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式正餐
icon
搜索文档
痛心!云海肴联创赵晗40岁心梗离世,曾获红杉、聚霖资本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19 20:04
公司核心事件 - 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云海肴联合创始人、前董事长赵晗因突发心梗,于9月18日在昆明同仁医院病逝,年仅40岁 [3][4] - 云海肴CEO朱海琴在微博确认赵晗离世消息,并表示“过去几年餐饮行业经历了很多考验,赵晗也一直承受压力很大” [9] - 赵晗在2014年4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2024年底董事会调整后,朱海琴接任董事长兼CEO,成为新任法定代表人 [9]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规模 - 云海肴创立于2009年,由赵晗与堂哥吕志韬、好友户峰阳和朱海琴在北京后海开出第一家餐厅,创业初期将原本用于买房的30多万元全部投入 [5][7] -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拥有138家直营店,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滇菜领军企业 [9][16] - 公司旗下创立“云海肴·汽锅鸡”、“刀小蛮半只鸡过桥米线”和“舔鼻尖”三个品牌,门店遍布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29个城市 [9][16] - 2019年4月开启国际化步伐,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开设首店,目前在新加坡拥有五家门店 [16] 公司融资与早期扩张 - 2012年,品牌获得红杉中国、聚霖资本等机构的A轮融资,但具体融资金额未对外披露 [16] - 从2013年开始连锁扩张,先在北京开出60余家门店,随后向上海、深圳等其他一线城市扩张 [15]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事件 - 2024年7月底,云海肴供应字节跳动新加坡办公处员工午餐后,约130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其中60人送医,事件根源为爆炒鸡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18] - 2025年7月2日,新加坡国家法院庭审,云海肴首席执行官吕志韬当庭代表公司认罪,被判处最高罚款7000元,公司随后永久关停“公司团餐”服务并关闭纳福城分店 [18]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云海肴共有82条相关投诉,主要涉及“吃出蟑螂”、“用餐后腹泻”等卫生问题 [20][21] 创始人背景与行业影响 - 赵晗1985年出生于云南昆明,200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是人大国学院的首届毕业生,被称作“人大才子”到“云南菜大王” [5][7] - 疫情期间,赵晗的校友企业云海肴向人大捐赠8400个加厚加高一次性餐盒、1296个鲜花饼、5000个N95口罩 [13] - 根据“2025企业家健康管理国际论坛”数据,中国企业家平均寿命仅为58岁,显著低于国民平均寿命79岁,创业者健康问题成为焦点 [22]
知名餐饮品牌创始人去世,年仅40岁,CEO回应: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他一直承受很大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27
公司核心事件 - 云海肴创始人、前董事长赵晗因突发心梗于2025年9月18日14时43分在昆明同仁医院逝世,年仅40岁 [10] - 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5年9月20日11时在昆明市殡仪馆举行,昆明市殡仪馆确认已接到大量咨询电话 [5][7][9] - 赵晗已于2024年底全面退出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于2025年2月不再担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由朱海琴接任董事长兼CEO [10][11] 公司发展历程 - 赵晗于2009年与堂哥吕志韬、好友朱海琴等共同创立云海肴品牌,为首家餐厅筹集了家人的首付和结婚费用,在北京后海开设首店 [10][11] - 公司2010年在中关村开设第二家店,2014年将企业注册地迁回昆明,2017年11月在昆明南强街开设云南首家餐厅,2019年开拓海外市场于新加坡开设分店 [11] - 公司旗下拥有“云海肴”、“刀小蛮”等云南菜连锁品牌,致力于传承云南美食文化并推动云南食材产业发展 [10][11]
突发心梗!云海肴“85后”创始人赵晗去世,现任CEO:他一直承受压力很大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32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赵晗于2025年9月18日14时43分因突发心梗在昆明同仁医院病逝,年仅40周岁 [1][4] - 公司CEO朱海琴确认该突发消息,并表示将努力实现共同理想 [1] - 赵晗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5年9月20日11时在昆明市殡仪馆举行 [2] 公司管理团队变动 - 赵晗于2024年底全面退出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4] - 朱海琴于2025年2月出任公司董事长兼CEO,全面负责公司决策和管理 [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品牌于2009年10月由赵晗等四位“80后”在北京什刹海开设首店 [4] - 2010年在中关村开出第二家店,品牌逐渐打开市场 [4] - 2014年企业注册地迁回昆明,2017年11月在昆明南强街开办云南首家餐厅 [4] - 2019年开拓海外市场,在新加坡开设分店 [4] 公司荣誉与事件 - 公司2015年获评滇菜“进京入沪下南洋”首席示范企业、最具活力成长型企业 [8] - 2017年上榜央视“最受消费者欢迎十大餐厅”,2018年获中国食品行业卓越品牌奖等 [8] - 2024年入选《胡润中国餐饮品牌 TOP100》 [8] - 2024年公司因致字节跳动新加坡员工食物中毒事件,被新加坡国家法院判最高罚款7000新元(约合人民币3.9万元) [7] 行业背景信息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中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患者约100万人 [8] - 45岁以下心梗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8]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去世,年仅40岁,公司刚刚发文回应: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期间创办了该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4:34
公司创始人信息 - 云海肴联合创始人赵晗先生因突发心梗于2025年9月18日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0岁 [1] - 赵晗先生为1985年7月出生,云南昆明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届毕业生,曾任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4] - 赵晗先生于2009年与堂哥吕志韬、好友朱海琴等共同创立云海肴,致力于传承云南美食文化,曾获"兴滇人才奖"等荣誉,并于2024年底全面退出公司管理 [4] 公司发展历程 - 云海肴品牌于2009年由赵晗等4位80后伙伴在北京后海创办首家餐厅,创始资金来源于家人所攒首付及结婚钱 [6] - 公司2010年在中关村开设第二家店,2014年将企业注册地迁回昆明,2017年11月在昆明南强街开办云南首家餐厅,2019年开拓海外市场于新加坡开设分店 [6] - 公司先后创立云南菜连锁品牌"云海肴"和"刀小蛮",迅速发展成为滇菜连锁品牌领跑者 [6] 公司近期动态与管理层变动 - 2025年2月公司董事会调整,赵晗不再担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由朱海琴出任董事长兼CEO,全面负责公司决策和管理 [6] - 2025年7月,因2024年致字节跳动新加坡员工食物中毒事件,云海肴被新加坡国家法院判处最高罚款7000新元(约合人民币3.9万元) [6] 公司荣誉与成就 - 公司2015年获评滇菜"进京入沪下南洋"首席示范企业、最具活力成长型企业,2017年上榜央视"最受消费者欢迎十大餐厅" [8] - 公司2018年获中国食品行业卓越品牌奖、最佳品牌影响力奖,2019年获CCFA连锁品牌创新奖,2024年入选《胡润中国餐饮品牌 TOP100》 [8]
进阶的云贵菜,正成为夏日餐饮新爆点
36氪· 2025-08-28 20:2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云贵菜餐厅门店数突破4.2万家[1] - 中式正餐云贵菜市场规模从2023年318亿元增长至2025年360亿元[1] - 2024年和2025年同比增速分别为6.9%和5.9% 均高于中式正餐整体增速水平[1] 品类细分与品牌表现 - 云南火锅品类有滇翁 芸山季等品牌保持较好增长态势[3] - 云贵Bistro中Ameigo梅果 山野板扎 野果yeego等品牌门店数增长至40多家[3] - 贵州烙锅 夺夺粉 现舂野果火锅等新奇品类成为餐饮创业绿洲[3] 社交媒体推动力 - 云南美食和贵州美食抖音话题播放量均破百亿次[3] - 云贵菜和云南火锅相关抖音短视频年累计点赞量和直播年累计观看人次均破亿次[3] - 抖音生活服务云南火锅和云贵菜在售商品数和动销商品数同比增长均超100%[5] - 年直播场次超过22万场 日均订单量同比高双位数增长[5] 酸汤赛道二次增长 - 海底捞 巴奴毛肚火锅 朱光玉火锅馆等品牌推出酸汤产品[6] - 抖音生活服务云南火锅商家进驻数量同比增长51.8%[6] - 云贵菜商家进驻数量同比增长60%[6] - 酸汤鱼话题播放量达44.8亿次 酸汤牛肉话题播放量达23.6亿次[7] - 滇翁品牌7月直播观看人数近60万 环比增加28.7%[10] - 日均直播支付GMV环比增加36.7%[10] 云贵Bistro发展态势 - 抖音平台漂亮饭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7.3亿次[11] - 山野板扎通过短视频传播实现活动期间核销GMV环比增长100%[15] - 餐酒结合模式构建微醺社交场[11] - 菜品精致化提升社交属性和餐厅溢价[11] 地域分化特征 - 一线城市重精致化 三四线城市重烟火气[16] - 三四线城市云贵小炒人均价格40-60元[18] - 宣威山野人家7月支付GMV提升超400%[19] - 新客数环比增加230%[19]
小菜园20250624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小菜园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定位与发展策略**:定位大众餐饮,2013 年成立,2012 年后从 ToB 转型 ToC,门店多在购物中心,客单价 50 - 60 元,低于上市正餐品牌,集中于江浙沪皖并向华北、华南扩张,强调家常菜,无明确主打菜,菜单 45 - 50 道菜,平均炒菜单价约 39 元,涵盖多种口味,以好吃便宜为核心,高复购率,单城市开店六七十家时熟客占比 70% - 80% [2][3] - **发展状况**:2024 年上市,营收 52.1 亿元,净利润 5.8 亿元,667 家门店,2022 年至今快速扩张,每年净新增超 120 家,预计今年保持,基于中餐标准化提升趋势 [2][5] - **独特之处**:强调家常风味和高性价比,菜单口味多样,不追求网红效应,通过逐步爬坡提升单店销售额,内部激励注重净利率,门店多在社区型购物中心 [6] - **市场挑战及应对**:2024 年中式正餐同店销售额普遍下滑 10% - 12%,小菜园加速开店,行业同店下滑使租金、人力成本下降,优化成本结构,调低客单价维持竞争力和粘性,严格成本管控实现高净利率 [2][7] - **未来发展前景**:新门店投资约 130 万元,年化销售额约 750 万元,净利率 18% - 20%,年贡献 100 - 150 万元净利润,回本周期约一年,持续优化成本和扩大规模有望稳健增长,预计年化开店增速约 19%,营收增速 15% - 20%,利润增速 20%,2025 年利润目标 7 亿元,估值有望提升 [2][4][8][17][18] - **回本周期和扩张策略**:回本周期一年,在直营餐饮门店中稀缺,现有 600 多家门店贡献营收和利润,每年开约 100 多家新店,确保开店质量稳步扩张 [9] - **直营模式原因**:餐饮业态供应链复杂,全直营掌握管理权、运营权和财务权,保证品牌品质和老客群体,类似正餐品牌多为 100%直营,快餐品牌也有较高直营比例 [10] - **员工激励**:设置成长、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总股本 85%分配给七个持股平台,五个用于员工持股,截止 2024 年底 130 名员工获股权,高管占比大,中层平均持三四千万港币市值股票,与实控人签一致行动协议,锁定期至少三年以上,通过分红收益 [11] - **标准化亮点**:致力于中餐标准化,连锁餐饮前十大企业中正餐企业少,中式现炒赛道小菜园规模相对较大,市场规模约 4 万亿但分散,中餐标准化难 [12] - **标准化解决方案**:自建供应链和中央厨房,集采保质期长食材,本地采购蔬菜,中央厨房预处理后配送到门店,厨师分岗,引入炒菜机器人,提高效率和一致性 [4][13][14] - **品牌承诺**:通过 25 分钟上菜超时免单、不满意退换、问题食材十倍赔付三大承诺构建差异化服务,吸引和留住高粘性客户 [15] - **财务表现**:2024 年 667 家店,平均单店营收 773 万元,毛利率接近 69%,毛利额 533 万元,员工成本约 200 万元占大头,租金 58 万元,装修折摊 26 万元,水电煤 26 万元,广告及促销 9 万元,外卖服务开支 53 万元(占比 40%),门店运营利润 150 万,对应营收 19%左右,税后利润 113 万,单店投入 130 万回本周期约一年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餐饮行业情况**:餐饮与酒店行业供给增加,但资源要素单价下降,新上市快餐属性企业如老乡鸡等可能更快走出困境,带动中式餐饮标的估值上升 [23] - **小菜园估值**:当前估值处于低位,2025 年 15 倍市盈率,2026 年约 11 - 12 倍市盈率,经营性净流入 10 亿级别,2025 年预计至少 4 亿分红,股息率接近 4%,值得关注投资 [22] - **未来门店规划**:未来两到三年门店数量预计每年增长约 19%,2026 年达千家,2029 或 2030 年达 2000 家以上,远期 3000 家,尝试开设街边店 [20]
生成式BI如何让西贝XIBEI报表“活”起来?
虎嗅APP· 2025-03-20 18:45
核心观点 - 餐饮行业面临"数据洪流"与"决策饥渴"的双重困境,生成式BI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工具 [3] - 公司以"四个正确"为核心目标: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把正确的数据推送给正确的人 [4] - 数据治理是生成式BI实施的前提条件,公司已花费一年半时间提升数据质量 [9] - 公司从高频刚需场景切入,如门店智能客服与活动效果预测,逐步探索生成式BI的应用 [10] - 未来计划构建"营销活动库"和"运营AI系统"两大智能中枢,实现活动ROI预判和实时策略建议 [16] 数据治理 - 数据治理的首要挑战是业务数据的标准化问题,例如同一菜品在不同场景下的销售方式需统一标准 [9] - 数据治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流程与工具的协同优化,公司成立跨部门项目组梳理业务标准 [9] - 公司采用试点推广策略,先在北京单店试点,逐步拓展到5-10家店,再覆盖整个大区 [9] 用户画像与数据推送 - 公司建立三级用户画像体系,针对不同角色设计差异化推送策略,重点服务门店经营层和区域管理层 [7] - 店长更关心经营相关数据如客流量与翻台率,厨师长更关注菜品制作效率、沽清情况及顾客评价 [7] - 信息密度的动态平衡是核心难点,过多会造成干扰,过少则不足以支撑决策 [5] 应用场景与挑战 - 现阶段聚焦门店智能客服与活动效果预测等场景,与火山引擎、豆包等厂商成立专项试验小组 [10] - 最大挑战是标准的落地执行,例如门店盘点环节需定义食材存放位置并设定"先进先出"规则 [11] - 需将操作规范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形成可量化的执行评估体系,确保工具的有效使用 [12] 技术合作与未来计划 - 选择合作伙伴时考量三大能力维度:基础数据解析精度、多维分析灵活度、自动化替代效能 [13] - 大模型目前尚不能完全理解业务需求,还需不断打磨 [15] - 未来计划构建"营销活动库"实现活动ROI预判,"运营AI系统"提供实时策略建议 [16] 行业建议 - 切忌盲目追新,先解决数据准确性再谈大模型,测算投入产出比 [17] - 建议以线上高频刚需场景(如自动报表)为突破点,建立小步快跑试点机制 [17] - 生成式BI或将成为餐饮企业的"数字大脑",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