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交联剂

搜索文档
锦华新材过会:今年IPO过关第31家 浙商证券过首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5 16:31
公司概况 - 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锦华新材)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符合发行、上市和信息披露要求,成为今年第31家过会企业(上交所和深交所共19家,北交所12家) [1] - 公司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等 [1] - 巨化集团直接持有锦华新材82.49%股份,为控股股东,浙江省国资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巨化集团90%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2] 发行计划 - 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32,666,667股,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25%,可能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额外发行不超过4,900,000股(占发行数量15%) [2] - 募集资金59,300.25万元,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500吨/年JH-2中试项目、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 [3] - 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签字保荐代表人为苗淼、廖来泉,这是浙商证券今年保荐成功的首单IPO项目 [1] 审核关注点 - 经营业绩真实性:需说明不同销售渠道毛利率差异合理性及贸易商终端销售真实性 [5] - 独立性:需说明与巨化集团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独立情况,避免混同 [5] - 环保合规:需说明超产能是否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整改措施及内控机制有效性 [5] 市场数据 - 2025年上交所/深交所过会企业19家,保荐机构以国泰海通(4家)、中信建投(4家)、中信证券(2家)为主 [6][7] - 北交所过会企业12家,保荐机构包括东方证券、华泰联合、东北证券等,浙商证券为最新过会项目保荐方 [8]
IPO审1过1
梧桐树下V· 2025-07-04 19:57
公司概况 - 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北交所审核通过 [1] - 公司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等 [3][4] - 公司为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巨化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82 49% [3][5] - 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直接持有巨化集团76 49%股份,通过杭州钢铁集团间接持有13 51%股份,合计控制90 00%股权 [3][5]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23,948 1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0,583 24万元 [3][6] - 报告期内营收持续增长:99,397 38万元(2022年)→111,450 92万元(2023年)→123,948 15万元(2024年) [3][6] - 扣非归母净利润显著提升:7,841 75万元(2022年)→17,280 81万元(2023年)→20,583 24万元(2024年) [3][6] 公司基本信息 - 前身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2009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4] - 发行前总股本9,800 00万股,无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 [4] - 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235人 [4] 上市审核关注问题 - 经营业绩真实性:需说明不同销售渠道毛利率差异及贸易商终端销售真实性 [7] - 独立性:需说明与巨化集团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独立性 [7] - 环保合规:需说明超产能是否导致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有效性 [7]
浙江一家IPO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扩产3万吨,关联交易价格引发质疑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07
IPO审核关键信息 - 公司将于7月4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进行IPO上会审核 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 拟募集资金总额7.68亿元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9.94亿元增长至2024年12.39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9.98%) [3] - 扣非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7841.75万元 2024年2.06亿元 但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6.89%至5051.29万元 [3] - 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单价三年累计下跌35.4%(从3.05万元/吨降至1.97万元/吨) 毛利率从47.46%跌至22.77% [3][11] 偿债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率从44.45%降至36.26% 仍高于行业均值35.23% [4] - 2024年净现比仅0.42 经营活动现金流对净利润覆盖能力弱 [4] - 应收账款随营收增长:应付票据余额从1.78亿元增至2.54亿元 应付账款从6391.33万元增至1.1亿元 [3] 关联交易问题 - 向控股股东巨化集团关联采购占比从38.08%降至28.93% [6] - 向关联方衢州硅宝销售价格低于非关联方1%-4% 丁酮肟委托加工价格低0.52%-12.75% [6][8] - 股东洪根入股资金由衢州硅宝代付 虽已还清但交易所质疑关联交易定价合理性 [8] 产能与募投项目 - 现有产能利用率从96.19%降至76.15% 却拟斥资5.07亿元新增3万吨高端偶联剂产能 [3][11] - 已签订合作意向书仅覆盖新增产能6.7%(杭州赛力意向采购2000吨/年) [11] - 羟胺水溶液项目瞄准芯片制造领域 声称可填补国内空白 已与6家客户签订1.94万吨/年采购意向 [12] 安全生产隐患 - 部分产品存在超环评批复产能生产情况 硫酸羟胺2024年超许可产能9.98% [4] - 仅通过"自查整改"回应 未聘请第三方评估关键设备疲劳损耗 [5]
锦华新材关联交易数据披露存在矛盾,部分产品产能利用率下滑
环球网· 2025-07-03 18:21
公司概况 - 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酮肟产业链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构建"酮/醛肟-肟基硅烷-羟胺"绿色循环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肟基硅烷、羟胺系列、酮/醛肟系列三个品类,目前正在申请在北交所上市 [1] - 公司董事长雷俊此前于2019年3月之前在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2019年3月至今在巨化集团担任副总经理 [1] - 根据巨化股份公告,雷俊于2019年4月18日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这意味着在2019年3月至4月18日期间,雷俊同时担任巨化股份总经理和巨化集团副总经理 [1][3] 关联交易 - 报告期各期,公司经常性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32965.04万元、29940.15万元、26620.75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8.28%、35.65%、28.38%,主要向巨化集团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采购能源、原材料、委托加工服务等 [3] - 2024年和2023年向巨化集团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采购原材料金额分别为6541.8万元和8194.91万元 [3] - 2024年度关联交易明细:能源1.08亿元、委托加工6541.8万元、原材料6739.9万元、维修安装检测服务476.04万元、三废处置服务1333.44万元、后勤服务397.32万元 [4] 原材料采购与产能问题 - 巨化股份2024年年报披露,2023年和2024年向锦华新材销售丁酮肟等材料金额分别为16276.9万元和13365.89万元,远超锦华新材披露的原材料采购金额 [5] - 巨化股份旗下涉及石化行业产品中包含6万吨/年丁酮肟产能,而锦华新材2024年采购丁酮肟的数量仅为4000吨左右,不足巨化股份丁酮肟产能的十分之一 [5] - 锦华新材丁酮肟技改扩产项目于2024年3月试生产、2024年6月投产,公司逐步提升采用HAO法自产丁酮肟的比例(2024年占比31.76%),大幅减少使用委托加工、外采丁酮肟的比例 [5] 产能利用率与市场环境 - 锦华新材的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的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96.19%下降到2024年的76.15%,招股书未对此做出说明 [7]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硅烷交联剂下游产品室温硅橡胶在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等重点应用领域涉及的房地产投资、光伏组件等行业景气度低迷,对室温硅橡胶整体市场需求造成冲击 [8] - 公司持续下调硅烷交联剂产品的销售价格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加剧,但仍计划大举扩建硅烷偶联剂产能 [8]
锦华新材IPO:应收票据成倍暴增现金流吃紧,竞争对手停产留下的“盈利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59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公司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乙醛肟等 [2] - 公司计划在北交所上市,计划募集资金5.93亿元,主要中介机构为新商证券、天健和锦天城 [4] - 公司将于7月4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审议会议 [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3亿元、9.94亿元、11.15亿元、12.39亿元,2024年创历史新高 [4][5] - 2021-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0.78亿元、1.73亿元、2.06亿元,2024年仍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 [4][5] - 2021-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4.12%、17.72%、27.65%、27.94%,2022年接近腰斩后缓慢回升 [5][6] - 硅烷交联剂产品2021-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47.46%、16.21%、28.45%,波动剧烈 [6] 行业对比与竞争地位 - 2021-2023年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5.80%、34.59%、24.10%,2022年未出现公司般的显著下降 [6][7] - 2022年同行硅烷交联剂类似产品毛利率均值为34.88%,较2021年仅下降5.28%,而公司同期下降31.25个百分点 [7] - 与可比公司艾科维相比,公司硅烷交联剂毛利率始终低1-7个百分点 [8][9] - 公司拥有37项发明专利,远多于艾科维的9项,但产品盈利能力仍较低 [9] 关联交易与供应链 - 公司关键原料丁酮肟主要通过关联方巨化集团下属企业委托加工,2021-2024年单位成本普遍低于市场价 [10][11] - 2022-2024年公司向巨化集团及其控制企业的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3.23亿元、2.98亿元、2.66亿元 [11] - 巨化集团直接持有公司82.49%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11] 现金流与收款结构 - 2021-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34亿元、1.13亿元、2.83亿元、0.89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68.74% [11][12] - 2024年末应收票据达3.13亿元,较2023年1.64亿元增长近一倍 [12] - 2024年内销收款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达61.76%,较2023年上升23.59个百分点 [13][14] - 2024年银行转账收款占比降至38.24%,现金结算大幅减少 [14]
背靠浙江省国资委,这家化工龙头要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6-30 22:32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锦华新材 即将在北交所上会 [1] - 公司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 羟胺盐 甲氧胺盐酸盐 乙醛肟等 [3] - 公司为国内硅烷交联剂 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3] 产品与市场 - 硅烷交联剂产品主要作为关键原料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 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 光伏和风电等能源电力 电子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3] - 羟胺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 高效环保金属萃取剂 新型高效抗菌药物 绿色环保型染料和离子交换树脂 [3] - 甲氧胺盐酸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新型高效抗菌药物 [3] - 乙醛肟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 [3] - 2021-2024年公司硅烷交联剂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30% 32.29% 37.34% [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5326.42万元 99397.38万元 111450.92万元 123948.15万元 [5] - 2021-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4465.03万元 7841.75万元 17280.81万元 20583.24万元 [5] - 2021-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4.12% 17.72% 27.65% 27.94% [5] - 2023年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硅烷交联剂产能增加 下游市场需求增长 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和生产工艺改进 [5]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 500吨/年JH-2中试项目 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酮肟硅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项目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1] - 投资总额合计77841.03万元 [1]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为巨化集团有限公司 直接持股82.49% [6] - 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计持有巨化集团90.00%股权 [6] - 报告期内公司向巨化集团及其关联方采购金额占同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7.26% 37.52% 35.43% [8]
背靠浙江省国资委,这家化工龙头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6-30 22:21
行业概述 - 精细化工产品具有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领域,是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 [1] 公司IPO计划 - 锦华新材计划在北交所上市,募投项目包括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500吨/年JH-2中试项目、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等,总投资额7.78亿元 [2] - 公司是国内硅烷交联剂领域的主要企业,2022年业绩波动后明显提升,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2] 市场地位与产品 - 公司是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2021-2024年硅烷交联剂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30%、32.29%、37.34% [4] - 硅烷交联剂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终端产品应用于建筑建材、光伏、风电、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4] - 羟胺盐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环保金属萃取剂、抗菌药物等,甲氧胺盐酸盐和乙醛肟也主要用于农药和抗菌药物生产 [4]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3亿元、9.94亿元、11.15亿元、12.3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0.78亿元、1.73亿元、2.06亿元 [6] - 毛利率波动较大,2021-2024年分别为34.12%、17.72%、27.65%、27.94% [6] - 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硅烷交联剂产能增加、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原材料价格下降及生产工艺改进 [6] 股东背景与关联交易 - 控股股东为巨化集团(持股82.49%),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巨化集团90%股权) [8] - 2021-2024年公司向巨化集团及其关联方采购金额分别为3.06亿元、3.23亿元、2.98亿元、2.66亿元,占同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7.26%、37.52%、35.43% [10]
锦华新材IPO:民企变国企,要融资5.9亿,控股股东是供应商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41
公司概况 - 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等,是国内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巨化集团持有76.49%股权,通过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巨化集团13.51%股权,合计持有巨化集团90%股权,属于典型国有企业 [3]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7年12月,2009年7月完成股份制改革,从民企转变为国企,目前主要股东包括巨化集团(82.49%)、丽水锦泓(10.66%)、福建申远(3.57%)和洪根(3.28%) [3][5] 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 - 公司第二大股东丽水锦泓是员工持股平台,共有38名股东,其中董事兼总经理周强、副总经理王雄、段仲刚、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则瑜四人持股比例最高,分别为17.5%、13%、13%、13% [7] - 自然人股东洪根曾任公司董事,其哥哥洪金根控制的企业是公司重要客户和供应商,包括浙江衢州硅宝化工、杭州硅宝新材料等多家关联企业 [7][8] - 衢州硅宝同一控制下企业是公司第一大客户,近三年销售额分别为14,339.23万元、21,913.85万元、24,339.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4.43%、19.66%、19.64% [17][18] 财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4亿元、11.15亿元、12.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亿元、1.73亿元、2.11亿元,业绩波动较大 [1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收入5.6-6亿元,扣非净利润1.07-1.15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14%-13.33%、9.33%-15.64% [17] - 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施现金分红9,600万元、5,096万元,合计1.47亿元 [15] 募投项目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5.93亿元,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500吨/年JH-2中试项目及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较原计划缩水1.75亿元 [9][10] - 募投项目将新增硅烷偶联剂产能3万吨/年、功能性硅烷中间体产能3万吨/年、羟胺水溶液产能500吨/年 [12] - 北交所就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能力提出问询,要求公司说明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及在手订单情况 [14] 研发与供应链 - 公司最近三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809.44万元、4,970.75万元、5,725.17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84%、4.46%、4.62%,低于行业均值 [24][26] - 巨化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最近三年采购额占比分别为38.08%、36.29%、28.93%,呈逐年下降趋势 [22][23]
2025年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产业链、供需规模、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1 10:40
功能性硅烷行业定义及分类 - 功能性硅烷是一类主链结构为-Si-O-C-的有机硅小分子,与硅橡胶、硅油及硅树脂并称为有机硅材料的四大门类 [1][2] - 根据用途分为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硅烷偶联剂主要用于异种基体间的弹性桥联剂、材料表面改性剂等;硅烷交联剂主要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交联固化、高分子材料交联固化等 [2][4] - 硅烷偶联剂产品包括含硫硅烷、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等;硅烷交联剂产品包括脱酸型、脱醇型、脱酮脂型等 [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达70.25万吨(同比+1.89万吨),产量40.14万吨(同比+2.82万吨),预计2025年产能将达75万吨,产量44万吨 [5] - 2024年需求量27.25万吨(同比+2.24万吨),市场规模51.5亿元(同比+2.98亿元),预计2025年需求量29.91万吨,市场规模57.73亿元 [7] - 行业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能和产量规模,研发能力接近国外水平,具备较强成本优势 [1][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以三氯氢硅为主:2024年三氯氢硅产能97.1万吨,产量56.6万吨,较2022年(产能55.8万吨)显著扩张 [11] - 下游应用覆盖橡胶制品、复合材料、光伏耗材等九大领域,其中涂料领域2024年总产量3534.1万吨(同比-1.2%) [9][13] - 产业链呈现"上游集中化+下游多元化"特征,终端需求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持续增长 [9] 竞争格局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江瀚新材、宏柏新材、晨光新材等,国际企业包括迈图高新、道康宁、赢创等 [2][15] - 江瀚新材2024年功能性硅烷产量11.78万吨,营收21.5亿元;宏柏新材硅烷偶联剂产量8340.78万公斤(同比+313.21万公斤),营收12.36亿元 [17][19] - 行业呈现"民企主导+高端外资参与"格局,国内企业在含硫硅烷等细分领域已建立全球竞争力 [15][16] 发展趋势 - 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将驱动需求增长,行业向高端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21] - 预计未来几年保持15%以上的复合增速,成为新材料产业重要支柱 [1][21]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深加工工艺改进、特种硅烷研发等 [15][21]
锦华新材IPO:拳头产品毛利率“上蹿下跳”,关联采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有失公允
搜狐财经· 2025-05-22 15:24
公司概况 - 公司专业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羟胺、甲氧胺盐酸盐、乙醛肟,下游客户主要为贸易商及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农药、金属萃取剂、医药等产品生产厂商 [2] - 公司注册地为浙江省衢州市,拟在北交所上市,计划募集资金7.68亿元,主要中介机构为新商证券、天健和锦天城 [3] 上市进展 - 北交所于2024年6月21日受理了公司上市申请,截至目前已完成三轮审核问询,或于近期迎来上会受审的时间窗口 [2] - 交易所高度关注公司经营业绩情况,主要担忧其未来业绩有下滑的风险 [2]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53亿元、9.94亿元、11.15亿元、12.3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0.78亿元、1.73亿元、2.06亿元 [3] - 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13.8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95% [3] - 2022年综合毛利率由2021年的34.12%降至17.72% [7] 产品结构 - 核心产品为硅烷交联剂和羟胺盐,2021-2024年两产品合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超过八成 [3] - 硅烷交联剂收入占比尤为突出,各年度均超过五成,2021年达67.27% [3] - 2021年硅烷交联剂销售价格为3.05万元/吨,2022年降至1.97万元/吨,下滑35.41% [6] - 硅烷交联剂毛利率波动较大:2021年47.46%,2022年16.21%,2023年28.45%,2024年22.77% [7] 行业与市场 - 硅烷交联剂产品下游行业为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建筑建材、能源电力、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 [7] - 2021年业绩增长主要因竞争对手生产事故导致市场供应短缺和产品价格提升 [5] - 2022年竞争对手恢复生产后,市场供应恢复平衡,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6] 关联交易 - 第一大供应商为控股股东巨化集团及其控制企业,2021-2024年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37.26%、37.52%、35.43%和28.37% [14] - 向关联方采购价格显著低于市场价:丁酮肟委托加工服务价格低12.75%-12.78%,氢气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左右 [15] - 第一大客户衢州硅宝化工为关联方,2021-2024年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7.54%、14.43%、19.66%和19.64% [19] - 募投项目"60k/a高端偶联剂项目"达产后,预计向巨化集团年采购额7924.49万元,占项目采购总额约18.35% [16] 审核关注点 - 交易所重点关注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可持续性,要求分析是否存在期后经营业绩大幅下滑风险 [7] - 关联交易占比高且价格公允性存疑,引发对公司经营独立性和业绩真实性的质疑 [15][19] - 第一大客户衢州硅宝采购后年底未全部实现终端销售,且其部分下游客户与衢州硅宝存在相同股东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