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外资三重跃迁背后的开放进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7:21
在全球外资布局趋于谨慎的当下,广东依然以其强大的"磁场效应",逆势书写着高水平对外开 放的新故事。 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1万个、同比增长 3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708.7亿元、同比增长9.4%, 这2项关键外资指标增速都 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4.8%、-12.7%),增速领跑东部主要经济大省。这份"成绩 单"的背后,是全球FDI连续三年下滑,今年前7个月我国FDI同比下降了13.4%的"寒冷气 候"。 作为全球知名的能源石化公司,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惠州正式投产。受访单位供图 究竟是什么,让广东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逆全球化"杂音中,依然成为外资青睐的投资热土与 信任的港湾? 作者丨 南方财经首席评论员张立伟 编辑丨杜弘禹 蒋韵 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外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经历了三个显著的跃迁 阶段,每一阶段都对应着国家发展的演进与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 在当前的第三个阶段,广东以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角色与战略地位,正在形成吸引外资 的强磁场。 广东利用外资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广东初始融入国际市场的 ...
借壳传闻下再遭资金爆炒,20倍牛股上纬新材被交易所紧急停牌
华夏时报· 2025-09-26 20: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上纬新材股价自2025年7月9日至9月25日多次触及异常波动,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20%涨停,停牌前收盘报132.1元/股 [2] - 融资余额达8.1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9月9日低点6.15亿元增长近1.95亿元,9月24日单日获融资客增持9421万元 [2] - 游资席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海阳西路净买入6280万元,广发证券郑州农业路净买入3826万元,华鑫证券西安科技路净买入2785万元 [6] 控制权变更与要约收购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合计拥有公司29.99%股份及表决权 [5] - 上海智元恒岳计划以7.78元/股要约收购37.00%股份,所需最高资金总额11.61亿元,已存入2.32亿元作为履约保证金 [4] - 收购方明确表示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计划,36个月内不存在借壳上市计划 [4] 业务背景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主业为风电叶片用树脂材料,近三年净利润稳定在8000万元左右,市值长期徘徊30亿元 [7] - 智元机器人承诺2025-2027年每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与公司2024年业绩相当 [8] - 公司市盈率达891倍,市净率40.45倍,显著高于化学原料行业平均市盈率24.8倍 [8] 资金面与股权结构特征 - 流通股比例仅15%,大股东及关联方持股达85%,导致市场筹码稀缺 [7] - 资金涌入推动股价脱离基本面,行业属性从传统制造业转向科技成长股 [7][8] - AI半导体和芯片板块资金持续流入,板块呈现"恒强"格局 [4]
广东外资三重跃迁背后的开放进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9:47
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广东初始融入国际市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 制尚处于探索期,珠三角地区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开放的政策红利,吸引了大量港澳台及华 侨资本,形成了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港澳负责接单、营销与资金运作,珠三角地区则依托低廉的土 地与劳动力资源,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承担生产制造环节。 在全球外资布局趋于谨慎的当下,广东依然以其强大的"磁场效应",逆势书写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故 事。 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新设外资企业2.1万个、同比增长34%,实际使用外 资金额(FDI)708.7亿元、同比增长9.4%,这2项关键外资指标增速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4.8%、-12.7%),增速领跑东部主要经济大省。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全球FDI连续三年下滑,今 年前7个月我国FDI同比下降了13.4%的"寒冷气候"。 究竟是什么,让广东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逆全球化"杂音中,依然成为外资青睐的投资热土与信任的港 湾? 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外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经历了三个显著的跃迁阶段,每 一阶段都对应着国家发展的演进与全 ...
加力向新而行 更好合作共赢——透视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新华网· 2025-09-26 18:17
大会核心成果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签约项目735个,完成投资额3802亿元 [1] - 大会展现中国制造业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势头 [1] - 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记录中国制造成长轨迹 [1] 传统产业升级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展示用于AI服务器的超薄铜箔等高端产品,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2] - 传统白酒企业展示基于5G专网的10大场景应用,纺织企业恒益智能科技展出导电纱等产品,体现数字化转型 [3] -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率均超过100% [3] 新兴及未来产业发展 - 大会首次设立智能机器人展区,展示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 [4] - 展示液体运载火箭模型、碳纤维地铁列车模型等新技术新成果 [4] - 推进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布局未来产业 [4] 制造业创新驱动成效 - 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23.3% [5] -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1亿台(套),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5] - 电解铝行业绿电生产占比达25%(每4吨铝有1吨用绿电),绿色数据中心绿电使用超50%,累计培育6430家绿色工厂 [5] - 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5] 产业链生态建设 - 京西智行科技集团展示自主研发的磁流变减震器,拥有140项专利,年产能达200万支,实现全面国产化 [7] -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优势产业延链,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以"产业联盟"形式抱团发展 [7] - 智能机器人展区展现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跨界融合生态逐步形成 [7]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 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设立1亿元创业基金,提供全环节服务,已转化及培育企业120多家 [8]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8] - 将加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服务机构,提升创新效率 [8] 全球化合作 - 安徽合力股份的AGV无人叉车将应用于印尼工厂,其产品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大众汽车集团凭借在中国将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至24-30个月的经验,加速其欧洲市场产品开发 [11] - 大众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软件,与地平线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拓展技术合作边界 [11] -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名誉主席强调开放、创新与深化合作是工业发展的成功法则 [11]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支撑 [12]
四川中品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26 17:22
公司基本信息 - 新成立公司名称为四川中品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罗强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核心业务方向为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公司涉足汽车零部件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1] - 公司业务涵盖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与销售 [1] - 公司经营家居用品制造与销售 [1] - 公司涉及电动机制造与助动车制造 [1] - 公司业务包括包装服务及多种包装容器制造,如塑料包装箱及容器、金属包装容器及材料、木制容器、纸制品、纸和纸板容器 [1] - 公司开展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业务 [1]
释放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消费潜力,今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已超去年全年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52
政策导向与行业支持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扩大数字产品消费并鼓励企业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供给 释放智能机器人消费潜力 [1] 企业规模与地域分布 - 国内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现存量达63.51万家 [1][4] - 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线城市(占比31.92%)和一线城市(占比24.21%) [1][4] - 二线至五线城市依次递减分布 [4] 行业分类分布 - 超三成企业归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33.37%) [4][5] - 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4.5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20.29% 制造业占比7.29% [5] 注册增长趋势 - 近十年企业年注册量持续上升 2023年注册量首次突破10万家达12.56万家 同比增长29.99% [1][6] - 2024年注册量达13.6万家 今年截至目前已注册14.02万家 超越去年全年注册水平 [1][5][6]
力诺药包新设智能机器人子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6 10:08
公司动态 - 山东力诺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孙鹏飞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 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和销售等业务 [1] - 该公司由力诺药包全资持股 [1]
经典重温 | “十五五”:产业破局与重构 ——“十五五”规划研究系列之三(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6 00:03
五年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演变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远景设定目标、指明方向,会针对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等领域制定具体规划[3] - 从"十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均设有明确量化指标,如"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分别要求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个和4个百分点[3] - 自"十三五"规划起,政策重心转向先进制造业发展,到"十四五"规划时,更细化了研发经费投入、创新等目标,不再提及服务业占比指标[3] 五年规划侧重点的转变 - 从五年规划经济结构主要指标的演变看,规划侧重点已从关注三次产业比例,逐步转向重视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5] - "十一五"至"十四五"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标渐淡化;研发费用指标调整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城镇化率指标细化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十四五"还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标[5] - 这些变化既体现规划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也反映国家对科创和研发的重视不断提升[5] 制造业发展路径的转变 - 五年规划对制造业的要求从"量"到"质"的转变,对应的是第二产业增长动能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切换[5] - "十五"与"十一五"规划已开始重视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强调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5] - "十二五"到"十四五"规划,对制造业的要求从"改造提升"升级为"制造强国",2021-2024年间,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燃气、汽车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均超过8%[5] 服务业结构变化 - 五年规划对服务业的侧重从金融地产转向信息技术,对应的是第三产业对金融、地产的依赖度逐渐下降,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6] - 在五年规划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程度高于生活性服务业,同时还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发展[6] - "十三五"期间,信息传输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GDP占比分别提高1.3和0.7个百分点;2021-2024年间,两大行业的GDP占比再度均提升0.9个百分点[6] "十五五"规划产业调整方向 - 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集体学习涉及人工智能等科创前沿,以及服务消费、服务贸易等产业结构调整内容,或已勾勒出"十五五"产业结构调整的部分"蓝图"[4] - 2025年4月和7月的政治局会议均对"新兴支柱产业"作出部署,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及的海洋经济、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人工智能+",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均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的新兴行业[7] - 发改委战略规划司2025年课题中,科技课题涵盖独角兽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化与应用化、产业数字化及智能化等领域;服务业课题涵盖服务贸易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消费等领域[26] "反内卷"政策导向 - 当前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制造业供过于求,截至2025年7月,PPI已连续34个月同比负增长[7] - 总量层面,破解"内卷"一方面要缓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需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及金融资源配置推动供给创新升级[7] - 地方政府"反内卷"上,短期中央或清理违规政策,中长期需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7] 服务业发展必要性 - 服务业近年供需恢复乏力,就业修复态势弱于增加值增速,2023年文体娱、教育、卫生行业就业占比较历史趋势分别下降6.0、2.8、1.0个百分点[8] - 推动服务业不仅是顺应发展阶段的题中之义,能够缓解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更与新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契合[8] - "十五五"规划或将加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通过优质供给激活服务消费与服务贸易,以此增强就业结构的稳定性[8] 产业结构实际变化 - 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占比的稳定性逐渐增强,2010年、2015年、2020年、2024年分别为45.7%、40.0%、36.9%、36.5%;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45.1%、51.7%、55.5%、56.7%[18] - 需求结构方面,最终消费占比逐渐提高,2010年、2015年、2020年、2024年分别为49.9%、54.2%、55.3%、56.5%;固定资本形成的占比分别为46.5%、42.6%、42.3%、40.6%[18]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比工业增加值快3.4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7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5%,仍比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快3.2个百分点[32]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 “杭州六小龙”共探数字贸易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1:25
9月25日,在AI热潮下,以数字贸易见长的杭州,迎来了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 会)。 今年的展会上,"杭州六小龙"首次齐聚,成为全场焦点。来自国内外的4万余名专业客商汇聚于此,寻 找谁是"第七龙"的同时,他们更好奇,这批数字先锋究竟会如何重塑全球数字贸易格局? 在15万平方米的展会现场,超1700家参展商携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重磅首秀亮相。《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看到,人工智能与丝路电商两大展区尤为火热,它们恰如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双引擎,代表着自主 创新的"内生力"与世界互联的"朋友圈",正为全球数字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浙江数字贸易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数贸会也加快推动浙江贸易结构优化升级。过去3年(2022~2024年),浙江省跨境电商进 出口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许多中小卖家通过网络实现"店开全球"。 今年5月,浙江制定了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完善以 数贸会为引领,以杭州、宁波、义乌为中心,全省其他城市特色化发展的"1+3+N"总体布局,力争到 2027年,全省数字贸易额达到1万亿元,努力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智能产品精彩纷呈 当前,数字 ...
研报掘金丨国海证券:首予协创数据“买入”评级,OmniBot打通端到端闭环
格隆汇APP· 2025-09-25 17:43
公司技术进展 - FCloud推出具身智能服务平台OmniBot 实现从云端仿真到实体部署的端到端闭环 推动机器人开发进入新阶段 [1] - OmniBot整合NVIDIA IsaacSim/IsaacLab仿真环境、NVIDIA GROOT机器人智能模型与自有云平台 形成完整云端机器人开发运维体系 [1] - 通过平台在云端完成模型训练 由边缘计算盒子部署至机器人本体 开发门槛与成本显著降低 [1] 业务应用场景 - 平台适配工业分拣、装配作业、科研教育与服务等机器人应用场景 助力机器人开发降本 [1] 财务表现 - 二季度业绩亮眼带动上半年整体增长 [1] - 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服务器周边及再制造贡献主要增量 [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