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这一个十年与科技同行,富国基金徐智翔:今年或许是机器人量产的奇点时刻
聪明投资者· 2025-02-27 14:50
徐智翔的职业背景与投资理念 - 拥有材料物理和量子光学专业背景,职业经历涵盖咨询、航天研究所、卖方研究所和保险资管,对新能源产业链研究贯穿始终[2] - 2021年加入富国基金后,投资重心从新能源转向人工智能领域[2][21] - 投资理念强调捕捉颠覆式创新带来的非线性成长奇点,从第一性原理判断行业成长潜力[3][4] 三维一体投资框架 - 将产业发展分为0-1(朦胧期)、1-10(甜蜜期)、10-N(成熟期)三个阶段[4][35] - 0-1阶段注重行业空间和竞争格局,1-10阶段采用PEG模型选择成长股,10-N阶段侧重格局和估值[7][8][9] - 组合构建遵循"守正出奇"理念,守正部分追求高确定性,出奇部分捕捉非线性成长机会[10][11] 新能源行业投资经验 - 2015-2016年成功推荐碳酸锂、钴、镍等上游材料,受益于新能源第一波起势[19] - 2017年抓住光伏龙头机会,通过单晶硅片技术路径实现盈利[20] - 2019年重点研究电动汽车供应链,关注两家核心企业至今[20] - 2021年预判锂电材料产能过剩风险,及时调整仓位[20]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2021年开始关注某电动汽车龙头企业的AI技术,为后续投资做准备[23] - 2022年四季度配置少量机器人股票,2023年全面转向AI领域[24][27] - 将AI发展分为Perception AI、Generative AI、Agentic AI和Physical AI四个阶段,重点关注机器人方向[29] - 认为2024年可能是机器人量产的奇点时刻,类比电动车发展路径[57] 当前投资重点与选股策略 - 主要布局AI应用领域,包括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等[66][67][68] - 采用空间、格局、估值三维选股框架,0-1阶段重空间和壁垒,1-10阶段重空间和估值[42][43][44] - 特别关注技术壁垒,通过毛利率、净利率和技术不可复制性判断企业竞争力[45] - 举例某电机企业作为机器人核心标的,测算其潜在市场规模达数亿元[47][48] 行业周期与公募投资 - 认为2021年前公募表现好因消费、电子、新能源、医药等行业处于1-10阶段[37] - 2021年后多个赛道进入10-N阶段,面临估值压缩和增长放缓[39] - 等待新的大产业出现,AI可能是未来十年重点方向,部分细分领域已进入1-10阶段[40][41]
小米15/SU7「双Ultra」即将发布!雷军宣战超高端;TikTok吸金能力再创记录;DeepSeek下调API调用价格
雷峰网· 2025-02-27 08:20
奔驰中国裁员与业绩下滑 - 奔驰中国区开启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超过10%,赔偿方案为N+9 [5] - 奔驰全球计划在2025年底前裁员2万人,目标降本50%,削减9万名员工分红 [6] - 奔驰2023年息税前利润暴跌超30%,中国和德国市场销量双降 [6] - 奔驰高层人事变动,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仕凯将于2025年退休,由佟欧福接任 [6] 小米新品发布与汽车业务 - 小米将于2月27日发布小米15 Ultra手机和小米SU7 Ultra汽车,定位超高端 [9] - 小米SU7 Ultra预售价格81.49万元,目标年销量1万台,信心达九成 [9] - 小米15 Ultra起售价预计低于7000元,主打6K+价位段 [9] - 理想汽车调整i8发布会时间,避免与小米发布会撞期 [8] 纵目科技与合芯科技危机 - 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否认跑路传闻,称正在海外寻求融资机会 [10] - 纵目科技被曝高管私转88万元保供款,唐锐承认流程不合规 [10] - 合芯科技董事长姚克俭失联,公司拖欠500多名员工10个月工资,涉及金额近1亿元 [13] - 合芯科技被法院限制高消费,自研高端CPU项目停滞 [13] TikTok与英伟达业绩亮点 - TikTok 2024年应用内消费达6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是第二名Monopoly GO的2倍多 [14] - TikTok第四季度IAP收入19亿美元,同比增长显著 [15] - 英伟达2025财年Q4营收393.31亿美元,同比增长78%,数据中心营收355.8亿美元 [27] - 英伟达全年营收1304.97亿美元,净利润728.80亿美元,CEO黄仁勋称Blackwell芯片需求惊人 [27] 苹果与三星技术动态 - 苹果折叠屏iPhone目标消除折痕,三星与安费诺联合攻关,最快2025年下半年发布 [28] - 苹果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库克7461万美元薪酬,未接任董事长 [29] - 三星推出抗量子解密芯片S3SSE2A,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安全威胁 [37] 其他行业动态 - 石头科技发布G30系列扫地机器人,配备五轴仿生机械手和20000Pa吸力 [19] - 博世计划终止电动汽车充电服务,Charge My App将于2025年3月下线 [20] - 腾讯IEG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体育、音舞等产品部,撤销多个合作部门 [24] - DeepSeek下调API夜间调用价格,降幅最高达75% [25] - Meta计划投资2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部署130万块GPU [36]
马斯克的阴影开始笼罩特斯拉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2-26 23:09
核心观点 - 埃隆·马斯克的政治行为对特斯拉销量、品牌忠诚度和投资者信心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1][8][10] - 特斯拉在全球多个关键市场出现销量大幅下滑 欧洲1月销量下降45% 德国1月注册量下降59% 瑞典Model Y注册量下降48% Model 3销量下降31% [4][6][10] - 消费者因马斯克政治立场放弃特斯拉品牌 转向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 [2][3][16][18][24] 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1月销量同比下降45% 为十多年来首次年度全球交付量下降 [4] - 加州市场2023年销量下降12% 因马斯克攻击该州领导人 [5] - 德国市场2023年注册量下降41% 2024年1月进一步下降59% [6] - 瑞典市场Model Y注册量下降48% Model 3销量下降31% [10] - 特斯拉股价自12月历史高点下跌37% 但自11月5日选举以来仍上涨20% [15] 消费者反应 - 特斯拉车主因马斯克政治行为提前还贷并置换车辆 [3][16] - 2023年彭博调查显示 马斯克在消费者好感度话题中下降幅度最大 [9] - 美国多数选民认为马斯克在影响决策方面权力过大 [11] - 共和党策略师发现马斯克在燃油车用户中比电动车用户更受欢迎 [12] - 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 如本田、现代、大众、宝马、Lucid和Polestar [20][21][22][23] 竞争环境 - 加州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被本田和现代获得 [20] - 德国市场大众、西雅特、斯柯达和宝马1月销量增长最大 [21] - Lucid Group售价69900美元的Air轿车关注度增加 [22] - Polestar指示销售人员瞄准对特斯拉不满的车主 [23] - 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多数制造商推出强大产品 [23] 公司运营 - 管理层预计汽车业务2024年恢复增长 但未提供具体数字 [13] - Model Y生产线调整导致本季度损失数周产量 [15] - 更便宜车型预计上半年开始生产 [15] - 年初销量疲软部分源于Model Y生产调整 [14]
在 Robotaxi泡沫破裂之前,请尽快出售特斯拉
美股研究社· 2025-02-26 19:52
特斯拉股价表现与市值分析 - 特斯拉股价自2025年1月2日以来下跌约10%,从每股380-390美元跌至337美元,远低于2024年圣诞节前后490美元的高点[1] - 特斯拉当前市值1140亿美元,是全球5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大众、BYD、通用、福特)市值总和517亿美元的两倍多[3] - 特斯拉2024年销量180万辆(与2023年持平),而5大汽车制造商合计销量3400万辆,其市值溢价相当于年销量6800万辆的估值[4] 核心业务挑战 - 电动汽车销量停滞:2024年销量与2023年持平,删除2030年2000万辆年交付目标[6] - 市场份额下滑:中国BEV市场份额从2022年16.6%降至2024年11月7.4%,欧洲市场类似[6] - 利润率下降:2024年净利率7%,较2022年15%大幅下滑[8] Robotaxi业务前景 - 规模障碍:部署100万辆Robotaxi需300亿美元前期成本,存在供需错配风险[9][10] - 竞争劣势:Uber已计划与Waymo合作自动驾驶服务,且专注出行领域,管理团队经验丰富[11][12] - 资源分散:特斯拉需同时应对电动汽车竞争、人形机器人开发,而Uber专注出行服务[12] 其他增长领域评估 - 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仅启动3-4年,难以复制电动汽车先发优势,全球汽车市场份额仅2%的背景下难以支撑估值[8] - 市场预期修正:若Robotaxi未能兑现增长故事,特斯拉市值可能向传统车企靠拢(如丰田237亿美元市值)[13]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车企转型:丰田在华建设新电动汽车工厂,大众等企业净利率4-10%[3][6] - 出行服务商布局:Uber 2024年营收440亿美元,较2017年80亿美元显著增长,积极应对自动驾驶竞争[12]
特斯拉要吃“回头草”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1 18:51
特斯拉设计理念调整 - 特斯拉在新款Model Y上重新引入转向灯杆设计,与近期Model 3可能跟进的设计理念保持一致[7][8][14] - 公司高管承认移除转向灯杆"做得有些过头",认为需要重新平衡极简设计与功能性[12] - 转向灯操作在无实体杆车型上存在使用不便问题,特别是方向盘未居中时[14] 特斯拉取消实体按键的原因 - 基于两大理念:为L5自动驾驶做准备(计算机需控制所有功能)和追求视觉简洁[16][18] - 自2021年起逐步取消所有实体按钮,包括Model S/X/3和Cybertruck车型[12] - 设计团队认为实体按键会使车辆显得过时[18] 无转向灯杆车型的解决方案 - 第三方公司提供改装方案,如Enhance Auto的S3XY手柄套件,售价409.69欧元(429美元)[22][24] - 改装方案可控制转向、雨刷等60多种操作,通过OBD端口连接[22] - Model 3专用套件2月24日开始发货,Model S/X套件4月下旬发货[24] 特斯拉人机交互设计演变 - 最初将转向灯等功能移至方向盘按钮或触摸屏操作[12] - 新款Model 3转向按钮位于方向盘左侧辐条,操作体验欠佳[14] - 换挡操作改为屏幕滑动方式,用户体验有待优化[14]
新ModelY在上海量产;百度广告下滑,智能云增长;Grok3发布,数月后开源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2-19 20:23
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量产 - 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在上海工厂量产,2月下旬开始交付,比市场预测的3月提前[1] - Model Y首次重大更新,百公里能耗从12.5度降至11.9度,最大续航增至719公里,全系标配自动辅助驾驶硬件[1] - 2023年Model Y在中国销量超过48万台[1] 百度2024年财报 - 百度2024年总营收1331亿元,同比微跌1%,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21%[2] - 非GAAP营业利润下滑8%,在线营销业务同比下滑3%,占营收超一半[2] - 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同比增长33倍,智能云业务四季度同比增长26%[2] xAI发布Grok 3 - xAI发布Grok 3,马斯克称其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3] - Grok 3在Colossus数据中心训练,使用10万块H100 GPU,共计2亿个GPU小时[3] - xAI计划几个月后将最新模型开源[3] 永辉超市调整策略 - 永辉超市计划2024年关闭约200家尾部店,2023年已关闭230家,年末门店数约780家[4][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2.1亿元,亏损扩大[5] - 学习胖东来模式,改造31家门店,但转型面临资本投入和盈利模型切换等挑战[4][5] 亿滋国际收购恩喜村 - 亿滋国际以2.4亿美元(约17亿元)收购恩喜村约67.8%股份,交易后持股72.3%[6] - 恩喜村是山姆、盒马、星巴克供应商,瑞士卷年销售额一度超10亿元[6] - 亿滋计划将恩喜村接入全球供应链,推广至50万家门店[6] 爱奇艺业绩下滑 - 爱奇艺四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至66亿元,净亏损1.9亿元[7] - 会员、广告收入下滑,归因于内容不足[7] - 将加大对短剧投入,看好其提振广告收入的潜力[7] 亚瑟士业绩创新高 - 亚瑟士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9%至6785亿日元,营业利润638亿日元,同比增长超八成[8] - 减少低价促销,四季度盈利带动整体增长[8] - 2024年将继续高端化战略,目标营业利润率15.4%[8] 汉堡王中国股权变更 - RBI集团全资控股汉堡王中国,正在寻找新合作商[9] - 汉堡王中国原特许经营商TFI本可运营至2032年[9] - 汉堡王在华约1700家门店,远少于肯德基(1.1万家)和麦当劳(7000家)[9] 月之暗面收缩投放 - 月之暗面(Kimi)大幅收缩投放预算,暂停多个Android渠道和第三方广告平台合作[10] - 2023年10月单月投放费用超2亿元[10] - 受外部因素和内部战略调整影响[10] SSI融资估值超300亿美元 -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苏茨克维泽的SSI公司即将完成10亿美元融资,估值超300亿美元[11] - 公司仅10余人,未公布技术细节,目标是构建安全超级智能[11] 理想汽车聚焦AI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将更多精力投入AI业务[12][13] - 理想定位为AI企业而非AI汽车企业,每周参加4-5次AI会议[12] - 汽车业务已相对成熟,管理层认为需专注AI[13] 广汽华为合作 - 广汽与华为成立"GH项目公司",合作模式不同于其他车企[14] - 首款车型计划2026年上市[14] - 广汽传祺"传祺向往"系列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14] Shein增长强劲 - Shein执行主席称公司增长依然强劲[15] - 投资供应链进步和物流以提升效率和交付速度[15] - 此前多次被报道降低IPO估值[15]
2025开年,特斯拉暴跌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2 00:58
编 译 / 钱 亚光 设 计 / 赵昊然 来 源 / i n si d e e v s. c o m , t h e d r i v e n . i o , w w w. f t . c o m 比特币、碳排放额度以及有关人工智能的承诺所能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不管喜欢与否,特斯拉终 究还是一家汽车公司。不过,特斯拉 2025 年的销售开局并不理想。 最近几天,全球各地市场的去年全年及1月销售数据表明,埃隆·马斯克领导的电动汽车公司前景黯 淡。尽管去年特斯拉大规模推出了Cybertruck,本应在美国广阔的皮卡市场吸引更多买家,但它在 一些曾经几乎垄断电动汽车销售的地区却遭遇了严重下滑。 2024年,特斯拉在美国各地销售了633762辆汽车,较2023年以来下降了5.6%。在加州,特斯拉在 2024年失去了其总市场份额的7.6个百分点,而其总份额从2023年的60.1%下降到2024年的52.5%。 特斯拉2025年1月美国销量49000辆,低于2024年1月的54444辆,同比下降10%。 加州新车经销商协会(CACDA)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加州电动汽车销量趋于平稳,占新车销量 的25.3%,仅略高于 202 ...
对抗特斯拉,8巨头充电联盟在美部署全国网络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7 23:59
充电网络现状与问题 - 美国公共充电设施不足且运行状况不良,2024年第三季度约20%充电尝试失败,主要因充电桩离线或损坏[4] - 特斯拉占据美国约三分之二的快速充电站,8家汽车制造商联盟旨在减少对特斯拉网络的依赖[4] IONNA充电联盟成立与规划 - 2023年7月由宝马、通用、起亚、本田、现代、奔驰、Stellantis和丰田8家车企联合成立,类似欧洲IONITY模式[4] - 计划结合政府投资与私人资金,在北美部署高功率充电网络,支持CCS和NACS充电标准[4] - 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80款车型4400次充电测试,提供6.3万度电,优化硬件及软件后进入全国扩张阶段[6] - 当前6个地点58个充电站投入运营,2025年目标新增超100个站点、1000个充电桩,2030年目标超3万个充电站[6] 车企合作与战略动机 - 8家车企均摊未公开的巨额投资,通过合作解决充电网络瓶颈以促进电动汽车销售[11] - 车企在美国已推出超30款电动车型,计划2030年前新增至少60款,通过IONNA增强公共充电领域影响力[6] - 奔驰、通用等已有独立充电项目(如与EVgo、ChargePoint合作),但IONNA被视为补充性战略举措[8] 用户体验与技术升级 - 充电站设计包含遮阳篷、休息室(含卫生间、咖啡馆、Wi-Fi)、智能预订、车内支付等设施[17][18][19] - 采用400千瓦高功率充电桩,支持800+伏电压,兼容CCS/NACS标准,提供即插即充技术[17][18] - 2025年将引入AI驱动的计算机视觉和亚马逊无感支付技术,实现24小时无人零售服务[19] 市场影响与行业竞争 - IONNA预计加速北美充电基础设施竞争,尤其利好现代、起亚等参与车企的电动车型销售[20] - 联盟通过统一客户体验标准(如清晰标识、照明、便捷服务)提升行业服务标杆[17][20]
上汽、吉利、比亚迪起诉欧盟;抖音本地生活上线打车服务;“特朗普交易”3.0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1-24 23:02
中国车企欧盟反补贴诉讼 - 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和比亚迪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其中比亚迪被加征17%关税,吉利为18.8%,上汽集团最高为35.3% [1] - 欧盟认为中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压低出口价格导致不公平竞争,但上汽集团表示调查过程中存在信息遗漏和认定错误 [1] - 上汽集团是受欧盟反补贴关税影响最大的厂商,2024年在欧洲市场销量达24.5万辆,占其海外总销量108.2万辆的22.6% [1] - 上汽集团计划2025年通过智己汽车LS6、L6两款产品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1] 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拓展 - 抖音在"我的钱包"菜单中新增"打车"入口,实际由高德聚合提供服务,平台通过向服务商卖订单赚佣金 [2] - 抖音自2019年开放与出行服务商合作接口,但未来没有自建打车平台的计划 [2] - 网约车行业新玩家难以撼动市场格局,高德凭借地图场景切入成功,日均订单达几百万笔,腾讯和美团聚合平台日均订单在几十万到上百万笔 [2] 特朗普政策影响 - 特朗普上任第一周创造了至少4800亿美元的财富机遇,包括加密货币、AI基建和汽车政策调整等领域 [3][4][5] - 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发行的官方迷因币$TRUMP和$MELANIA市值分别达到92亿美元和6.2亿美元 [4] - 星门计划宣布将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带动甲骨文、软银市值周内合计上涨847亿美元,微软、Arm和英伟达市值合计上涨3825亿美元 [5] - 特朗普撤回拜登政府的电动车帮扶政策,推动福特、通用、Stellantis三大传统车企市值上涨45.8亿美元 [5] 短剧市场发展 - 小红书推出短剧栏目,前期限时免费,后续将引入付费模式 [6] - 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约半数短剧通过广告变现,直接和间接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 [6] - 大多数微短剧拍摄成本在20-30万元之间,单个热门剧目收益可达300-400万元 [6] 手游行业表现 - 2024年全球手游产业收入809亿美元,中国前三十名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达234亿美元,占全球前一百名发行商收入的36% [7] - 腾讯、网易、米哈游位列国内前三,《菇勇者传说》《绝区零》等新游戏贡献数十亿美元收入 [7] 企业动态 - 字节调整员工福利政策,新增商业保险覆盖范围,2026年起取消春节红包 [8] - 三菱汽车考虑不加入日产和本田合并计划,若参与合并后公司总市值将达580亿美元,不参与则为540亿美元 [9] - 特斯拉召回120.68万辆汽车,小米召回3.1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比亚迪召回6843辆方程豹豹5 [9] - LG新能源2024年Q4净亏损2.9亿美元,为三年来首次亏损,计划削减2025年30%的资本开支 [10][11] - OpenAI推出AI代理工具Operator,能够像人类一样使用网页浏览器完成任务 [12] - 阿迪达斯计划在德国总部裁员500人,2024年营业利润13.27亿欧元,不到2021年的70% [13] - 五粮液下调专卖店和渠道运营商第八代五粮液计划供应量,最高调减比例达50% [14]
中国车企反击,将欧盟告上法庭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4 22:08
编译 / 钱亚光 设计 / 师 超 去年 10 月,国有企业上汽及其子公司的电动汽车被征收最高 35.3%的关税,此外还有适用于所有电动汽车进口的 10%的基准关税。比亚迪和吉利及其 子公司分别被征收 17%和 18.8%的关税。 特斯拉税率为7.8%。其他被认为与欧盟反补贴调查合作的公司支付 20.7%的税率,而那些被认定不合作的公司则支付最高 35.3%的税率。这些关税的征 收期限为五年。 与此同时,中国欧盟商会(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to The EU,CCCEU)全力支持这一法律行动,称这些贸易措施是"不公正的"。 该商会还呼吁通过谈判解决电动汽车争端,强调了自由贸易以及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廉价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他们表示:"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坚持自由贸易原则、促进双方经济共同增长以及提高可及性至关重要,要确保欧洲、中国及其他地区的消 费者能够买得起电动汽车。" 来源 / reuters.com, www.scmp.com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已向欧盟法院(CJEU)发起诉讼,对欧盟的进口关税提出质疑。 法庭文件显示,这三家公司均于1月21日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