台风"范斯高"外围影响,上海今天风力依旧较大,东到东北风5级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5-6级阵风7级。 周日和下周初海上东风系统活跃,而遥远的"罗莎"犹如抽水泵,将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水汽持续向西输送,也为东风系统提供水汽。预计周日和下周初 上海多阵雨,降水会更加明显。 关注 今年的下一轮节假日,在两个多月后的国庆节和中秋节,合并放假8天!打工人们,再等等! 上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再次迎来重大升级,门诊慢特病跨省直结扩至10种,就医"一刷即结"。 一览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国家展。 最近,城市露台的"玩法"卷起来了申城各地标露台正融入"上海之夏"的活动版图,为市民游客提供消暑纳凉的新去处。 近日,新民晚报夏令热线接到多位市民反映,小区内存在非机动车充电桩不足,飞线充电现象严重等问题,导致充电不便以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 暑运以来,全国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3.41亿人次。研学游 ...
本周A股稳步上扬4家公司均迎逾50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7-26 02:1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本周稳健上涨 上证指数全周涨1 67%收于3593 66点 深证成指涨2 33% 创业板指涨2 76% [1] - 申万一级行业基本实现正收益 银行行业小幅下跌 钢铁 煤炭 建筑材料等行业涨幅居前 [1] - 稀有金属 稀土 水泥制造等题材表现亮眼 121家披露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超七成个股实现正收益 大禹节水以36 24%涨幅领先 [1] 机构调研动态 - 广电计量本周接受54家机构调研居首 公司拟定增募资13亿元投向卫星互联网 航空装备 人工智能芯片等战略性产业 [1][2] - 豪鹏科技获52家机构调研 公司从消费类电池制造商向AI+固态电池核心能源解决方案企业转型 布局AI眼镜 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2][3] - 飞龙股份 超图软件等公司接受超40家机构调研 飞龙股份解释营收下降主因海外项目周期调整及关税影响 预计下半年订单恢复 [4][5] 战略布局与业务进展 - 广电计量定增项目分3年实施 瞄准高端智能装备与人工智能领域 预计2026年落地 收购金源动力增强检测业务协同 [2] - 豪鹏科技AI眼镜电池下半年量产 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入试产测试 2025年AI产品已贡献业绩增量 高能量密度电池提升盈利结构 [3] - 飞龙股份液冷领域产品逐步上量 新能源车集成模块订单增长 海外新项目起量将驱动下半年营收改善 [4][5]
宁德时代,两大“国内首个”新突破
DT新材料· 2025-07-25 23:43
零碳船舶解决方案布局 - 公司正构建覆盖旅游客轮、港作拖轮与内河、近海货轮等多场景的零碳船舶解决方案[1] - 已参与中国首艘油电混合豪华双体游船"大湾区一号"和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旅游客船"长江三峡1"号等项目[1] - 近期完成两大"国内首艘"突破:纯电海上客船"屿见77"和氢电拖轮"氢电拖1"[2] 纯电海上客船技术突破 - "屿见77"是全国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纯电海上客船,搭载3918kWh电池系统,纯电续航100km[3] - 采用CTP技术和一体化CCS集成技术,电池包能量密度突破140Wh/kg[3] - 具备NP无热扩散技术和IP68防护等级,可承受1296小时盐雾测试[3] - 预计全年减少燃油250吨,二氧化碳减排400吨,相当于20000棵树碳汇能力[4] - 电池系统已获法国BV、美国ABS、挪威DNV等全球主流船级社认证[4] 氢电拖轮技术参数 - "氢电拖1"是全国首艘氢电拖轮,锂电池容量达7838.88kWh,国内最高能量密度140Wh/kg[5][6] - 最大输出功率5200kW,9节航速下续航超12小时,最大拖力82吨[6] - 采用NP无热扩散技术、自研BMS系统和液冷热管理,实现毫秒级精准管控[6] - 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吨,助力青岛港建设零碳港口[7]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拖轮成为港口电动化重要突破口,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特点[6] - 海上旅游业正加速绿色转型,纯电技术在近海航区应用可行性得到验证[3]
LG新能源:将继续扩大北美的储能电池业务
快讯· 2025-07-25 17:1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合并营收5 6万亿韩元 环比下降11 2% [1] - 营业利润4922亿韩元 环比增长31 4% [1] 业务扩张计划 - 重点扩大北美储能电池业务 [1] - 目标2026年底前在北美实现超30GWh年产能 [1] - 波兰工厂2023年下半年量产中低端电池产品 包括高压中镍和磷酸铁锂电池 [1]
豪鹏科技20250724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公司 豪鹏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战略转型与落地路径** - 从传统电池制造商向 AI 加固态核心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转型,通过固态电池技术解决 AI 硬件安全、性能和体积的矛盾,重新定义能源供给方式,已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商用,全固态预计 2026 年推向市场[2][4] - 与头部客户深度共生,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如与大疆合作规模今年预计翻倍增长,带动高端业务发展[2][4] - 在 AI 眼镜、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领域突破,AI 眼镜电池三季度起向海内外头部客户量产出货,机器人电源模组已量产出货,低空经济高能量密度电池组方案获认可并锁定意向订单[2][4][6] - 全球化产能协同,同福工业园完成产能整合升级,越南基地投产,承接关税敏感型订单,提高供应链韧性,推进智能制造升级,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至 25 - 26%,净利率至 7 - 9%[2][5][7] 2. **AI 加端侧业务进展** - 量产进度提速,AI 眼镜电池、机器人电源模组出货,低空经济方案获认可[6] - 技术壁垒夯实,半固态电池量产商用领先,全固态预计 2026 年推向市场,高硅负极及干可叠片产品优化增长[6] - 全球化产能协同发力,同福工业园整合升级,越南基地投产[6][7] 3. **技术和产能规划** - 构建液态高硅、半固态到全固态研发矩阵,覆盖三大主流技术路线[8] - 同湖工业园完成局域整合,投放干可碟片专用产线,升级固态电池产线[8] - 与全球头部客户深度绑定,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8] - 未来 2 - 3 年,AI 产品占公司业务比例预计提升至 30%[2][8] 4. **无人机及低空经济业务** - 与大疆合作十年,今年对大疆供给翻倍增长,关注载物无人机市场,为 150 - 200 公斤载物无人机提供解决方案[9] - 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行业发展[10] 5. **全固态电池发展** - 半固态电池已出货,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面临挑战,正在规划中试量产线,预计 2026 年市场应用[12] - 解决循环性能问题,通过生产线和产品结构设计优化提高能量密度,预计 2026 年中期推出中试样品,规模化生产取决于客户需求和认证进度[15] - 中试产品能量密度目标 1,000 - 1,100 瓦时每升,尝试新材料体系提升能量密度[16] 6. **不同应用场景固态电池情况** - 动力领域主要用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用于信息和 AI 领域,国内外大品牌客户讨论应用但未商品化[17][18] - AI 眼镜最可能优先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放量[19] 7. **研发与管理措施** - 2025 年聚焦投入和精细化管理,利用先进工具和 AI 技术提升研发效能[13][14] - 2026 年增加人才投入,加强与外部合作[14] 8. **客户策略与市场定位** - 聚焦世界 500 强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特别是海外市场,下半年陆续进入量产阶段[3][26] - 在穿戴设备领域取得局部突破,与头部企业在应用领域存在差异[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AI 眼镜业务**:与客户签订长期行动协议,进行研发及产线建设,计划今年三季度出货,未来按客户计划推进[20] 2. **钢壳叠片技术**:能提升能量密度,适用于 AI 端侧产品,附加值高于传统软包电池,有助于营收和利润增长[27][28] 3. **硅碳负极技术**:硅含量 10% - 15%进入实验与量产阶段,通过粘结剂、电解液改进和引入半固态技术解决膨胀问题,开发新产品硅含量可达 20%以上,全硅负极及 50%含硅材料处于研发阶段[29] 4. **二季度盈利提升原因**:得益于精密制造和高端制造的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成本结构[30] 5. **固态电池数字化制造能力**:半固态电池数字化制造能力已体现,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线搭建阶段,未考虑后续数字化和精细化[31] 6. **固态电池研发合作策略**:采用投资、外购和并购等外延手段,与客户、高校及内部团队联合开发,保持开放态度探索合作机会[32] 7. **固态电池路线侧重点**:内部侧重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路线,与高校合作探索降低硫化物路线堆积压力的方法[33]
豪鹏科技: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原型设计突破,预计2026年试产
巨潮资讯· 2025-07-24 22:55
技术布局与研发进展 - 公司已构建液态高硅→半固态到全固态的阶梯式技术矩阵,覆盖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固态主流路线 [2]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商用,全固态电池完成原型设计突破,正在准备中试线,预计2026年试产以配合终端客户AI新产品预研 [2] - AI技术推动能源需求变革,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作破解"安全-性能-体积"不可能三角的关键,尤其在AI眼镜轻量化、机器人高效放电等场景 [2] 战略定位与市场应用 - 短期聚焦AI端侧应用需求,中长期通过固态电池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开辟高附加值蓝海赛道 [2] - 2025年是"AI+固态"战略攻坚年,潼湖工业园产能整合完成、智能制造升级及高端客户导入推动新业务量产提速、技术壁垒夯实、全球化产能协同 [3] 客户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与头部客户从产品合作升级为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定义"AI+固态"新型能源基座,覆盖智能穿戴、机器人、低空等领域 [3] - 头部客户需求锚定与量产反馈推动公司成为AI创新的"共生伙伴",而非单纯电池供应商 [3]
豪鹏科技(001283)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4 20:3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采用电话会议形式 [2] - 119 家机构的 147 名投资者参与,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4 日 16:00 - 17:00,地点为线上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潘党育、首席研发技术专家高学锋、董事会秘书陈萍、投资者关系李方静 [2] 经营情况更新 - 过去二十余年专注消费电子领域,为世界 500 强和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提供一站式电池解决方案,积累对产品 SQDC 的认知 [3] - AI 技术推动能源需求变革,公司战略定位从消费类电池制造商升维为“AI + 固态”核心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面向万亿级赛道 [3] - 短期聚焦 AI 端侧应用需求,中长期通过固态电池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开辟高附加值蓝海赛道 [3] - 技术研发构建液态高硅→半固态到全固态的阶梯式矩阵,覆盖三大主流路线,半固态电池已商用,全固态完成原型设计突破,预计 2026 年试产 [3] - 2025 年是“AI + 固态”战略攻坚之年,新业务取得量产进程全面提速、技术壁垒持续夯实、全球化产能协同发力三大突破 [4] 投资者主要问题及回复 战略升级落地路径与 AI 业务目标 - 以“技术的创新、产能的储备、生态的协同”构成完整闭环 [4] - 技术上构建阶梯式研发矩阵,产能上潼湖工业园完成整合并投产专用产线,生态上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参与全生命周期开发 [5] - 持续提升高毛利 AI 产品占比,推动固态电池商用渗透率,将 AI 相关业务培育成新增长引擎,比例随客户量产节奏提升 [5] 低空经济业务进展 - 关注低空经济市场,做市场调研和技术路线探讨 [5] - 飞行汽车需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电池,固态路线被认为是实现途径 [6] - 与无人机核心玩家保持合作,2025 年产品配套翻倍提升,同步拓展其他低空类客户,技术方案基本锁定 [6] 固态电池产品进展与应用场景 - 与国内头部对讲机品牌联合定制开发高安全电池,应用于特定场景 [6] - 推出基于半固态技术的“软甲固电”,匹配下游需求 [6] - 半固态电池聚焦 AI 智能穿戴终端场景,已向多家国际头部穿戴客户送样评估 [6] - 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6 年试产,与终端品牌开展新品预研协同,与机器人客户保持技术迭代沟通 [6] 战略升级对研发费用影响 - 研发投入更聚焦 AI + 业务领域,管理更精细化,与头部客户精准定向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 - 完成惠州潼湖基地产能迁移及产线归集,整合实验室资源,通过研发工具提升研发效能 [7] AI 眼镜类电池产品出货及研发节奏 - 基于高能量密度方形钢壳电池技术,成为某头部穿戴品牌 AI 眼镜合格供应商,2025 年 Q3 起向各品牌客户量产出货 [7] 固态产品技术路线与优势 - 覆盖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固态主流路线,聚焦消费级 AI 终端场景,并行三条路线协助筛选优化方案 [8] - 技术维度上半固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 950Wh/L,解决零加压界面稳定性问题,适配轻量化、高安全场景 [9] - 成本维度上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是品牌客户决策核心要素 [9] - 服务维度上与头部客户共建场景化解决方案,缩短研发周期,实现升维 [9] AI 相关市场订单或客户进展 - 与多家国际头部品牌客户建立联合研发机制,AI 眼镜、AI 陪伴型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电池下半年量产出货,人形机器人项目下半年进入试产测试及应用场景训练 [9] - 2025 年 AI 相关产品贡献业绩增量,上半年 AI 类业务在 PC 品类渗透率明显,下半年将提升 AI + 端侧产品营收占比 [10] 高硅负极电池进展 - 量产产品硅含量可达 10% - 15%,实验室样品硅含量可达 20%以上 [10] - 全硅负极与海外材料厂联合开发,攻克“零石墨”体积膨胀难题,循环寿命达消费电子基础标准 [10] - 与某全球穿戴头部客户签署联合开发协议,预计 2025 年内完成 A 样验证,为下一代 AI/AR/VR 眼镜提供续航支撑 [10]
国轩高科: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快讯· 2025-07-24 16:31
国轩高科在互动平台表示,金石 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同时,公司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 产线的设计工作。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启动型铅酸蓄电池行业全景分析:铅酸电池在汽车起动领域依旧无可替代,未来将迎来汽车铅酸电池黄金发展时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9:32
启动型铅酸蓄电池行业核心观点 - 启动型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内燃机车辆启动,提供瞬时大电流,其市场规模受汽车工业发展、政策限制及技术替代影响显著 [1] - 2024年汽车启动铅酸蓄电池市场规模176.55亿元(占启动型市场78.53%),预计2025年降至166.34亿元(占比78.60%)[1][6] - 行业面临锂电池替代压力,但在汽车启停系统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未来将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23] 行业发展现状 - 2019年前受益于新兴市场汽车工业发展,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疫情后受消费低迷和技术替代影响出现下滑 [4] - 2024年铅酸蓄电池整体市场规模905.4亿元,预计2025年降至851.27亿元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2024年产销1288.8万/1286.6万辆,同比+34.4%/+35.5%)加速技术替代进程 [10]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铅及铅合金、硫酸、塑料外壳及隔板材料 [8] - 中游生产集中度高,头部企业主导市场,主要环节包括极板生产、电池组装和化成检测 [8] - 下游应用以汽车(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为主,船舶及备用电源为辅 [8] 政策环境 - 国家规范蓄电池技术要求及质量体系,如《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标准 [14] - 强化废铅蓄电池回收管理,推动跨省转移试点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14] - 鼓励技术改造升级,同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减排监管 [12][14]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高,主要企业包括天能集团、风帆股份、骆驼集团、天津杰士电池等 [15][17] - 风帆股份汽车起动电池市占率超25%,牵引用蓄电池市占率约30% [17] - 天能股份2024年铅酸蓄电池销量1.14亿KVAh,营收418.35亿元(毛利率16.15%)[18] 代表企业分析 - **天能集团**:多品类电池研发商,2024年铅酸蓄电池产量1.22亿KVAh,营收418.35亿元 [18] - **风帆股份**:具备2500万只铅蓄电池/2GWh锂电池年产能,配套多家主流汽车厂商 [20] - **中国动力**:2024年化学动力业务营收80.51亿元(毛利率11.75%),拥有氢燃料电池技术储备 [21] 技术参数与特点 - 核心参数包括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及低温起动性能 [2] - 专为高倍率放电设计,需满足发动机启动时的瞬时大电流需求 [1][2] 未来趋势 - 汽车启停系统普及将扩大铅酸起动/启停电池需求,预计迎来黄金发展期 [23] - 技术持续革新,向提升低温性能、延长寿命方向发展 [23] - 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推动产品升级,但短期内锂电池无法完全替代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