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ductor
搜索文档
芯原股份_IP 及半导体一站式解决方案赋能 AI 设备与 AI 云;2025 年第三季度符合指引;买入
2025-11-03 11:3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VeriSilicon(芯原股份,股票代码688521SS)[1] * 行业涉及半导体IP授权、芯片设计服务及芯片生产管理(一站式服务),主要服务于AI云端和AI边缘设备市场[1][2] 核心财务表现与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达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环比增长119%,符合预期及公司指引[1] * 增长主要由芯片设计业务(同比增长80%)和芯片生产管理业务(同比增长158%)驱动[1]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达33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32亿元人民币,已超过2024年全年新签订单总额,反映强劲的终端需求[1]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86%,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76个百分点,主要因毛利率较低的芯片设计和生产管理业务占比提升[9][10] * 第三季度净亏损收窄至2700万元人民币(对比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1亿元人民币及2024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11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9] 战略发展与并购活动 * 公司于2025年10月宣布计划收购Pixelworks Semiconductor(上海),旨在整合图像预处理和后处理技术,为AI边缘设备提供更全面的IP解决方案[2] * 公司于2025年9月宣布计划收购RISC-V公司Nuclei System Technology(芯来科技),以完善其半导体IP产品组合,增强在智能汽车和AI设备(如AI玩具、AI平板等)领域的实力[2] * 这些收购被视为公司扩大产品覆盖范围、捕捉AI边缘设备市场机会的关键举措[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高盛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284元人民币,较当前股价有781%的上涨空间[11][20][22] * 估值采用贴现市盈率法,基于60倍2029年预期市盈率,以100%的资本成本贴现至2026年[11] * 目标市盈率60倍源于同业公司2027年预期盈利增长与2026年预期交易市盈率的关系,对应公司2030年预期盈利年增长率为42%[11] * 目标价隐含的2027年预期市销率为21倍,处于公司近期远期市销率交易区间17倍至23倍之内[11] 风险因素 * 技术发展进度慢于预期[21] * 人才获取和保留成本高于预期[21] * 客户在IP/新芯片项目上的支出弱于预期[21] 其他重要信息 * 高盛在过往12个月内与VeriSilicon存在投资银行业务关系,并预计在未来3个月内寻求获得相关报酬[31] * 公司的并购评级为3(低概率,0%-15%),意味着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较低,且未计入目标价[22][28]
拓荆科技_先进制程沉积设备产能提升快于预期;2025 年第三季度超预期;中性
2025-11-03 11:3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 Piotech (拓荆科技,688072.SS),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前道制造设备,具体涉及化学气相沉积 (CVD) 和原子层沉积 (ALD) 等沉积设备 [1] * 行业为半导体设备行业,服务于中国的晶圆代工厂和集成器件制造商 (IDM)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表现强劲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 2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4%,环比增长 82%,较 Goldman Sachs (GSe) 和 Bloomberg 一致预期分别高出 43% 和 49% [1][2]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 4.6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25%,环比增长 92%,较 GSe 和一致预期分别高出 56% 和 60% [2] * 尽管毛利率 (GM) 因新设备影响下降至 34.4%,但营业利润率 (OPM) 提升至 16.9%,反映出公司审慎的费用控制 [1][2] * 费用率 (Opex ratio) 改善至 17.5%,优于 GSe 的 32.4% 和一致预期的 23.3% [2] 产品与技术进展积极 * 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先进制程设备收入的确认,这些设备早前于 2023-2024 年发货 [1][2][12] * 公司正将业务拓展至面向逻辑和存储客户的先进沉积设备,可流动化学气相沉积 (Flowable CVD) 已于第一季度投产,并持续扩展先进制程产品 [1] * 公司在先进封装领域提供平台化解决方案,已量产 8 种混合键合设备,并计划通过自主研发或投资进一步渗透 3D 封装制造环节 [12]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测上调 * 基于中国存储器及先进逻辑客户持续的资本支出增长,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 26% 至 23 亿元人民币 [1] * 预计第四季度净利润将同比增长 36% 至 5.67 亿元人民币 [1] * 鉴于第三季度业绩表现,Goldman Sachs 将公司 2025-2027 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了 8%、9% 和 11% [8] * 营收预测相应上调 5%、3% 和 2%,但毛利率预测因早期先进制程产品利润率较低而下调 [8] 其他重要内容 估值与投资评级 * 对公司维持中性 (Neutral) 评级,12 个月目标价定为 266 元人民币,基于 46.0 倍 2026 年预期市盈率 [11][19] * 当前公司交易于 53 倍 2026 年预期市盈率,已接近其自 2022 年 9 月以来的平均市盈率 (59 倍) [1][13] * 目标市盈率是根据行业市盈率与盈利增长的相关性得出,对应公司 2026-2027 年净利润增长率 33% [11] 风险因素 * 关键风险包括半导体资本支出扩张力度强于或弱于预期、CVD/ALD 产品升级速度快于或慢于预期以及竞争环境 [19] * 短期毛利率受到早期阶段先进制程设备的影响,管理层预计此影响将逐步消退,毛利率将随时间恢复至正常水平 [12]
睿创微纳股价跌5.11%,中银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00股浮亏损失848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1:09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3日公司股价下跌5.11%至78.81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为3.54亿元,换手率为0.95% [1] - 公司总市值为362.71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占94.48%,微波射频业务占2.94%,其他业务占2.59%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银证券中证500ETF联接A(008258)三季度持有公司股票200股,持股数量与上期持平 [2] - 该持仓占基金净值比例为0.01%,为公司第七大重仓股 [2] - 根据测算,该基金当日因公司股价下跌产生浮亏约848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中银证券中证500ETF联接A(008258)最新规模为2.5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6.48%,同类排名2135/4216 [2] - 近一年收益率为23.01%,同类排名2235/3894 [2]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加快突破高端芯片、高速互联等技术,推动构建智能芯片软硬协同发展生态
第一财经· 2025-11-03 11:09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党建》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 化》。李乐成表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厚植"根技 术",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底座。强化算力供给,统筹用好现有支持渠道,加快突破高端芯 片、高速互联等技术,推动构建智能芯片软硬协同发展生态。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强化算力协同调 度。攻坚算法模型,加强语言、视觉、多模态等底层算法研究,突破类脑智能、世界模型等前沿技术。 发展工业细分领域大模型,鼓励大小模型协同创新。打造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高水平模型及配套 工具服务。推动"模数共振",引导人工智能模型与高质量数据集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建立"数据共 享、模型优化、应用孵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机制。 ...
Nasdaq Surges Over 100 Points, Records Gains In October: Greed Index Remains In 'Fear' Zone - Apple (NASDAQ:AAPL), Amazon.com (NASDAQ:AMZN)
Benzinga· 2025-11-03 11:04
市场整体情绪与表现 - CNN恐惧与贪婪指数显示市场总体恐惧水平几乎无变化 读数从35 7微降至35 4 仍处于“恐惧”区间 [1][5] - 美国主要股指在周五收高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超过100点 涨幅达0 61% 收于23,724 96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 26% 收于6,840 20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约41点 收于47,562 87点 [1][3] - 回顾上月表现 主要股指均录得显著涨幅 标准普尔500指数10月上涨2 3% 道琼斯指数飙升2 5% 纳斯达克指数跃升4 7% [1] 行业板块表现 - 标普500指数中多数板块收跌 必需消费品、材料和公用事业板块录得最大跌幅 [3] - 非必需消费品和能源板块逆势上涨 在市场整体趋势中表现突出 [3] 重点公司动态 - 亚马逊公司股价大幅上涨约10% 因其公布强劲业绩 其中AWS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 达到330亿美元 [2] - 苹果公司股价小幅下跌 尽管市场对iPhone 17销售持乐观态度 但被其在华需求疲软所抵消 [2] 经济数据与市场前瞻 - 贝克休斯数据显示 本周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量减少6座 至414座 [2] - 市场正等待威廉姆斯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安森美半导体的财报结果 [4]
成都华微股价跌5.07%,国联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30.5万股浮亏损失291.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53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3日股价下跌5.07%,报收41.76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47亿元,换手率为1.59% [1] - 公司总市值为265.95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9日,于2024年2月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专注于提供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数字集成电路占50.03%,模拟集成电路占43.20%,其他产品占3.98%,技术服务占2.70%,其他(补充)占0.08% [1] 主要机构投资者 - 国联安基金旗下国联安半导体ETF(512480)于三季度新进成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2] - 该基金持有公司130.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6% [2] - 根据测算,该基金在11月3日因公司股价下跌浮亏约291.01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表现 - 国联安半导体ETF(512480)成立于2019年5月8日,最新规模为230.32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5.27%,同类排名862/4216 [2] - 近一年收益率为48.54%,同类排名634/3894 [2] -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192.96% [2]
全球与中国人工智能、新旧存储及 SPE 对比分析-Global vs. China AI, Old vs. New Memory and SPE
2025-11-03 10:35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存储芯片(DRAM/NAND)、半导体生产设备(SPE)、人工智能(AI)、高带宽内存(HBM)[6][12][13] * 公司: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迪思科(Disco)、SCREEN控股[8][13][20] * 地区:韩国、日本、中国[2][12][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存储芯片股价领先于盈利上调:历史数据显示,内存股(三星、美光、海力士)的市净率(P/B)变动通常领先于DRAM合约价格的同比增长[6][9][10] * 半导体生产设备(SPE)市场呈现分化格局: * 前端设备:受中国DRAM投资转向和贸易法规不确定性的影响,存在近期指引风险[13] * 后端设备:受中国贸易法规影响较小,更能受益于智能手机市场和先进封装需求的增长,前景更佳[13] * 细分市场集中度高:例如,蚀刻设备市场前三大厂商(Lam Research、东京电子、应用材料)合计占据83%的份额,掩膜检查设备市场前两大厂商(Lasertec、KLA)合计占据88%的份额[15][18] * 对SCREEN控股的评级下调:公司从增持(Overweight)下调至均配(Equal-weight),因其存储器业务销售占比低(F3/25财年为14%),且对中国销售占比较高(F3/26财年指引为40%),面临贸易法规风险[20] * 迪思科(Disco)风险较低:公司受对华法规影响小,其增长由HBM、12英寸SiC、VCS、OSAT、NAND CBA、WMCM和PLP驱动[13] * 闪存市场复苏:由于硬盘短缺导致向近线存储SSD的转移,闪存市场正在复苏,但对SPE需求的复苏尚不明显[13] * HBM中期前景增长:高带宽内存的中期增长前景提升,但部分制造商因前端产能不足而抑制近期后端投资[13]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观点:摩根士丹利对韩国科技行业持"吸引力"(Attractive)看法[2] * 风险提示:上行风险包括强于预期的智能手机需求复苏和半导体需求;下行风险包括高通胀导致的消费电子设备需求停滞以及中美贸易紧张局势[22][23] * 数据引用:全球蚀刻设备市场2024年规模为171亿美元,掩膜检查设备市场2024年规模为21亿美元[15][18]
You Won't Believe What Elon Musk Just Said About Quantum Computing (Spoiler Alert: It's Good News)
Yahoo Finance· 2025-11-02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是过去三年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主题 但量子计算作为AI领域内的一个新方向 正成为增长投资者的新焦点 [1][2] - 量子AI有望颠覆传统计算 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同时模拟多种结果 在处理复杂模拟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4][5] - 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 其Echoes算法标志着重要进展 而埃隆·马斯克的评论也提升了该领域的关注度 [3][10] 量子计算的重要性与市场前景 - 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比特 与传统二进制系统不同 量子比特具有叠加特性 可同时存在于多种状态 [4][5] - 量子系统能同时模拟多种结果 而非一次评估一种可能性 这在金融风险管理、天气预报和临床研究等复杂模拟中尤其有用 [5] - 麦肯锡公司预测 量子计算应用在未来几十年可能增加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6] - 尽管量子计算仍主要处于实验阶段 但摩根大通、安进和霍尼韦尔等科技界以外的知名公司近期已开始投资量子业务 [6] Alphabet的量子计算突破 - Alphabet是谷歌的母公司 业务涵盖互联网搜索、消费电子和云计算 但其旗下还拥有多个探索前沿机会的子公司 [8] - DeepMind是公司的AI研究实验室 在谷歌开发量子应用的进程中部分负责引领方向 [9] - Alphabet的Echoes算法刚刚实现了一项重大的量子AI突破 [10] - 埃隆·马斯克表示 Alphabet的成就正在使量子计算变得更加相关 [10]
AIDC中的价值拆分和Power产业链
傅里叶的猫· 2025-11-02 22:01
全球AI资本开支预测 - 美银预测2025年中国AI资本开支将达到6000-7000亿人民币 [4] - 从当前至2030年,中国AI资本开支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29% [6] - 高盛数据显示,北美主要云服务提供商(CSP)的资本开支在明后两年涨幅可观,但预计在2027年普遍放缓 [8][10] 数据中心非IT设备市场 - 到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非IT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000亿人民币 [10] - 非IT设备中,电力、液冷和AI相关金属占比较大 [10] - 液冷技术不仅价值占比高,其复合增长率也是非IT设备中最快的,被视为AI数据中心(AIDC)的重要增长点 [12] AI相关细分领域资本开支与增长 - AI金属(如铜)市场资本开支预计从2025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8% [13] - 发电领域资本开支预计从30亿美元增至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 [13] - 电网领域资本开支预计从60亿美元增至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8% [13] - 电力设备资本开支预计从20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 [13] - 储能系统(ESS)资本开支预计从20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3% [13] - 柴油发电机资本开支预计从20亿美元增至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 [13] - 数据中心电源(DC Power Supply)资本开支预计从20亿美元增至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3% [13] - AI冷却(特别是液冷)资本开支预计从20亿美元增至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 [13] 关键原材料需求 - 美银预计到2030年,中国AI直接用铜需求将达到100万吨,占总需求的5-6% [13] - AI相关的间接用铜需求预计占总需求的50%,表明AIDC的发展对铜价有显著影响力 [13] 产业链主要参与者 - AI金属领域主要公司包括紫金矿业、中国铝业、洛阳钼业、中国宏桥、必和必拓、湖南黄金等 [13] - 发电领域涉及中国广核、斗山、思源电气、华明装备等公司 [13] - 电网设备主要参与者包括国电南瑞、金盘科技、迅达、伊顿、思源电气、华明装备等 [13] - 电力设备领域有金盘科技、LS电气、现代电气等公司 [13] - 储能系统领域主要公司包括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特斯拉、Fluence等 [13] - 柴油发电机领域有潍柴、玉柴、卡特彼勒、康明斯等公司 [13] - 数据中心电源供应商包括麦格米特、光宝、台达等 [13] - AI冷却领域主要公司包括英维克、申菱环境、Vertiv、AVC等 [13] - 美银统计的电力产业链公司中未包含四方股份、京泉华等重要企业 [14]
AI 芯片,要上天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2 10:08
这些数据中心支撑着几乎所有的线上活动——从视频串流到AI工具。如果能将它们迁移至太空,不仅 有望减少污染、节省资源,还能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快的计算速度。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一款强大到足以驱动当今人工智能的计算芯片,即将离开地球。用于训练先进AI模型的 NVIDIA H100 GPU,很快将搭载在一颗名为 Starcloud 的卫星上进入太空。 总部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Redmond)的初创公司 Starcloud,正尝试验证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 把地球上的数据中心搬进太空。 来 源: 内容来自 foxnews 。 对于一个正努力寻找更环保技术的世界来说,这个目标意义非凡。 Starcloud的目标是建立首个轨道级数据中心,通过在太空中运算,降低碳排放并提升计算效率。 为什么"太空数据中心"意义重大 每当你发送一条消息、在云端存储文件或使用AI工具时,地球上的大型计算机都会承担这些任务。 这些数据中心消耗海量的电力与冷却用水,并释放热量、噪音与温室气体,对周边社区造成影响。 NVIDIA GPU如何在轨道上工作 Starcloud-1卫星 的体积大约相当于一台小冰箱,机载的H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