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国富量子再涨超8% 年内累计涨幅已近1.8倍 公司携手华检医疗推进RWA生态构建
智通财经· 2025-09-03 10:5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7.35%至2.19港元 成交额达2388.05万港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接近180% 近期再涨超8% [1] 股权交易 - 股东柳志伟及王涛向华检医疗全资附属公司出售18.48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0.31% [1] - 交易代价为31.42亿港元 完成后华检医疗将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1] 战略合作 - 与华检医疗围绕"链上金融"生态构建全面战略协同 推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 [1] - 整合技术、牌照、资产与渠道资源 打造链上资产发行交易及管理平台 [1] - 与美年健康、京北方三方合作 以医疗设备及数据资产收益权为底层开展数字确权与RWA代币化探索 [1]
港股异动 | 国富量子(00290)再涨超8% 年内累计涨幅已近1.8倍 公司携手华检医疗推进RWA生态构建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0:53
股价表现 - 国富量子股价再涨超8% 年内累计涨幅接近180% 截至发稿涨7.35%报2.19港元 成交额2388.05万港元 [1] 股权交易 - 单一最大股东柳志伟及股东王涛向华检医疗全资附属公司FINAL TOUCH LTD出售合共18.48亿股股份 占已发行股本约20.31% 代价为31.42亿港元 [1] - 交易完成后华检医疗将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1] 战略合作 - 双方将围绕"链上金融"生态构建全面深化战略协同 共同推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创新与落地 [1] - 整合技术、牌照、资产与渠道资源 着力打造高效、合规、开放的链上资产发行、交易及管理平台 [1] - 加速实现传统金融资产的数字化、碎片化与跨境流动 [1] 业务进展 - 8月31日与美年健康、京北方三方达成合作协议 以美年健康设备资产、数据资产、AI及其他新兴技术数字资产收益权作为底层资产 [1] - 共同开展数字确权与RWA代币化探索 探索健康医疗领域设备、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新范式 [1] - 助力大健康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发展 [1]
美年健康:全资子公司与国富量子、京北方签署数字资产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书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09:21
合作主体 - 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富量子创新有限公司、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数字资产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书 [1] 合作领域 - 三方将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在数字资产RWA领域开展全方位业务探索与合作 [1] - 探索健康医疗领域设备、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新范式 [1] - 助力大健康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发展 [1]
三部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消费
财经网· 2025-08-12 23:32
政策概述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或扩大范围 [1] - 贴息政策适用于居民个人通过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非信用卡类消费贷款,且需通过账户交易信息验证实际消费用途 [1] 贴息范围与标准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贷款可享受全额贴息,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贷款仅对前5万元额度贴息 [1] - 重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7大类(具体细分见附件) [1][2]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3] 额度限制 - 单个借款人在一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3] 重点领域明细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购置、保险及维修 [2]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服务及托育消费 [2] - 教育培训领域支持资格证书培训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2] - 文化旅游领域限定通过正规旅行社购买的国内旅游服务 [2] - 家居家装领域包含装修、家电、厨卫及家具 [2] - 电子产品领域覆盖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 [2] - 健康医疗领域涉及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及健康管理 [2]
贷款贴息降门槛,撬动民众消费意愿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2025-08-12 22:5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覆盖居民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部分[2] - 贴息政策采用"广泛辐射+重点涵盖"双轨制 全面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重点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领域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3] - 贴息比例设置双重限制:1个百分点和不超合同利率50%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政策预留延长机制窗口[4] 行业覆盖范围 - 政策覆盖基础刚需型消费和民生改善型消费 包括衣食住行、大宗商品及服务消费[3] - 重点支持七大长产业链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3][4] - 政策试点地区(四川、重庆)显示对装修、家电、汽车等领域贴息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促消费效果[3] 市场影响机制 - 当前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达3% 贴息政策将进一步降低实际利息 提升民众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3] - 政策通过降低贷款利息刺激长产业链消费 带动家具、酒店、餐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4] - 政策着力构建"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消费能力提升-企业经营改善"的良性循环链 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形成多维度影响[5] 政策实施特点 - 政策设计具有可持续性 不是临时性应急措施而是长期战略部署[4] - 通过贴息资金流向监控和贷款审批流程优化确保政策利好落到实处[5] - 政策将促消费与补短板、惠民生相结合 使民众以更低门槛享受优质养老、生育、教育、医疗、装修等服务[3]
三部门: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20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1] - 贴息金额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 - 中央财政承担贴息资金的90% 省级财政承担10% [1]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1] - 单笔5万元以下贷款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1] 适用领域及消费类别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 车辆保险及维修消费 [2]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 养老机构服务 托育及辅助生育消费 [2] - 教育培训领域覆盖资格证书培训考试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2] - 文化旅游领域支持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出行服务 [2] - 家居家装领域包含家庭装修 家用电器 厨卫用品及家具消费 [2] - 电子产品领域涵盖手机 平板 个人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购买 [2] - 健康医疗领域包括牙齿矫治 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消费 [2]
对外开放蓝皮书:强化“两区”平台效应 北京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中国经营报· 2025-07-01 00:03
北京市对外开放发展 - 北京市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促进金融业等关键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 [1] - 北京市"两区"建设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由"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过渡 [1] 对外开放蓝皮书 - 《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4)》是我国首部聚焦对外开放领域的系列蓝皮书,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研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参考 [1] 数字经济与服务业开放建议 - 北京市应注重数字技术应用、数据治理、数字要素跨境流动等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对接,探索建立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生产、认证、监管体系 [2] - 在《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引领下,积极探索电信、金融、文化、健康医疗等限制性服务业规则对接 [2] 知识产权与经贸规则对接 - 应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和对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意愿 [2] - 强化"两区"在对接高标准区域性经贸协定中的"试验田"作用,围绕CPTPP中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国有企业条款等内容开展规则探索 [2]
美的集团(00300) - 海外监管公告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2025-03-30 18:48
业绩与荣誉 - 2024年公司逆势增长创历史最佳业绩[21] - 公司获达沃斯世界级灯塔工厂6个[22] - 公司获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37个[22] - 公司入选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27] - 公司入选2024年Brand Finance全球最有价值科技品牌100强[27] - 公司再度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名第205[27] - 公司再度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27] - 公司入选《福布斯》全球最适合女性工作的企业榜单[27] - 公司信用评级为标普A / 穆迪A2 / 惠誉A[27] 用户数据 - 公司每年为全球超过5亿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26] 未来展望 - 2030年前公司自有可再生能源比例将提升至20%,多组合情景下提升至30%[63] - 2030 - 2050年公司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依赖于外购[63] - 2030年前环保型冷媒产品将占领全球主要市场,2030 - 2050年比例超传统冷媒产品[63] - 2030年及2050年前二级及以上能效产品将占据全球主要市场[63] -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7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持续加大最高能效和环保型制冷剂产品的研发投入,联合开发和应用绿色低碳材料[7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未提及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形成以董事会为最高责任机构的四层ESG管治架构[33][34] - 建立可持续发展绩效考核机制,在高管绩效考核中纳入可持续发展指标[36] -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和相应制度文件[38] - 开展双重重要性议题评估工作,以提升ESG管理成效[40] - 重新梳理原有ESG议题,识别出24个重要ESG议题[44] - 设定8个事业群/事业部成熟产业工厂于2025年、2030年及2050年达成相应降碳承诺目标和计划[75] - 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旗下公司计划2025年制定全价值链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及实施计划并提交验证[78] - 设定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范围1、范围2、范围3)[82] - 加快成熟产业工厂构建全价值链降碳体系,跟踪评价碳排放情况[72] - 形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三位一体的绿色智慧物流体系,打造全链路数字化绿色回收体系[76] - 推出绿色工业解决方案,赋能行业上下游及合作伙伴数字化、智慧化转型[76] - 2024年构建以“组织和人才盘点作为人才供应链建设的起点”为核心理念的组织和人才盘点体系[157] - 建立科学透明的职位和绩效管理体系,设置岗位职级和晋升机制[184] - 引入一对一成长对话模式,强化员工与管理层交流[187] - 制定《美的集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鼓励员工深造获取资质认证和学位[182] - 自2014年起推出长期激励计划,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授予超1.5万人次[189] - 为员工提供多种沟通渠道,推出“董事长直通车”“微建言广场”等沟通平台[196][199] 数据相关 - 范围一、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目标为0.055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产值,进展为0.040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产值[49] -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厂数量目标为50个,进展为36个[49] - 光伏发电系统累计装机容量目标为500兆瓦,进展为379.27兆瓦[49] - 废水、废气、废弃物排放合规率目标与进展均为100%[49] - 2024年全国碳交易市场碳价格达到97.49元/吨[63] - 2024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范围1为681,03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为1,522,43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3为196,247,729吨二氧化碳当量[86][87] - 公司2025 - 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分别为-4.5%、-3%、-3%(2025年);-30%、-20%、-20%、-20%(2030年);-80%、-60%、-60%、-60%(2050年)[8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成功建立国家级绿色工厂57家[9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ISO 50001认证工厂有36家[98] - 厨房和热水事业部净饮工厂设备节能改造后节能率达30%,年碳排放量减少约260吨[99] - 报告期内,公司在节能减排项目投入1.07亿元,涉及8个事业群/事业部共1,741个项目[101] - 2024年新装机光伏2.4MW,降低碳排放量超14000吨[105] - 2024年碳积分专项活动联合举办3场公益活动,完成超10项公益捐赠,累计参与10114人次,总打卡220562次,总碳积分达246844分[109] - 2024年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环保月活动约2300人次参与[111] - 美的洗碗机工厂雨水回收全年可储蓄雨水5660吨[115] - 搭载自主研发单筒独立舱洗涤系统的洗衣机产品比普通国家标准五级水效洗衣机耗水量降低50%[115] - 美课学习平台培训课程数量从48712个增长到64399个[130] - 累计“员工扶助基金”金额从8095万元增长到14870万元[130] - 二十万工时损工事故率从0.067降至0.03[130] - “美一次”公益活动项目累计投入员工从3380人次增长到10000人次[130] - 按年龄划分,30周岁及以下员工人数198千人,占比42.42%;31 - 50周岁10千人,占比5.05%[134] - 按性别划分,男性员工人数104千人,占比52.53%,流失比例28.99%;女性员工人数140千人,占比70.71%,流失比例29.29%[134] - 按雇佣类型划分,全职员工人数163千人,占比98.48%[134] - 按地区划分,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员工人数163千人,占比82.32%,流失比例17.68%;海外地区员工人数36千人,占比17.68%,流失比例36.41%[134] - 报告期内成功招募女性新员工占新入职员工总数的21%[139] - 2024年为1101名残障人士提供工作岗位[145] - 2024年培训项目覆盖19.94%的员工,员工满意度调查得分9.24分(满分10分)[162] - 2024年“新晋领导力转型”培训项目覆盖18.41%的员工,满意度调查得9.42分(满分10分)[165] - “美课”平台报告期内累计学习457,114人次,累计682,805个学时,认证内部讲师1,729名[175] - 培训项目报告期内累计覆盖14,166人,累计培训时长42,931小时,累计培训总费用1.73亿元[176] - 2024年挑选108名中层管理者开展“远航计划”培训项目[178] - 2024年面向2,000余名新入职员工开展新员工培训[180] - 报告期内“员工扶助基金”支出1.625万元,帮扶员工179人[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