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

搜索文档
更大力度培育耐心资本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6-25 02:12
资本市场新政观察 - 当前科技创新正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转变,需要完善资本形成机制,培育更多耐心资本参与[1] - 耐心资本是解决科技创新"资金缺口"和"周期错配"的关键,能提供跨周期资金保障并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1] - 私募基金作为最活跃的风险承担者,其长期资金属性适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1] 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了90%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超50%创业板公司,管理规模达20万亿元[2] - 截至2025年4月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万家,基金数量超14万只,其中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近1.2万家[2] - 需提升创投机构专业水平,强化一级/二级市场协同,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吸引长期资本[2] 政策支持方向 - 证监会将推动社保/保险/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优化基金份额转让和股票分配等退出机制[2] - 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如已发布的13条科创指数),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3] - 科创板ETF已超50只,总规模2500亿元,覆盖芯片/AI/创新药等领域,吸引增量资金入市[3] 创新工具协同 - 科技创新指数通过动态调整机制筛选长期增长资产,为耐心资本提供价值锚[3] - 科创属性公募基金将分散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与指数形成"资金引导-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3] - 政策环境优化将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退出机制以加速培育耐心资本[4]
算命、修订家谱、卖课… 部分私募遭监管通报
财联社· 2025-06-24 18:30
私募基金违规乱象 - 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偏离主业,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如自媒体卖课、向券商期货公司推荐客户获取返佣、易经算命、修订家谱等[3][6] - 违规收取咨询顾问费、融资服务费问题突出,例如某股权类私募机构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协助房企发行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计划[5] - 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主要收入来自实控人通过自媒体销售投资课程及向券商期货公司推荐客户获取返佣,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占比极低[6] 利益输送行为 - 债券领域利益输送严重,包括运作在管基金为他人指定的债券提供流动性支持并收取报酬[8] - 资管账户与高管自有资金进行高买低卖交易,以显著低于第三方估值的价格卖出债券,短期内又以高价买回[9] - 某股权类私募机构违反合同约定,以融资顾问费、投资顾问费名义向在管基金收取大额资金且未向投资者披露[10] 利用管理人资质违法犯罪 - 设立大量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资,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某股权类私募机构设立数十个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募资规模巨大且保本保收益[11] - 出借、出卖管理人资质为非法集资提供便利,多家小型私募机构通过卖壳方式让渡管理权,被用于非法集资活动[11] - 某证券类私募机构实控人控制私募基金账户实施操纵证券市场行为[11] - 利用私募基金开展场外配资,某证券类私募机构将私募基金资产及证券账户出借用于股票期货交易并收取保证金和利息[11] - 某证券类私募机构通过分仓软件开设虚拟子账户用于日内回转交易或出借券源,涉嫌非法经营犯罪[12] 监管要求 -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聚焦主责主业,不得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13] - 加强合规内控,遵循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健全利益冲突管控机制,杜绝利益输送[14] - 严防违法犯罪,不得利用管理人资质实施非法融券、配资、集资等活动[15] - 保证持续经营能力,加强资金、人员、系统投入,不得参与买壳卖壳等扰乱市场秩序的活动[15]
私募圈大事件!张军、张维、但斌、裘慧明……行业大咖齐聚,周四相约武汉!
券商中国· 2025-06-24 08:37
一年一度的私募界盛会——"金长江"奖颁奖典礼即将开幕! 6月26日(周四),由证券时报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高峰论坛"将在武汉正 式举行。2015年至2025年,金长江走过了十年星光,始终以专业为炬、以公正为尺,丈量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 奔腾浪潮。 本届论坛可谓大咖云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明汯投资 创始人裘慧明、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银叶投资首席投资官许巳阳、茂源量化创始人郭学文、景林资产合伙 人田峰、高毅资产合伙人韩海峰、凯丰投资董事长吴星等数十位重量级嘉宾出席。 自"9·24"行情以来,受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刺激,大量长期资金进场。2025年开年,DeepSeek横空出世,一举扭 转了中国AI落后的悲观预期;4月初,关税战一度震动全球市场,仅40天后峰回路转,中国资产重受青睐,市 场信心再度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情绪有所升温,两市日均成交额在1.2万亿元上方,沪指在3400点附近蓄势待发,私 募基金有望迎来一轮赚钱机遇。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聆听中国私募基金行业领袖的真知灼见,本届论坛主办方特别安排了线上直播,参与直播的 平台包括 ...
从投资者结构变化看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2024年投资者结构全景分析
证券日报网· 2025-06-23 22:13
A股投资者结构分析 - 2024年末A股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产业资本34.4%、政府持股7.6%、专业投资机构19.2%、个人大股东6.4%、一般个人投资者32.3%,产业资本和政府持股占比提升,专业投资机构和个人大股东占比略降,一般个人投资者占比下滑[1] - 产业资本和政府持股具有逆周期特征,2022-2024年合计持股市值占比累计上升4.7个百分点至42.0%,在市场波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1][2] - 产业资本和政府持股比例提升既得益于增持行为,更得益于其持有优质股票相对A股整体的涨幅,2022-2024年一般法人持股股份数量占比仅上升0.5个百分点,而持股市值占比上升4.7个百分点[2] 产业资本和政府持股特征 - 产业资本持股比例从2021年末31.1%的低点回升至2024年末34.4%,持股市值达26.7万亿元,主要受产业并购、股票回购和持股行业表现优于大盘三方面驱动[4] - 政府持股比例连续三年回升至7.6%,2024年持股市值达5.9万亿元,其中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持有金融机构股权大幅增值,银行股2024年上涨44%[5] - 产业资本和政府持股在公用事业、基础化工、通信、国防军工等战略行业持股比例明显提升,2022-2024年公用事业和基础化工行业持股占比增幅均超4个百分点,持股股份数量均提升超40%[3] 专业投资机构发展 - 2024年专业投资机构持股占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14.9%,呈现公募、私募、保险"三足鼎立"格局[6] -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5.7万亿元,占比7.3%,虽连续三年下滑但仍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2024年偏股型公募基金规模由5.2万亿元增长至6.6万亿元[7] - 私募基金持股占比4.1%,其中私募股权机构持股市值1.9万亿元,占比2.5%,在A股IPO渗透率达75%[8] - 保险资金持股市值1.5万亿元,占比回升至1.9%,当前权益投资比例仅略超20%[9] - 社保基金持股市值近5000亿元,直接投资股票配置比例超20%,成为主要持股方式[10] 外资和个人投资者 - 外资机构持股市值3.4万亿元,占比由2021年5.6%下降至2024年4.3%,对钢铁、食品饮料等行业大幅减持[12] - 一般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25万亿元,占比32.3%,贡献约70%交易量,2024年四季度居民投资股票意愿比例由13.3%提升至17.5%[13][14] 交易风格影响 - 公募基金、量化私募、外资机构对A股交易风格影响最大,2024年交易金额占比分别达8.3%、约15%、6.8%[17] - 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从2017年82%降至2021年70%以下,机构化趋势显著[16] 投资者协调发展 - 产业资本侧重长期经营,专业机构侧重财务投资,个人投资者追求短期收益,不同偏好造就A股投资逻辑[18] - 需推动个人持股间接化、鼓励机构参与公司治理、发挥政府与市场资金共同稳定市场作用[20][21][22]
从事无关业务、利益输送……监管集中警示私募三类违规行为
贝壳财经· 2025-06-23 18:53
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 核心观点 - 深圳证监局发现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三大类违规行为: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利用在管私募基金进行利益输送、利用管理人资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1][2][3] - 私募乱象频发的原因在于合规意识淡漠,部分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偏离主业甚至沦为犯罪工具 [7] - 深圳证监局提出四大监管要求:聚焦主业、加强内控、严防犯罪、保证持续经营能力 [6][7][8] 违规行为分类 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 - 销售伪金交所产品:某股权类私募机构与房地产企业签署《承销协议》,向自然人投资者推介伪金交所发行的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计划,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 [2] - 其他无关业务包括对外提供咨询服务、居间服务、销售投资标的公司股权、协助非公司员工获取基金从业资格等 [2] 利用在管私募基金进行利益输送 - 运作在管基金为他人指定的债券提供流动性支持 [2] - 向在管基金收取大额"顾问费"或向投资标的收取咨询服务费但未纳入基金财产 [2] - 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以显著低于第三方估值的价格向高管自有资金成立的私募基金卖出债券,短期内又以高于第三方估值的价格买回 [3] 利用管理人资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 设立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集资金 [3] - 出借、出卖管理人资质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提供便利 [3] - 实控人控制私募基金账户实施市场操纵或开展场外配资 [3] - 多家小型私募机构通过"卖壳"方式让渡管理权,被用于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4][5] 监管要求 聚焦主营业务 - 私募机构应持续优化专业投资能力,不得开展与私募基金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 [7] 加强合规内控 - 遵循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健全利益冲突管控机制,加强关联交易和从业人员投资管控 [7] 严防违法犯罪 - 不得利用管理人资质实施非法融券、配资、集资等活动,或出借资质配合他人犯罪 [7] 保证持续经营能力 - 加强资金、人员、系统投入,符合持续经营条件,禁止参与"买壳""卖壳"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8] 后续监管措施 - 深圳证监局将加强合规检查力度,严肃问责违规行为,督导私募机构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平 [9]
卖课、算命、利益输送……深圳证监局通报私募乱象
证券时报· 2025-06-23 15:48
私募基金行业乱象 - 深圳证监局通报指出部分私募机构偏离主业,从事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卖课、算命、为券商引流开户等无关业务[1] - 有股权类私募机构因增量业务不足,与房企合作销售伪金交所发行的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计划,收取150余万元咨询顾问费[3] - 证券类私募机构通过自媒体销售投资课程,并向券商期货公司推荐客户获取返佣,管理费收入占比极低[3] 违规业务类型 - 私募机构销售投资标的公司股权:某股权类私募以零对价受让新三板摘牌公司股份后转让给自然人投资者,获利20余万元[4] - 协助非员工获取基金从业资格,办公场所混同开展易经算命、知识付费等无关活动[4] - 债券私募利益输送:投资经理与券商合谋承接指定城投债并收取报酬,或为债券发行人提供流动性支持收取高额资金成本[6] 利益输送手段 - 向在管基金收取未披露的"融资顾问费":某股权类私募通过关联方收取大额费用,未纳入基金财产[6] - 高管自有资金与在管基金进行"高买低卖"债券交易,价格显著偏离第三方估值[7] - 私募机构向关联方理财产品收取咨询服务费,旗下3只基金认购该产品但费用未纳入基金财产[6] 违法犯罪行为 - 非法募资:某私募设立数十个未备案有限合伙企业公开募资并保本保收益,涉嫌非法集资[9] - 出借管理人资质:多家小规模私募通过"卖壳"方式让渡控制权,被用于非法集资活动[9] - 利用私募基金账户实施市场操纵、场外配资及非法经营(如分仓软件虚拟子账户进行股票回转交易)[16] 监管要求与方向 - 要求私募机构聚焦投资主业,禁止开展冲突或无关业务[12] - 加强合规内控,健全利益冲突管控机制,杜绝利益输送[12] - 严禁利用资质实施非法集资、配资等犯罪活动,不得参与"买壳卖壳"[12] - 深圳证监局将加大检查力度,严肃问责违规行为[13]
卖课、算命、利益输送……深圳证监局通报私募乱象
券商中国· 2025-06-23 13:04
监管通报私募行业乱象。 此外,还有私募机构协助非公司员工获取基金从业资格,严重扰乱行业秩序。或者在办公场地内开展无关活 动,据悉,有证券类私募机构与4家关联公司混同办公,办公场所未悬挂该管理人招牌或者明显标识,现场存 在多名人员从事易经算命、知识付费、修订家谱等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 6月20日,深圳证监局发布最新一期《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指出近年来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区少 数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相冲突或无关的业务,比如销售伪金交所产品、卖课、算命、为券商引 流开户获取返佣;债券私募利益输送;在管基金与高管自有资金进行"高买低卖"交易…… 深圳证监局认为,发生上述情形的核心原因在于,相关人员合规意识淡薄,将私募基金管理人视同为一般企 业,为追求经济利益主动偏离或者放弃主责主业,个别机构甚至沦为犯罪工具。 有机构销售伪金交所产品 据深圳证监局发现,辖区内有部分私募机构偏离主责主业,从事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业务。如销售伪金交所产 品、提供咨询服务、居间服务,销售投资标的公司股权,甚至协助非员工获取从业资格、在办公场地开展易经 算命等无关业务。 具体来看,比如有股权类私募机构销售伪金交所产品。 ...
主观多头榜单出炉!5月反弹但仍落后于量化!榕树投资、同犇投资等上榜!
私募排排网· 2025-06-21 17:48
主观多头策略表现 - 主观多头策略五月平均收益达3.18%,较四月显著改善,在16个二级策略中排名第二 [2] - 近半年和近一年平均收益分别为7.70%和24.71%,均跻身前三 [2] - 近三年平均收益为35.88%,在所有二级策略中排名居中 [2] 主观多头策略短期表现 - 近半年TOP20中有7只产品收益超过100%,能敬投资旗下"能敬价值优选二号"排名第一 [4] - 优波资本旗下"优波三号A类份额"排名第二,基金经理陈龙拥有20年投资经验并获五座金牛奖 [8] - 沁昇基金旗下"沁昇吉迈顿一号"排名第三 [4] 主观多头策略中期表现 - 近一年TOP20上榜门槛为***%,5只产品收益超过200% [9] - 行必达(厦门)私募旗下"行必达质真"以***%收益登顶榜首 [9] - 能敬投资旗下产品同时入围近半年和近一年TOP20,展现持续优异表现 [13] 主观多头策略长期表现 - 近三年TOP20上榜门槛为***%,5只产品收益率超过***% [14] - 钜融资产旗下"钜融百川1号"排名第二,采用"价值投机"理论在"924行情"中收益颇丰 [18] - 同威投资旗下"同威天眼"排名第三 [16]
多地证监局开罚单!这些知名私募受罚
券商中国· 2025-06-21 15:15
私募行业监管动态 - 6月多地证监局对私募管理人开出罚单,涉及多家知名私募公司[1][2] - 迦明资产因部分基金投资范围不符合合同约定、向托管人提供非实际履行投资协议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3] - 佳岳私募因私募基金间互投未建立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被海南证监局责令改正[4] - 北京焰石投资、上海垒土资产、利得资本等私募公司6月也收到各地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5] 被罚私募公司概况 - 迦明资产成立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登记,管理规模20亿~50亿元,属于私募创业投资管理人[3][4] - 佳岳私募成立于2016年1月,2017年8月登记,管理规模20亿~50亿元,属于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4][5] 私募行业出清情况 - 2024年以来已有580家私募注销,其中266家主动注销,275家协会注销,38家因12个月无在管产品注销[6][7] - 2024年全年累计注销1502家,2023年2537家,2022年2210家,2021年以来累计注销达8063家[7] - 截至2025年4月末,存续私募管理人19891家,管理基金141579只,总规模20.22万亿元[7] - 其中私募证券投资管理人7827家,规模5.51万亿元;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11867家,规模14.37万亿元(10.96+3.41)[7]
百亿私募靠量化,小私募靠主观取胜?股票投资10强私募出炉!龙旗、复胜、神农登顶!
私募排排网· 2025-06-21 11:01
股票策略私募市场概况 - 股票策略是私募主流策略,截至2025年5月底占比66.58%,对应5185家私募机构 [2] - 有业绩展示的股票策略产品2822只,占私募产品总数61.54% [2] - 近一年(2024-06至2025-05)全球主要股指普涨:恒生科技指数涨40.09%领跑,中证2000涨25.51%,纳斯达克涨14.21% [4] 私募股票策略业绩表现 - 269家私募(3+产品展示)近一年平均收益26.49%,跑赢A股指数 [4] - 5亿以下规模私募表现最佳,平均收益28.55% [4] - 百亿私募中量化机构占优(23家量化vs 8家主观),前10强含8家量化私募 [6][7] 分规模组业绩领先机构 百亿规模组 - 龙旗科技:12只产品展示,创始人朱晓康具22年金融经验,获2024年多项行业大奖 [8][9] - 量派投资:4只产品展示,2019年成立,团队含数学竞赛获奖者及常青藤背景人才 [9] 50-100亿规模组 - 复胜资产夺冠,聚焦"智能化+品质化"新消费,团队获5座金牛奖 [13] - 前10强中量化私募占6席,包括天算量化、千衍私募等 [10][12] 20-50亿规模组 - 神农投资主打"极品投资"理念,重点布局AI、生物医药及新消费赛道 [17] - 主观私募占主导(19家),前10仅2家量化机构 [14][16] 10-20亿规模组 - 能敬投资控股夺冠,主观私募占5席,量化占4席 [18][21] - 橡木资产专注量化中高频策略,团队来自浙江大学 [22] 5-10亿规模组 - 优波资本、万涛私募分列冠亚军,主观私募占5席 [23][26] 5亿以下规模组 - 海南香元私募夺冠,前10均为主观私募,上榜门槛为各规模组最高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