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2025北美割草机大爆发,九号、松灵、追觅刀锋对决|焦点分析
36氪· 2025-06-17 09:37
中国割草机器人公司进军北美市场 - 中国割草机器人公司正在主导北美市场的竞争,九号公司、松灵旗下库犸科技等企业加速布局渠道和品牌渗透 [2][3] -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庭院经济市场,割草机器人渗透率仅3%以下,市场潜力巨大但用户认知尚未建立 [5] - 九号公司已与劳氏达成合作,松灵库犸科技备货超30万台,追觅主攻欧洲市场但计划拓展北美 [3][4][17] 北美市场的独特挑战 - 美国用户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对智能化需求较低,42%中产家庭坚持DIY割草方式 [8] - 美国庭院面积大(1000-5000平方米)、地形复杂(坡度超20°),草种生长快(日均1.5厘米),对产品性能要求严苛 [8] - 传统手推式割草机价格低廉(100美元内),仍是主流选择,割草机器人需克服高成本(上千美元)和维修难题 [9] 技术升级与产品适配 - 九号Segway Navimow X3可应对26.6°陡坡,覆盖10000平方米草坪,采用RTK+视觉技术优化避障 [11][12] - 松灵LUBA 2 AWD系列适应38.6°斜坡,库犸科技推出首款搭载固态激光雷达的割草机器人,订单达120万台 [14][16] - 割草机器人需向汽车工业标准看齐,全栈能力要求高,任何部件短板都会影响用户体验 [11] 渠道竞争与品牌建设 - 美国渠道分散,专业园艺店(35%)、KA卖场(40%)、电商(25%)形成差异化互补,九号、追觅依托资金优势加速布局 [19][20] - 九号通过KOL合作提升品牌认知,松灵库犸科技在亚马逊多国榜单夺冠,LUBA 2 AWD单月销售额破400万美元 [22] - 追觅复用扫地机渠道,供应链能力强,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但北美市场仍以线上导流线下为主 [25] 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26亿美元,年销量120-130万台,渗透率5%,2030年销量或达500-1000万台 [4] - 九号2024年割草机器人收入8.61亿元,全球用户超24万,库犸科技2024年销量3万台,追觅出货量破10万台 [17] - 行业窗口期收窄,渠道资源稀缺,小公司需加速能力建设,速度将决定市场成败 [26]
从“幕后”到“台前”,乐动机器人研发开支下降营销开支涨三倍
北京商报· 2025-06-16 22:36
公司概况 - 乐动机器人成立于2017年,2024年首次量产割草机器人并赴港递交上市申请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4亿元、2.77亿元、4.6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313.2万元、6849.1万元和5748.3万元 [1] - 2024年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6%,排名第一 [2] 财务表现 - 毛利率逐年下滑:2022年27.3%、2023年25.7%、2024年19.5% [2][9] - 销售成本占比持续上升:从2022年72.7%升至2024年80.5% [2][9] - 研发开支从2022年9670万元降至2024年9485.7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从41.4%降至20.3% [2][10] - 销售及营销开支大幅增长:2022年1391.2万元→2023年2127.2万元→2024年3142.7万元(同比+323%) [2][10] 产品结构 - 视觉感知产品(传感器+算法模组)占营收主导: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97.8%、99.1%、94% [3] - 传感器产品线: - 营收占比从2022年46.5%升至2024年72.9% [3] - 销量从2022年133.89万台增至2024年695.83万台 [5] - 毛利率维持在15-18.6%区间 [4] - 算法模组产品线: - 营收占比从2022年53.5%降至2024年27.1% [3] - 销量从2022年77.15万台增至2024年100.45万台 [5] - 毛利率维持在31.3-37.4%区间 [4] 新业务发展 - 割草机器人业务: - 2023年推出首代产品售出23台(营收6.3万元),2024年销量1.01万台(营收2327.2万元) [6] - 2024年毛利率33.6%(2023年为49.2%) [9] - 全球市场空间61亿元(2024年销量38.35万台) [6] - 潜在业务拓展: - 清洁机器人市场2024年规模59.8亿美元,大于割草机器人市场 [7] - 现有客户中清洁类机器人企业占比显著(如客户A贡献2022年28.3%营收) [6] 行业背景 - 视觉感知是智能机器人核心系统,激光雷达赋能85%以上智能机器人且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传感器价格区间16-800元,算法模组价格区间70-240元 [4] - 营销模式以直销为主,2024年营销团队57人,通过展会及社交媒体开展活动 [10]
百万年薪抢人,机器人人才挑战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6-16 20:52
行业人才需求 - 机器人行业面临严重人才短缺问题,各类岗位包括文职、采购、销售、技术、研发、市场等均缺人 [2] - 2025年前5个月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供需双增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9%,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96%,增速远超整体行业 [3] 技术岗位需求 - 技术岗位在招聘职位数及求职人数中占比分别为62%、71%,远超生产岗位和销售岗位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分别同比增长479%、239% [4] - 导航与定位工程师、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和仿真工程师等高端技术岗位门槛高,人才稀缺 [4] 行业薪酬水平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平均招聘薪资分别为31512元/月、22264元/月 [7] - 5年以上经验的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招聘薪资达38489元/月,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月薪范围为4万-7万,年薪最高超90万元 [4] - 一线头部厂商核心技术人才年薪可达百万元,包括现金和股权、期权回报 [7] 人才类型与能力要求 - 行业急需具备算法逻辑与工程机械化落地能力的"桥梁型"人才 [8] - 企业更看重候选人能否将算法转化为产品,并理解客户需求 [8] - 行业涉及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跨学科能力是关键 [7] 行业发展趋势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达45.17万家,较2020年底增长206.73% [2] - 具身智能概念近年兴起,传统教育学科缺乏相关人才,需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 [7] - 企业认为人才储备与梯队建设是未来竞争的关键,人才是企业的护城河 [8]
数字人顾问+跳舞机器狗,第三届槐荫惠民车展科技感“拉满”
齐鲁晚报· 2025-06-14 15:16
车展概况 - 第三届惠民车展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汇集国内外50余家知名汽车品牌 参展车辆超百台 [1] - 车展融合科技、优惠、体验三大元素 为市民提供汽车盛宴 [1] 智能科技应用 - 槐荫区汽车产业智能体体验区成为人气打卡地 数字人"小鹿"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提供互动服务 [1] - "小鹿"依托大语言模型技术 整合汽车行业数据库、本地政策及实时车展数据 提供选车购车一站式咨询 [3] - 现场设置"人机共舞"表演 宇树智能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完成舞蹈动作并与观众互动 [5] - 下午举行群舞机器人表演 两排智能机器人伴随音乐起舞 引发观众欢呼 [6] 惠民政策 - 车展推出"政府补贴+厂家让利+金融支持"三重优惠方案 形成"1+1+1>3"的叠加效应 [8] - "要买车 到槐荫"口号体现惠民承诺 活动展现槐荫区汽车产业活力 [8] 参展体验 - 数字人"小鹿"以赛车服造型亮相 生动表情和流畅互动吸引观众排队体验 [1][3] - 智能体体验区设置互动展板 标注"你的私人车展顾问""懂车更懂你"等宣传语 [3] - 亲子家庭观众对机器人表演表现出高度兴趣 现场氛围热烈 [5][6]
探秘人形“未来伙伴” 解锁智能科技前沿——虹桥论坛举办会员及合作方调研活动
第一财经· 2025-06-13 18:30
活动集锦 2025 年 6 月 12 日上午,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简称虹桥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 称经开区)举办会员及合作方智能科技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由虹桥论坛秘书处主办,经开区管委会支持。虹桥论坛秘书处宋尚哲出席并致 辞,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推介经开区招商引资政策,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 中心负责人郭嘉作讲座。 会员及合作方代表现场调研(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讲座后,参会代表先后参观了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大世界和小米 超级工厂。大家在调研期间积极交流,表示活动搭建了高质量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合作平台, 内容务实高效,增进了对智能科技前沿的了解,也为各方常态化合作提供了契机。 现场活动照(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郭嘉围绕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融合发展的趋势,指出在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 下,具身智能机器人正迎来关键发展期。他介绍,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作 为国家级平台,已在产品研发、技术转化和场景落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心正加快构建全 栈技术体系,强化共性技术和行业服务能力,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加快在高价值、规模化场 景中的落地应用。 虹桥论坛会员企业、智库及媒 ...
科技金融赋能“关键一跃”:实验室成果如何跑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央视网· 2025-06-13 11:50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 - 科技创新需落地产业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 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是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和创新成果丰饶之地 [1] - 科研团队如张静宇研究员正密集对接企业推动项目进展 [1] 科技金融与资本对接 - 科创团队负责人频繁接触投资人有时一天接待两三拨 [3] - 科技金融对接活动选址光谷科技创新机构内部以促进直接交流 [3] - 投资机构商业嗅觉敏锐技术精英和金融资本纷纷涌向光谷 [3] 颠覆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 张静宇团队研发"巨量信息低成本超长寿命玻璃多维存储技术"获2024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卓越奖 [5]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拨转股"模式支持500万元推动技术产业化 [5] - "拨转股"机制将科研经费转化为市场化融资时的股权助力初创团队跨越转化难关 [7] 创业环境与企业成长 - 光谷吸引创业者扎根尽管产业配套未必全国最优 [8] - 某智能机器人企业创始人专注新一代产品性能检测 [8] - "90后"工科生创业团队从湖北青创园起步智能扫床机器人销往38国月均销量超1万台 [10] 政府支持与金融创新 - 东湖高新区累计培育创新企业15.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821家瞪羚企业549家 [12] - 光谷发布科创金融"伙伴工程"首期遴选400家初创企业提供100%信贷响应年融资额不低于6亿元 [14] - 设立3000万元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消除银行放贷顾虑 [14]
宇视、云深处及小远三方达成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6-13 08:28
近日,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小远机器人有限公司及宇视科技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 方将在城市应急、治安巡逻等关键领域展开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此次合作旨在深度融合三方在智能感 知、机器人平台与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通过市场资源共享与技术研发共创,共同打造具备行业示范效 应的智慧巡逻、巡检场景解决方案。(人民财讯) ...
法媒:合肥,从粮仓到高科技中心
环球网资讯· 2025-06-13 07:00
合肥经济转型与高科技产业发展 - 合肥及周边地区15年来吸引培育数万家高科技公司、研发中心和工厂,涉及电动汽车、锂电池、空中出租车、工业机器人、语音识别和量子通信等领域 [1] - 合肥市生产总值从2004年约59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1.35万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4月合肥宣布设立100亿元基金支持智能机器人行业,安徽省正调动资源形成完整生态系统 [1] 重点企业与项目 - 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建设高度自动化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并创办合肥大学"大众学院" [1] - 中国科技大学孵化语音识别企业科大讯飞,现为即时翻译工具领跑者,并资助声学领域小微企业 [2] - 蔚来汽车在合肥工厂仅用17个月建成投产,整车装配线能在两周内完成订单交付 [2] - 老牌国企合力叉车在中国销量第一,全球排名第七,产品已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 [2] - 空中出租车公司正增加飞行时长并拓展海外客户合作 [2] 产业生态建设 - 科大讯飞资助小微企业共享实验室,其中一家开发出通过风力涡轮发动机声音判断零部件磨损的设备 [2] - 安徽省正在构建集生产、研发、教育、经济、服务和应用于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 [1]
2025年6月12日 新华纵横(成品)
新华社· 2025-06-12 10:07
烟花产业转型升级 - 浏阳烟花2024年实现总产值5022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0%,出口占全国70% [7] - 企业产品出口超60个国家,2024年出口总值超1000万美元 [7] - 行业通过"烟花+"模式推动文旅融合,结合无人机、全息投影等科技创造新消费场景 [8] 烟花技术创新与标准化 - 浏阳取得300多项安全环保领域创新成果,生产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10] - 主导国际烟花爆竹标准制定,节省生产成本并消除贸易壁垒 [11] - 产品包装设计创新,扫码即可预览燃放效果,提升消费体验 [8] 水下机器人产业 - 深圳潜行创新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覆盖100多国 [15] - 产品迭代至第8代,下潜深度从100米提升至350米,出口业务占比85% [16][20] - 2025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80%,研发人员占比近三分之一,拥有300多项专利 [19][20] 天津港智慧绿色升级 - 自主研发JTOS系统实现全栈国产化,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0% [22] - 建成全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年发绿电超3亿千瓦时,新能源车辆占比100% [22] - PortGPT大模型数据分析准确率超90%,拥有1300名数字员工覆盖8大业务场景 [24] 港口经济带动效应 - 天津港吸引3万余家外资企业,装备制造业一季度增长105% [24] - 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突破2500万标准箱,强化双循环战略支点作用 [26] - 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使货物一周内完成转关发运,企业满意度高 [25]
乐动机器人递表港交所:专注视觉感知,以价换量毛利承压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8:51
公司概况 - 乐动机器人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 [2]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以视觉感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按2024年营业收入计算) [2] - 产品组合包括视觉感知传感器、算法模组及割草机器人三部分 [3] 业务与技术 - 视觉感知是公司核心技术,作为智能机器人的"眼睛"实现环境感知与决策 [2] - 2018年推出第一代激光雷达和SLAM算法并应用于扫地机器人 [2] - 开发全球首款消费级Mini DTOF雷达 [2] - 拥有600余项专利,其中300余项为核心发明专利,覆盖定位、导航、避障等关键技术 [5] - 在国内市场拥有252项专利与24项软件著作权 [5]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4.67亿元,较2022年2.34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3] - 传感器营收3.41亿元 [3] - 算法模组营收987.06万元 [3] - 割草机器人营收2327.2万元 [3] - 视觉感知产品销量从2022年211万台增长至2024年796万台 [3] - 第一代智能割草机器人在量产首年销售超1万台 [3] - 毛利率持续下降:2022年27.3% → 2023年25.7% → 2024年19.5% [3] - 视觉感知产品毛利率从2023年25.9%降至2024年18.8% [3]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每年研发投入均超9000万元 [4] - 持续亏损:2022年净亏7310万元 → 2023年6850万元 → 2024年5650万元 [4] 发展战略 - 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 - 加强视觉感知技术研发和算法升级 [5] - 品牌建设与国际市场拓展 [5] - 产能扩充以实现大规模出货 [5] - 探索潜在投资和收购机会 [5] - 实施多维度产能扩张战略,优化生产基地布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