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索赔16亿,“童颜针”夺权升级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10:51
核心观点 - *ST苏吴因Regen违约事项提起仲裁索赔16亿元,公司股价跌至1.07元/股,距离"1元面值退市"仅一步之遥 [2][4][11] - *ST苏吴指控爱美客在收购Regen后违背承诺,延迟供货并擅自修改注册证信息,导致公司累计投入超过4亿元的市场拓展面临严峻挑战 [9] - *ST苏吴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处罚,2020-2023年累计虚增营收17.7亿元,虚增利润7599.75万元,面临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风险 [12][14] - 爱美客收购Regen 85%股权对价1.9亿美元,试图通过"童颜针"突破增长瓶颈,但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下滑至个位数,股价从596元跌至不足200元 [15][17] 代理权争夺升级 - Regen向达透医疗发送《解约函》,撤销其作为AestheFill产品在中国境内的独家经销商授权 [6] - *ST苏吴通过公告和公众号高调反击,指控爱美客"资本霸凌",导致公司8万多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上千名员工生计受影响 [7] - *ST苏吴已提起仲裁索赔16亿元,案件于2025年8月7日获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立案 [7] 公司经营危机 - *ST苏吴股价报收1.07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31%,濒临"1元退市"红线 [11] - 公司因隐瞒实控人、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处罚,钱群山被罚款150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14] - 2020-2023年累计虚增营收17.7亿元,虚增利润7599.75万元,2021年虚增利润超过全年真实利润的一半 [14] 行业竞争格局 - 艾塑菲("童颜针")售价约1.98万元/支,2024年在中国上市,帮助*ST苏吴扭亏为盈 [17] - 爱美客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50%,但2024年增速断崖式下滑至个位数,核心产品面临增长瓶颈 [17] - 玻尿酸市场竞争进入红海,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光电类项目,高端注射类产品复购率下降 [17] - 爱美客收购Regen被视为突破国内市场依赖、实现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举措 [18]
对话邢予青:为什么日本这么重视旅游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11:29
扩内需政策与消费升级 - 政策主线聚焦"扩内需"与"反内卷",通过"两新""两重"扩大有效投资和提振消费 [1] - 中国消费者需求层次提升,但高端服务业供给滞后,需高知识人才创造新供给 [2][3] - 旅游业存在跨境支付等交易成本问题,影响外国游客决策,日本兼容性支付系统值得借鉴 [4][5] - 医美行业监管不足导致低质量服务泛滥,需加强规范以提升行业价值 [5] - 服务业比工业更依赖人力,能创造普惠性增长,日本通过旅游业应对老龄化需求不足 [7][8] 反内卷与产业政策调整 - 外卖行业价格战低于成本价,反映供给过剩与不合理竞争 [10] - 电动车行业存在400多家企业亏损运营现象,需回归产业政策寻找原因 [10] - 日本产业政策失败案例显示强制缩减企业数量无效,本田逆袭证明市场竞争重要性 [10][11] -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推波助澜内卷,需调整税制(如消费税替代增值税)以改变激励机制 [17][18] - 啤酒行业地域壁垒源于税收分配问题,全国近百家啤酒厂导致资源浪费 [18] 企业全球化与价值链升级 - 跨国公司调整价值链地理分布,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之契合 [2][11] - 出海企业轻资产运营(如印度分公司80%零部件来自中国),本土化管理岗位创造高价值就业 [13] - 全球龙头企业需品牌、集成等核心能力,联想被视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14][15] - 制造业空心化是产业升级必然过程,AMD专注设计环节优于英特尔一体化模式 [15] - 工业价值应聚焦流通环节溢价(如车垫从6美元增值至89美元),而非单纯扩大产能 [16]
“不自杀声明”刷屏,前高管45万字揭造假内幕?华熙生物:已报案,此人曾骗取公司900万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19:14
华熙生物举报事件 - 前IR负责人李振发布不自杀声明,指控华熙生物发债造假,计划提交45万字内幕材料至监管部门[1][3][4] - 举报内容聚焦公司治理、财务合规等核心领域,引发市场对股价巨震的担忧[4] - 公司市值259亿元,拥有3.2万股东,消息发布后投资者高度关注[4] - 华熙生物迅速回应称指控纯属捏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追究法律责任[2][6][8] - 公司披露举报人李某曾涉嫌职务侵占900万元,并写下道歉信承认错误[10] 公司业绩表现 - 股价从2021年314.99元/股跌至2025年53.83元/股,市值缩水超80%至259亿元[14]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大降70.59%[1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继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0.77%和58.13%[19] - 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产品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医疗终端业务增长但占比不足[19] - 对比同行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57.07%,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19] 行业竞争格局 - 医美行业"玻尿酸三剑客"均面临业绩瓶颈,华熙生物受影响最为严重[20] -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路线崛起,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900亿港元,当前619亿港元[22]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展开技术路线之争,炮轰9家券商研报贬低玻尿酸价值[23] - 行业网红"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产品成分后被封禁账号[23] - 巨子生物核心产品受质疑后股价两个月回调超30%[24]
华熙生物: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16:31
华熙生物回应网络谣言事件 - 公司针对部分网络平台用户发布的不实信息发布严正声明 称相关内容纯属捏造 恶意歪曲事实 涉嫌诽谤犯罪 [1][2] - 不实信息发布于境外网站 部分内容涉及政治谣言 性质极其恶劣 [2] -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将依法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1][2] 事件背景及公司处理措施 - 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在华熙工作18个月 [2] - 2018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第三方公司骗取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 后因券商查看年报发现该笔款项而败露 [2] - 事发后华熙昕宇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以职务侵占罪立案侦查并移送司法机关提起公诉 [2] - 李某在侦查期间写下道歉信 公司坚持依法办事 拒绝其除退还侵占款外额外赔偿的要求 [2] 公司股价情况 - 7月25日华熙生物股价报收53.83元/股 最新市值为259亿元 [2]
前中国首富出手,北交所第一高价股锦波生物魅力几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17:28
钟睒睒入股锦波生物 - 钟睒睒通过旗下养生堂有限公司认购锦波生物不超过717.566万股定向增发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的6.24%,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 [1] - 养生堂同时通过控股99.75%的杭州久视以243.84元/股价格受让锦波生物实控人杨霞5%股份(575.33万股),交易总额14.03亿元 [2]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通过两家公司合计持有锦波生物10.58%股份,成为重要战略股东 [2][3] 锦波生物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2025年获批全球首个"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已拥有3个III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 [8] - 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至14.43亿元,净利润从5738万元增至7.32亿元,毛利率从82.29%提升至92.02%,净利率从24.38%提升至50.68%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66亿元(同比+62.51%),净利润1.69亿元(同比+66.25%),维持高速增长 [9] - 股价自2023年上市后最高涨幅超8倍,2025年最高达452.29元,当前动态市盈率超50倍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2021年达287亿元(同比+40.7%),重组胶原蛋白渗透率从2017年15.9%升至2021年37.7% [9]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巨子生物(2021年产能10.88吨)、创健医疗(30吨发酵规模)、聚源生物(年产20吨)等 [12] - 医美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传统龙头爱美客营收净利仅个位数增长,2025Q1同比降幅超15% [10] 战略合作动机 - 养生堂旗下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428.96亿元(同比+0.5%),净利121.23亿元(同比+0.4%),股价较2021年高点跌超60% [5] - 万泰生物2024年营收22.45亿元(较2022年111.85亿元大幅下滑),净利1.06亿元(较2022年47.36亿元下滑98%) [6] - 合作将促进锦波生物在严肃医学领域研发应用,实现"科技产品生活化、医疗产品消费化"战略 [7][8]
医美能缓解人们对变老的焦虑吗?
新京报· 2025-06-27 14:4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3120亿元,同比增长14.8%[1] - 全球手术量排名前五国家依次为美国、巴西、日本、中国、印度[3] - 中国医美市场处于上升期,男性消费者比例逐步增加[3][5] 消费群体特征 - 女性主导手术市场,常见项目为吸脂术、隆胸、眼睑手术,年手术量超百万例[3] - 男性主要选择眼睑手术、乳房发育矫正及植发项目,植发需求随年龄增长显著[3][5] - 40-50岁女性为抗衰老核心人群,95后年轻群体更注重即时外貌改善[6][8]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入门级项目以肉毒素、水光针、光子嫩肤为主,抗衰光电项目(热玛吉、超声炮)针对40岁以上人群[8] - 私密整形需求分化,包括先天畸形修复、产后修复及美容需求,产后漏尿修复手术需求未被充分满足[14][15] - 过度填充导致的"馒化脸"现象反映审美从饱满向骨感转变[12] 市场教育与认知 - 消费者需区分修复型整形与美容型需求,医生需加强术前心理评估[2][15] - 私密整形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中国女性因家庭责任延迟治疗的现象普遍[15] - 行业乱象突出,自媒体平台存在错误信息传播,需加强正规渠道科普[15] 审美演变与多元化 - 网红脸趋同现象减弱,医生更注重保留个体面部特征[9] - 流行审美周期性变化(如眉形从文眉到野生眉),盲目追随导致消费者负担[12][13] - 韩剧等文化产品推动单眼皮等非传统审美接受度提升[9]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访谈及行业数据,未涉及医疗风险及投资建议[1][3][15]
资讯日报-20250626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6-26 16:21
港股市场 - 6月25日恒生指数涨1.23%、国企指数涨1.13%、恒生科技指数涨1.15%,三者均4连涨,南向资金净买入95.74亿港元[3][9] - 券商、保险、教育、半导体、博彩、内房股上涨,医美、港口航运股下跌[9] 美股市场 - 6月25日标普500平收、纳指涨0.31%、道指跌0.25%,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中概股涨跌互现[3][9] 日股市场 - 6月25日日经225指数涨0.39%至四个多月最高,东证指数微涨0.03%,芯片股强,软银、奥林巴斯、丰田下跌[1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美联储松绑大银行资本监管,鲍威尔称关税影响通胀,特朗普将选美联储主席[12] - 北约提高国防开支占比,特朗普威胁西班牙[12] - 一季度全球智能摄像头出货3386.6万台,同比增4.6%[12] - 美光科技对财季业绩展望乐观,中国央行投放中长期流动性[12] 企业动态 - 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顺丰控股扩大配售和转债规模[9][13] - 小米将发布AI眼镜,特斯拉储能电站一期将建成,泡泡玛特进军家电[13]