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鸿蒙与AI双轮驱动,具身智能再加码
经济观察报· 2025-06-23 22:38
华为开发者大会核心成果 -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展示公司在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最新成果及未来战略布局 [1] 算力与模型突破 - 华为云发布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基于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架构,单卡推理吞吐量达2300 Tokens/s,较传统架构提升近4倍,支持384个专家模型并行推理 [2] - 盘古大模型5.5发布,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预测及科学计算五大基础模型实现全面升级 [2] - 预测大模型应用于钢铁行业热轧工艺优化,实时分析2000余生产参数使钢板成材率提升0.8%,单厂年增效益超千万元 [2] - 预测大模型在北方供热企业实现精准调温,单季节能15%以上 [2] - 华为云推出盘古大模型防火墙,恶意提示词拦截率达99.9%,通过动态加密技术防止推理结果泄露 [2] 具身智能布局 - 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整合数据合成、标注、模型开发等端到端能力,提供三大核心模型 [3] - 具身智能训练样本20%靠采集,80%靠生成,大幅提高数据获取效率 [3] - 华为在深圳、无锡两地布局具身智能产业链,目标五年内带动深圳机器人产值超3000亿元 [3] - 华为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具身智能应用,包括上下料机器人、车架六足装配机器人等 [3] 产业链合作 - 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合作实现汽车生产线物流搬运和上料工序 [4] - 华为与拓斯达联创工业具身智能工作站,提高分拣速度和处理能力 [4] - 华为与道和通泰机器人联合研发"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已在油田落地样板点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核心赛道,在工业制造、服务与医疗、特种作业等领域展现应用前景 [4]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区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 [5] - 亿嘉和集团发布首款具身智能控制器及康养人形机器人 [5] 行业挑战 - 具身智能领域面临数据多样性差导致环境泛化能力不足的挑战 [6] - 任务多样性差表现为指令理解能力不足、长程能力欠缺及灵巧手精细操作能力缺乏 [6]
具身领域的目标导航到底是什么?有哪些主流方法?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3 22:02
目标驱动导航技术概述 - 具身导航是具身智能的核心领域,涉及语言理解、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三大技术支柱 [2] - 目标驱动导航要求智能体在陌生三维环境中仅凭目标描述自主完成探索与路径规划 [2] - 与传统视觉语言导航不同,目标驱动导航需实现从"听懂指令走对路"到"看懂世界自己找路"的跃迁 [2] 技术应用与产业化落地 - 终端配送场景中,美团无人配送车通过动态路径重规划在复杂城市环境执行任务 [3] - Starship Technologies的园区配送机器人已在欧美高校和社区部署 [3] - 医疗、酒店及餐饮场景中,嘉楠科技、云迹科技等公司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实现药品、餐食自主配送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Unitree系列通过Habitat预训练完成基础导航任务 [3] - 特斯拉Optimus展示了"取放电池"等端到端操作能力 [3] 技术演进与评测体系 - 基于Habitat仿真的具身导航生态完整记录了领域技术迭代轨迹 [4] - 评测体系从点导航扩展到图像导航、目标导航及移动抓取任务,形成闭环 [4] - 当前技术进展呈现梯度:PointNav和闭集ObjectNav接近人类表现,开放词汇导航仍面临挑战 [4] - Meta AI提出的Sim2Real迁移框架为仿真到真实部署提供方法论参考 [4] 三代技术路线迭代 - 第一代端到端方法:基于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框架,在点导航任务中取得突破 [5] - 第二代模块化方法:通过显式构建语义地图,在零样本目标导航任务中展现优势 [5] - 第三代LLM/VLM融合方法:引入大语言模型知识推理能力,提升开放词汇目标匹配精度 [7][8] 技术学习挑战 - 需要掌握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等多领域知识 [10] - 各领域论文数量繁多、知识碎片化,入门难度高 [10] - 基于Habitat生态的研究缺少高质量文档,提高学习门槛 [10] 课程特点与内容 - 基于Just-in-Time Learning理念,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核心技术栈 [11] - 梳理目标驱动导航研究发展脉络,构建领域框架 [12] - 理论结合实践,配有实战环节完成闭环学习 [13] - 课程涵盖端到端导航、模块化架构、LLM/VLM驱动系统等核心内容 [16][19][21][23] - 大作业聚焦VLFM算法复现与真实场景部署 [25][31] 课程安排与受众 - 课程开课时间7月25日,3个月完成结课 [33] - 面向机器人抓取从业人员、具身智能研究者、计算机视觉专业人士等 [32] - 学员需具备Python和PyTorch基础,显卡3060及以上算力 [32]
快讯|川崎Corleo坐骑机器人火遍全网;3.8厘米的双足机器人诞生;管道处理微型机器人亮相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3 21:15
微型机器人技术突破 -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出全球最小最快的双足机器人Zippy 身高仅1.5英寸(3.8厘米) 行走速度达每秒10个腿长(相当于成人每小时19英里) 采用双足设计可更好适应复杂地形 未来计划加装传感器实现自主导航与集群作业 [1] 核电检测机器人创新 - 哈工程联合中广核研制出四足传热管检测机器人 已应用于"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采用四足构型与视觉定位技术 具备变姿态爬行能力 检测覆盖率相比传统机型大幅提升 双探头检测臂可实现360度旋转检测 外形设计类似壁虎可灵活爬行管板 [5][6] 新型个人移动机器人 - 川崎发布氢燃料驱动的四足可驾驶机器人Corleo 采用独立铰接式腿部设计 配备防滑橡胶蹄子适应多种地形 通过重心转移实现转向 车载GPS可规划上下坡路线 目标实现人车合一体验 设计灵感来自ATV和摩托车 [7][9] 管道检测微型机器人 - 英国多所大学联合开发Pipebots管道检测机器人 宽度仅1.5英寸(40毫米) 配备声学传感器和摄像头 具备全地形支撑腿可穿越复杂管道 能提前发现潜在泄漏问题 预计可减少英格兰和威尔士每日8亿加仑的水资源流失 [10][12] 医疗机器人技术进展 - Levita Magnetics的MARS磁辅助机器人手术系统获FDA扩展许可 新增减肥和食管裂孔疝修复适应症 采用动态磁定位技术可牵开肝脏提高手术可视性 同时获批12.5毫米磁性抓钳 改进高BMI患者的手术入路 [14][16]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文档列出超过8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 包括埃斯顿自动化、优必选科技、绿的谐波等知名企业 [21][23][24][25]
从地平线拆分后,地瓜机器人怎么做具身智能卖水人丨具身智能对话#15
晚点Auto· 2025-06-23 20:44
行业现状与分歧 - 具身智能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技术路线和外观设计均未收敛,带双腿或轮子的机器人高度分布在1.3米至1.8米区间 [3] - 行业中大部分从业者尚无法准确定义问题,技术路线分歧显著大于共识 [3] - 地瓜机器人选择在技术未明确的阶段入局,延续地平线"在无人竞争处竞争"的战略思路 [3][7]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孵化自地平线机器人事业部,2023年末独立运营,定位为具身智能芯片及生态服务商 [3] - 采取三阶段市场策略:1)优化现有扫地机等消费电子芯片 2)扶持新兴机器人创业公司 3)长期布局具身智能 [9][11] - 通过开发套件RDK S100和竞赛活动构建生态,模仿英伟达但更注重降低开发门槛 [4][16][33] - 明确不做机器人本体硬件和传感器,专注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30][31] 技术发展路径 - 大模型技术突破成为2023年战略转折点,促使公司加大机器人投入 [8] - 当前重点在于建立统一算法评测体系,解决行业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的问题 [16] - 未来芯片需平衡带宽、功耗与多模态大模型支持等矛盾需求 [39] - 预判具身智能将分化出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垂直场景专用机器人两条路径 [19][20] 市场竞争格局 - 英伟达是主要竞争对手,其Jetson系统占据生态优势但开发门槛较高 [3][33] - 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本土化服务形成差异化,目标使机器人开发成本降低90% [34] - 警惕巨头实质性入场,若小米等企业高层亲自抓项目将改变竞争格局 [28] 商业化进程 - 消费电子芯片是当前营收主力,具身智能被视为长期价值增长点 [36][37] - 预计1-2年内会出现细分场景突破案例,但通用机器人商业化仍需5年以上 [21][26] - 行业融资泡沫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破裂,考验企业生存能力 [25][26] 创始人观察 - 具身智能创业团队存在严重路径依赖,过度专注单一技术路线的公司风险最高 [18] - 行业需要兼具战略眼光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企业家,而非单纯技术创业者 [23][24] - 预判当前50%的机器人公司将在5年内消失,生存关键在融资能力和战略定力 [19][22]
11亿元!宁德时代领投这一企业
起点锂电· 2025-06-23 18:39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银河通用融资与业务进展 - 公司于2025年6月完成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 [2] - 本轮融资由宁德时代领投 其他投资方包括溥泉资本、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创、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纪源资本等 [3] - 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 专注于具身多模态大模型通用机器人研发 重点布局智慧零售、工业和康养医疗场景 [3] - 智慧零售领域:2025年3月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Galbot 可执行50平米无人店铺内5000种商品的全流程运营 单个门店部署仅需1天 目前北京已有近十家店常态化运营 年内计划扩展至全国百家门店 [3][4] - 汽车工业领域:2025年6月与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并签署三方战略备忘录 同时与天奇股份成立合资公司聚焦汽车制造场景 已实现数家整车厂、电池厂定制化应用验证 并与奔驰、极氪、韩国现代等主机厂达成合作 [4][5] 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5年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截至5月31日行业共发生223起融资事件 总金额达232.32亿元人民币 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结合企业热度突出 [5] - 电池企业成为机器人发展主要推动力 宁德时代通过自研机械臂、联合高校开发及外部投资(如银河通用、富临精工、千寻智能)三种方式布局 [5] - 欣旺达2025年6月投资北京阿米奥机器人 2月计划与星航资本共同投资宝时得 [5] - 赣锋锂业提供机器人电池解决方案 支持7C高倍率放电、3小时持续放电及15km续航 已与多家厂商达成定制合作 [6] - 行业认为机器人赛道爆发前夕卡位可打造新增长曲线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 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 [6][7] 车企布局 - 特斯拉、丰田、北汽、上汽、小鹏、比亚迪、理想等车企通过自研或投资热门公司切入机器人赛道 [7]
蚂蚁集团频频出手具身智能,新投资宇树科技、钛虎、灵心巧手
机器人圈· 2025-06-23 17:45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报名开启|顶流期刊征+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盛会将至! 2025年6月11日在法国"科技万岁"科技创新展上拍摄的宇树科技展品。 新华社记者 吴傲雪 摄 据悉,蚂蚁近期还投资了位于上海的钛虎机器人。6月18日,这笔投资完成工商信息变更,投资主体为蚂蚁全资持 有的上海云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钛虎机器人成立于2020年8月,主要研发高性能一体化关 节,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多款双足和轮式的人形机器人。这家公司此前已获梅花创投、经纬创投等知名市场化机 构押注。 6月16日,蚂蚁全资持有的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为灵心巧手的新股东。这是灵心巧手的天使轮融 资,和蚂蚁一同加入的还有中金资本。此前4月,灵心巧手完成种子轮融资,红杉种子基金等领投,金额超亿元。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上岗干活的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难度极高。灵心巧手公司目前主打的多款灵巧手款式,价 格从0.88万至9.99万元不等。 此前,蚂蚁已在具身智能赛道布局了星海图、星尘智能等创业公司。2024年11月,星海图完成超2亿元的Pre-A 轮融资,蚂蚁即为领投方之一。今年2月,蚂蚁又独家领 ...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6-23 17:45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报名开启|顶流期刊征+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盛会将至! 展览展示|抢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高曝光商务合作虚位以待,共赴解锁新机遇 时间: 2025.06.23-06.25 地点: 深圳市 主办单位: 南方科技大学 9大期刊联合征文|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正刊发表!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年初,工业和 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 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 强。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 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各项政策加持,热度非凡,行业活动也层出不穷,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 未来两周国内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 域行业活动活动榜单 ,供大家参考。 2025.06.16-06.29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 ...
华为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发布,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端进展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23 16:47
行情回顾 - 本期(6月16日-6月20日)沪深300下跌0.5%,机械板块下跌1.6%,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13 [1][2] - 细分行业中锂电设备涨幅最大,上涨7.2% [1][2] - 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跌幅最大,下跌4.6% [1][2] 华为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 - 华为在开发者大会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目标是通过云服务赋能联网机器本体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 [3][4] - 平台基于盘古大模型,整合数据合成、标注、模型开发、仿真验证等端到端能力 [4] - 提供三大核心模型:具身多模态生成大模型(80%训练数据自动生成)、具身规划大模型(支持10步以上复杂任务)、具身执行大模型(毫米级精准控制,覆盖工业场景) [4] - 提出机器人到云的联接协议R2C,旨在解决机器人品类、传感器及接口协议碎片化问题 [4] - 华为云不涉足机器人本体制造,专注与伙伴协作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 [4]
特斯拉砍单传言扰动概念股,业内人士称订单尚无变化丨21新智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6:37
行业动态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开幕,被视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催化 [1] - 受特斯拉机器人"砍单"传言影响,A股市场机器人概念股普跌,浙江荣泰跌停,北特科技、绿的谐波、震裕科技、三花智控跌超4% [1] - 6月23日机器人指数上涨1.14%,但特斯拉概念股仍在下跌,拓普集团下跌2.58%,三花智控下跌1.72%,五洲新春下跌0.22% [1] 特斯拉Optimus项目进展 - 马斯克在2024年7月表示将在2025年小批量生产Optimus,2026年为其他公司大批量生产 [2] - 2025年计划生产数千台Optimus,2026年产量提高至5万到10万台 [2] - 业内盛传特斯拉年内机器人出货"砍单"至千台左右 [3] - 特斯拉Optimus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奇宣布离职,由人工智能软件部门副总裁Ashok Elluswamy接手 [3][4] - 特斯拉正在研发第三代Optimus,目标价格2万-3万美元 [5] 技术进展 - 第二代Optimus行走速度提高30%,重量减轻10kg,颈部增加2个自由度,脚部采用铰接式脚趾设计 [6] - 手部自由度增加至11个,配备触觉传感器,能更快进行复杂动作 [6] - 所有机器人使用同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家务技能由真人视频学习而来 [6] 供应链与市场竞争 - 灵巧手技术路线尚未收敛,价格竞争激烈 [7] - 强脑科技灵巧手采用蜗轮蜗杆+连杆驱动方案,预售价格1万元/只,市场价2万-3.5万元 [7] - 灵巧智能推出三指灵巧手,售价9600元,体验价6800元 [8]
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百花齐放”
央视网· 2025-06-23 15:09
展会概况 - 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吸引全球近30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参展 [1][7] - 展会期间签约6个重大项目,包括年产160万件关键零部件及5万台整机的生产线 [1] - 展会主题为"人形机器人赋能新型工业化",覆盖从零部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 [7] 参展企业及产品 - 特斯拉静态展示身高1.75米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于年底在海外工厂从事电池搬运工作 [3][5]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大狗去年出货量达1000台,已应用于杭州森林消防 [5] - 杭州强脑科技专业级灵巧手重量不足400克,可提起20公斤重物,"握重比"达行业顶尖水平 [6][9]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机器人产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连续11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1][12] - 中国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19万项,约占全球三分之二 [12] - 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12] 产业链发展 - 长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完备,上下游合作紧密,产业升级提速 [10] - 企业强调零部件与场景应用协同发展,推动生态繁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