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硅烷

搜索文档
财说丨上市以来半年报首亏,晨光新材的“硅烷寒冬”有多冷?
新浪财经· 2025-07-21 07:10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350万至510万元,同比暴跌108.35%至112.16%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2900万至3900万,同比下滑228.87%至273.31%,创上市以来新低 [1] - 一季度毛利率13.18%,较2021年高点42.56%缩水七成,净利润率首次转负至-2.04% [10] 行业供需 - 2024年功能性硅烷产能70.25万吨,产量40.14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0% [3] - 2024年需求量27.25万吨,仅为供给的三分之二 [3] - 2025年预计产能75万吨,产量44万吨,需求29.91万吨,供需剪刀差扩大至45万吨 [4] - 行业市场规模57.73亿元,略高于晨光新材市值 [5] 产品价格 - 氨基硅烷产品2024年平均售价2.03万元/吨,同比下跌19.1% [6] - 环氧基硅烷产品价格2.83万元/吨,同比下跌12.78% [6] - 含硫硅烷产品价格1.63万元/吨,同比下跌11.22% [6] 竞争格局 - 行业CR5从2022年38%升至2025年预计51%,但龙头企业扩产加剧价格战 [9] - 通用型硅烷交联剂技术门槛低,同质化导致价格战惨烈 [8] - 同行锦华新材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1%,2025年一季度再降17% [9] 公司运营 - 上游原材料金属硅价格年波动幅度达±30%,下游建筑建材和光伏封装需求疲软 [13] - 2024年营业成本降幅0.06%,小于营收降幅0.42%,单位成本刚性 [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成本降幅13.46%,小于营收降幅15.09% [13] 扩张与风险 - 宁夏晨光"年产30万吨硅基及气凝胶新材料项目"一期试产、二期在建 [14] - 安徽晨光"年产30万吨功能性硅烷项目"全面建设中 [14]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10.36%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33.75% [1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4036万元,同比大跌80%,2025年一季度净流出1636万元 [18] - 2024年存货余额2.1亿元,占流动资产1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944.23万元 [18]
宏柏新材: 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37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宏柏转债同样维持AA-评级 [2]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0.31亿元和-0.06亿元,由盈转亏 [2][33] - 2024年营业收入14.77亿元,同比微增6.64%,但销售毛利率从2023年15.17%降至10.52% [2][14][3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含硫硅烷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具备循环经济体系及全球领先产业规模,硅烷产业链完整 [4] - 与大陆集团、住友轮胎等全球前十大轮胎生产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1.67% [4][17] - 2024年新增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等产线,产品矩阵扩展至硅基新材料领域 [4][22] 经营风险与挑战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调,硅烷偶联剂单价从2023年1.54万元/吨降至2024年1.46万元/吨 [14][16] - 原材料成本占比超65%,外销产品调价周期长达半年至一年,成本传导存在滞后性 [5][17] - 在建项目总投资17.75亿元,包括气凝胶、特种硅烷等,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 [22][23] 财务结构与流动性 - 2024年末总债务15.89亿元,其中长期债务占比64.67%,资产负债率48.71% [28][33] - 现金短期债务比2.55倍,速动比率1.99倍,流动性指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28][33] - 受限货币资金0.88亿元,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9.66亿元,融资弹性较好 [25][28] 行业环境与发展趋势 - 中国占全球功能性硅烷63.35万吨消费量的49.5%,2024年国内产量40.14万吨(+8.5%) [10][11] - 头部企业加速垂直一体化,2024年行业新增产能12.62万吨/年,价格竞争导致毛利率普降 [12][13] - 含硫硅烷需求受绿色轮胎驱动,预计2029年中国消费量达11.83万吨(CAGR 9.4%) [10] 同业比较 - 2024年公司营收规模(14.77亿元)高于晨光新材(11.60亿元),但毛利率10.52%低于同业均值 [19][33] - 江瀚新材以34.33%毛利率领先行业,三孚股份净利润0.61亿元仍保持盈利 [19][3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2.32天,长于晨光新材(41.38天),反映客户集中轮胎行业的账期特点 [21]
2025年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产业链、供需规模、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1 10:40
功能性硅烷行业定义及分类 - 功能性硅烷是一类主链结构为-Si-O-C-的有机硅小分子,与硅橡胶、硅油及硅树脂并称为有机硅材料的四大门类 [1][2] - 根据用途分为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硅烷偶联剂主要用于异种基体间的弹性桥联剂、材料表面改性剂等;硅烷交联剂主要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交联固化、高分子材料交联固化等 [2][4] - 硅烷偶联剂产品包括含硫硅烷、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等;硅烷交联剂产品包括脱酸型、脱醇型、脱酮脂型等 [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达70.25万吨(同比+1.89万吨),产量40.14万吨(同比+2.82万吨),预计2025年产能将达75万吨,产量44万吨 [5] - 2024年需求量27.25万吨(同比+2.24万吨),市场规模51.5亿元(同比+2.98亿元),预计2025年需求量29.91万吨,市场规模57.73亿元 [7] - 行业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能和产量规模,研发能力接近国外水平,具备较强成本优势 [1][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以三氯氢硅为主:2024年三氯氢硅产能97.1万吨,产量56.6万吨,较2022年(产能55.8万吨)显著扩张 [11] - 下游应用覆盖橡胶制品、复合材料、光伏耗材等九大领域,其中涂料领域2024年总产量3534.1万吨(同比-1.2%) [9][13] - 产业链呈现"上游集中化+下游多元化"特征,终端需求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持续增长 [9] 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江瀚新材、宏柏新材、晨光新材等,国际企业包括迈图高新、道康宁、赢创等 [2][15] - 江瀚新材2024年功能性硅烷产量11.78万吨,营收21.5亿元;宏柏新材硅烷偶联剂产量8340.78万公斤(同比+313.21万公斤),营收12.36亿元 [17][19] - 行业呈现"民企主导+高端外资参与"格局,国内企业在含硫硅烷等细分领域已建立全球竞争力 [15][16] 发展趋势 - 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将驱动需求增长,行业向高端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21] -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15%以上的复合增速,成为新材料产业重要支柱 [1][21]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深加工工艺改进、特种硅烷研发等 [15][21]
瑞泰新材(301238) - 301238瑞泰新材业绩说明会20250429
2025-04-29 17:40
2024 年度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02 亿元,同比下降 4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8460.09 万元,同比下降 8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8168.83 万元,同比下降 81.59% [3] - 参股上市企业天际股份亏损 13.61 亿元,公司确认投资损失 8141.55 万元 [3] 业绩下滑原因 - 锂离子电池材料产能释放速度大于需求增长速度,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2] - 在建和新投产项目较多,管理费用和折旧摊销等成本增加 [2]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电子化学品 - 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需求预计持续扩张,公司具备技术、规模、先发和客户粘性优势 [3] - 光学膜行业国产化将为光学材料带来机会,公司光学材料产品具备成本、产能、品质优势 [3] 有机硅 - 功能性硅烷在传统消费领域需求稳定增长,新兴工业应用领域带来新机遇 [4] - 公司作为国内高端有机硅材料供应商,获国际大型化工企业认可 [4] 行业整体及其他企业业绩表现 - 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扩大推动产业发展,近期处于竞争与洗牌周期,产能释放速度放缓 [5] - 同行业可比公司天赐材料和新宙邦业务板块、经营策略不同,业绩有差异 [5]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电池材料 - 市场需求继续扩大,但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行,企业面临挑战 [6] 光学材料 - LCD 产能转移、消费电子产品升级和政策支持,为光学材料带来机会 [6] 功能性硅烷 - 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进口替代趋势增强 [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稳定发展现有产品,拓展产品种类,优化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6] - 以全球化视野拓展业务,加强合作,通过多种路径增强竞争实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