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上市!
国芯网· 2025-03-24 21:20
公司上市表现 - 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为52.28元/股 盘中最高涨幅逾250% 每股最高报189.99元 [2] - 收盘价157.93元/股 涨幅202.08% 市值达65.9亿元 [2] - 参与打新的投资者若在高点卖出 中一签盈利约6.9万元 成为开年至今最赚钱新股 [2]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是中国大陆首家产业化应用的12英寸晶圆探针台设备厂商 [2] - 已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探针台设备制造企业 [2] - 2021年至2023年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分别为19.98%、23.68%及25.70% 份额逐年提升 [2] 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 - 探针测试技术贯穿芯片产业的设计验证、晶圆检测和成品测试环节 是验证芯片功能和测试良率的关键技术 [2] - 该技术长期被日本厂商垄断全球绝大部分市场 其次是中国台湾厂商 [2] - 公司已在多个半导体产品领域打破海外厂商垄断 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2]
机构一周6次“叩门”,调研这家A股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3-23 14:47
机构调研概况 - 过去一周共有13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塔牌集团、盛美上海两家公司接受超百家机构调研 [2] - 上周机构调研个股跌多涨少,仅有超三成公司实现正收益 [2] - 天海防务以25.23%涨幅位居榜首,聚杰微纤、海油工程、恒辉安防、科兴制药等七家公司涨超10% [2] 塔牌集团 - 周内共接受6次机构调研,参与调研机构达154家 [3] - 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为实现产销水泥1630万吨以上,已按照年度管控产能要求和行业错峰停窑时间制定 [3] - 除计划将2024年关停的2500t/d产能置换到惠州龙门基地外,暂无其他补产能计划 [3] 盛美上海 - 上周接待146家公司调研,深耕集成电路设备产业 [5] - 硫酸清洗设备是未来两年增长亮点,在高温硫酸清洗设备市场具备强劲竞争力 [6] - 电镀设备在先进封装领域取得不错进展,公司对该领域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 [6] 楚江新材 - 通过自主研发及兼并收购拓展至高端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精密特钢等领域 [7] - 子公司安徽鑫海高导实现双零级超细径多股微细伸裸铜/镀锡铜导体技术突破 [8] - 产品已与国际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应用于高速链接铜缆数据屏蔽层、5G通信、新能源汽车、AI算力等领域 [9]
报名倒计时 | 揭秘国产键合设备新突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3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先进键合技术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关键环节,高端键合设备依赖进口、衬底材料技术受制于人,国产替代刻不容缓,青禾晶元将举办先进键合技术革新分享会,诚邀行业同仁交流合作 [1] 分组1:行业现状 - 先进键合技术是芯片制造关键环节,决定各国半导体行业竞争力 [1] - 高端键合设备依赖进口,键合衬底材料技术受制于人,国产替代是战略任务 [1] 分组2:青禾晶元活动信息 - 2025年3月26日上午,青禾晶元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M47会议室举办先进键合技术革新分享会 [1] - 分享会主题为“领航键合未来 智创产业新局” [1] - 青禾晶元四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矩阵包括高真空常温键合系统、混合键合设备、热压键合装备及工艺服务 [1] -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先进封装、半导体器件制造、晶圆级异质材料集成及MEMS传感器等前沿领域 [1] - 诚邀行业同仁现场交流,探讨前沿键合技术发展趋势,分享先进键合装备与案例,共谋合作机遇 [1] - 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48小时内审核反馈,预报名用户现场可领小礼品和午餐券 [1]
ASML的奇迹,从这个破棚子开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1 09:08
ASML公司起源与发展 - ASML由飞利浦和ASMI合资成立 专注于光刻系统市场[1] - 公司最初办公地点为埃因霍温飞利浦园区内漏水的预制棚屋[1] - 首款产品PAS 2000步进机因液压泵噪音过大需外置集装箱隔音[2] 技术里程碑 - 1985年迁入专用工厂 次年推出奠定未来基础的PAS 2500机型[3] - 1990年代PAS 5500平台成为突破性产品 推动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和纽交所上市[3] - 2001年推出双台技术Twinscan系列 2010年升级为EUV技术NXE:3100机型[3] - 当前技术领先体现在EXE平台和high NA技术[3] 经营现状 - 最新年报显示营收达310亿美元 业务覆盖60+地区[4] - 全球员工超44,000名 与卡尔蔡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3][4] 行业地位 - 台积电 英特尔 三星等头部芯片制造商依赖其设备[1] - 光刻机领域技术领先优势显著 竞争对手难以企及[3]
盘前有料丨小米汽车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多家公司发布分红方案……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3-19 08:14
政策动态 - 三部门支持国三、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 实施差别化补贴标准 加快更新高标准低排放营运货车 [2] -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不得排斥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政府采购 禁止优先采购本地注册经营者商品 禁止将本地业绩等作为信用评价依据 [4] 公司动态 - 小米汽车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台提升至35万台 正全力提升产能 [5] - 创业板新股N弘景上市首日暴涨282% 中1签盈利5.91万元 创年内打新收益新高 [6] - 格力地产拟变更证券简称为"珠免集团" [17] - 春晖智控拟收购春晖仪表61.29%股权 拓展温度传感器等业务 股票3月19日复牌 [18] 财报数据 - 小米集团2024年营收3659.06亿元(+35%) 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41.3%) 智能电动车业务净亏损62亿元 [10] - 中国联通2024年净利润90.3亿元(+10.5%) 算网数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4% [11] - 道道全2024年净利润1.77亿元(+133.5%) 食用油原材料成本下降带动毛利率提升 [12] - 博雅生物2024年净利润3.97亿元(+67.18%) 拟每10股派3.2元 [13] - 福耀玻璃2024年净利润74.98亿元(+33.2%) 拟每股派1.8元 将向美国子公司追加投资4亿美元 [14] - 九华旅游2024年净利润1.86亿元(+6.5%) 拟每10股派6.8元 [15] - 金海通2024年净利润7848.15万元(-7.44%) 营收4.07亿元(+17.12%) [16] 行业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白酒行业底部反转信号确立 高端酒与地产酒将领涨 推荐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 [20] - 民生证券看好锦纶产业链 推荐聚合顺、台华新材等企业 受益冰雪经济带动需求 [21] 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指跌0.62% 纳指跌1.71% 标普500跌1.06% 特斯拉跌超5% 英伟达等科技股普跌 [8]
为了1000层闪存,拼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5 11:46
文章核心观点 3D NAND闪存技术凭借堆叠设计提升存储密度与容量、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存储行业主流,但随着层数增加面临蚀刻技术挑战,各厂商不断研发创新蚀刻技术,未来蚀刻技术持续创新是推动行业进步关键,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1][5][7][42] 3D NAND时代,蚀刻技术成为焦点 - NAND闪存是非易失性存储,适用于多种领域,NAND单元架构1987年提出,1988年采用FN隧道技术实现低功耗运行,2007年3D NAND技术问世并成为主流 [3] - 2014年3D NAND芯片有24层,NAND技术从2D过渡到3D,单位比特密度提高超100万倍 [4][5] - 市场需求和AI浪潮下,增加3D NAND密度使架构扩展面临挑战,蚀刻技术迎来新发展阶段和难题 [7][8] - 传统RIE蚀刻技术存在蚀刻速度慢、精度不高、工艺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促使研究人员探索高效精确蚀刻技术 [8][10] - 3D NAND市场向更高层数发展,制造商需扩大密度和容量并控制成本,沟道通孔制作是关键步骤,面临高深宽比蚀刻等挑战 [11][12][13] 3D NAND蚀刻,竞争加剧 - 泛林集团在NAND蚀刻设备领域领先,为大厂提供专用蚀刻方案,超1亿片NAND晶圆内存通道由其介电蚀刻机创建 [19] - 泛林集团推出第三代低温电介质蚀刻技术Lam Cryo 3.0,可解决1000层3D NAND蚀刻挑战,蚀刻速度提高2.5倍,能耗降低40%,排放量减少90% [20][22] - 科研团队开发基于氢氟酸等离子体的新型蚀刻方案,蚀刻速度从每分钟310纳米提高到640纳米,通过优化参数提升蚀刻质量 [25][26] - TEL推出低温蚀刻技术用于超400层3D NAND,蚀刻速度快2.5倍,碳足迹减少超80%,功耗降低40%以上,预计2026年大批量生产 [33][35][38] - 应用材料公司在3D NAND蚀刻设备研发有深厚技术积累,提供多种先进蚀刻解决方案 [38] 3D NAND迈入千层时代,蚀刻技术挑战重重 - 铠侠计划2026年量产第10代NAND并采用低温蚀刻技术,加工速度比传统电浆蚀刻法提升约4倍,三星也在评估该技术 [39] - 3D NAND蚀刻技术面临蚀刻速率、轮廓一致性、多层结构可靠性、成本控制和环保等挑战 [40] 写在最后 - 三星、铠侠等大厂计划开发1000层3D NAND闪存,蚀刻技术需进一步提升以应对挑战,2029年全球半导体蚀刻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28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3% [42]
Credo起诉安费诺、TE、Molex和Volex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4 08:53
来源:内容编译自businesswire,谢谢。 近日,Credo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安费诺公司 (Amphenol Corporation)、Molex LLC、TE Connectivity PLC 和 Volex PLC 展开调查,并阻止进口侵犯 Credo 有源电缆 (AEC) 相关专利的产品。此外,Credo 还在联邦地区法院提起平行诉讼,指控 Credo 故意侵权,因为 Credo 已于 2023 年 9 月向上述每家公司提供了其专利通知。 针对这些公司的行动体现了 Credo 致力于保护其在 AEC 技术方面的基础创新。自 2008 年成立以 来,Credo 已为美国客户开发、创造和交付了数据基础设施市场的各种高速有线连接解决方案,其 中包括其一系列独特的紫色 HiWire AEC。 Credo 产品高级副总裁 Don Barnetson 在评论 Credo 的专利主张时表示:"Credo 早在 2017 年就 发明了 AEC,我们在 AEC 上投入了数千万美元来开发这项开创性技术。这些制造商在美国提供侵 权的 AEC 产品,这迫使我们采取这一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和我们 ...
国产混合键合设备,重磅发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12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青禾晶元推出全球首台C2W&W2W双模式混合键合设备SAB8210CWW,标志公司技术创新重要突破,该设备优势显著,公司将持续深耕先进键合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1][7] 后摩尔时代,混合键合成为主流 - 近年来芯片制造商受硅材料和半导体设备限制,难以缩小晶体管尺寸,先进封装成提高芯片性能有效手段,混合键合是先进封装关键技术 [3] - W2W混合键合已多领域应用,C2W混合键合快速兴起成异质异构集成主流技术,但实现过程面临键合精度、C2W键合效率等挑战,对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3] SAB8210CWW设备: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 - 青禾晶元凭借深厚积累在SAB8210CWW设备上展现技术实力 [5] - 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C2W和W2W双模式混合键合,适配研发与生产需求,提升使用率 [6] - 设备可兼容8寸和12寸晶圆,通过换部件快速切换,满足不同尺寸晶圆键合需求 [6] - 设备能处理最薄至35μm超薄芯片,全尺寸兼容性好,从0.5×0.5mm到50×50mm芯片均可处理,保证生产良率和可靠性 [6] - 设备提供片间同轴和红外穿透两种对准方式,对准精度优于±300nm(同轴)和±100nm(红外),应对不同芯片 [8] - 设备通过键合方式创新,减少颗粒污染风险,实现高良率键合 [8] - 设备C2W和W2W键合技术实现±30nm对准精度和±100nm键合精度,C2W单键合头UPH最高可达1000片/小时 [8] - 设备配备检测模块和内置算法,实现负反馈偏移补偿,确保键合精度稳定性和一致性 [8] 关于青禾晶元 - 青禾晶元是中国半导体键合集成技术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涵盖高端键合装备研发制造与精密键合工艺代工 [9] - 公司技术应用于先进封装等前沿领域,通过“装备制造+工艺服务”构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9] - 公司已开发四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矩阵,致力于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提供键合装备与方案,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崛起 [9]
苏州特色房贷月供低至百元,2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79.7%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3-12 02:12
点击上图 ▲立即了解 中国2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79.7% 3月10日,乘联会公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8.6万辆,同比增长26.0%,环比下降22.8%; 今年1—2月累计零售 317.9万辆,同比增长1.2%。 其中,2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增长 35.5%。2025年1—2月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达到了97万辆,同比增长17%。 当日举行"深圳国资国企10万平低成本优质产业空间供给发布仪式"。现场发布的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包括6个园区。除了"零成本入驻",园区后 续还将发布国资统一产业空间管理平台小程序,集成空间租赁、设备共享、政策申报等功能,实现"一屏管空间、一键配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 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21经济网) 生产上,2月乘用车生产173.6万辆,同比增长38.7%,环比下降17.4%。1—2月乘用车生产382.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6.5%,2月乘用车生产仅 较历史同期高点2017年的179万辆低6万辆。(综合乘联会官网) |点评| 2月叠加春节假期,乘用车销量出现季 ...
北方华创拟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国芯网· 2025-03-11 12:45
收购交易概述 - 北方华创计划通过"两步走"收购芯源微控制权 第一步拟从第二大股东先进制造收购1906.49万股 每股作价88.48元 交易对价约16.87亿元 双方已签订《股份转让协议》[1] - 第二步拟参与竞买第三大股东中科天盛公开转让的1689.97万股(占总股本8.41%)[1] - 若交易完成 北方华创将合计持有17.9%股份 按88.48元/股计算 对应市值约31.82亿元[1] - 芯源微3月5日首次公告控制权变更停牌 仅三个交易日后方案落地[1] 收购方背景与动机 - 北方华创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收购旨在加快战略落实 发挥协同效应 提高股东回报[2] 标的公司基本面 - 芯源微成立于2002年 2019年科创板上市 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 - 主营业务覆盖四大板块: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前道清洗设备、后道先进封装设备、化合物等小尺寸设备[2] - 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3.09%)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1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