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广博会首设消费帮扶专展!粤桂携手助田阳优品入湾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6:31
展会概况 - 2025年广州消费帮扶展览会于8月22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 为期三天 [2] - 展会为广博会首次设立的消费帮扶专展 以"消费帮扶 携穗共赢"为主题 [9] - 吸引全国近1000家采购商参展 设立平台企业及连锁超市线下对接区 并开通线上对接和直播电商渠道 [10][11] 参展企业与产品 - 广西百色田阳区5家企业参展 包括玖丰农业、恒满荣盛投资开发公司、金穗米业、壮田果蔬合作社、巧果电子商务公司 [17][18][19] - 展出产品涵盖田阳芒果、黄金百香果、果干、布洛陀香米等数十款生态优品 [19][20][21] - 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甜度高 适合鲜食和制果汁 [14] - 芒果干由田阳芒果鲜果制作 可全年供应 [28][29][30] 地区产业优势 - 田阳区位于广西右江河谷腹地 素有"天然温室"美誉 是全国南菜北运基地 [25] - 作为"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 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 年产量38.4万吨 年产值突破18亿元 [49] - 黄金百香果已接力上市 后续将推出圣女果、柑橘等优质果蔬 [26][27] 品牌推广举措 - 推出《百色田阳寻味图—田阳优品采购指南》 详细罗列特色农产品信息及生产企业联系方式 [34][35][36] - 采用"媒体+品牌合伙人"创新模式 开发田阳芒果数字人 提升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的认知度 [42][43][44] - 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地铁枢纽等线下传播资源 在北京路商圈、深圳地铁、珠海拱北口岸连续两年进行广告投放 [45][46] 协作成效 - 深圳光明区驻田阳区粤桂协作工作组进驻后 着力解决芒果品牌价值不高、市场渠道单一问题 [41] - 通过粤桂协作链接湾区市场 消费帮扶总金额达2.5916亿元 [50] - 媒体与粤桂协作为百色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48]
助力连州玉竹产业迈上新台阶, 广东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把脉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1:35
行业技术发展 - 广东省农科院专家组为连州市大路边镇玉竹产业提供技术帮扶 [1] - 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座谈和现场指导等方式为玉竹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 - 专家团队就玉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框架 [1] 公司运营与战略 - 大路边镇将依托省农科院科研优势为玉竹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服务 [2] - 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以解决玉竹深加工问题 [1] - 合作旨在提升玉竹附加值,使其从初级农产品向功能性食品提升 [1] 产能与效率提升 - 合作着力提升玉竹产能,让科研技术落地生根 [2] - 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玉竹产品深加工 [1] - 专家团队对种植流程标准化、产品分级标准的制定给出相应解决途径 [1]
加拿大700万吨油菜籽烂仓库!赌政治丢中国市场,澳洲捡漏赚翻
搜狐财经· 2025-08-22 09:10
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贸易措施 - 2025年3月对加拿大菜籽油和豌豆加征100%关税 [3] - 2025年8月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反倾销保证金 [3] - 措施导致加拿大对华出口七成利润蒸发 [3] 加拿大油菜籽出口贸易现状 - 2024年对华油菜籽出口价值260亿元人民币 占总出口量60%以上 [3] - 当前出现700万吨油菜籽滞销 仓储成本侵蚀利润 [1] - 西部三省数十万农民生计依赖油菜籽产业链 [3] 价格与成本变动 - 油菜籽价格一周内暴跌30% [10] - 每英亩土地亏损达120-180美元 [10] - 化肥农机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 [10] 中国市场采购策略转变 - 加税令发布三日后中粮集团与澳大利亚签订5万吨新季油菜籽订单 [5] - 采购单价低于600美元(含运费) 为五年来首次重启澳方进口 [5] - 进口来源多元化布局涵盖俄罗斯小麦 巴西玉米和东南亚水产 [12] 澳大利亚农业供应能力提升 - 过去两年扩种含油量44%的优质油菜籽品种(较加拿大高3%) [8] - 清空过半仓库容量并优化海运路线(比北美快三天) [8] - 政治层面解除中国留学生限制 推动自贸协定升级及总理访华 [7] 产业链影响表现 - 加拿大榨油厂订单锐减 港口货运量暴跌 [3] - 美国对加拿大农产品加征35%关税 [10] - 澳大利亚首批菜籽货轮按计划于年底前驶往中国 [5][14]
苏垦农发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27.71%,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2 06:3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5.88亿元,同比下降9.26%,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27.7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4.55亿元,同比下降9.75%,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21.11% [1] - 毛利率12.03%,同比下降8.2%,净利率4.87%,同比下降19.58% [1] - 每股收益0.15元,同比下降28.57%,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2元,同比大幅上升412.77% [1] 资产负债结构变动 - 货币资金13.37亿元,同比上升74.20%,主要因销售期初库存小麦增加且资金回笼加快 [1][3] - 应收账款5.66亿元,同比下降31.57%,主要因控制赊销规模 [1][3] - 有息负债5.61亿元,同比略增2.24% [1] - 应付票据大幅上升187.03%,因子公司对外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3] 现金流变动原因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上升412.77%,因销售期初库存小麦增加且控制外采及赊销规模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9.49%,因部分理财产品到期后未续购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上升24.62%,因去年首次半年度分红导致报告期内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减少 [5] 收入与成本分析 - 营业收入下降9.26%,主要因农产品价格低位窄幅震荡、农资价格下行及销售规模下降 [4] - 营业成本下降8.14%,同样受农资价格下行及销售规模下降影响 [5] 特殊项目变动 - 信用减值损失上升87.45%,因控制经营风险导致赊销规模下降及应收账款减少 [5] - 资产减值损失上升122.35%,因去年同期部分子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 - 所得税费用下降62.0%,因部分应税子公司经营业绩下降 [5] 基金持仓情况 -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000893)持有1146.00万股并进行减仓,为该股持仓最多的基金 [6] - 国联国企改革混合A(000928)新进十大持仓,持有151.21万股 [6] - 鹏华国证粮食产业ETF(159698)增仓至105.29万股 [6]
油脂油料早报-20250820
永安期货· 2025-08-20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目录内容总结 隔夜市场信息 - 美国民间出口商向墨西哥出口228,606吨大豆,2025/2026市场年度付运[1] - 澳大利亚6月油菜籽出口量环比锐降,因作物库存告急,2025/26年度产量预计低于上一年度,或影响未来出口量[1] - 截至8月17日,2025/26年度欧盟棕榈油、油菜籽、大豆、豆粕进口量均低于上年同期[1] - 巴西2025/26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2%,产量预计为1.73亿吨,不同机构预测的种植面积增幅和产量有差异[1] 现货价格 - 展示了2025年8月13 - 19日豆粕江苏、菜粕广东、豆油江苏、棕榈油广州、菜油江苏的现货价格[2] 油脂油料盘面价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主产国降水情况 未提及具体内容 进口大豆盘面压榨利润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进口利润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蛋白粕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油料早报-20250819
永安期货· 2025-08-19 0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隔夜市场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17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8%,高于市场预期的67%,前一周和上年同期均为68%;开花率为95%,上一周为91%,上年同期为94%,五年均值为95%;结荚率为82%,上一周为71%,上年同期为80%,五年均值为82% [1] - 截至2025年8月14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473,605吨,符合200,000 - 730,000吨的市场预估,前一周修正后为544,246吨;当周对中国大陆的大豆出口检验量为0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48,867,578吨,上一年度同期为43,794,726吨 [1] - 2025年8月1 - 15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0.88%,鲜果串单产下降1.78%,出油率增加0.51%;8月1 - 10日,产量环比减少6.25%,鲜果串单产下降8.67%,出油率增加0.46% [1] - 截至8月10日当周,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较前周增加864.4%至25.46万吨,之前一周为2.64万吨;自2025年8月1日至8月10日,出口量为25.46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8.36万吨减少33.6%;截至8月10日,加拿大油菜籽商业库存为94.02万吨 [1] 现货价格 - 2025年8月12 - 18日期间,豆粕江苏价格在2920 - 3000元之间波动,菜粕广东价格在2530 - 2650元之间波动,豆油江苏价格在8630 - 8770元之间波动,棕榈油广州价格在9320 - 9500元之间波动,菜油江苏价格在9830 - 10200元之间波动 [2] 蛋白粕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油料盘面价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非洲农产品迎来中国零关税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8
中国扩大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此前已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行100%零关税 [1] - 政策覆盖肯尼亚茶叶、牛油果等农产品 [1][2] 肯尼亚农产品出口表现 - 牛油果:2025年Q1中国进口6892.5吨(价值9000万元),占肯尼亚总产量40% [1] - 茶叶:2025年Q1中国进口量同比飙升175.2%,肯尼亚计划2030年对华出口规模扩大4倍 [2] - 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被当地视为"重大胜利",创造就业机会 [1] 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 - 2024年对华咖啡出口额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 [2] - 高原风味形成差异化优势,采收期与巴西错开 [3] - 中国企业投资咖啡产业园和加工厂,签订长期购销协议 [2] 卢旺达辣椒产业升级 - 2024年启动中卢辣椒示范项目,首季出口200吨干辣椒 [4] - 鸟眼辣椒制成辣椒酱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断货王" [4] - 产业链全面打通,引入有机种植和信息化管理 [5] 西非可可产业转型 - 多哥借零关税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5] - 科特迪瓦因美国加关税转向中国市场 [6] 中非贸易整体数据 -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2.1万亿元(首次破2万亿) [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12.4%) [6] - 农产品:2024年进出口首破700亿元,2025年前5个月进口158.3亿元 [6] 非洲农业长期发展需求 - 需加速产业链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和标准体系完善 [6]
聊城东昌府葫芦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成功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8-16 14:40
产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东昌府区葫芦种植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 [3] - 产业实现从分散到集中、低层次到高层次、弱势到强势的三个转变 [3] - 形成种看吃晒赛刻买卖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 [3] 战略定位与产业升级 - 聚焦葫芦产业并持续深化土特产文章 [3] - 通过产业链延伸、品牌价值提升和数字化转型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3] - 打造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案例 [3] 实地调研与产业布局 - 调研活动持续两天覆盖堂邑镇葫芦产业基地、道口铺街道非遗博物馆、侯营镇产业基地及古城西关街等重点区域 [3] - 旨在挖掘可复制的东昌府经验并为全国乡村产业提供参考 [3] - 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形成务实成果 [3]
乡村产业如何“特而强”(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0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省通江县通过"政府+金融+保险+企业+农户"五方联动模式发展青峪猪产业,开发316种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1] - 云南省昭通市通过产品研发创新实现土豆全产业链价值重构[1] - 陕西省延安市构建现代化苹果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1] - 全国已建设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1709个农业产业强镇,832个脱贫县培育2-3个特色主导产业[1] - 乡村产业整体仍存在主体不强、加工增值不多、带动能力偏弱的问题,脱贫地区产业散小弱问题突出[1] "特而强"乡村产业特征 - 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生产"转向"融合发展"[2] - 增长动力从"资源支撑"升级为"科技引领"[2] - 产业形态从"小而散"向"规模化、国际化"跃升[2] - 需要因地制宜推进科技化、融合化、开放化"三化"发展[2] 产业链升级路径 - 前端科技赋能打造标准化生产链,中端发展精深加工链和高附加值业态,后端拓展服务价值链[3] - 山东金乡县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大蒜产业,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和价格指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使价值提升20多倍[3] - 金乡县成为世界大蒜五大中心,2022年全产业链产值达688亿元[3] 差异化发展策略 - 通过种业创新、非遗传承、专利技术打造特色产业[4] - 通过质量标准控制、"三品一标"建设、品牌打造提升产业质量[4] - 促进产业融合、集聚和国际化发展[4] - 对帮扶产业采取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的分类施策方式[4]
清远西牛麻竹笋:百亿产业的进阶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7:25
行业概况 - 清远西牛麻竹笋全产业链已成型,涵盖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 [1] - 2023年上半年种植面积达100.53万亩,总产量43.32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2.45亿元,同比增长29.8% [1] - 2022年产值41亿元,2023年突破百亿达109.65亿元,成为清远首批百亿农业产业 [1] 种植环节 - 2021-2024年种植面积从62万亩增至99.25万亩,增长60.1%,竹林面积居全省前列 [2] - 建成59个竹苗基地,年供应种苗300万株 [2] - 亩产从1000多斤跃升至3000多斤,增幅200% [2] - 成立麻竹笋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 [2] 加工环节 - 2022-2024年加工企业从8家增至34家,精深加工产值从8亿元增至25.76亿元,增长222% [3] - 即食笋产值从4.6亿元增至10.79亿元,增长134.6% [3] -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年鲜笋加工能力25万吨,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 [3] 产品创新 - 开发即食笋、调味笋、预制菜等食品 [4] - 推出膳食纤维代餐粉、竹叶茶等功能性产品 [4] - 发展"以竹代塑""以竹代饲"等循环经济业态 [4] - 某企业创新"麻竹笋+"模式,2023年销量超1400万包,年产值3000万元 [4] 市场拓展 - 2024年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首批发货40吨,计划每季度发货500吨 [5] - 日本市场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笋干产品占比95%以上 [5] - 国内线上线下融合营销,产品外销占比92% [5] 品牌建设 - "西牛麻竹笋"入选"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6] - 打造33个市场知名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互促格局 [6] - 发布"媒体+"行动方案,推动品牌塑造与产业升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