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Recursion(RXRX)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5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10月9日的现金余额为7.85亿美元 [41] - 公司2025年确认来自合作伙伴的现金流入近4000万美元,使公司累计合作伙伴现金流入总额超过5亿美元 [10][40][44] - 公司2025年费用基础(不包括合作伙伴流入)指导为低于4.5亿美元,2026年指导为低于3.9亿美元 [41] - 与2024年基准相比,公司实现了35%的费用削减,相当于削减超过2亿美元的费用 [40][41] - 公司预计无需额外融资即可维持运营至2027年底 [9][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CDK7项目(REC-617)已完成I期剂量递增研究,确定了10毫克每日一次的最大耐受剂量,截至2025年9月29日数据截止,共有29名经过大量预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参与了6个剂量水平的治疗 [29][30] - CDK7项目I期研究中,30%的患者出现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大多数为1级或2级,无4级或5级治疗相关事件,7%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 [30] - CDK7项目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包括腹泻(69%)、恶心(41%)、呕吐(28%),公司指出这些数据趋势略低于已发表的同类药物数据 [31] - REC-4881项目(针对APC功能丧失)计划在2025年12月公布Ib/II期更新数据,此前在5月公布的小型队列数据显示中位总息肉负荷减少43% [36][38][39] - RBM39项目预计在2026年获得早期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数据,ENPP1和PI3K项目目前处于GLP毒理学研究阶段,数据若理想将启动I期研究 [4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与罗氏/基因泰克在神经科学和胃肠肿瘤学领域有长达十年的合作,已在胃肠肿瘤学领域交付了4个全基因组表型图谱,并产生超过1000亿个胃肠肿瘤相关细胞 [11] - 公司已从罗氏/基因泰克合作中获得两次里程碑付款,最近一次为3000万美元,用于交付小胶质细胞全基因组图谱 [10][11][25] - 公司与赛诺菲的合作在免疫学和肿瘤学领域已实现4个里程碑 [48] - 合作伙伴关系是公司非稀释性资本的重要来源,公司维持到2026年底合作伙伴流入超过1亿美元的指导 [4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领导层将变更,Najat Khan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接任首席执行官、总裁兼董事,Chris Gibson将转任董事会主席和执行顾问 [1][2] - 公司战略核心是将平台洞察转化为可重复的临床验证,无论是通过自有项目还是合作伙伴,并专注于在具有明显优势的领域扩展平台 [7] - 公司技术平台(Recursion OS)专注于三个模块:深度生物学理解、AI辅助分子设计和临床技术(ClinTech)方法,旨在提高决策质量、速度或影响力 [18] - 公司正利用科学智能体(scientific agents)和自动化ADMET平台等工具增强其平台能力,以提高规模经济并保持领先 [19][20][21][22] - 公司认为行业正朝着大规模计算和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礼来等公司进入该领域验证了"技术生物"(tech bio)领域的潜力 [6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公司处于非常稳健的财务状况,拥有通过2027年底的现金流,无需额外融资,这使公司能够专注于交付关键里程碑 [9][40][51] - 管理层强调在药物研发高失败率的行业背景下,保持纪律、执行力和良好的资本管理至关重要 [64][65] - 公司对未来18个月内管线、合作伙伴关系和平台进展的潜在催化剂感到兴奋 [9] - 新任首席执行官的首要任务是利用数据、计算、人才和平台转化为有意义的验证点,投资于有独特优势获胜的领域,并坚持纪律和资本管理 [64][65][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名为BioHive-2的超级计算机,并相信其是目前完全由生物制药公司拥有的最快超级计算机 [14] - 公司通过整合湿实验室方法和干实验室(计算)能力,以及结合表型组学、转录组学等多模态数据,创造独特价值 [17] - 公司平台迭代发展,早期项目(如REC-4881)基于平台初代版本(V01),后续项目(如RBM39)则利用了更多平台组件(V1.0),体现了平台的快速学习和迭代 [23][24][57][58]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回顾2026年前的现金消耗预期,以及这与无需额外融资即可维持至2027年的预期如何吻合 另外,公司是否计划使用任何额外的ATM融资 [51] - 公司已在本季度完全利用了ATM(按市价发行)融资机制,目前该ATM已关闭且未开设新的ATM,这使得公司拥有足够的现金余额,无需额外融资即可运营至2027年底并实现里程碑 [51][52] - 公司选择利用ATM是考虑到生物技术融资市场波动性增加、开放窗口减少、投资者持有期缩短以及折扣增加等因素,认为ATM是具吸引力的资本成本方式,同时有助于让投资者更专注于公司基本面和即将到来的重要数据,而非融资问题 [52][53][55] 问题: 关于平台利用,较早的项目只使用了公司部分能力,而2.0平台资产则利用了全技术栈,这对新资产的质量或独特性有何影响,对于当前管线如仅受益于平台V01表型组学的4881,应如何解读 [56] - 公司平台即使变得多模态,仍大量利用表型组学,对REC-4881迄今看到的数据感到兴奋 [57] - 公司认为药物研发具有迭代性质,平台随着每一轮迭代而改进,改进不仅限于发现阶段,也体现在开发阶段,公司正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并希望尽快执行和迭代以推进项目进入临床 [57][58] 问题: 在合作伙伴方面,公司是计划维持现有的生物制药合作伙伴关系,还是在近中期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有哪些里程碑值得关注 [59][60] - 公司现有的合作伙伴关系深入、高度协作且具有变革性,对此感到非常兴奋,核心焦点是将图谱转化为项目,例如与罗氏/基因泰克的合作,以及与赛诺菲在项目上取得进展 [60] - 公司始终对潜在的新合作伙伴讨论持开放态度,但会非常审慎选择,确保是双赢的合作,倾向于精心挑选一批能够共同展示切实价值的合作伙伴 [60] 问题: 对不断演变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格局有何看法,特别是像礼来这样的公司也加入竞争并与英伟达合作 [62] - 公司认为这非常令人兴奋,这验证了公司几年前关于生物制药未来形态的预测,即行业将开始拥抱大规模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生物"领域预示着生物制药的未来,公司很高兴看到礼来做出这一 visionary 的投资,并期待与未来进入该领域的许多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整个领域向前发展,为患者带来药物 [62] 问题: 祝贺新角色,好奇新任首席执行官将秉持怎样的哲学上任,以及近中期有哪些优先事项是关注重点 [63] - 新任首席执行官的核心优先事项是将数据、计算、优秀人才和平台转化为重要的切实验证点,无论是通过自有管线还是合作伙伴,这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64] - 其次是将投资于有独特能力获胜的领域,即平台和项目,对项目将做出数据驱动的进行/不进行决策,采用并发、靶向、高效的方法以实现快速的进行/不进行决策,因为公司有多个项目正从发现进入临床,需要审慎选择投资方向 [65] - 第三是纪律、执行和良好的资本管理,意图将每一美元都用于为股东和患者创造真正价值的领域 [65][66] - 新任首席执行官期待继续与Chris Gibson合作,并将在假期期间进一步思考 [66]
北京借进博会平台,举办外资企业交流活动
新京报· 2025-11-05 21:16
活动概况 - 北京市政府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在上海举办与外资企业交流活动 活动主题为“共话京彩 共享机遇” [1] - 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医药健康 金融服务 生物制药等产业领域百余家外资企业高管代表参与 [1] 北京外资经济现状 - 北京目前共有外资企业3.5万家 外资研发中心221家 外资企业已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1] 北京政策优势与规划 - 北京是全国唯一兼具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的城市 [1] - “两区”建设以来已累计实施140余项突破性政策 其中70余项为全国首创 7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1] - 下一步北京将推动“两区”建设走深走实 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3.0方案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1] - 北京将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和《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保障体系 支持外资企业公平参与竞争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1] 企业反馈与后续行动 - 参会企业代表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活动充分展现了北京扩大开放的诚意与力度 增强了企业投资北京 深耕北京的信心 [2] - 后续北京市投促中心及各区投促机构将与参会企业保持密切对接 持续推介北京营商环境和投资机遇 推动在谈项目加快落地 [2]
上海莱士:“SR604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证券日报网· 2025-11-05 21:12
公司研发进展 - 上海莱士于11月5日宣布其SR604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 [1] - 新增适应症为用于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出血发作的预防治疗 [1]
晶泰控股与礼来在双抗领域达成研发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20:47
战略合作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艾乐晞生物科技与礼来公司达成基于平台的战略合作,旨在加速治疗多种疾病的双特异性抗体的发现及开发 [1] - 礼来获得AI驱动双特异性抗体制品工程平台使用权,该平台整合结构建模、生成式设计及开发性分析技术,可设计具备创新功能及优越疗效的抗体分子 [1] - 合作条款包括预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达数千万元美元,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潜在总值最高可达3.45亿美元 [1] 技术平台与能力 - Ailux平台以AI驱动解决方案为核心,专注于先进生物疗法开发,结合专有计算模型与尖端湿实验能力,致力于攻克不可成药靶点 [2] - 平台已组建超过100人的全球团队,并积极与顶尖生物制药公司合作,推动前沿科学成果向变革性药物转化 [2] - 公司为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创新研发平台,以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业务覆盖制药、材料科学、能源等多个行业 [2] 财务表现与近期订单 - 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04%至5.17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为1.41亿元 [3] - 近期子公司晶泰科技与生物制药公司DoveTree达成总规模约470亿港元(约合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协议,创下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新纪录 [2] 市场表现与融资背景 - 公司最新市值为462.6亿港元,今年股价上涨近80% [4] - IPO前公司历经8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参与机构包括腾讯、红杉中国、软银愿景基金、谷歌等知名投资方 [3]
上海莱士SR604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北京商报· 2025-11-05 20:41
公司研发进展 - 上海莱士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SR604注射液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 - 新增临床试验适应症为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出血发作的预防治疗 [1] - 本次获批开展针对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的Ⅱ期剂量探索试验 [1] 临床试验细节 - Ⅱ期试验拟进行0.2mg/kg剂量组每4周给药一次 [1] - 试验同时包括0.4mg/kg剂量组每4、6、8周给药一次的多剂量用药间隔试验 [1] - 该品种若研制成功有望显著改善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的用药体验 [1] 疾病背景 - 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由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异常所导致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1] - 本次临床试验是在前期血友病临床试验基础上进行 [1]
上市后三季报首亏,新诺威转型“阵痛”
北京商报· 2025-11-05 20:39
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为-2404.89万元,同比骤降117.26%,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三季报亏损 [1][3]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93亿元,同比增长7.71% [2][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亿元 [2][6] - 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0.27万元,同比下降1025.45% [2] 费用与投入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7.12%至2.02亿元,主要因生物制药业务市场推广投入增加 [3]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56%至6.83亿元,主要因巨石生物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3] 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2024年初并购巨石生物51%股权,将业务从功能性原料、保健食品延伸至生物创新药领域 [3] - 公司拟以11亿元现金进一步收购巨石生物29%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增至80% [3] - 巨石生物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839.95万元和9362.41万元,净利润分别约为-7.29亿元和-3.76亿元 [4] 研发管线进展 - 巨石生物在研管线众多,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与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已于2024年上市 [4]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已递交上市申请,另有多个项目进入关键临床试验阶段 [4] 资本市场活动 - 公司正筹划赴港上市,旨在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促进成药业务发展 [5][6] - 公司股价在1月2日至6月6日期间累计涨幅达134.65%,但自6月9日阶段性高点后至11月5日累计下跌47.89% [7] - 截至11月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2.6元/股,总市值为457.9亿元 [8] 公司治理与重大事件 - 公司前董事长潘卫东因内幕交易公司股票被证监会处以500万元罚款 [9] - 潘卫东已于2024年9月离任董事长及所有职务,由董事兼总经理姚兵接任董事长 [10] - 公司此前计划收购石药百克100%股权的重组交易已于2025年4月底终止 [10]
晶泰控股子公司AILUX宣布与礼来战略合作赋能(AI驱动)双特异性抗体开发
智通财经· 2025-11-05 19:06
合作核心内容 - 晶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艾乐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礼来公司达成基于平台的战略合作,以加快双特异性抗体的发现及开发 [1] - 礼来将可使用Ailux的AI驱动双特异性抗体工程平台,该平台整合了结构建模、生成式设计及开发性分析 [1] - 合作包括预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总额为数千万美元,合作的潜在总值最多为3.45亿美元 [1] 合作具体条款 - 礼来可提名靶点对进行双特异性抗体设计,并可取得Ailux专利平台的使用许可供内部使用 [1] - 潜在总值的3.45亿美元包括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 [1] 公司平台与技术优势 - Ailux是晶泰的专属生物制药创新平台,以AI驱动解决方案开发先进的生物疗法 [2] - Ailux将专有计算模型与尖端湿实验能力相结合,致力于攻克传统不可成药靶点,设计创新生物药分子 [2] - Ailux的全球团队超过100人,与顶尖生物制药公司合作 [2]
科济药业公布最新研发数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5 19:06
公司临床数据与产品进展 - 公司公布两款通用型CAR-T产品CT0596和CT1190B的临床数据,数据显示产品具有初步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信号 [1] - 通用型BCMA CAR-T产品CT0596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通用型CD19/CD20 CAR-T产品CT1190B针对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1] - 公司在自体CAR-T领域取得进展,其产品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用于治疗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4] - 公司同步探索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癌症早线及围术期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用于胰腺癌辅助治疗的Ib期注册临床试验和用于G/GEJA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 [4] 通用型CAR-T疗法的优势与行业现状 - 当前已上市的CAR-T产品均为自体CAR-T,其制备周期长达3-4周,存在生产难度大、成本高、患者等待时间长的问题,限制大规模临床使用 [1] - 自体CAR-T“一人一批”的定制模式导致单剂价格超百万元,国内目前主流价格在120万元左右,美国自体CAR-T单剂价格最低要37万美元 [2] - 美国仅有20%符合条件的患者能接受自体CAR-T治疗,中国这一比例更低,许多患者因自身T细胞枯竭、疾病进展迅速等原因无法接受该疗法 [2] - 通用型CAR-T疗法通过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制造工艺,可降低生产成本80%以上,并能生产成批冷冻保存的CAR-T细胞,患者无需配型即可即时使用 [2] 公司技术平台与未来展望 - 公司发明了用于开发通用型CAR-T的专有技术平台THANK-uCAR®和升级版THANK-u Plus®平台,能较有效避免宿主免疫系统排异 [3] - 公司有多款通用型CAR-T产品正在开发,涵盖血液恶性肿瘤、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3] - 公司希望未来4-5年内能有第一款通用型CAR-T上市,以让更多患者用得起 [3]
晶泰控股(02228)子公司AILUX宣布与礼来战略合作赋能(AI驱动)双特异性抗体开发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9:04
合作核心信息 - 晶泰控股全资子公司上海艾乐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礼来公司达成基于平台的战略合作,旨在加快双特异性抗体的发现及开发 [1] - 礼来将可使用Ailux的AI驱动双特异性抗体工程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先进的结构建模、生成式设计及开发性分析 [1] - 合作包括预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总额为数千万美元,合作的潜在总值最多为3.45亿美元 [1] 合作具体条款 - 根据合作条款,礼来可提名靶点对以进行双特异性抗体设计,并可取得Ailux专利平台的使用许可供内部使用 [1] - 合作款项结构包括预付款、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付款 [1] 公司平台与能力 - Ailux上海为Ailux Holdings Limited的间接全资子公司,而Ailux Holdings为晶泰的全资子公司 [2] - Ailux是晶泰的专属生物制药创新平台,以AI驱动解决方案开发先进的生物疗法,并将专有计算模型与尖端湿实验能力相结合 [2] - Ailux的全球团队超过100人,致力于攻克传统不可成药靶点,设计具有创新药潜力的生物药分子 [2]
舒泰神:股东香塘集团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77.77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8:56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香塘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约2713.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8% [1] - 股东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不超过477.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1] - 减持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实施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37.18元,市值为178亿元 [1][2]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100%来源于产品销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